许晴与杨沫、白杨姐妹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都是美好的,它是一个人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青春易逝,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真正的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青春之歌》曾牵动过亿万青年的心!《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当代著名女作家。白杨(1920—1997)原名杨成芳,杨沫的妹妹,是老一辈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出演过《十字街头》《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许晴是新四军华中鲁艺分院戏剧系主任、革命烈士,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在杨氏姐妹的成长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许晴便是杨沫《青春之歌》中革命青年许宁这一人物的原型。
  许晴,原名许多,1911年生于江苏扬州。1928年在扬州中学毕业后,先是在南京秘密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后到北平参加学生运动。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战文艺活动。1940年10月,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授、戏剧系主任。1941年7月23日,遭日军袭击而牺牲。1942年,陈毅军长在《本军抗战殉国将校题名录书端》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许晴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满头乌发,生就一双浓墨似的剑眉,在剑眉下闪动着一对英武刚毅、乌黑明亮的大眼睛。许晴的眼角、唇边常挂着友好和善的微笑,不论是谁只要和他一见面,就会感到他性格开朗、热情乐观、待人诚恳,浑身有一股子吸引人的力量。参加演出的一些年轻人都很喜欢他,平时对他左一声“许大哥”、右一声“许编剧”,热情非凡。在排戏的间隙,男女青年都喜欢找这位许大哥谈心聊天,提出各种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满面春风地回答各种问题,说起来娓娓动听。一些人赞美许晴是“青年翘楚,剧坛精英”。
  介绍白杨加入“苞莉芭”
  1931年,许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联华公司的北平五分厂演员养成所成了他艺术创作的起点。第二年,演员养成所招收新学员,年仅11岁的白杨正面临生活无着的困境,便赶去报考。考生绝大多数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白杨夹杂其中,显得格外瘦小。好在小小年纪的白杨在上小学时就参加过学校的演出,已显现出她独特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才华。主考官看了白杨的一段即兴表演后,便收下了白杨。白杨不负众望,在结束3个月的培训后,就参加了影片《故宫新怨》的拍摄。在此期间,许晴与白杨相识了。
  然而,就在白杨为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而稍感欣慰的时候,1932年初“联华”在上海的二分厂毁于淞沪抗战的炮火。公司受到重创,便于同年7月停办了北平的分厂和演员养成所。白杨和演员养成所的所有成员都失业了。
  许晴在加入“联华”不久,就结识了著名的戏剧家宋之的和于伶。宋之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文艺》总编辑)和于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组织了一个进步剧团,叫“苞莉芭”剧团(“苞莉芭”是俄语“斗争”的译音),许晴时常参加剧社的演出。
  1932年秋的一天,白杨心绪茫然,独自一人在街头踽踽而行。突然,有人叫住她,白杨扭头一看,是演员养成所的同事许晴。白杨问许晴,养成所解散后,你上哪里去了?许晴告诉她,在“苞莉芭”剧社,经常到戏院和学校演出。一听能演戏,白杨马上来了兴趣,说:“演哪些戏,我能参加吗?”许晴说:“我们最近排演的是《炸弹》和《SOS》,可来劲了。你愿意的话,我来介绍你参加‘苞莉芭’。”
  接着,许晴带白杨到清华礼堂看了一场“苞莉芭”的演出。白杨看到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台上表演小提琴独奏《国际歌》,全场一片肃然。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年轻的演奏者就是著名的作曲家聂耳。
  不久,通过许晴的介绍,白杨加入了“苞莉芭”剧社,参加了《战友》《乱钟》等剧的演出。在剧社,白杨看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精神振奋,她感受到了一股奋发昂扬的力量。从“苞莉芭”开始,白杨走上了职业演员之路、追求进步之路。
  结识杨沫
  许晴与杨沫的结识是在1933年1月25日。这一天是大年除夕,白杨邀请姐姐杨沫来到自己的住处。杨沫看到一群热血青年聚集在白杨家里,谈论时事,抨击时弊,痛惜东北的沦丧,纵情高唱《松花江上》,唱得大家热泪纵横。这一群年轻人中就有许晴、宋之的、陆万美(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文联主席)等。杨沫被他们的热情和朝气深深感染了。在交谈中,许晴等向杨沫推荐了几本进步书籍。
  这次见面,使杨沫感受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气息,从此杨沫的生活为之一新。两年前,杨沫与张中行结婚。张中行对时局安危并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天天看线装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而杨沫也只能整天围着锅台转,为柴米油盐操劳。但她不甘心沿着这样的轨道生活下去。与许晴、宋之的、陆万美等人结识后,杨沫心中点燃了新的生活希望。在阅读了许晴、陆万美等推荐的《母亲》《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等书籍后,杨沫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抑郁沉闷。看到杨沫的变化,张中行不解地问:“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有什么喜事叫你成天这么高兴?”杨沫说:“我是有大喜事!因为我懂得了人生。”张中行对这些话无法理解,他们二人的理想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杨沫与张中行分手了。
  杨沫陪许母探监
  1932年,许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北平城西单附近开了一家书店,名为“卿云书店”,秘密出售进步书刊。许晴见杨沫在家中无事,便邀她到书店中做店员。在书店,有事的时候杨沫就照看生意,闲时就阅读革命书刊。
  不料,到了第二年,书店的活动被敌人侦悉,许晴被捕。先是在看守所关押了半年,后被判处三年徒刑,转押至北平德胜门的第二监狱。
  许晴被捕后,他的母亲得到消息,从扬州赶到北平。杨沫以许晴妹妹的身份多次陪同许晴的母亲去监狱探望许晴。   监狱中的许晴剃着光头,穿着囚服,脸上明显消瘦了许多。但每次杨沫和许晴的母亲去探望时,他的脸上总是露着坚毅的微笑,使杨沫感受到了革命者坚不可摧的力量。
  在狱中,没有书读,没有纸笔。许晴悄悄地要杨沫设法送些书和纸笔。杨沫将许晴的想法报告了地下党员郑依平。郑依平教给杨沫一套将书和纸笔送进监狱的方法。杨沫回到家,找到许晴要的一些进步书籍,将书原来的封面撕掉,重新包上《江湖奇侠传》《七侠五义》的书皮。接着,杨沫蒸了一大锅馒头,在馒头中放进铅笔芯。就这样,她骗过了狱中的看守,巧妙地将书籍和纸笔送到了许晴的手中。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北平城,做这些事是要冒极大风险的。然而,三年中,杨沫一直陪许晴的母亲定期到狱中看望许晴,及时送去他所要的东西,给狱中的许晴带去了莫大的帮助和安慰。
  193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和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释放了大批被关押的政治犯。许晴也获得了自由,到了上海。经于伶介绍,许晴先是在一所中学里做儿童剧编剧。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许晴参加了赵朴初领导的救济灾区难民收容所的工作。不久,到郭沫若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一队任导演。
  1937年北平沦陷前,杨沫也到了上海,又见到了许晴。然而,那时上海战事在即,不久他们便匆匆分开了。许晴随战地服务团沿长江开赴武汉、安徽等地,开展救亡演出。杨沫则去了华北,参加了冀中的抗日斗争。从此,他们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见过面。
  永远的怀念
  1939年春,许晴已到安徽金寨从事救亡宣传,导演了《渡黄河》。1940年元旦,许晴提出把金寨抗日救亡的文艺力量集中起来,排演洪深创作的大型戏剧《飞将军》。因为在敌后演艺条件有限,不少人心存疑虑,而许晴却信心十足。经过许晴的努力,这一想法得到了成功实施。他不仅是全剧排演的组织者,又是执行导演,还扮演了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展示了许晴的多才多艺。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三幕话剧《汪·平沼协定》多幕话剧《雾重庆》,与艺术家孟波合作创作了《抗战两周年纪念歌》等歌曲。后来,新四军军长陈毅提议,将《雾重庆》改名为《重庆交响曲》,在大后方重庆上演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0年初,许晴参加了新四军。10月,随刘少奇到盐城,参与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的创建,创作了话剧《惊弓之鸟》《王玉凤》等。7月,在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壮烈牺牲。
  得知许晴牺牲的消息,已是新中国成立后,杨沫痛心不已。虽然已是多年不见,但许晴的身影在杨沫的脑海里总是那么清晰。在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时,许晴化作了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许宁”。
  许晴之子许雷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时,时常去看望杨沫。有一段时间,杨沫身体不好,谢绝客人来访。但每当许雷到来时,杨沫总是放下手中的事,关切地询问他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杨沫一直保存着许晴及许晴墓地的照片。在她的晚年,还抱病写了《献给老战友许晴》一文,深情回忆了她与许晴的交往和友谊,表达了对她的革命引路人许晴的深深缅怀。她这样写道:“不是烟,这是火,它照耀着许晴光辉的一生,也有斑驳的亮点洒在我的身上。”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编辑:党亚惠)
其他文献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革命者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处之泰然者,未必很多;遇到挫折,依然不离不弃者,必具崇高人格,新四军老战士李奉三同志便是其中一位。革命征程艰险,他屡遇挫折,泰然淡定,追求真理,终身如一。  李奉三同志原名李敬德,1915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九梓集乡。兄弟5人,排行老二。  李敬德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喜欢。被教私塾的爷爷视为掌上明珠,施以悉心教导。所以,他不仅四书功底很好,
期刊
1944年春—1945年秋:  以商养军大飞跃  1944年春-1945年北撤前夕,是七师军队和皖江根据地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财经收入以两倍数持续大增长的黄金时期。至1944年底和1945年初,七师已有财力一次性按军部要求调款5000万元支援五师。  1944年春天,皖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有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一件,是根据地民众皆知的黄丝滩大江堤工程建设。在皖江行署吕惠生、张凯帆亲自主
期刊
核心阅读  提起郁达夫和他的文章,人们往往想到颓废、忧郁、感伤等形容词。其实,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有着严肃的生活态度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无惧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且视死如归。日军侵华时期,投笔从戎的作家很多,但只有郁达夫一人在日本投降之后牺牲在异国他乡。或如其言,他不是一个战士,只是一个作家,但他无愧乎一个时代的英雄。  “I am not a fighter, but only a wri
期刊
迎接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入闽  1929年2月,邓子恢和郭滴人等一起,在龙岩县中甲的一个山村里召开了中共龙岩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确定了“争取群众,准备武装暴动,推翻陈国辉反动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方针。  3月14日晚上,驻防龙岩的陈国辉旅突然在全城戒严,出动大批部队开往农民斗争比较激烈的白土等一带村庄驻防。原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
期刊
在中国,对于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张恨水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也几乎是无人不晓。据说,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那批“张恨水迷”们一点也不亚于当今的“粉丝”,就连堂堂的“少帅”张学良,也为了一睹大师的风采,亲自摸到了张恨水的寓所,做了一名“不速之客”。  张恨水除了著作等身之外,还有“三绝”,着实叫人不可等闲视之。—其一,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期刊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部队,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主力军。它的组建、发展与壮大,经历了艰难困苦、曲折复杂的过程。新四军这支威名远扬的部队,令日伪闻风丧胆,与百姓鱼水情深,曾经诞生了上百位闻名遐迩的战将,发生过成百上千次惨烈的战斗,而那些不为人知的征战英烈、沙场秘闻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  新四军组建初期的四个支队是分布在南方八省的十四支红军游
期刊
1949年—1978年,中共党内在经济发展领域有过几次重大分歧。1949年—1953年,分歧集中在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还是加速向苏式社会主义转化;1955年—1959年,分歧集中在农村合作化领域;l959年—1962年,分歧集中在计划平衡的跃进与“反冒进”之间;1962年—1978年,分歧已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每次重大分歧中,都有华东的经济代表人物站在主流派的对立面。这可
期刊
·早年生涯·  天资聪颖“陈刷板” 弱冠赴法工读生  陈毅自幼天资聪慧,尤其在言语、文字方面有秉赋。5岁时读私塾,因读书认真,入塾几个月,从未挨过老先生毛崇芝的板子。毛崇芝学问渊博,以管教学生极严而闻名乡里,他常让学生“背书程”,他念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学生就得接着背下去,三次接不下去便要挨戒尺。陈毅后来回忆道:“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  9岁时,陈毅和胞兄陈孟熙到成都锦官
期刊
熏染南昌硝烟,丈量长征艰险,他留下一串革命者的红色足迹。左翼文坛,携声挟雷,他挥洒笔中豪气,肩担文章道义。文武之道,张弛自如,儒将之风,扑面而至。他以一“氓”自谦,以敦厚之貌示人,实为大家风范。他大节凛然,小节不拘,虽时遭非议,却置之泰然。他学识渊博,诗才敏捷,但从不自炫。他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中主政一方,文化之风盛行蔚然。他就是李一氓,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与文化大家。  李富春说:“中央决定由你担任新
期刊
初识“草鞋司令”  1939年深秋的一个早晨。江南茅山南麓的一条羊肠小道上,行进着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只见他们中间约莫有十几人身着灰色的新四军军服,其余人的着装皆是袖臂上印有“鲁苏皖”字样的灰黄色军装。打头的是一位40岁上下、中等身材的敦实汉子。此人腰板挺直,足蹬草鞋,腰揣一支盒子枪,黑油闪亮的脸上透着一股豪气。这些人满面征尘,嘴唇干裂着,显然他们经过了长途跋涉。  中午,这支队伍来到了溧水河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