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都是美好的,它是一个人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青春易逝,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真正的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青春之歌》曾牵动过亿万青年的心!《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当代著名女作家。白杨(1920—1997)原名杨成芳,杨沫的妹妹,是老一辈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出演过《十字街头》《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影。许晴是新四军华中鲁艺分院戏剧系主任、革命烈士,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在杨氏姐妹的成长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许晴便是杨沫《青春之歌》中革命青年许宁这一人物的原型。
许晴,原名许多,1911年生于江苏扬州。1928年在扬州中学毕业后,先是在南京秘密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后到北平参加学生运动。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战文艺活动。1940年10月,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授、戏剧系主任。1941年7月23日,遭日军袭击而牺牲。1942年,陈毅军长在《本军抗战殉国将校题名录书端》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许晴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满头乌发,生就一双浓墨似的剑眉,在剑眉下闪动着一对英武刚毅、乌黑明亮的大眼睛。许晴的眼角、唇边常挂着友好和善的微笑,不论是谁只要和他一见面,就会感到他性格开朗、热情乐观、待人诚恳,浑身有一股子吸引人的力量。参加演出的一些年轻人都很喜欢他,平时对他左一声“许大哥”、右一声“许编剧”,热情非凡。在排戏的间隙,男女青年都喜欢找这位许大哥谈心聊天,提出各种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满面春风地回答各种问题,说起来娓娓动听。一些人赞美许晴是“青年翘楚,剧坛精英”。
介绍白杨加入“苞莉芭”
1931年,许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联华公司的北平五分厂演员养成所成了他艺术创作的起点。第二年,演员养成所招收新学员,年仅11岁的白杨正面临生活无着的困境,便赶去报考。考生绝大多数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白杨夹杂其中,显得格外瘦小。好在小小年纪的白杨在上小学时就参加过学校的演出,已显现出她独特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才华。主考官看了白杨的一段即兴表演后,便收下了白杨。白杨不负众望,在结束3个月的培训后,就参加了影片《故宫新怨》的拍摄。在此期间,许晴与白杨相识了。
然而,就在白杨为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而稍感欣慰的时候,1932年初“联华”在上海的二分厂毁于淞沪抗战的炮火。公司受到重创,便于同年7月停办了北平的分厂和演员养成所。白杨和演员养成所的所有成员都失业了。
许晴在加入“联华”不久,就结识了著名的戏剧家宋之的和于伶。宋之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文艺》总编辑)和于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组织了一个进步剧团,叫“苞莉芭”剧团(“苞莉芭”是俄语“斗争”的译音),许晴时常参加剧社的演出。
1932年秋的一天,白杨心绪茫然,独自一人在街头踽踽而行。突然,有人叫住她,白杨扭头一看,是演员养成所的同事许晴。白杨问许晴,养成所解散后,你上哪里去了?许晴告诉她,在“苞莉芭”剧社,经常到戏院和学校演出。一听能演戏,白杨马上来了兴趣,说:“演哪些戏,我能参加吗?”许晴说:“我们最近排演的是《炸弹》和《SOS》,可来劲了。你愿意的话,我来介绍你参加‘苞莉芭’。”
接着,许晴带白杨到清华礼堂看了一场“苞莉芭”的演出。白杨看到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台上表演小提琴独奏《国际歌》,全场一片肃然。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年轻的演奏者就是著名的作曲家聂耳。
不久,通过许晴的介绍,白杨加入了“苞莉芭”剧社,参加了《战友》《乱钟》等剧的演出。在剧社,白杨看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精神振奋,她感受到了一股奋发昂扬的力量。从“苞莉芭”开始,白杨走上了职业演员之路、追求进步之路。
结识杨沫
许晴与杨沫的结识是在1933年1月25日。这一天是大年除夕,白杨邀请姐姐杨沫来到自己的住处。杨沫看到一群热血青年聚集在白杨家里,谈论时事,抨击时弊,痛惜东北的沦丧,纵情高唱《松花江上》,唱得大家热泪纵横。这一群年轻人中就有许晴、宋之的、陆万美(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文联主席)等。杨沫被他们的热情和朝气深深感染了。在交谈中,许晴等向杨沫推荐了几本进步书籍。
这次见面,使杨沫感受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气息,从此杨沫的生活为之一新。两年前,杨沫与张中行结婚。张中行对时局安危并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天天看线装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而杨沫也只能整天围着锅台转,为柴米油盐操劳。但她不甘心沿着这样的轨道生活下去。与许晴、宋之的、陆万美等人结识后,杨沫心中点燃了新的生活希望。在阅读了许晴、陆万美等推荐的《母亲》《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等书籍后,杨沫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抑郁沉闷。看到杨沫的变化,张中行不解地问:“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有什么喜事叫你成天这么高兴?”杨沫说:“我是有大喜事!因为我懂得了人生。”张中行对这些话无法理解,他们二人的理想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杨沫与张中行分手了。
杨沫陪许母探监
1932年,许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北平城西单附近开了一家书店,名为“卿云书店”,秘密出售进步书刊。许晴见杨沫在家中无事,便邀她到书店中做店员。在书店,有事的时候杨沫就照看生意,闲时就阅读革命书刊。
不料,到了第二年,书店的活动被敌人侦悉,许晴被捕。先是在看守所关押了半年,后被判处三年徒刑,转押至北平德胜门的第二监狱。
许晴被捕后,他的母亲得到消息,从扬州赶到北平。杨沫以许晴妹妹的身份多次陪同许晴的母亲去监狱探望许晴。 监狱中的许晴剃着光头,穿着囚服,脸上明显消瘦了许多。但每次杨沫和许晴的母亲去探望时,他的脸上总是露着坚毅的微笑,使杨沫感受到了革命者坚不可摧的力量。
在狱中,没有书读,没有纸笔。许晴悄悄地要杨沫设法送些书和纸笔。杨沫将许晴的想法报告了地下党员郑依平。郑依平教给杨沫一套将书和纸笔送进监狱的方法。杨沫回到家,找到许晴要的一些进步书籍,将书原来的封面撕掉,重新包上《江湖奇侠传》《七侠五义》的书皮。接着,杨沫蒸了一大锅馒头,在馒头中放进铅笔芯。就这样,她骗过了狱中的看守,巧妙地将书籍和纸笔送到了许晴的手中。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北平城,做这些事是要冒极大风险的。然而,三年中,杨沫一直陪许晴的母亲定期到狱中看望许晴,及时送去他所要的东西,给狱中的许晴带去了莫大的帮助和安慰。
193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和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释放了大批被关押的政治犯。许晴也获得了自由,到了上海。经于伶介绍,许晴先是在一所中学里做儿童剧编剧。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许晴参加了赵朴初领导的救济灾区难民收容所的工作。不久,到郭沫若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一队任导演。
1937年北平沦陷前,杨沫也到了上海,又见到了许晴。然而,那时上海战事在即,不久他们便匆匆分开了。许晴随战地服务团沿长江开赴武汉、安徽等地,开展救亡演出。杨沫则去了华北,参加了冀中的抗日斗争。从此,他们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见过面。
永远的怀念
1939年春,许晴已到安徽金寨从事救亡宣传,导演了《渡黄河》。1940年元旦,许晴提出把金寨抗日救亡的文艺力量集中起来,排演洪深创作的大型戏剧《飞将军》。因为在敌后演艺条件有限,不少人心存疑虑,而许晴却信心十足。经过许晴的努力,这一想法得到了成功实施。他不仅是全剧排演的组织者,又是执行导演,还扮演了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展示了许晴的多才多艺。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三幕话剧《汪·平沼协定》多幕话剧《雾重庆》,与艺术家孟波合作创作了《抗战两周年纪念歌》等歌曲。后来,新四军军长陈毅提议,将《雾重庆》改名为《重庆交响曲》,在大后方重庆上演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0年初,许晴参加了新四军。10月,随刘少奇到盐城,参与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的创建,创作了话剧《惊弓之鸟》《王玉凤》等。7月,在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壮烈牺牲。
得知许晴牺牲的消息,已是新中国成立后,杨沫痛心不已。虽然已是多年不见,但许晴的身影在杨沫的脑海里总是那么清晰。在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时,许晴化作了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许宁”。
许晴之子许雷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时,时常去看望杨沫。有一段时间,杨沫身体不好,谢绝客人来访。但每当许雷到来时,杨沫总是放下手中的事,关切地询问他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杨沫一直保存着许晴及许晴墓地的照片。在她的晚年,还抱病写了《献给老战友许晴》一文,深情回忆了她与许晴的交往和友谊,表达了对她的革命引路人许晴的深深缅怀。她这样写道:“不是烟,这是火,它照耀着许晴光辉的一生,也有斑驳的亮点洒在我的身上。”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编辑:党亚惠)
许晴,原名许多,1911年生于江苏扬州。1928年在扬州中学毕业后,先是在南京秘密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后到北平参加学生运动。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战文艺活动。1940年10月,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授、戏剧系主任。1941年7月23日,遭日军袭击而牺牲。1942年,陈毅军长在《本军抗战殉国将校题名录书端》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许晴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满头乌发,生就一双浓墨似的剑眉,在剑眉下闪动着一对英武刚毅、乌黑明亮的大眼睛。许晴的眼角、唇边常挂着友好和善的微笑,不论是谁只要和他一见面,就会感到他性格开朗、热情乐观、待人诚恳,浑身有一股子吸引人的力量。参加演出的一些年轻人都很喜欢他,平时对他左一声“许大哥”、右一声“许编剧”,热情非凡。在排戏的间隙,男女青年都喜欢找这位许大哥谈心聊天,提出各种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满面春风地回答各种问题,说起来娓娓动听。一些人赞美许晴是“青年翘楚,剧坛精英”。
介绍白杨加入“苞莉芭”
1931年,许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联华公司的北平五分厂演员养成所成了他艺术创作的起点。第二年,演员养成所招收新学员,年仅11岁的白杨正面临生活无着的困境,便赶去报考。考生绝大多数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白杨夹杂其中,显得格外瘦小。好在小小年纪的白杨在上小学时就参加过学校的演出,已显现出她独特的表演天赋和艺术才华。主考官看了白杨的一段即兴表演后,便收下了白杨。白杨不负众望,在结束3个月的培训后,就参加了影片《故宫新怨》的拍摄。在此期间,许晴与白杨相识了。
然而,就在白杨为自己的生活有了着落而稍感欣慰的时候,1932年初“联华”在上海的二分厂毁于淞沪抗战的炮火。公司受到重创,便于同年7月停办了北平的分厂和演员养成所。白杨和演员养成所的所有成员都失业了。
许晴在加入“联华”不久,就结识了著名的戏剧家宋之的和于伶。宋之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文艺》总编辑)和于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组织了一个进步剧团,叫“苞莉芭”剧团(“苞莉芭”是俄语“斗争”的译音),许晴时常参加剧社的演出。
1932年秋的一天,白杨心绪茫然,独自一人在街头踽踽而行。突然,有人叫住她,白杨扭头一看,是演员养成所的同事许晴。白杨问许晴,养成所解散后,你上哪里去了?许晴告诉她,在“苞莉芭”剧社,经常到戏院和学校演出。一听能演戏,白杨马上来了兴趣,说:“演哪些戏,我能参加吗?”许晴说:“我们最近排演的是《炸弹》和《SOS》,可来劲了。你愿意的话,我来介绍你参加‘苞莉芭’。”
接着,许晴带白杨到清华礼堂看了一场“苞莉芭”的演出。白杨看到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台上表演小提琴独奏《国际歌》,全场一片肃然。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年轻的演奏者就是著名的作曲家聂耳。
不久,通过许晴的介绍,白杨加入了“苞莉芭”剧社,参加了《战友》《乱钟》等剧的演出。在剧社,白杨看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精神振奋,她感受到了一股奋发昂扬的力量。从“苞莉芭”开始,白杨走上了职业演员之路、追求进步之路。
结识杨沫
许晴与杨沫的结识是在1933年1月25日。这一天是大年除夕,白杨邀请姐姐杨沫来到自己的住处。杨沫看到一群热血青年聚集在白杨家里,谈论时事,抨击时弊,痛惜东北的沦丧,纵情高唱《松花江上》,唱得大家热泪纵横。这一群年轻人中就有许晴、宋之的、陆万美(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文联主席)等。杨沫被他们的热情和朝气深深感染了。在交谈中,许晴等向杨沫推荐了几本进步书籍。
这次见面,使杨沫感受到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气息,从此杨沫的生活为之一新。两年前,杨沫与张中行结婚。张中行对时局安危并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天天看线装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而杨沫也只能整天围着锅台转,为柴米油盐操劳。但她不甘心沿着这样的轨道生活下去。与许晴、宋之的、陆万美等人结识后,杨沫心中点燃了新的生活希望。在阅读了许晴、陆万美等推荐的《母亲》《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等书籍后,杨沫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抑郁沉闷。看到杨沫的变化,张中行不解地问:“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有什么喜事叫你成天这么高兴?”杨沫说:“我是有大喜事!因为我懂得了人生。”张中行对这些话无法理解,他们二人的理想差距越来越大,1936年,杨沫与张中行分手了。
杨沫陪许母探监
1932年,许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北平城西单附近开了一家书店,名为“卿云书店”,秘密出售进步书刊。许晴见杨沫在家中无事,便邀她到书店中做店员。在书店,有事的时候杨沫就照看生意,闲时就阅读革命书刊。
不料,到了第二年,书店的活动被敌人侦悉,许晴被捕。先是在看守所关押了半年,后被判处三年徒刑,转押至北平德胜门的第二监狱。
许晴被捕后,他的母亲得到消息,从扬州赶到北平。杨沫以许晴妹妹的身份多次陪同许晴的母亲去监狱探望许晴。 监狱中的许晴剃着光头,穿着囚服,脸上明显消瘦了许多。但每次杨沫和许晴的母亲去探望时,他的脸上总是露着坚毅的微笑,使杨沫感受到了革命者坚不可摧的力量。
在狱中,没有书读,没有纸笔。许晴悄悄地要杨沫设法送些书和纸笔。杨沫将许晴的想法报告了地下党员郑依平。郑依平教给杨沫一套将书和纸笔送进监狱的方法。杨沫回到家,找到许晴要的一些进步书籍,将书原来的封面撕掉,重新包上《江湖奇侠传》《七侠五义》的书皮。接着,杨沫蒸了一大锅馒头,在馒头中放进铅笔芯。就这样,她骗过了狱中的看守,巧妙地将书籍和纸笔送到了许晴的手中。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北平城,做这些事是要冒极大风险的。然而,三年中,杨沫一直陪许晴的母亲定期到狱中看望许晴,及时送去他所要的东西,给狱中的许晴带去了莫大的帮助和安慰。
193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和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释放了大批被关押的政治犯。许晴也获得了自由,到了上海。经于伶介绍,许晴先是在一所中学里做儿童剧编剧。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许晴参加了赵朴初领导的救济灾区难民收容所的工作。不久,到郭沫若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一队任导演。
1937年北平沦陷前,杨沫也到了上海,又见到了许晴。然而,那时上海战事在即,不久他们便匆匆分开了。许晴随战地服务团沿长江开赴武汉、安徽等地,开展救亡演出。杨沫则去了华北,参加了冀中的抗日斗争。从此,他们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见过面。
永远的怀念
1939年春,许晴已到安徽金寨从事救亡宣传,导演了《渡黄河》。1940年元旦,许晴提出把金寨抗日救亡的文艺力量集中起来,排演洪深创作的大型戏剧《飞将军》。因为在敌后演艺条件有限,不少人心存疑虑,而许晴却信心十足。经过许晴的努力,这一想法得到了成功实施。他不仅是全剧排演的组织者,又是执行导演,还扮演了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展示了许晴的多才多艺。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三幕话剧《汪·平沼协定》多幕话剧《雾重庆》,与艺术家孟波合作创作了《抗战两周年纪念歌》等歌曲。后来,新四军军长陈毅提议,将《雾重庆》改名为《重庆交响曲》,在大后方重庆上演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0年初,许晴参加了新四军。10月,随刘少奇到盐城,参与了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的创建,创作了话剧《惊弓之鸟》《王玉凤》等。7月,在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壮烈牺牲。
得知许晴牺牲的消息,已是新中国成立后,杨沫痛心不已。虽然已是多年不见,但许晴的身影在杨沫的脑海里总是那么清晰。在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时,许晴化作了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许宁”。
许晴之子许雷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时,时常去看望杨沫。有一段时间,杨沫身体不好,谢绝客人来访。但每当许雷到来时,杨沫总是放下手中的事,关切地询问他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杨沫一直保存着许晴及许晴墓地的照片。在她的晚年,还抱病写了《献给老战友许晴》一文,深情回忆了她与许晴的交往和友谊,表达了对她的革命引路人许晴的深深缅怀。她这样写道:“不是烟,这是火,它照耀着许晴光辉的一生,也有斑驳的亮点洒在我的身上。”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编辑:党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