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增强合作企业活力,实现专业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教学
校企合作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的水平;通过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与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将书本学习与实践生产经验结合起来,借助合理的实践教学或校外生产现场实习等环节,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实践理论定律,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经营规律等实践内容,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需要。
(二)校企合作能够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优秀实践能力和理论高度的职业人才,参与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符合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内在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开展校企合作可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节约企业培养成本,提供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促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统一。
二、高职校企合作中教学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教学团队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中年轻教师居多,能够达到双师认定资格的教师很少,严重缺乏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没有企业经历,实践经验少,实际动手能力不强,难免带来一些教学困难,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更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教授实践操作要领。
(二)教学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教学课程的设置与设计结合实践运用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特征,但事实上,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实践课程设计都脱离了实际,成为纸上谈兵,不能契合地满足企业所需人才的实际要求。书本理论知识深,理论课时偏多,实训技能教学课时少,设备不够先进等问题普遍存在于高职课程教学中,这一度成为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的绊脚石。
三、高职校企合作推动教学运行对策
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促使校企合作达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校企合作层面
1.积极探索和推广应用多层次的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要积极吸收并认真研究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多层次合作模式,带动学校教学有力开展,促进企业优势发挥,培养更多的社会所需人才,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以教学过程为合作办学的环节,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的双负责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共同安排教学任务,根据课程内容安排适合的团队成员承担教学工作;共同开展教研工作,课程负责人必须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及课程的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等进行充分讨论达成统一的意见,拟定实施。
(二)教学管理层面
1.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及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尽快达到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可以选派院内优秀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加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或是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直接参与校内工厂的生产和教学指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力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或是直接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学院教师一线,带动年轻教师的实践技能发展。
2.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
做好实践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构筑学生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并重的教学计划结构,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吸收大量最新最权威的信息于课程设置之中,力争做到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统一。
(三)教学过程层面
1.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计划满足企业岗位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然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差强人意,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为制定出切合企业实际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特建议制定企业参与教学的‘过程互动”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使生产纳入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同步,实现校企之间无缝对接。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学生的“零距离”
为做好校企合作,逐渐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手段单一、形式单调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有自己特色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多样性的实验形式(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定岗实习);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分剖重组,组成不同的模块,然后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教学与学生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05)
[2]王转侠.浅谈校企合作“零距离”教学模式[J].中国职工教育,2012(12)
[3]邱燕.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6)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教学
校企合作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的水平;通过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与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校企合作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将书本学习与实践生产经验结合起来,借助合理的实践教学或校外生产现场实习等环节,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实践理论定律,通过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经营规律等实践内容,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需要。
(二)校企合作能够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优秀实践能力和理论高度的职业人才,参与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符合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内在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开展校企合作可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节约企业培养成本,提供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促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统一。
二、高职校企合作中教学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一)教学团队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中年轻教师居多,能够达到双师认定资格的教师很少,严重缺乏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没有企业经历,实践经验少,实际动手能力不强,难免带来一些教学困难,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更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教授实践操作要领。
(二)教学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教学课程的设置与设计结合实践运用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特征,但事实上,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实践课程设计都脱离了实际,成为纸上谈兵,不能契合地满足企业所需人才的实际要求。书本理论知识深,理论课时偏多,实训技能教学课时少,设备不够先进等问题普遍存在于高职课程教学中,这一度成为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的绊脚石。
三、高职校企合作推动教学运行对策
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促使校企合作达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校企合作层面
1.积极探索和推广应用多层次的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要积极吸收并认真研究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多层次合作模式,带动学校教学有力开展,促进企业优势发挥,培养更多的社会所需人才,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以教学过程为合作办学的环节,实施课程教学工作的双负责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共同安排教学任务,根据课程内容安排适合的团队成员承担教学工作;共同开展教研工作,课程负责人必须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及课程的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等进行充分讨论达成统一的意见,拟定实施。
(二)教学管理层面
1.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及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尽快达到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可以选派院内优秀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加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或是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直接参与校内工厂的生产和教学指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力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或是直接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学院教师一线,带动年轻教师的实践技能发展。
2.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
做好实践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构筑学生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并重的教学计划结构,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吸收大量最新最权威的信息于课程设置之中,力争做到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统一。
(三)教学过程层面
1.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计划满足企业岗位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然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差强人意,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为制定出切合企业实际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特建议制定企业参与教学的‘过程互动”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使生产纳入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同步,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同步,实现校企之间无缝对接。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学生的“零距离”
为做好校企合作,逐渐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手段单一、形式单调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有自己特色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多层次的教学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多样性的实验形式(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定岗实习);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采用课堂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采用“模块”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分剖重组,组成不同的模块,然后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教学与学生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05)
[2]王转侠.浅谈校企合作“零距离”教学模式[J].中国职工教育,2012(12)
[3]邱燕.以校企合作方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6)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