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仁寿人习惯将虞允文称为虞丞。这固然是其入朝宰辅之官谓,更重要的还在这称呼中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尊崇,如我们称孔丘为孔子李耳为老子。八百年的披沙拣金,当这种尊称赢得认同并推而广之后,慢慢就演变成一方水土的标识性符号,就有了我们现在来到的虞丞乡丞相村。
慕名而至玉屏山,正值清明前三天,无意的时间安排让这次拜谒多了些庄重严肃。时近正午,偌大广场上空无一人,这让两侧的石壁,居中的拜台尤显沉静伟岸。虞公简历、年表、诗文、书法,以及波澜壮阔的采石大捷,都图文并茂镌刻在石壁碑文中。两壁拱卫的拜台上,虞公石刻全身塑像高两丈,阔五尺,长髯及胸迎风而扬,目光如炬仰首远望,气势沉雄且昂扬。塑像基座上,毛泽东题字飞扬姿肆: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毛主席读《二十四史》,点评事件多,赞誉人物少,在“欲与天公试比高”之气魄胸怀面前,等闲人物难入法眼。能冠以“千古一人”之嘉许者,唯虞公而已。于是翻看《宋史》,对虞公之描述并未见铿锵之句:“允文姿雄伟,长六尺四寸,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就连令其盛誉天下之采石大捷,讲述也颇为简单平淡:“允文儒臣,奋勇督战,一举而挫之,亮乃自毙。”
在中国历史上,此类以寡胜多的战事不知凡几,挽狂澜于既倒之名将贤臣也不在少数,何以虞公独享“千古一人”之誉?
二
我曾在创作有关宋瓷方面的一些文章时,对南宋这一朝代进行过一些研究,透过斑驳典籍岁月浓霭窥探而见的,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畸形“怪胎”。
靖康之耻,宋室南迁。大量迁移而来的北方人口给南宋政权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农业、手工业、纺织业、造船业、金融业突飞猛进,海外贸易空前活跃,商品经济很快成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想灿若星辰……其鼎盛之势,此后千年也无出其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详见拙作《八百年兮归去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超过全球一半的辉煌王朝,除高宗时有过昙花一现的短暂“中兴”外,在长达百余年的時间里,无日不在凄惶恐惧的状态下苟延残喘。贯穿于整个南宋的宋金之战(末期是宋蒙战争)中,拥有辉煌文明的宋室却在被视为蛮夷的金人面前屡战屡败,每逢战事不是割地就是赔款,以一种极为屈辱的方式换来一隅偏安。
催生这一“怪胎”的根源史家已有定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的一首《望海潮》,写的是都城临安的富庶繁华,记的是南宋政权的穷奢极欲,堕落腐化,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这是一个民族的屈辱。被欺负、凌辱、践踏的民族自尊心渴盼拯救,呼唤英雄。
三
公元1161年11月——也即是850年前的江淮大地上,狼烟滚滚,旌旗蔽日。完颜亮的40万大军挟胜而至采石矶,黑马祭天,誓取江南。他的对手,是临阵换帅且主帅未至,“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的1.8万新败宋军。
五千年的史册如一方高阔雄壮的舞台,它一次次将看似偶然的机遇展现在不同人物的面前,有的人一触即碎沦为瓦砾,有的人则光耀万丈创下属于自己的不世伟业。此时,前来犒师的参谋军事虞允文就站在了这样的历史节点上。
我们现在已不清楚,在当时的背景下,身为“儒臣”的虞允文是如何激败兵之勇,聚残卒之气,又是如何运筹帷幄智计退敌的。是其“雄伟磊落”之人格魅力,还是忠义演讲之慷慨大义?历史只告诉了我们结果:“昔赤壁一胜而三国势成,淮淝一胜而南北势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因“采石大捷”又赢得了百年残喘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朝代,能以文官之职以弱胜强,扶大厦之将倾,尤其彰显了虞公之功绩。在其逝后,宋孝宗下诏赠太傅、谥忠肃,并于虞公家乡仁寿玉屏山下修墓建祠,使一宋姓人家专职守墓,不仅赐地20亩为生计,且“永不抓丁、不完税”。
此后850年,宋氏一族匿居荒野,守墓护祠,昼夜晨昏为伴虞公……
四
阔大广场后,巨大的坟茔寂默浅丘下。《仁寿县志》上记载的石羊石猪、华表灯杆、围栏围墙均无踪迹,虞公祠堂也归于灰土,只有那高一丈、阔三丈的砌石大墓静卧松柏翠竹间。这样的搭配挺好,清静简约,少了豪奢之气,与周遭葱郁林木、青黛山色融为了一体。一个热爱家乡之人,能长眠如斯山水间,应该算是身后一大快慰之事了吧。
山岚微漾,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克成坐在墓旁的木凳上抽着烟。
“老人家高寿啊?”我上前搭讪。
“今年88啦。”老人耳聪目明,口齿十分清晰。
“您守这墓多少年啦?”
“从17岁守起,已经守了71年啦。”
“您知道这墓里埋的是谁吗?”
“当然知道啦,宋朝的虞丞相嘛,我们仁寿的名人。他死的时候,整个仁寿修了他48座坟,我都知道。”
“那您守的墓里是虞丞相的真身还是衣冠冢啊?”
“不知道哟,只晓得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守在这儿,八百多年啦。”老人不确定地说,“应该是真的吧,前些年还有人来盗过墓呢,不过让我用火铳赶走啦。”
“连墓中有无遗骸都不知道,你们宋氏一族还守了十三代?”
“是啊,祖上传下来的遗训:宋氏不绝,守墓不止。”
五
要想赢得家乡人850年的尊崇守望,能被冠以“千古一人”之誉,仅仅打赢一场采石之战显然不够。毕竟对于家乡人来说,采石矶与蜀地相距实在太远,这场大仗产生的冲击对蜀人的生产生活影响有限。真正让蜀人知其伟绩,是“采石大捷”后虞公出将入相十余年,殚精竭虑一心光复中原的拳拳之心。
“采石大捷”次年,虞公任川陕宣谕使,与宋将吴璘北伐中原,克凤翔,复巩州。正当形势大好时,宋孝宗孱弱偏安,勒令宋军退兵固守。此后十年,升任左丞相兼枢密使、雍国公、总理四川军政事务的虞允文,选贤良,整兵马,筹北伐……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虞公以耄耋之躯,忠勇为国之举尽付流水。不思进取的宋室朝廷,再未给他挥戈北伐、策马中原的机会。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63岁的虞允文积劳成疾,因病卒于任上。《宋史·虞允文传》中这样写到:“晚际时艰,出入将相重二十年,孜孜忠勤无二。”
前有岳武穆之鉴,后有得胜勒令而还,其实虞公安能不知宋室之心?然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大丈夫。哪怕油尽灯枯猝然而殁!虞公一生可钦可叹,其胸怀气度更非常人所能及。
虞公亡故,蜀人无不悲伤涕零。宋克成说,此后数百年,其墓历代修葺,明嘉靖邑令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肇祥,曾先后三次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新中国成立后,虞公墓前重修了广场、拜台,毛泽东题签的“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眉批手迹镌刻成碑立于墓前。
秉承祖训,山中守墓七十年的宋克成,每日除了巡视、保护虞公墓之安全外,就是定时清扫墓园卫生,清除四周杂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一场小型的祭祀仪式。“去年,镇上出钱给我们一家修了新房子,有120平方呢。”宋克成指着三十米外那幢白墙灰瓦、翠竹掩映中的小洋房喜滋滋地说,在县天然气公司上班的儿子宋建琳也在去年接过了自己的“枪”,成为了虞公墓的第十四代守墓人。
“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虽然宋克成将祖训郑重地传给了儿子,但只要家里没事,他依然会像往常一样随时守在这里。如今,虞丞墓已被列为仁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来祭拜扫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凡有人前来拜谒,宋克成便又会临时客串一下导游,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虞公允文那壮怀激烈的伟哉故事……
岁月无情,抹去了是非功过,留下了黄土一抔。其实,那墓中是遗骸也好,衣冠也罢,对八百年后的仁寿人来说,抵御外辱、孜孜忠勤的虞公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在这片土地上骄傲地流传浸润,一个850年,两个850年,或更多的850年……
责任编辑 王冬海
仁寿人习惯将虞允文称为虞丞。这固然是其入朝宰辅之官谓,更重要的还在这称呼中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尊崇,如我们称孔丘为孔子李耳为老子。八百年的披沙拣金,当这种尊称赢得认同并推而广之后,慢慢就演变成一方水土的标识性符号,就有了我们现在来到的虞丞乡丞相村。
慕名而至玉屏山,正值清明前三天,无意的时间安排让这次拜谒多了些庄重严肃。时近正午,偌大广场上空无一人,这让两侧的石壁,居中的拜台尤显沉静伟岸。虞公简历、年表、诗文、书法,以及波澜壮阔的采石大捷,都图文并茂镌刻在石壁碑文中。两壁拱卫的拜台上,虞公石刻全身塑像高两丈,阔五尺,长髯及胸迎风而扬,目光如炬仰首远望,气势沉雄且昂扬。塑像基座上,毛泽东题字飞扬姿肆: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毛主席读《二十四史》,点评事件多,赞誉人物少,在“欲与天公试比高”之气魄胸怀面前,等闲人物难入法眼。能冠以“千古一人”之嘉许者,唯虞公而已。于是翻看《宋史》,对虞公之描述并未见铿锵之句:“允文姿雄伟,长六尺四寸,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就连令其盛誉天下之采石大捷,讲述也颇为简单平淡:“允文儒臣,奋勇督战,一举而挫之,亮乃自毙。”
在中国历史上,此类以寡胜多的战事不知凡几,挽狂澜于既倒之名将贤臣也不在少数,何以虞公独享“千古一人”之誉?
二
我曾在创作有关宋瓷方面的一些文章时,对南宋这一朝代进行过一些研究,透过斑驳典籍岁月浓霭窥探而见的,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畸形“怪胎”。
靖康之耻,宋室南迁。大量迁移而来的北方人口给南宋政权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迅猛发展。农业、手工业、纺织业、造船业、金融业突飞猛进,海外贸易空前活跃,商品经济很快成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想灿若星辰……其鼎盛之势,此后千年也无出其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详见拙作《八百年兮归去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超过全球一半的辉煌王朝,除高宗时有过昙花一现的短暂“中兴”外,在长达百余年的時间里,无日不在凄惶恐惧的状态下苟延残喘。贯穿于整个南宋的宋金之战(末期是宋蒙战争)中,拥有辉煌文明的宋室却在被视为蛮夷的金人面前屡战屡败,每逢战事不是割地就是赔款,以一种极为屈辱的方式换来一隅偏安。
催生这一“怪胎”的根源史家已有定论。“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的一首《望海潮》,写的是都城临安的富庶繁华,记的是南宋政权的穷奢极欲,堕落腐化,醉生梦死,不思进取。
这是一个民族的屈辱。被欺负、凌辱、践踏的民族自尊心渴盼拯救,呼唤英雄。
三
公元1161年11月——也即是850年前的江淮大地上,狼烟滚滚,旌旗蔽日。完颜亮的40万大军挟胜而至采石矶,黑马祭天,誓取江南。他的对手,是临阵换帅且主帅未至,“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的1.8万新败宋军。
五千年的史册如一方高阔雄壮的舞台,它一次次将看似偶然的机遇展现在不同人物的面前,有的人一触即碎沦为瓦砾,有的人则光耀万丈创下属于自己的不世伟业。此时,前来犒师的参谋军事虞允文就站在了这样的历史节点上。
我们现在已不清楚,在当时的背景下,身为“儒臣”的虞允文是如何激败兵之勇,聚残卒之气,又是如何运筹帷幄智计退敌的。是其“雄伟磊落”之人格魅力,还是忠义演讲之慷慨大义?历史只告诉了我们结果:“昔赤壁一胜而三国势成,淮淝一胜而南北势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因“采石大捷”又赢得了百年残喘的时间。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朝代,能以文官之职以弱胜强,扶大厦之将倾,尤其彰显了虞公之功绩。在其逝后,宋孝宗下诏赠太傅、谥忠肃,并于虞公家乡仁寿玉屏山下修墓建祠,使一宋姓人家专职守墓,不仅赐地20亩为生计,且“永不抓丁、不完税”。
此后850年,宋氏一族匿居荒野,守墓护祠,昼夜晨昏为伴虞公……
四
阔大广场后,巨大的坟茔寂默浅丘下。《仁寿县志》上记载的石羊石猪、华表灯杆、围栏围墙均无踪迹,虞公祠堂也归于灰土,只有那高一丈、阔三丈的砌石大墓静卧松柏翠竹间。这样的搭配挺好,清静简约,少了豪奢之气,与周遭葱郁林木、青黛山色融为了一体。一个热爱家乡之人,能长眠如斯山水间,应该算是身后一大快慰之事了吧。
山岚微漾,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克成坐在墓旁的木凳上抽着烟。
“老人家高寿啊?”我上前搭讪。
“今年88啦。”老人耳聪目明,口齿十分清晰。
“您守这墓多少年啦?”
“从17岁守起,已经守了71年啦。”
“您知道这墓里埋的是谁吗?”
“当然知道啦,宋朝的虞丞相嘛,我们仁寿的名人。他死的时候,整个仁寿修了他48座坟,我都知道。”
“那您守的墓里是虞丞相的真身还是衣冠冢啊?”
“不知道哟,只晓得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守在这儿,八百多年啦。”老人不确定地说,“应该是真的吧,前些年还有人来盗过墓呢,不过让我用火铳赶走啦。”
“连墓中有无遗骸都不知道,你们宋氏一族还守了十三代?”
“是啊,祖上传下来的遗训:宋氏不绝,守墓不止。”
五
要想赢得家乡人850年的尊崇守望,能被冠以“千古一人”之誉,仅仅打赢一场采石之战显然不够。毕竟对于家乡人来说,采石矶与蜀地相距实在太远,这场大仗产生的冲击对蜀人的生产生活影响有限。真正让蜀人知其伟绩,是“采石大捷”后虞公出将入相十余年,殚精竭虑一心光复中原的拳拳之心。
“采石大捷”次年,虞公任川陕宣谕使,与宋将吴璘北伐中原,克凤翔,复巩州。正当形势大好时,宋孝宗孱弱偏安,勒令宋军退兵固守。此后十年,升任左丞相兼枢密使、雍国公、总理四川军政事务的虞允文,选贤良,整兵马,筹北伐……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虞公以耄耋之躯,忠勇为国之举尽付流水。不思进取的宋室朝廷,再未给他挥戈北伐、策马中原的机会。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63岁的虞允文积劳成疾,因病卒于任上。《宋史·虞允文传》中这样写到:“晚际时艰,出入将相重二十年,孜孜忠勤无二。”
前有岳武穆之鉴,后有得胜勒令而还,其实虞公安能不知宋室之心?然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大丈夫。哪怕油尽灯枯猝然而殁!虞公一生可钦可叹,其胸怀气度更非常人所能及。
虞公亡故,蜀人无不悲伤涕零。宋克成说,此后数百年,其墓历代修葺,明嘉靖邑令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肇祥,曾先后三次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新中国成立后,虞公墓前重修了广场、拜台,毛泽东题签的“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眉批手迹镌刻成碑立于墓前。
秉承祖训,山中守墓七十年的宋克成,每日除了巡视、保护虞公墓之安全外,就是定时清扫墓园卫生,清除四周杂草,每逢月初、月半、月末举行一场小型的祭祀仪式。“去年,镇上出钱给我们一家修了新房子,有120平方呢。”宋克成指着三十米外那幢白墙灰瓦、翠竹掩映中的小洋房喜滋滋地说,在县天然气公司上班的儿子宋建琳也在去年接过了自己的“枪”,成为了虞公墓的第十四代守墓人。
“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虽然宋克成将祖训郑重地传给了儿子,但只要家里没事,他依然会像往常一样随时守在这里。如今,虞丞墓已被列为仁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来祭拜扫墓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凡有人前来拜谒,宋克成便又会临时客串一下导游,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虞公允文那壮怀激烈的伟哉故事……
岁月无情,抹去了是非功过,留下了黄土一抔。其实,那墓中是遗骸也好,衣冠也罢,对八百年后的仁寿人来说,抵御外辱、孜孜忠勤的虞公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在这片土地上骄傲地流传浸润,一个850年,两个850年,或更多的850年……
责任编辑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