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晴空奏响每一个生命的乐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zhi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不仅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创设和谐晴空,奏响每一个生命的乐章。
  【关键词】和谐 细节 赏识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41-02
  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你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世界。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需要。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是否有活力,需要班主任去奏响。
  一、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不仅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
  (一)培养每一个孩子爱干净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一开学,就让学生明白干净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地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把垃圾扔到分类垃圾桶里;墙面、桌面、黑板等都不能乱涂乱画(给每位同学装订了草稿本,可以任意涂写);不带与学习无关的用品。班上每组的清洁小卫士做好监督,保证每天教室窗明几净;桌椅、学习生活用品摆放整整齐齐;学生着装整洁朴素大方,鼓励孩子们穿校服。
  地上没有瓜皮纸屑,只有灰尘。为了减少灰尘对学生的伤害,变扫地为拖地。每天放学时,让每位学生翻上凳子,并整理好抽屉,捡掉纸屑等,让值日生拖地。本来放学后值日生要20来分钟的工作只要5分钟就完成了。这一举措,深受家长欢迎。每天来接的家长,放学后就可以见到自己的孩子,减少在风中雨中的等待时间,消除等待的焦急情绪。
  (二)精心布置教室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清洁干净的教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一个干净舒适的教室中学习不仅提高学习效率,任课老师上课也会觉得很舒适。同时,让学生把教室保持干净,也确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精心建图书角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我在教室里设立了一个图书角,放满了我从学校图书馆里借的书和学生们自己捐献出来心爱的书。墙壁上还挂着为学生订的报刊杂志。《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我们爱科学》、《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沈石溪小说等。我还让学生喜爱的书漂流起来,不仅学校的书漂流起来,也让学生的书漂流起来,有时也把老师自己的书漂流起来。一本本好书就像一块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学生沉静在知识的海洋,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
  在书架旁,画了一颗大心,在大心里贴上每一个孩子心愿卡,以诗歌、名人名言激励学生。
  每位学生制作一张心愿卡。每张卡上写上自己的心愿,并写上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凌云壮志,脚踏实地。”……
  心愿卡提醒学生时时在神游中望之却步,时时在低谷中望之振作,心愿卡也具有教育性。
  (2)精心建生物角
  我建了一个生物角。根据不同季节和学习需要,摆放不同的生物。如:学习《爬山虎的脚》,摆放爬山虎;学习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种植大蒜,并每天做好高度的记录;写观察日记,种植水仙花。
  生物角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观察生物角的动植物,发现生活的美,学生也静下心来了。
  (3)精心用好学习园地,展示每一个学生的成果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好奇心、上进心。我抓住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展示班级活动的剪影,粘贴学生的作文佳作,展出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毛笔字钢笔字等作品。
  二、关注细节,赏识每一个孩子
  (一)关注细节,肯定孩子的优点。
  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我们肯定听说过《福特应聘》的故事:……一位年轻人走进了面试办公室.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年轻人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而那年轻人就是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實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亨利?福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不仅在于自己遇到了慧眼识英才的总裁,更在于他对每一件小事都不疏忽的认真精神。
  (1)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点
  镜头一:学校举行朗诵比赛,有四位的同学要去化妆,这时正是吃饭时间。其中有一位平时很调皮的孩子想到给同桌把饭带到教室里,怕同桌挨饿。
  镜头二:放学了,大多数同学整理好自己东西。A同学拿早上下雨带来的雨伞,分雨伞。   镜头三:班里小美女生病,上课呕吐了,有同学捂鼻子。B同学主动提出帮她打扫。
  ……
  细节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本质,更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抓住细节,及时表扬孩子,能让孩子更有教养。同时,也能让他们的生命更有活力。
  (2)抓住孩子的好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取之于生,用之于生。把学生平时的好作品做成表扬卡。不仅让学生明白真善美,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平时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
  (二)赏识每一个孩子
  《和教师的谈话》里有这样一句话:“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班里有一位叫学生A的男孩,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发给他的本子不是乱涂乱画就是撕掉好几张。有几个调皮的男孩总是要捉弄他。下课了,总是跟在我身旁。
  我已经安排了五位同桌了,过不了多久,不是同桌无法安心学习就是同桌的家长不满意。我干脆让他单独做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我想放弃,但是他比你更自暴自弃。过不了几天,我被他“折磨透了。”把纸撕了洒下花坛,从走廊上飘飘洒洒落下来;爬走廊上的窗户;把教室里的窗帘布拉下来;上课离开座位在游荡;写字老师要求他来上课我把学生A带到办公室……我把学生A叫到面前,我还没张口批评。他已经大喊起来:我下次不扔了;我下次不离开座位了;我下次不拉窗帘布了;我不去拉上课老师的手了……
  班里出现学生A,一开始感到很苦闷,学生A不仅在课堂上影响教学,还要在生活上多一些关心。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思考。“贝多芬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家的料。爱迪生小時候反应奇慢,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了。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老师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被退学。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过级。……”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精彩语录:“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我的心沉静下来。将心比心,假如那个是我的孩子,我希望老师怎么对待他。于是,我努力寻找学生A身上的优点,并且在班上经常表扬:学生A三项循环竞赛他从来没有扣过分、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桌子上不掉一粒饭、每次放学安静等父母来接,不让父母着急、会照顾妹妹、英语读得很流利……
  现在学生A渐渐融入了班级。那天他感冒发烧没来上学,我还特别牵挂。下课时,同学牵着他的手去晒太阳,拉着他的手一起歌唱,我感到特别温暖。六一儿童节那天,他一直等我把饭吃完,原来他是想帮我撑伞。
  爱是教育的源泉,热爱学生,欣赏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后进生的爱在赏识。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的点滴进步,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触动他们的心灵,后进生对生活充满希望。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彰显生命的活力
  《学记》里的“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人多山倒,力众海移。”无不告诉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发挥其特长,经营其长处,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成就感。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我尽量让每个孩子参与。比如: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学校要求30位孩子以上,我们班就全班同学参与。这时,孩子们更加互相帮助,帮同学背诵,帮同学打扮,帮同学陪练……当拿到奖状的时候,大家欢呼雀跃。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评价中,除了个人比赛,还有小组比赛。全班分成快乐小组、努力小组、光明小组、创新小组、学习小组、团结小组、梦想小组、飞扬小组。
  对于学生的表扬与惩罚,也由学生讨论得出。
  魏书生先生告诉我们: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姑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当我再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浮想联翩,班里那个曾经令我失望、苦恼的孩子,不正像一只蜗牛吗?但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带给我多少惊喜。他的眼里没有半丝抱怨。只因为我陪他走过金色的童年,他在不知不觉中向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应该倾听他的心声,欣赏他的点滴进步,享受放慢脚步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只要你找到途径。
  如果学生是小树,我愿是树根,让小树茁壮成长挂满丰硕的果实;如果学生是大海上的航船,我愿是灯塔,指引它驶向成功的彼岸;如果学生是砂粒,我愿是河蚌,让砂粒变成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爱因斯坦有一句“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学生6年,想学生60年。创设和谐晴空,奏响每一个生命的乐章。
  参考文献:
  [1]《愉快学习心理学》,廖正峰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世界教育艺术大观》,贺雄飞主编,远方出版社.
  [3]《陶行知名言名篇节选》浙江省义乌师范陶行知研究会编.
  [4]《心理咨询技术与应用》刘宣文主编宁波出版社.
  [5]《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杨小微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项目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方式,有助于解决中职计算机教学具体问题,全面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达到促进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满足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项目教学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59-02  项目教学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开发的教学方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兼并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法律给予强有力的保护.由于企业兼并在我国起步较晚,对兼并的规范大多是暂行规定的性质,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和将来的兼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基础资源推动世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于技术、组织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40-01  问题提出的主客观原因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和发育,竞争压力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
【摘要】《会计基础》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时代要求,我们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并借鉴了20余节微课,并将微课运用到该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学习三个环节。实践证明,微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职《会计基础》 微课 信息化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 2015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这一名词之后,各行各业都开始积极的探索“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互联网+”理念也运用到了高校当中,不仅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互联网+”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其创新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
从国外文献来看,风险投资中存在两极契约安排,产生了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然而从深层次来看,风险投资的契约结构更像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的团队生产模型,强调企业内人力
为使学生能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