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然而,有的老师不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一堂课教下来,不知自己在教什么,是脚踩西瓜皮——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的老师貌似心中有目标,但细细考究教学目标,又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原有要义。
一、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学生为主体。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如“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帮助学生从小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这样“激发学生……使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描述,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使用含糊不清的术语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应清楚明了,可检测。但实际上,很多目标含糊不清、无法检测。如“初步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进一步”到什么程度?让人无法把握,难以测量。
3.目标陈述空泛,把课程目标作为课时目标
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等是课程目标,或者说是终极目标。而课程目标是上位目标,把课程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是不符合逻辑的,是大而空的,在一课时中也不可能实现。
4.教学目标缺乏序列,千课一面
查阅教师的备课本,在教学目标上,常常会有如下三条:①学会生字新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某某的感情。其实,课文不同,生字新词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要花时间来教的。一篇课文那么长,内容那么丰富,文章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教师要认真地思考。笼而统之地写上“理解内容”,空泛而不好操作。教学目标严重缺乏课程意识,缺少课程目标的序列化。
5.教学目标年段模糊
年段不同,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中年级是学会有感情地朗读,高年级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是三个层次的要求。可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低、中、高年段一个样,没有年段特点。
二、如何科学规范地制订教学目标
我曾经在一次磨课中制订了三次教学目标。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③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2
①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
③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
①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②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
细细分析这三个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教学目标1过于关注理解课文内容,如“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是知识目标,应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和“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这仅仅关注的是对课文的理解,目标的设定仅仅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
教学目标2有了明显的不同,第一条关注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第三条“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这还都是认知目标,缺少能力目标,一堂课之后学生对某一点的语文能力还难以形成。第二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有点重复,可以和第一个目标合并。
教学目标3,这两条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目标整合优化。把抓住细节描写体会课文情感与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去阅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整合知识和技能目标。二是目标的表达准确和明确。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一堂课一两个目标足矣,要一课一得。三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可测量性。“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这条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四是教学目标体现了发展性。应该说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去阅读文章这方面的语文能力已初步形成。
因而,一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止一个,一项项列出来,往往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联系,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也常常油水分离,于是就出现目标多、花时多而效率低的情况。为此,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下。古语说:“擒贼先擒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三、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的方面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
1.行为主体:陈述主体必须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与结果,不能是教师的行为。如《说勤奋》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3)搜集有关“勤奋成才成功”的事例,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撰写时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心中要有学生,要想到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结果。
2.行为表现:陈述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
行为表现是由行为动词和结果构成,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如“会说出……能做……能写……”,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的。如《说勤奋》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表达要具体,层次要分明。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更多地采用“说出、读出、归纳、表演”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另外,如果能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的优化就会有更多的可能,课堂也才能更具活力。
3.行为条件: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行为条件首先是关注学情。作为检测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如教学《一去二三里》时,虽然是识字教学的起始课文,但文中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没有太大难度,大多数孩子在学前就开始接触语言文字,从一到十,几乎所有的孩子早就认识,文中的小诗也大都能够背诵。在教学中,孩子已经会的,可以一带而过;孩子略知一二的,需要再进一步;孩子完全生疏的,则应作好启蒙与渗透。
再如体现学段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解词”这个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定位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的是“理解”、是“体会作用”;第三学段定位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出的是“推想”、是“体会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要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还要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
4.行为程度:陈述内容有可测的标杆
行为程度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标准。比如,“写出一段连贯的话”“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中的“连贯”“条理”“有目的”就是行为程度。?筻
一、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应以学生为主体。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如“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帮助学生从小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这样“激发学生……使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描述,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使用含糊不清的术语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应清楚明了,可检测。但实际上,很多目标含糊不清、无法检测。如“初步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进一步理解比喻句的作用”“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进一步”到什么程度?让人无法把握,难以测量。
3.目标陈述空泛,把课程目标作为课时目标
如“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等是课程目标,或者说是终极目标。而课程目标是上位目标,把课程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是不符合逻辑的,是大而空的,在一课时中也不可能实现。
4.教学目标缺乏序列,千课一面
查阅教师的备课本,在教学目标上,常常会有如下三条:①学会生字新词;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某某的感情。其实,课文不同,生字新词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要花时间来教的。一篇课文那么长,内容那么丰富,文章的重点难点在哪里,教师要认真地思考。笼而统之地写上“理解内容”,空泛而不好操作。教学目标严重缺乏课程意识,缺少课程目标的序列化。
5.教学目标年段模糊
年段不同,教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中年级是学会有感情地朗读,高年级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是三个层次的要求。可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低、中、高年段一个样,没有年段特点。
二、如何科学规范地制订教学目标
我曾经在一次磨课中制订了三次教学目标。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③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2
①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潜心读书,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
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
③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
①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②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
细细分析这三个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教学目标1过于关注理解课文内容,如“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是知识目标,应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和“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这仅仅关注的是对课文的理解,目标的设定仅仅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
教学目标2有了明显的不同,第一条关注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情感,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第三条“品读关键字词,引导掌握品词析句的方法”,这还都是认知目标,缺少能力目标,一堂课之后学生对某一点的语文能力还难以形成。第二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爱的真谛”,有点重复,可以和第一个目标合并。
教学目标3,这两条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目标整合优化。把抓住细节描写体会课文情感与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去阅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整合知识和技能目标。二是目标的表达准确和明确。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一堂课一两个目标足矣,要一课一得。三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可测量性。“学习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阅读”这条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四是教学目标体现了发展性。应该说通过这课的学习,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去阅读文章这方面的语文能力已初步形成。
因而,一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目标也不止一个,一项项列出来,往往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没有主次。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联系,工具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也常常油水分离,于是就出现目标多、花时多而效率低的情况。为此,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整合重点目标。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下。古语说:“擒贼先擒王。”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三、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的方面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
1.行为主体:陈述主体必须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与结果,不能是教师的行为。如《说勤奋》一课的技能目标可以这样陈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粗知文章大意;(3)搜集有关“勤奋成才成功”的事例,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撰写时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心中要有学生,要想到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结果。
2.行为表现:陈述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
行为表现是由行为动词和结果构成,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如“会说出……能做……能写……”,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检测的。如《说勤奋》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后者所用词语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如“朗读”“读出”等。而前者所用的词语“体会”“感悟”则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表达要具体,层次要分明。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更多地采用“说出、读出、归纳、表演”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另外,如果能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的优化就会有更多的可能,课堂也才能更具活力。
3.行为条件: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
行为条件首先是关注学情。作为检测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如教学《一去二三里》时,虽然是识字教学的起始课文,但文中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没有太大难度,大多数孩子在学前就开始接触语言文字,从一到十,几乎所有的孩子早就认识,文中的小诗也大都能够背诵。在教学中,孩子已经会的,可以一带而过;孩子略知一二的,需要再进一步;孩子完全生疏的,则应作好启蒙与渗透。
再如体现学段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解词”这个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定位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提出的是“了解”;在第二学段定位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提出的是“理解”、是“体会作用”;第三学段定位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出的是“推想”、是“体会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着眼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要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还要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
4.行为程度:陈述内容有可测的标杆
行为程度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标准。比如,“写出一段连贯的话”“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中的“连贯”“条理”“有目的”就是行为程度。?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