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65-02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风格平易而且自然。朴素自然的文章,不像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够体会”。的确,在他的散文中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总的基调可以说是伤感的。在伤感的基调中体现出他对社会,对家人以及对亲朋好友的真挚情感。
一、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朱自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深感不满。特别是在一九四八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他的许多散文中都体现出他热爱祖国,同情受苦人民,痛恨黑暗的社会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进步思想。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就表现了他对世道不公的深深愤慨,也表现了他对受侮辱者的深切同情。“生命本来不应该有价格的;而竟有了价格!”作者开篇便带着满腔的愤怒。接着举出“我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是七毛钱买来的!这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子。”这个孩子的生命为什么如此低贱呢?……不难看出,朱自清在举出这价值“七毛钱”的孩子的悲剧,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子的个人悲剧,而且可以推想出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这个女孩子的悲剧又何止是一千个,一万个……
在文章即将结尾处,作者写到“因此想到自己的孩子的命运,真有些胆寒!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作者在此把自己的命运与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的命运连接在一起。那么造就成这个“生命市场存在”到底是“谁之罪”、“谁之责”呢?不言而喻,作者把谴责的矛头直指反动的社会制度和反动的统治阶级。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写于1924年4月,此时的作者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时又正值“五四”之后的大革命前夕,他和那时许多尚未投身与革命洪流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力反抗,想寻找出路,又觉四顾茫然。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散文明珠。此文写于风云突变的1927年,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一封信》)。由于蒋介石叛变了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面对一度充满希望,洋溢活力而现时一片血腥的社会,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的心情不言而喻。所以在开篇便一语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深沉的郁闷。如何摆脱这种苦闷?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去寻求精神的解脱,平息心里的烦恼,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作者便“披了大衫”,沿着曲折的“小煤屑路”,“背着手踱着”去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表现的思想,是一种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从超脱,希望排遣而又无从排遣的苦闷与哀愁。作者想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是前进中的徘徊,而不是后退的动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算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中的名篇了。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现实不满,采取的方式则是“逃避”,我们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反抗,同时在文中还表现了朱自清对下层劳动人民——歌妓的身世的同情,给秦淮河夜景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在游览途中,作者面对歌妓“拒绝”点歌,拒绝之后又觉使这些“在秦淮河里挣扎着”的歌妓的“希望受了伤”,于是心中“觉得很是怅怅的”。接着,他又两次拒绝“歌舫”的要求。他的“心里不安更甚了,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美丽的秦淮河的夜景因情而“减色”,于是他决计回头了。
二、对家人的情感更为真挚
在这一类的散文中,最为典型的当数《背影》和《给亡夫》。写于1925年10月的《背影》可说是朱自清的成名之作。它抒发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全文最能扣住读者心弦的,也莫过于感情的真挚。
作者在文章开始,便交代家境的困窘。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莫可奈何的一番话,“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等语句和细节,不仅给全文定下了伤感的基调,同时也给人物勾画出一个特定的环境,为后文进一步表达父子之间的感情做好了铺垫。因为在家境困窘的情况下,父爱子的心情显得更加真挚;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人生自古伤离别”,尽管时局动荡,家境困顿,还是让儿子远离身边,去北京读书。而一旦离别,千种离愁,万般别绪,如何表达,怎样倾诉?作者真不愧为大手笔,他首先略写了父亲送儿子过江上车的过程,重点描写父亲买桔子时上月台动作,“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斜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最后“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集中笔墨写父亲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沾泥带土,劳碌费神,吃尽苦头,心甘情愿。
“背影”在文中四次出现,“我”也四次落泪。第一次写“背影”是开篇点题,造成悬念。因忧虑困窘而“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桔子努力攀月台时的“背影”,又因感激父亲为“我”操劳而“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第三次是是父亲离开车站混入人群的“背影”,因对父亲无限依恋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是得到老境颓唐“大去之期不远”的消息后,在“晶莹的泪光中”“看见”父亲的“背影”。以“背影”开篇,以“背影”收尾,不仅前后照应,又使“背影”成为父子之间真挚感情的象征。末尾处“背影”的出现,更能使人对全篇作一番回顾。
没有丰富的感情,写不出感情真挚的作品来。《给亡妇》与其说是笔墨,倒不如说是用泪水写出来的。
首先告诉九泉下的妻子:前五个孩子都很好,唯有六儿“左挨右挨去年春天到底没有挨过去”。作者和妻子结婚十二年,而“在一起的日子,算起来也不过五个年头”,“你的短短的十二年讲话生活有十一年就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一连四个孩子,都是妻子喂乳,“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到了第五个孩子降生的时候,这位可怜的母亲已经没有乳汁了。正如朱自清所言,“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你那样的身子怎么经得住!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负担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作者将亡妻生前之事,以及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一件件,一桩桩,细细道来,尽情哀诉,看似细小、繁琐,实则事愈细小愈见深情,事愈繁琐愈显挚爱。而繁复的枚举中,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之情,哀怜之意,如潮水流泻出来。
全文采用纯粹的口语,这样更便于作者絮絮细语,尽情倾诉,使文章充满人情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夫妻间的诚挚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最真挚的感情比所有花俏的文字都更能打动人。
在《儿女》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五个孩子的爱。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便自责过去管孩子有些“残酷”,并为之“新酸溜溜”。为了不让邻居受自己孩子的哭扰,他曾骗出妻子,关上门,将两岁的阿九按在地上打了一顿。为了不让孩子缠着母亲,他曾将刚满周岁,还不会走路的阿菜“紧紧按在墙角”。每次为了解决孩子们因争碗争筷,争吃争喝而发生的“争端”,他都有“老法子——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听话,多是母亲主“和平”,父亲主“武力”,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作者也不例外,每次打完孩子,又都心疼,并因之而“痛苦”。所以作者自责从前是个“不成才的父亲。
在《儿女》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孩子们的小模样,孩子的学话、走路等情节的描写,表现出作为父亲的快乐和幸福。字里行间洋溢着父亲对子女的挚爱,处处蕴含着真,处处蕴含着善,处处蕴含着美。
三、与友人之间的的深情厚意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对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也表达的真实感人。在《哀互生》中,作者对一位“并没有深谈过”的朋友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因为这位友人“最叫我们记念的是他做人的态度”。他敢爱敢憎,办事专心。
在《哀韦杰三君》中,作者对一位很有骨气的青年学生的死,表示了深切的怀念。韦君只是“我”同学的同乡,想成“我”班上的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这也是“我”一直深感内疚的事。当作者得知韦君死讯,痛苦不已,忽而又从布告上得知韦君“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不仅忙着将此消息告诉别人,还拿着布告来证明韦君的确没死。次日作者便进城探望,由于误了探望的时间,结果连医院也未进去,直到韦君死后在盖棺之时,才得以见最后一面,这也是作者所内疚的事。“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呢?”读到此处,谁能不为作者对友情的珍惜所感动呢?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质朴、平实、文笔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更为突出的是所表现的一种单纯、明朗、绮丽、纤浓的美。他的作品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强烈地牵引着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波动。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把他的散文称为“美文”真可谓名副其实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风格平易而且自然。朴素自然的文章,不像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够体会”。的确,在他的散文中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总的基调可以说是伤感的。在伤感的基调中体现出他对社会,对家人以及对亲朋好友的真挚情感。
一、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朱自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深感不满。特别是在一九四八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在他的许多散文中都体现出他热爱祖国,同情受苦人民,痛恨黑暗的社会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进步思想。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就表现了他对世道不公的深深愤慨,也表现了他对受侮辱者的深切同情。“生命本来不应该有价格的;而竟有了价格!”作者开篇便带着满腔的愤怒。接着举出“我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是七毛钱买来的!这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子。”这个孩子的生命为什么如此低贱呢?……不难看出,朱自清在举出这价值“七毛钱”的孩子的悲剧,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子的个人悲剧,而且可以推想出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这个女孩子的悲剧又何止是一千个,一万个……
在文章即将结尾处,作者写到“因此想到自己的孩子的命运,真有些胆寒!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都是我们孩子的侮辱!”作者在此把自己的命运与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的命运连接在一起。那么造就成这个“生命市场存在”到底是“谁之罪”、“谁之责”呢?不言而喻,作者把谴责的矛头直指反动的社会制度和反动的统治阶级。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写于1924年4月,此时的作者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时又正值“五四”之后的大革命前夕,他和那时许多尚未投身与革命洪流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力反抗,想寻找出路,又觉四顾茫然。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散文明珠。此文写于风云突变的1927年,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一封信》)。由于蒋介石叛变了革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面对一度充满希望,洋溢活力而现时一片血腥的社会,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的心情不言而喻。所以在开篇便一语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心境,流露出一种深沉的郁闷。如何摆脱这种苦闷?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去寻求精神的解脱,平息心里的烦恼,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作者便“披了大衫”,沿着曲折的“小煤屑路”,“背着手踱着”去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表现的思想,是一种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从超脱,希望排遣而又无从排遣的苦闷与哀愁。作者想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是前进中的徘徊,而不是后退的动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算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中的名篇了。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现实不满,采取的方式则是“逃避”,我们可以理解为无声的反抗,同时在文中还表现了朱自清对下层劳动人民——歌妓的身世的同情,给秦淮河夜景涂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在游览途中,作者面对歌妓“拒绝”点歌,拒绝之后又觉使这些“在秦淮河里挣扎着”的歌妓的“希望受了伤”,于是心中“觉得很是怅怅的”。接着,他又两次拒绝“歌舫”的要求。他的“心里不安更甚了,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美丽的秦淮河的夜景因情而“减色”,于是他决计回头了。
二、对家人的情感更为真挚
在这一类的散文中,最为典型的当数《背影》和《给亡夫》。写于1925年10月的《背影》可说是朱自清的成名之作。它抒发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全文最能扣住读者心弦的,也莫过于感情的真挚。
作者在文章开始,便交代家境的困窘。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莫可奈何的一番话,“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等语句和细节,不仅给全文定下了伤感的基调,同时也给人物勾画出一个特定的环境,为后文进一步表达父子之间的感情做好了铺垫。因为在家境困窘的情况下,父爱子的心情显得更加真挚;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人生自古伤离别”,尽管时局动荡,家境困顿,还是让儿子远离身边,去北京读书。而一旦离别,千种离愁,万般别绪,如何表达,怎样倾诉?作者真不愧为大手笔,他首先略写了父亲送儿子过江上车的过程,重点描写父亲买桔子时上月台动作,“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斜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最后“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作者集中笔墨写父亲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沾泥带土,劳碌费神,吃尽苦头,心甘情愿。
“背影”在文中四次出现,“我”也四次落泪。第一次写“背影”是开篇点题,造成悬念。因忧虑困窘而“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桔子努力攀月台时的“背影”,又因感激父亲为“我”操劳而“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第三次是是父亲离开车站混入人群的“背影”,因对父亲无限依恋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是得到老境颓唐“大去之期不远”的消息后,在“晶莹的泪光中”“看见”父亲的“背影”。以“背影”开篇,以“背影”收尾,不仅前后照应,又使“背影”成为父子之间真挚感情的象征。末尾处“背影”的出现,更能使人对全篇作一番回顾。
没有丰富的感情,写不出感情真挚的作品来。《给亡妇》与其说是笔墨,倒不如说是用泪水写出来的。
首先告诉九泉下的妻子:前五个孩子都很好,唯有六儿“左挨右挨去年春天到底没有挨过去”。作者和妻子结婚十二年,而“在一起的日子,算起来也不过五个年头”,“你的短短的十二年讲话生活有十一年就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一连四个孩子,都是妻子喂乳,“你的身子本来坏,四个孩子就累你七八年”。到了第五个孩子降生的时候,这位可怜的母亲已经没有乳汁了。正如朱自清所言,“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你那样的身子怎么经得住!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负担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作者将亡妻生前之事,以及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一件件,一桩桩,细细道来,尽情哀诉,看似细小、繁琐,实则事愈细小愈见深情,事愈繁琐愈显挚爱。而繁复的枚举中,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之情,哀怜之意,如潮水流泻出来。
全文采用纯粹的口语,这样更便于作者絮絮细语,尽情倾诉,使文章充满人情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夫妻间的诚挚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最真挚的感情比所有花俏的文字都更能打动人。
在《儿女》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五个孩子的爱。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便自责过去管孩子有些“残酷”,并为之“新酸溜溜”。为了不让邻居受自己孩子的哭扰,他曾骗出妻子,关上门,将两岁的阿九按在地上打了一顿。为了不让孩子缠着母亲,他曾将刚满周岁,还不会走路的阿菜“紧紧按在墙角”。每次为了解决孩子们因争碗争筷,争吃争喝而发生的“争端”,他都有“老法子——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听话,多是母亲主“和平”,父亲主“武力”,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作者也不例外,每次打完孩子,又都心疼,并因之而“痛苦”。所以作者自责从前是个“不成才的父亲。
在《儿女》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孩子们的小模样,孩子的学话、走路等情节的描写,表现出作为父亲的快乐和幸福。字里行间洋溢着父亲对子女的挚爱,处处蕴含着真,处处蕴含着善,处处蕴含着美。
三、与友人之间的的深情厚意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对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也表达的真实感人。在《哀互生》中,作者对一位“并没有深谈过”的朋友的死,表示沉痛的哀悼。因为这位友人“最叫我们记念的是他做人的态度”。他敢爱敢憎,办事专心。
在《哀韦杰三君》中,作者对一位很有骨气的青年学生的死,表示了深切的怀念。韦君只是“我”同学的同乡,想成“我”班上的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这也是“我”一直深感内疚的事。当作者得知韦君死讯,痛苦不已,忽而又从布告上得知韦君“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不仅忙着将此消息告诉别人,还拿着布告来证明韦君的确没死。次日作者便进城探望,由于误了探望的时间,结果连医院也未进去,直到韦君死后在盖棺之时,才得以见最后一面,这也是作者所内疚的事。“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呢?”读到此处,谁能不为作者对友情的珍惜所感动呢?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质朴、平实、文笔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更为突出的是所表现的一种单纯、明朗、绮丽、纤浓的美。他的作品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强烈地牵引着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波动。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把他的散文称为“美文”真可谓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