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及广东产业升级的需要,文章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模型,并依据模型提出了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模型
[作者简介]李晓峰(1962-),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与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507)李祥英(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经济。(广东广州5106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华工商学院重点合作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KH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11-03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①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学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与市场接轨、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广东高职校企合作概况
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广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为后盾,而职业院校的应用型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正好符合了产业升级的需要。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中,校企合作是保证职业教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一环。为促进校企合作,广东省政府除了在政策上给予院校和企业支持外,还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来推进校企合作。2010年5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琶洲会展中心举办广东省技工院校“百校千企”合作大会,共有1205家企业报名加入广东技工院校“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在此次合作会上,企业和学校共达成3223项合作意向,内容涵盖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技能等级提升;校企共建课程专业建设、科研共融、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合作办学等多个领域。广东省将以“百校千企”合作平台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二元融合、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广东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规模在政府、企业及学校的努力下正不断扩大,而校企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对近几年校企合作几种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如表所示)。
现在广东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都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相比单纯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而进行校企合作上升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从招生之时就开始考虑将相关企业引入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同时在体制管理方面,不少学校专门成立了负责校企合作的部门,与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合力协作,促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层次深度不够。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较多地停留在低层次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松散状态。从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发现,企业认为现在的校企合作过于看重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较高,参与意愿也较低。从学校角度来说,其既是校企合作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这种单靠学校的校企合作导致合作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②广东多数高职院校还采用的是类似本科的课堂传授教学模式,不少教师不具备相关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对课堂所需的实践操作不熟悉,且对变革教学模式有抵触心理,这些问题都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任何增加其管理成本的行为都会被排斥。在低层次的校企合作中,事前学生未接受任何专业化的培训,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虽然有可能降低企业未来的招聘成本,但将增加企业当前的生产成本。当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高于未来可降低的招牌成本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大大降低。
2.校企合作形式缺乏创新。当前校企的合作形式主要以学校或学校的某一专业与一家企业或多家企业的合作为主。单一院校或专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承担双方合作中的主要任务。由于单个院校的力量薄弱,难以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推进。另一方面,若企业只与一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使得企业易受制于该院校的资源,可选择余地较小。若企业与多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增加了决策空间,但由于各院校的相互独立性,资源不能内部循环使用,容易造成企业投资成本过大,从而削弱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政府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国家、广东省政府
出台了不少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但从对不少企业负责人的访谈来看,一方面企业对这些政策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企业从未听说过;另一方面,虽然有的企业对政策已有较深了解但不愿意实行,主要原因是即使政府提供培训补贴等优惠,企业的内部培训成本仍然低于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成本,对比之下,企业宁愿不要政府的补贴也不愿执行优惠政策。这说明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单一的资金补贴方式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同时,在法律层面政府也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体制,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时易互相推卸责任,彼此都缺乏安全感。
三、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联盟式发展
1.构建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模型。解决当前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要着力改变高职校企的合作模式;促进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校企合作层次;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以及法律保障体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变化能够从制度上推进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的深度则反作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使其随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而政府的支持是新合作模式建立及后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热点,程晓宇③从纳什均衡角度研究了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合作可通过寻找簇群,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冷士良等④分析了引入联盟来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行做了初步研究,其认为在校企合作联盟中,多家高职院校的参与,使校企合作变成了“多对多”的形式,解决了“一对一”或“一对多”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目标不能完全一致的问题。
从近几年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思路来看,联盟式是不少学者比较认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关于如何建立联盟的问题仍然模糊不清,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也将从联盟的角度出发,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并就联盟的模式及联盟内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做出具体阐述。国内不少学者将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定义为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主体共同参与结成的非营利性的结合体,各主体处在纵横交错的网状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系统整合效益,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联盟相对传统校企合作的优势,但是关于联盟中各主体功能的区分不明显。在一个组织每一主体或者部分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且对整体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在构建校企合作联盟时,应当明确哪一部分起主导作用及关键部分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联盟(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最中心的环代表以联盟协议为基础的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中间的环则代表由于院校结盟而外延出的与院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形成的非正式联盟,外环则代表在大的校企合作联盟中课程、专业、实训基地等所形成的共享资源。颜色的深浅则代表了其对校企合作推动作用的大小,颜色越深,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越重要。从上图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最为关键,它是后面实现企业联合、实训基地共享、课程及专业建设统筹规划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双向箭头则表示各种联合之间是可以相互推动的,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资源的共享,而这些资源互相联系构成的整体对高职院校的内部联盟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促使结盟更加紧密。
在没有开始形成高职校企合作联盟之时,各院校相互独立,且各自拥有一定的校企合作资源,但是由于这些资源不能相互贯通,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达到最大收益,且不同院校之间若要通过交换获取对方的资源,则外部交易成本很高。所以,有一些院校在必要的时候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进行合作,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成本收益。此时的合作仅发生在少数几所院校之间,若是要将这一合作推广到区域内的局部大多数院校,则需要外部力量的作用。政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因此可以成为引导校企合作的外部力量。政府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可以使区域内绝大多数院校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使各院校在这一平台内逐步由非正式的合作向正式的合作发展,由几所院校之间的合作发展为所有院校以一个正式协议为基础的合 作。这一平台应当由完善的管理体制、信息平台、争端解决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构成。政府在这一平台中发挥仲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保证每个学校能够依据合作协议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使得高职院校在此平台上从松散型的合作逐步发展为内部联盟。
当高职院校联盟形成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和“一对多”关系就变成了“多对多”,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对象上的选择机会都增加了。另外,高职院校之间由于性质类似,相互合作比较容易,政府的行政手段也更容易起到作用。而企业由于所处产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若没有利益的需求或者中介力量的推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很小。院校联盟成立后,企业与企业之间就可以以院校为中介在课程开发、新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互惠互利。而对于院校来说,也可以解决实验设备匮乏、实训基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院校联盟之后,在联盟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容易得多,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其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密切联系,但同时也受到市场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的影响,因此当某一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时,高职院校就会蜂拥而上开设该行业所需的专业,这种功利性易造成师资短缺、专业质量不高、学生难就业等弊端。高职院校联盟建立之后,政府则可以对整个联盟内该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宏观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个院校,院校之间通过沟通协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合作开设课程,同时明确各个学校在该专业上的定位,增强特色。更可以利用行业组织及企业为课程开发提供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并为课程开发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提供咨询。联盟内部实现该专业的合理规划,院校个体实现特色化并突出比较优势。
高职院校联盟一旦形成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调整。首先,学校自身的发展会对联盟的合作方式产生影响,单个院校实力的相对增长会提升其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联盟中院校之间相对实力的变化,合作方式也会在少数院校主导式和多数院校协商式之间不断变换。其次,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联盟,如果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顺利发展,那么企业极有可能要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倾向为联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增加的资源会在联盟内部流动,促使联盟的成长。反之,若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没有顺利进行下去,那么企业倾向收回已投入的资源,这将影响联盟的发展。再者,校企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也会对联盟产生影响,资源的配置方式是联盟运作的基础,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使会改变联盟的运行体制。各种力量所导致的变化大多首先体现在联盟协议的细化或加强及院校联盟合作方式的变化,而院校联盟的发展又会再次推动整个校企合作的发展。
2.关于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式发展的几点思考。第一,统筹规划职业教育,构建高职院校联盟。广东省已发布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广东省目前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提出了“五个统一”,通过统一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统一招生平台,优化招录制度;统一经费投入,规范投入机制;统一资源配置,健全共享模式;统一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五个统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得以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高职院校联盟的建立,为广东校企合作大联盟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联盟的建立,最关键的是合作机制的构建,这直接关系到联盟中各主体的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建立完善合理的合作机制,需要学术界的支持,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勇于改革创新。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学校、企业、政府及行业组织等中间机构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使联盟能够顺畅地运作下去。
第三,找准校企合作的基点,推进校企合作资源的共享。要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点,积极引导企业从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引导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企业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同时,利用会议、培训等方式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各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基点连接起来,使得各院校的校企合作资源在整个校企合作联盟中融会贯通,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及学校、企业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对一些行业内通用技术,在课程内容设置及编制实训教材方面,行业组织相比企业更有优势。单个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职能不相匹配,进行合作的难度较高,但是若以广东高职院校联盟的形式与各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双方的职能都高于个体,在合作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所能发挥的效用相比单个院校和企业更大且更具有广泛性。
第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目前广东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为广东省劳动社会和保障厅,同时省社保厅也主管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及证书发放,在角色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另外,广东省教育厅也是各职业院校的主要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职院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不清晰,给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障碍,包括不同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不相协调使学校处于两难境地,降低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审批手续繁杂,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等。基于这一现状,建议将职业教育的主管职能从省社保厅中分离出来,使社保厅充分发挥裁判员的作用,使教育厅对全省的实训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校企合作。⑤
[注释]
①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4):70.
②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8.
③程晓宇.从纳什均衡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0-13.
④冷士良,孙婷婷,王德堂.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27-28.
⑤姚钦英.广东高职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9.
[关键词]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模型
[作者简介]李晓峰(1962-),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与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507)李祥英(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经济。(广东广州5106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华工商学院重点合作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KH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11-03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①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学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与市场接轨、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广东高职校企合作概况
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广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为后盾,而职业院校的应用型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正好符合了产业升级的需要。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中,校企合作是保证职业教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一环。为促进校企合作,广东省政府除了在政策上给予院校和企业支持外,还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来推进校企合作。2010年5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琶洲会展中心举办广东省技工院校“百校千企”合作大会,共有1205家企业报名加入广东技工院校“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在此次合作会上,企业和学校共达成3223项合作意向,内容涵盖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技能等级提升;校企共建课程专业建设、科研共融、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合作办学等多个领域。广东省将以“百校千企”合作平台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二元融合、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广东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规模在政府、企业及学校的努力下正不断扩大,而校企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对近几年校企合作几种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如表所示)。
现在广东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都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相比单纯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而进行校企合作上升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从招生之时就开始考虑将相关企业引入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同时在体制管理方面,不少学校专门成立了负责校企合作的部门,与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合力协作,促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层次深度不够。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较多地停留在低层次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松散状态。从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发现,企业认为现在的校企合作过于看重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较高,参与意愿也较低。从学校角度来说,其既是校企合作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这种单靠学校的校企合作导致合作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②广东多数高职院校还采用的是类似本科的课堂传授教学模式,不少教师不具备相关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对课堂所需的实践操作不熟悉,且对变革教学模式有抵触心理,这些问题都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任何增加其管理成本的行为都会被排斥。在低层次的校企合作中,事前学生未接受任何专业化的培训,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虽然有可能降低企业未来的招聘成本,但将增加企业当前的生产成本。当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高于未来可降低的招牌成本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大大降低。
2.校企合作形式缺乏创新。当前校企的合作形式主要以学校或学校的某一专业与一家企业或多家企业的合作为主。单一院校或专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承担双方合作中的主要任务。由于单个院校的力量薄弱,难以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推进。另一方面,若企业只与一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使得企业易受制于该院校的资源,可选择余地较小。若企业与多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增加了决策空间,但由于各院校的相互独立性,资源不能内部循环使用,容易造成企业投资成本过大,从而削弱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政府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国家、广东省政府
出台了不少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但从对不少企业负责人的访谈来看,一方面企业对这些政策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企业从未听说过;另一方面,虽然有的企业对政策已有较深了解但不愿意实行,主要原因是即使政府提供培训补贴等优惠,企业的内部培训成本仍然低于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成本,对比之下,企业宁愿不要政府的补贴也不愿执行优惠政策。这说明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单一的资金补贴方式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同时,在法律层面政府也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体制,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时易互相推卸责任,彼此都缺乏安全感。
三、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联盟式发展
1.构建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模型。解决当前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要着力改变高职校企的合作模式;促进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校企合作层次;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以及法律保障体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变化能够从制度上推进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的深度则反作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使其随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而政府的支持是新合作模式建立及后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热点,程晓宇③从纳什均衡角度研究了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合作可通过寻找簇群,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冷士良等④分析了引入联盟来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行做了初步研究,其认为在校企合作联盟中,多家高职院校的参与,使校企合作变成了“多对多”的形式,解决了“一对一”或“一对多”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目标不能完全一致的问题。
从近几年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思路来看,联盟式是不少学者比较认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关于如何建立联盟的问题仍然模糊不清,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也将从联盟的角度出发,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并就联盟的模式及联盟内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做出具体阐述。国内不少学者将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定义为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主体共同参与结成的非营利性的结合体,各主体处在纵横交错的网状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系统整合效益,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联盟相对传统校企合作的优势,但是关于联盟中各主体功能的区分不明显。在一个组织每一主体或者部分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且对整体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在构建校企合作联盟时,应当明确哪一部分起主导作用及关键部分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联盟(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最中心的环代表以联盟协议为基础的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中间的环则代表由于院校结盟而外延出的与院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形成的非正式联盟,外环则代表在大的校企合作联盟中课程、专业、实训基地等所形成的共享资源。颜色的深浅则代表了其对校企合作推动作用的大小,颜色越深,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越重要。从上图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最为关键,它是后面实现企业联合、实训基地共享、课程及专业建设统筹规划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双向箭头则表示各种联合之间是可以相互推动的,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资源的共享,而这些资源互相联系构成的整体对高职院校的内部联盟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促使结盟更加紧密。
在没有开始形成高职校企合作联盟之时,各院校相互独立,且各自拥有一定的校企合作资源,但是由于这些资源不能相互贯通,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达到最大收益,且不同院校之间若要通过交换获取对方的资源,则外部交易成本很高。所以,有一些院校在必要的时候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进行合作,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成本收益。此时的合作仅发生在少数几所院校之间,若是要将这一合作推广到区域内的局部大多数院校,则需要外部力量的作用。政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因此可以成为引导校企合作的外部力量。政府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可以使区域内绝大多数院校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使各院校在这一平台内逐步由非正式的合作向正式的合作发展,由几所院校之间的合作发展为所有院校以一个正式协议为基础的合 作。这一平台应当由完善的管理体制、信息平台、争端解决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构成。政府在这一平台中发挥仲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保证每个学校能够依据合作协议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使得高职院校在此平台上从松散型的合作逐步发展为内部联盟。
当高职院校联盟形成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和“一对多”关系就变成了“多对多”,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对象上的选择机会都增加了。另外,高职院校之间由于性质类似,相互合作比较容易,政府的行政手段也更容易起到作用。而企业由于所处产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若没有利益的需求或者中介力量的推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很小。院校联盟成立后,企业与企业之间就可以以院校为中介在课程开发、新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互惠互利。而对于院校来说,也可以解决实验设备匮乏、实训基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院校联盟之后,在联盟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容易得多,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其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密切联系,但同时也受到市场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的影响,因此当某一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时,高职院校就会蜂拥而上开设该行业所需的专业,这种功利性易造成师资短缺、专业质量不高、学生难就业等弊端。高职院校联盟建立之后,政府则可以对整个联盟内该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宏观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个院校,院校之间通过沟通协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合作开设课程,同时明确各个学校在该专业上的定位,增强特色。更可以利用行业组织及企业为课程开发提供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并为课程开发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提供咨询。联盟内部实现该专业的合理规划,院校个体实现特色化并突出比较优势。
高职院校联盟一旦形成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调整。首先,学校自身的发展会对联盟的合作方式产生影响,单个院校实力的相对增长会提升其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联盟中院校之间相对实力的变化,合作方式也会在少数院校主导式和多数院校协商式之间不断变换。其次,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联盟,如果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顺利发展,那么企业极有可能要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倾向为联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增加的资源会在联盟内部流动,促使联盟的成长。反之,若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没有顺利进行下去,那么企业倾向收回已投入的资源,这将影响联盟的发展。再者,校企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也会对联盟产生影响,资源的配置方式是联盟运作的基础,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使会改变联盟的运行体制。各种力量所导致的变化大多首先体现在联盟协议的细化或加强及院校联盟合作方式的变化,而院校联盟的发展又会再次推动整个校企合作的发展。
2.关于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式发展的几点思考。第一,统筹规划职业教育,构建高职院校联盟。广东省已发布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广东省目前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提出了“五个统一”,通过统一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统一招生平台,优化招录制度;统一经费投入,规范投入机制;统一资源配置,健全共享模式;统一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五个统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得以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高职院校联盟的建立,为广东校企合作大联盟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联盟的建立,最关键的是合作机制的构建,这直接关系到联盟中各主体的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建立完善合理的合作机制,需要学术界的支持,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勇于改革创新。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学校、企业、政府及行业组织等中间机构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使联盟能够顺畅地运作下去。
第三,找准校企合作的基点,推进校企合作资源的共享。要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点,积极引导企业从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引导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企业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同时,利用会议、培训等方式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各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基点连接起来,使得各院校的校企合作资源在整个校企合作联盟中融会贯通,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及学校、企业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对一些行业内通用技术,在课程内容设置及编制实训教材方面,行业组织相比企业更有优势。单个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职能不相匹配,进行合作的难度较高,但是若以广东高职院校联盟的形式与各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双方的职能都高于个体,在合作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所能发挥的效用相比单个院校和企业更大且更具有广泛性。
第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目前广东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为广东省劳动社会和保障厅,同时省社保厅也主管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及证书发放,在角色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另外,广东省教育厅也是各职业院校的主要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职院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不清晰,给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障碍,包括不同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不相协调使学校处于两难境地,降低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审批手续繁杂,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等。基于这一现状,建议将职业教育的主管职能从省社保厅中分离出来,使社保厅充分发挥裁判员的作用,使教育厅对全省的实训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校企合作。⑤
[注释]
①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4):70.
②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8.
③程晓宇.从纳什均衡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0-13.
④冷士良,孙婷婷,王德堂.对“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27-28.
⑤姚钦英.广东高职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