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间的手工劳作和生活一样,都因想得单纯,过得简单,习以为常而平平凡凡,也一直都在身边默默前行,如若这些某天不再延续,日后的回想中必多含赞叹,就如我们现在对“古人”工艺和生活的种种情怀。
“泥条盘筑”这种技艺自陶器出现便已经存在,属于最古老的制陶技艺之一,也是现在初次接触泥巴者常用的一种手法。“捶大货” “抹缸” “盘大缸”,这些都是泥条盘筑工艺的一些名称。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大”和“盘筑”,它不是简单将泥条搓细一圈圈叠加像3D打印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建筑的过程。
制作大缸是一个超强度的体力活,同时有着高超的技术含量。师傅在工作台上一次揉的泥巴超过三百斤,肩上一根泥条就有百斤之重。在熟练的动作中,稳健的呼吸下,看似轻松自如。可迅速湿透的衣物,额头的汗珠展现着另一个真实。所以我们见到的师傅都精神气爽,身材匀称,异于同龄之人。
缸的体量巨大,制作者在盘筑时是围绕作品转动,顺时针、逆时针在不同手法间交替。完成一件作品究竟要转多少圈没有人知道,拍底、抹平、起边、盘筑、补齐、刮口、扩宽、提腰、长高、定样、拍打、抹口,各种各样的动作在制作中不断地出现,重复交叉。动作间手法各异,转动的方向和姿势不同,圈数不等,而每一个动作都有极富韵律的节奏,充满力量与美感。在那一个个柱台边,被脚力夯实的泥土发散出独特气质,成熟、坚毅。
积硅步,至千里。而绕点成圆的千里亦近在咫尺,揉缩在这方寸之间,这种诉说,含蓄、雅致,以致从未开口。
余富华,48岁,16岁开始捶货学徒。“师傅是从浙江来宁国国营陶厂打工的,只比我大三岁。现在反过来咯,都去浙江打工了。”师傅回想往事如新,“那个时候这个行当做起来比别的行业工资高,学的人蛮多的。现在其实还是比一般行业工资高的,只是太累,年轻人都不学了”。
三十多年的岁月在转眼间流逝,陶泥,大大小小的陶缸,还有那冬暖夏凉的土墙作坊,在这无形的岁月中真诚相伴。余师傅起初是做酒坛子的,为了多挣工资不断提高速度,好长一段时间他一人可抵三人。而这一切又都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因而又快又好的高超手艺在这朴实的诉求中练就。
“这个也就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手段,只是我在做的时候很开心,不枯燥。一个造型出来了,看一看。做好看了很高兴,哪个不行改一改,都不觉得累。”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一番简单自白之外承载了一个多么久远的文化背景,维系了一条延绵上万年的工艺之路。
我来宁国就是为了寻找创作场地。感受新的泥土、新的窑炉、新的环境以带来新的创作。幸运的是,我们进入港口镇的第一家陶厂便是“众鑫陶器厂”,见到的第一个师傅便是余富华,那一天是7月17日。早在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吕品昌在此停留几个月创作《阿福》系列雕塑,而深圳也有位梁老师二十年来不断往返创作大量陶瓷壁画。“他们来的时候就像你现在这么年轻,也是这样朴素,可能比你还要穷。而且也和你一样都是来自景德镇陶瓷学校。”
余师傅目前制作千斤级容量的大缸,成品、半成品所需存放的面积很大,有三个工作台的大空间就余师傅一人使用,我被安排在角落,开始我在宁国的创作。
首先制作的是出门前就想要随车携带的Mini窑,之前因尺寸不合搁浅,现在在宁国量身定制。做缸的泥土可塑性强,黏度也很好,用来做窑仍偏细腻,因此,我在厂里找来他们装窑时会用到的长石颗粒加入黏土增加强度。运用的手法亦是“泥条盘筑”,一切进展顺利而愉悦,而这自由轻松的环境和创作心境也让我如鱼得水。
创作的灵感也在这烈日包裹却充满凉意的土墙草棚作坊中,与泥土触摸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在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吃午餐,晚上在星空下洗凉水澡,在车上睡觉,知音甚为高兴,可以把时间也投入创作,这过程虽然辛苦,却也特别充实。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大量的作品在等待入窑。而这期间,厂里的两条平龙窑交替使用,烧出五窑之多,且每窑的容量超过200立方米。余师傅的成品缸被快速运进窑房,工作室又瞬间被半成品占满。丰富的经验,稳定的发挥,各部门按部就班,一切都符合这个规模生产,也贴近我们的用心创作。
只是这巨大的产能所带来的产值却不算太高,而余师傅这样全手工制作的师傅是这个工厂仅存的三人之一了,其余多依赖石膏模具或大型磙压机。从练泥、制作、制釉、装窑到烧制都转移至产业化,而原本手工制作的工人转移至模具或机器的使用者。这一切内部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我们眼中充满惋惜而又无能为力。
窑很快便烧好,我们依旧如过客,准备启程前往宜兴。旅行的收获很多,而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观察、体会然后选择,自由自在。许多传统工艺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我们在探寻,在体会,在思索,在表达,更在行动,我们是过客而雁过留声。
“泥条盘筑”这种技艺自陶器出现便已经存在,属于最古老的制陶技艺之一,也是现在初次接触泥巴者常用的一种手法。“捶大货” “抹缸” “盘大缸”,这些都是泥条盘筑工艺的一些名称。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大”和“盘筑”,它不是简单将泥条搓细一圈圈叠加像3D打印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建筑的过程。
制作大缸是一个超强度的体力活,同时有着高超的技术含量。师傅在工作台上一次揉的泥巴超过三百斤,肩上一根泥条就有百斤之重。在熟练的动作中,稳健的呼吸下,看似轻松自如。可迅速湿透的衣物,额头的汗珠展现着另一个真实。所以我们见到的师傅都精神气爽,身材匀称,异于同龄之人。
缸的体量巨大,制作者在盘筑时是围绕作品转动,顺时针、逆时针在不同手法间交替。完成一件作品究竟要转多少圈没有人知道,拍底、抹平、起边、盘筑、补齐、刮口、扩宽、提腰、长高、定样、拍打、抹口,各种各样的动作在制作中不断地出现,重复交叉。动作间手法各异,转动的方向和姿势不同,圈数不等,而每一个动作都有极富韵律的节奏,充满力量与美感。在那一个个柱台边,被脚力夯实的泥土发散出独特气质,成熟、坚毅。
积硅步,至千里。而绕点成圆的千里亦近在咫尺,揉缩在这方寸之间,这种诉说,含蓄、雅致,以致从未开口。
余富华,48岁,16岁开始捶货学徒。“师傅是从浙江来宁国国营陶厂打工的,只比我大三岁。现在反过来咯,都去浙江打工了。”师傅回想往事如新,“那个时候这个行当做起来比别的行业工资高,学的人蛮多的。现在其实还是比一般行业工资高的,只是太累,年轻人都不学了”。
三十多年的岁月在转眼间流逝,陶泥,大大小小的陶缸,还有那冬暖夏凉的土墙作坊,在这无形的岁月中真诚相伴。余师傅起初是做酒坛子的,为了多挣工资不断提高速度,好长一段时间他一人可抵三人。而这一切又都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因而又快又好的高超手艺在这朴实的诉求中练就。
“这个也就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手段,只是我在做的时候很开心,不枯燥。一个造型出来了,看一看。做好看了很高兴,哪个不行改一改,都不觉得累。”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一番简单自白之外承载了一个多么久远的文化背景,维系了一条延绵上万年的工艺之路。
我来宁国就是为了寻找创作场地。感受新的泥土、新的窑炉、新的环境以带来新的创作。幸运的是,我们进入港口镇的第一家陶厂便是“众鑫陶器厂”,见到的第一个师傅便是余富华,那一天是7月17日。早在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吕品昌在此停留几个月创作《阿福》系列雕塑,而深圳也有位梁老师二十年来不断往返创作大量陶瓷壁画。“他们来的时候就像你现在这么年轻,也是这样朴素,可能比你还要穷。而且也和你一样都是来自景德镇陶瓷学校。”
余师傅目前制作千斤级容量的大缸,成品、半成品所需存放的面积很大,有三个工作台的大空间就余师傅一人使用,我被安排在角落,开始我在宁国的创作。
首先制作的是出门前就想要随车携带的Mini窑,之前因尺寸不合搁浅,现在在宁国量身定制。做缸的泥土可塑性强,黏度也很好,用来做窑仍偏细腻,因此,我在厂里找来他们装窑时会用到的长石颗粒加入黏土增加强度。运用的手法亦是“泥条盘筑”,一切进展顺利而愉悦,而这自由轻松的环境和创作心境也让我如鱼得水。
创作的灵感也在这烈日包裹却充满凉意的土墙草棚作坊中,与泥土触摸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在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吃午餐,晚上在星空下洗凉水澡,在车上睡觉,知音甚为高兴,可以把时间也投入创作,这过程虽然辛苦,却也特别充实。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大量的作品在等待入窑。而这期间,厂里的两条平龙窑交替使用,烧出五窑之多,且每窑的容量超过200立方米。余师傅的成品缸被快速运进窑房,工作室又瞬间被半成品占满。丰富的经验,稳定的发挥,各部门按部就班,一切都符合这个规模生产,也贴近我们的用心创作。
只是这巨大的产能所带来的产值却不算太高,而余师傅这样全手工制作的师傅是这个工厂仅存的三人之一了,其余多依赖石膏模具或大型磙压机。从练泥、制作、制釉、装窑到烧制都转移至产业化,而原本手工制作的工人转移至模具或机器的使用者。这一切内部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我们眼中充满惋惜而又无能为力。
窑很快便烧好,我们依旧如过客,准备启程前往宜兴。旅行的收获很多,而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观察、体会然后选择,自由自在。许多传统工艺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我们在探寻,在体会,在思索,在表达,更在行动,我们是过客而雁过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