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创作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间的手工劳作和生活一样,都因想得单纯,过得简单,习以为常而平平凡凡,也一直都在身边默默前行,如若这些某天不再延续,日后的回想中必多含赞叹,就如我们现在对“古人”工艺和生活的种种情怀。
  “泥条盘筑”这种技艺自陶器出现便已经存在,属于最古老的制陶技艺之一,也是现在初次接触泥巴者常用的一种手法。“捶大货” “抹缸” “盘大缸”,这些都是泥条盘筑工艺的一些名称。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大”和“盘筑”,它不是简单将泥条搓细一圈圈叠加像3D打印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建筑的过程。


  制作大缸是一个超强度的体力活,同时有着高超的技术含量。师傅在工作台上一次揉的泥巴超过三百斤,肩上一根泥条就有百斤之重。在熟练的动作中,稳健的呼吸下,看似轻松自如。可迅速湿透的衣物,额头的汗珠展现着另一个真实。所以我们见到的师傅都精神气爽,身材匀称,异于同龄之人。
  缸的体量巨大,制作者在盘筑时是围绕作品转动,顺时针、逆时针在不同手法间交替。完成一件作品究竟要转多少圈没有人知道,拍底、抹平、起边、盘筑、补齐、刮口、扩宽、提腰、长高、定样、拍打、抹口,各种各样的动作在制作中不断地出现,重复交叉。动作间手法各异,转动的方向和姿势不同,圈数不等,而每一个动作都有极富韵律的节奏,充满力量与美感。在那一个个柱台边,被脚力夯实的泥土发散出独特气质,成熟、坚毅。
  积硅步,至千里。而绕点成圆的千里亦近在咫尺,揉缩在这方寸之间,这种诉说,含蓄、雅致,以致从未开口。
  余富华,48岁,16岁开始捶货学徒。“师傅是从浙江来宁国国营陶厂打工的,只比我大三岁。现在反过来咯,都去浙江打工了。”师傅回想往事如新,“那个时候这个行当做起来比别的行业工资高,学的人蛮多的。现在其实还是比一般行业工资高的,只是太累,年轻人都不学了”。
  三十多年的岁月在转眼间流逝,陶泥,大大小小的陶缸,还有那冬暖夏凉的土墙作坊,在这无形的岁月中真诚相伴。余师傅起初是做酒坛子的,为了多挣工资不断提高速度,好长一段时间他一人可抵三人。而这一切又都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因而又快又好的高超手艺在这朴实的诉求中练就。
  “这个也就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手段,只是我在做的时候很开心,不枯燥。一个造型出来了,看一看。做好看了很高兴,哪个不行改一改,都不觉得累。”当然他并不知道,这一番简单自白之外承载了一个多么久远的文化背景,维系了一条延绵上万年的工艺之路。


  我来宁国就是为了寻找创作场地。感受新的泥土、新的窑炉、新的环境以带来新的创作。幸运的是,我们进入港口镇的第一家陶厂便是“众鑫陶器厂”,见到的第一个师傅便是余富华,那一天是7月17日。早在20世纪90年代,年轻的吕品昌在此停留几个月创作《阿福》系列雕塑,而深圳也有位梁老师二十年来不断往返创作大量陶瓷壁画。“他们来的时候就像你现在这么年轻,也是这样朴素,可能比你还要穷。而且也和你一样都是来自景德镇陶瓷学校。”
  余师傅目前制作千斤级容量的大缸,成品、半成品所需存放的面积很大,有三个工作台的大空间就余师傅一人使用,我被安排在角落,开始我在宁国的创作。
  首先制作的是出门前就想要随车携带的Mini窑,之前因尺寸不合搁浅,现在在宁国量身定制。做缸的泥土可塑性强,黏度也很好,用来做窑仍偏细腻,因此,我在厂里找来他们装窑时会用到的长石颗粒加入黏土增加强度。运用的手法亦是“泥条盘筑”,一切进展顺利而愉悦,而这自由轻松的环境和创作心境也让我如鱼得水。
  创作的灵感也在这烈日包裹却充满凉意的土墙草棚作坊中,与泥土触摸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在厂里和工人们一起吃午餐,晚上在星空下洗凉水澡,在车上睡觉,知音甚为高兴,可以把时间也投入创作,这过程虽然辛苦,却也特别充实。
  不知不觉,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大量的作品在等待入窑。而这期间,厂里的两条平龙窑交替使用,烧出五窑之多,且每窑的容量超过200立方米。余师傅的成品缸被快速运进窑房,工作室又瞬间被半成品占满。丰富的经验,稳定的发挥,各部门按部就班,一切都符合这个规模生产,也贴近我们的用心创作。
  只是这巨大的产能所带来的产值却不算太高,而余师傅这样全手工制作的师傅是这个工厂仅存的三人之一了,其余多依赖石膏模具或大型磙压机。从练泥、制作、制釉、装窑到烧制都转移至产业化,而原本手工制作的工人转移至模具或机器的使用者。这一切内部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在我们眼中充满惋惜而又无能为力。
  窑很快便烧好,我们依旧如过客,准备启程前往宜兴。旅行的收获很多,而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观察、体会然后选择,自由自在。许多传统工艺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我们在探寻,在体会,在思索,在表达,更在行动,我们是过客而雁过留声。
其他文献
“无限不循环”是个奇怪的品牌。  在这个动辄以中国风命名来定义新中式主张,或以不知所云的英、法、意文命名来模糊背景,又或以设计师拼音姓名倒置来强调自我感的品牌大爆发的年代,他们显得特别笨。  一个没有审美倾向的5字中文、冰冷的数学术语……从品牌推广的角度来看非常不讨巧。  对于品牌名我询问过创始人奥杰一黑,一个来自大凉山的“80后”彝族人。他的回答是:我们的目的就是不给自己留任何取巧的机会。我们是
期刊
本期P1街拍专栏展示的是男生街拍。是不是因为对男生有所偏爱?No!No!No!  因为平常我们在街头看到的有型时尚的男生实在太少了,那么,把男生的街拍单拎出来做一期专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虽说理论上,时尚属于每一个人,在有些领域,比如时尚圈,前卫领先的男生甚至比女生还突出,但这毕竟是局部的情况,从整体上来看,时尚还是属于女生的。无论是时尚杂志、服装、化妆品,还是香水、装饰品等时尚消耗品,女生至今为止一
期刊
受William S. Burroughs的书作《Reality Studio》所启发,设计师Svenja Specht2005年于柏林成立了她的时装品牌“Reality Studio”。传统和当代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是她创作灵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品牌成立以来,她的每个系列都会结合不同国家的传统特色和工艺加以运用。Reality Studio所打造的风格既硬朗又不失优雅,在与设计师有过几季的接触后
期刊
原创设计品牌“Lat S?ndag”源于瑞典语,意为懒周日,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在这个王国里居住的不仅有精灵古怪的阿拉蕾,还有一些夸张造型的蘑菇和水滴,小清新加上怪趣味便是这里的主旋律。创始人贺谷丹希望将梦境中的场景变成现实,编织一场永远做不完的美梦。  设计师贺谷丹从小就对服装有种莫名的情感,他喜欢在本子上涂来涂去,一件衣服的造型就这样被魔法棒勾勒出来。他热衷于像做实验一样在衣服上加许多小细节
期刊
绚丽的色彩似乎在张扬标注着一个崭新的目的地,将生活过成一次次冒险,享受这玩味有趣的过程才是重点。 街头一次次成为高级秀场,自如与灵韵,清丽与随性是生活的主题……每天都是一次新鲜的尝试,暗藏心机的配饰就是最棒的暗号……秋冬已然来临,街头顽童 即将登场。
期刊
武佳是个很安静的人,做空间设计,做雕塑,做木器,看她工作,会让人惊叹一个女孩的动手能力,各种工具,使用起来井然有序。  最早接触她是因为她的作品“无形的手”系列,小时候玩过泥巴的人,可能都有过将泥巴握在手心,感受它从指缝要逃出时的奇妙经验,那是种很奇怪的感受。U盘被设计成手握着的形状,木头仿佛变得柔软了,木头与人产生了联系,带着设计师的温度。  椅子很忙:你大学学的环艺专业,怎么从环艺到雕塑,再到
期刊
摘要:日本一直以来(自愿与非自愿地)受到世界各国文化冲击,加之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忠诚,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日本人的性观念开放、自有与宽容。这有其性基础思想,更加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发展着融于自然的开放的性观念。从而亦造就着发达的性产业,本文从日本的性观念与性文化入手,考察其独特性。  关键词:性观念审美情趣性教育性产业   爱与性是人类生活和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文学,而只要有文
期刊
L’Odyssée de Cartier高级珠宝系列演绎不凡风格之旅  5月15日,历经全球灵感采撷之旅的法国殿堂级品牌卡地亚,携最新L’Odyssée de Cartier系列高级珠宝抵达北京,再度献上一场卓尔不凡的风格盛宴。作为高级珠宝和艺术的先驱者,卡地亚的创意足迹跨越时空,遍布世界,通过孜孜不倦的汲取灵感,凝萃成独一无二的卡地亚风格,绵延出一段百年传奇旅程。众多臻品中,最夺人眼球的是两件以
期刊
2013年4月的米兰家具展,我有个采访西班牙著名设计师Jamie Hayon的机会,采访完毕,拿出事前准备的小礼物,一个面具造型的陶瓷胸针,Jamie接过,饶有兴味地看了半天,“我喜欢这个设计,这是中国设计师做的?是个年轻人?我一直对中国的陶瓷文化很感兴趣,还去过景德镇呢!下次去中国你带我见见他”。见惯场面的大设计师,待人接物都很艺术,但我也相信寒暄中除了客套的成分,更包含兴趣和赞赏。那枚胸针的设
期刊
这已经是Angel第十几次来到地扪了,至于到底十几次,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行李刚在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放下,这位华裔设计师就马不停蹄地跟工作人员开会去了。在这介绍一下地扪博物馆:这是一群巧妙地融入当地山景的木质建筑群。博物馆内有供学习传统纺织技术的场地与设施,也会定期教授侗族歌谣,每当政府官员或重要客人到来时,这群学歌儿的孩子们总会亮上一嗓。比起博物馆,这更像是一个有品质的酒店——大大小小十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