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面对大学校园中日益增长的心理危机事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思政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议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面临着诸如就业等很多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而且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发生自伤的案例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目前,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认为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都是心情问题,没有将其上升为心理健康需要关注的范畴,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发生了心理危机之后,不能及时地寻求帮助。此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由于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也不愿意去专业机构进行咨询,从而导致自己的病情延误。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导致即使身边有同学出现心理问题,但也不能够引起周围同学的足够重视。
2.家庭社会对存在心理问题患者的接纳度不够。在我国,虽然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的关注度和以往相比已经比较高了,但是很多人仍然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心理问题。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家长往往不能理性的接受,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学校。很多家长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过是心情不好,过段时间就慢慢好了;有的家长讳疾忌医,将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联系到一起,担心会受到外借的压力影响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对于学生及时接受心理治疗产生了阻碍。
3.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治疗效果欠佳。很多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和其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联系的,这种问题在入校后被甄别出来。在有些学生被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后,需要回家接受专业的治疗,但是很多父母不能意识到是原生家庭的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因此,学生返回家之后,反而他的治疗环境和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会接触来自社会、集体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加之现在人们的思想、言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强,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对于思想正处于成熟期的大学生而言,如何甄别有用信息,利用健康向上的信息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大学生面对的困难,同时也是学生时长感到迷茫的方面。因此,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用正向的案例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思想来武装他们的头脑,让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三观。
2.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大学生初入校时,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会有对未来感觉迷茫的情绪,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大家生活水平有好有坏,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有的学生不免产生自卑的情绪;随着步入高年级,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有可能找不准方向;毕业之前,有的同学面试屡受打击,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入校就开展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组织模拟招聘、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短板。
3.强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很多心理危机的案例揭示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往往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不愿意和其他人相处。这和现在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更不愿意将己的隐私告诉别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要利用集体活动,将学生凝聚起来,加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矛盾,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尊重他人。
4.加强学生的危机自助教育。许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治疗,致使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而导致病情进一步严重。这主要源于以下几点:1.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够,导致讳疾忌医,拖延病情。2.有些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及时地向家长、老师、同学求助。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教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及时求助,讲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后果降到最低,另外,需要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遇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类似的问题,及时地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程,贯穿至学生四年的学习中,并通过开展讲座、心理健康活动等辅助配合,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处置方式。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要依托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心理健康医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学生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利用好学生心理测评数据,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通过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形成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四级网络联动机制,全方位覆盖日常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控、发现、上报、疏导。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学生一入校便有辅导员进行学业、生活、心理上的辅导,这种辅导和陪伴将会伴随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辅导员的职业和专业大多和思想政治及心理学相关,这在无形中更便于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亲密,对于学生而言,辅导员具有其他教师不具备的亲和力。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要发挥好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及时地掌握学生心理发生的变化,对于会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事件提前进行预判,做好应急预案;此外,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程参与,即使对于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也应该给予关怀和关心,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为他们重返校园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在高校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杨婉晨《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0期
[2]《入学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力保障》[J]郭青《河南农业》2018年第12期
[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纪素艳、种法力《科教导刊》(上旬)。2017(11)
[4]《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法研究》[J]刘畅、潘俊波、刘双奇、任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12月
[5]《大學生心理将康教育中辅导员的作用分析》[J]关莹;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议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面临着诸如就业等很多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而且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发生自伤的案例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目前,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认为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都是心情问题,没有将其上升为心理健康需要关注的范畴,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在发生了心理危机之后,不能及时地寻求帮助。此外,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由于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也不愿意去专业机构进行咨询,从而导致自己的病情延误。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判断,导致即使身边有同学出现心理问题,但也不能够引起周围同学的足够重视。
2.家庭社会对存在心理问题患者的接纳度不够。在我国,虽然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的关注度和以往相比已经比较高了,但是很多人仍然带着有色眼镜对待心理问题。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家长往往不能理性的接受,不能够很好地配合学校。很多家长不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过是心情不好,过段时间就慢慢好了;有的家长讳疾忌医,将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联系到一起,担心会受到外借的压力影响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对于学生及时接受心理治疗产生了阻碍。
3.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治疗效果欠佳。很多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和其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联系的,这种问题在入校后被甄别出来。在有些学生被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后,需要回家接受专业的治疗,但是很多父母不能意识到是原生家庭的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因此,学生返回家之后,反而他的治疗环境和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迅速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会接触来自社会、集体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加之现在人们的思想、言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强,接触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对于思想正处于成熟期的大学生而言,如何甄别有用信息,利用健康向上的信息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大学生面对的困难,同时也是学生时长感到迷茫的方面。因此,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用正向的案例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思想来武装他们的头脑,让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三观。
2.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大学生初入校时,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会有对未来感觉迷茫的情绪,面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大家生活水平有好有坏,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有的学生不免产生自卑的情绪;随着步入高年级,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有可能找不准方向;毕业之前,有的同学面试屡受打击,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入校就开展学业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组织模拟招聘、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看到自己的优势、正视自己的短板。
3.强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很多心理危机的案例揭示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往往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不愿意和其他人相处。这和现在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更不愿意将己的隐私告诉别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要利用集体活动,将学生凝聚起来,加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矛盾,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尊重他人。
4.加强学生的危机自助教育。许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治疗,致使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而导致病情进一步严重。这主要源于以下几点:1.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够,导致讳疾忌医,拖延病情。2.有些学生即使意识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及时地向家长、老师、同学求助。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教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及时求助,讲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后果降到最低,另外,需要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遇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类似的问题,及时地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程,贯穿至学生四年的学习中,并通过开展讲座、心理健康活动等辅助配合,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处置方式。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要依托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心理健康医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学生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利用好学生心理测评数据,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通过团体辅导、和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形成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四级网络联动机制,全方位覆盖日常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控、发现、上报、疏导。
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学生一入校便有辅导员进行学业、生活、心理上的辅导,这种辅导和陪伴将会伴随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辅导员的职业和专业大多和思想政治及心理学相关,这在无形中更便于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最为亲密,对于学生而言,辅导员具有其他教师不具备的亲和力。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要发挥好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及时地掌握学生心理发生的变化,对于会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事件提前进行预判,做好应急预案;此外,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程参与,即使对于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也应该给予关怀和关心,让他们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为他们重返校园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在高校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杨婉晨《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10期
[2]《入学教育课程化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力保障》[J]郭青《河南农业》2018年第12期
[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纪素艳、种法力《科教导刊》(上旬)。2017(11)
[4]《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法研究》[J]刘畅、潘俊波、刘双奇、任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12月
[5]《大學生心理将康教育中辅导员的作用分析》[J]关莹;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