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is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地理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理念、教学过程重新定位。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笔者构建了一套适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四环节小组互助”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地理 教学模式改革
  
  作为教师,在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之中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重新定位,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构建了一套适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四环节小组互助”教学模式。
   “四环节小组互助”教学模式是以“读读—议议—讲讲—做做”四个环节的上课模式。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若干固定的学习小组,各个小组按好、中、差不同学习程度搭配组员,选举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为组长,小组中两两互助,全组合作,实现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助。
   教师备课时需要精心设计预学稿,发给学生,上课铃响开始,供学生预习参考,此环节为“读读”。讲授新课前组内同学交流预学收获,教师注意在各组巡回指导点拨。经过组内交流,简单的基础的知识学生直接就理解了、记住了,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要做到脱稿回答,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此环节为“议议”。
   交流中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来解决,用“谁来帮助他?”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若效果不好,答案不一,老师要适当铺垫,引导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形成小组间的竞争态势,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问题讲透,特别是对于规范性的问题老师更要提示,也就是说,教师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此环节为“讲讲”。
  一、关于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要贯穿“四环节小组互助”课堂模式始终,它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它的运用,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加剧了同学们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采用“小组积分”方法,在课件中设计“小组评比栏”,进行4-6轮积分,在“读读”、“做做”两环节,设计必答题,保证每个小组都有积分,主要让中差生答题,在“议议”、 “讲讲”两环节创设抢答机会,以评出优胜组。
  在小组抢答积分中,重点关注学困生、弱势组,答题中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及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有效的小组积分造就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关于预学稿编写
  1.高质量的预学稿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生喜欢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地理现象,却不一定喜欢地理课,原因是地理课堂没有走出“课程本位”,没有走出有限的课堂时空,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注重体现“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编教材”,根据实际情况,预学稿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做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老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预学稿是学生自学的教材
  在上课铃响前将预学稿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本人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预学稿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掌握教材。
  第二,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使用预习稿的自学是“四环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3.预学稿一定要便于课上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讨论预学稿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老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预学稿,针对预学稿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预学稿使用的收获
  预学稿使用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
  自从实施了“四环节”教学模式以来,课堂真正成了大家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学困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经常代表小组发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效果当然就好了起来。
  三、关于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但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譬如: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常常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再如:若课堂讨论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会渐渐地对讨论产生厌烦情绪……,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①协商法。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时间和发言的机会。
  ②补充法。在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推荐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③提问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互相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考大家。实践证明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他们阅读得比以往更认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已知的,有的是大家都不懂的,有的问题甚至可延伸到课外,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讨论的兴趣。
  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适当地给与指导,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小组的讨论情况,一定要能真实的把握起来,小组讨论常常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发言的内容不认真思考,似乎都参与到讨论中去了,看上去气氛很热烈,实际上合作效果不理想,此时老师对讨论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么讨论,怎么让学习差的同学得到发言的机会,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是各自观点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产生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认识和观点。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无穷的魅力。
  (华北油田油建中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能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因此,那些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充满生活活力”的呐喊。   一、教学创新的意义   1.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是充分体现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力求贯穿两
期刊
学习,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这些工具远比铅笔、橡皮更重要,它们就是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有意识地去寻找和运用这些方法,就能轻松快乐地掌握知识和本领,尝到快乐学习的甜头。  一、学习态度  1.学习是快乐的  有些同学觉得学习某门课是一件苦差事,那么就让学生明白,对于自己不太喜欢、感到不太快乐的课程,解决它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效率换取时间。  高效率地学完它,就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精力,去学自己
期刊
新世纪是科技、经济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外语教育的发展潮流,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激趣,营造创新氛围  学源于疑,疑则思,思则明,
期刊
体验式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的记忆和理解,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参与者和承担者,师生双方和谐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的全部内涵。   一、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氛围与学生文化体验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跨文化背景的英语
期刊
摘要:育人要先知人,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优秀班干部是成功班级的开始;建立完善的班规和学习制度;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严格,但是严格之下不失慈爱;建立班级内部的量化考核制度,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指导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时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因材施教班干部班规量化考核     一个
期刊
修订后的初中语文各册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古诗文的篇数增加了许多。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尽量多读些我国古代文学精品,“不断丰富和积累文言文知识,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朗读水平,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在附录中明文提出“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通过阅读训练,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在中
期刊
“橡皮泥可以捏成一个猪八戒,纸片可以叠成一只天鹅,布头可以粘成一幅画,用过的塑料瓶可以做成机器人……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再认真地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就一定能做成可爱的小制作。”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中的一段提示语。  当我看到这段话,想动手制作的冲动不由自主地洋溢于心头。因为我可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动手制作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我的一项特长。我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向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而素质教育又要求当前教育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与学关系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关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则缺乏具体的研究。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人本教育谈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
期刊
奖励,是每个人都喜欢得到的。每当有人获得了某项奖励,本人和亲人都会为之愉快许久。基于此,管理者往往把奖励当作鼓励下属,提高工作效率,彰显领导艺术的不二法门。在这万众齐奔奖励,管理者对奖励也乐此不疲的潮流下,很少有人对奖励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对奖励的正确运用作深入思考。  在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均受邀参加婚礼,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受到邀请。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上将一个金苹果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