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是“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在八年抗战时期,先后有一些具有国际主义思想的进步记者、作家、医生等志愿者来到中国,或采访报导中国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情况,或深入部队救死扶伤。其中有一位出生在波兰、加入了德国共产党的作家兼记者——莫·希伯,是我们不应忘记、值得敬重的国际友人和战士。
革命一生,战死沙场
莫·希伯1897年6月13日出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市,那时波兰被普鲁士、俄国、奥地利三国瓜分,克拉科夫在奥占区。莫·希伯原名莫热茨·格日布(Morzec Grzyb)。1919年22岁时去德国就学,大学毕业后加入德国共产党,易名汉斯·希伯(Hans Shippe)。其家人称之为莫·希伯。他先在德国参加工人运动,后去苏联从事新闻工作。1925年来上海转赴广州参加中国革命,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德国,任《红旗报》编辑。在此期间,用“亚西亚人”笔名发表介绍中国革命斗争情况的文章,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1926—1927》一书。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希伯偕夫人格日布·卢森堡来上海定居。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史沫特莱、马海德、艾黎等国际友人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马列主义、国际形势和中国问题。“七·七事变”后,更加关心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继续以“亚西亚人”笔名在英、德文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报道和评论。1938年自武汉去延安采访,毛泽东主席同他会见并交谈,希伯在延安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热情和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亲身体会。回上海后于1939年与史沫特莱、贝尔登等一起赴皖南新四军军部采访,会见了叶挺、项英、陈毅等领导人。回沪后就采访所得撰写报道和评论,介绍新四军斗争情况,赞扬新四军的英勇献身精神。文章多发表在英文刊物《美亚评论》上。皖南事变,使他深感痛心,先后发表《叶挺将军传》、《中国的内部摩擦有利于日本》等文章,他严厉谴责国民党行径。
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希伯偕夫人再次去新四军军部采访。刘少奇、陈毅、粟裕同他会见交谈。希伯深入军营、农村、街道、学校与各界群众接触收集第一手资料,两个月内撰写了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发表了《重访新四军根据地》等大量报道和评论。
与此同时,八路军在与苏北接壤的鲁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为宣传八路军的抗战活动,希伯让妻子回上海,只身去了山东。9月抵达山东省滨海地区八路军115师师部,罗荣桓、朱瑞、黎玉等师部领导人同他会见,根据地党政军民联合举行了欢迎会。他在会上讲话说,他将告诉世人:“谁要真正地了解中国人民是在怎样英勇地与他们的敌人坚持搏斗,谁就一定要亲身到中国的敌后根据地来!”在滨海区期间,希伯在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奔走各处搜集资料,埋头写作。发表了《八路军在山东》、《为收复山东而斗争》等长篇报告,并补充修改在苏北写成的书稿初稿。他得出结论说:“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抗战坚持到今天是不能想像的。”
1941年10月,日军策划对沂蒙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决定让来根据地探望丈夫和领取书稿文稿的希伯夫人提早返沪,同时劝说希伯离开山东。希伯执意不肯,要求随军行动。不久,日军5万人包围了沂蒙山区。因众寡过于悬殊,八路军组织撤退,根据地党政机关和警卫部队组成数个梯队,各自为战,分头突围。希伯跟随第二梯队在群山中与日军周旋。战火间隙,他紧张记录所见所闻,夜间战士休息时,灯下写作。斗争日益激烈,山东分局领导再次劝他返沪,他表示:“现在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和你们在一起!”他身着八路军军装,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参加了八路军与日军的殊死战斗。11月底发生了鲁中南地区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战役——大青山战役。
10年前出版的《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2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11月30日拂晓,希伯所在的第二梯队在转移途中,被日军的一个混成旅团包围于沂南崖子乡西梭庄一带,被迫仓促迎敌。当时第二梯队战斗部队仅有一个连,形势险恶,希伯也拿起武器同日军展开了决死战。然而,敌我力量终究过于悬殊,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希伯在大青山下的五道沟壮烈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7名师级以上干部和数以百计的战士。战斗结束后,抗日军民打扫战场,发现希伯弹痕累累的遗体,遂以庄严的持枪礼将其就地安葬。”
一个共产党人、国际主义战士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事业。他死得悲壮,死得伟大!
希伯身后事
1944年抗日战争爆发7周年,赣榆县(现属江苏省,与山东省接壤)人民政府为纪念大青山战役牺牲的烈士,在抗日山(原名马鞍山)建立了抗日烈士纪念碑和希伯纪念碑。希伯纪念碑镌刻着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的题词:
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
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希伯英灵永垂不朽
这个题词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希伯的崇敬之情和无限哀思。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纪念碑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在原地重建。
1955年5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出席在波兰首都举行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会议,并应邀在会后在波参观访问。当时我在驻波兰大使馆工作,为彭总担任翻译。访问期间,波军方向彭总提及有一个叫希伯的波兰人曾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希望知道一些关于希伯的情况。彭总回国后指示解放军总政治部整理一份关于希伯在华情况的材料。根据外交部档案记载,1955年10月总政将整理的材料呈领导审阅后交波兰驻华武官。
1956年7月波兰外交部与莫·希伯之弟扬·希伯取得联系,将有关其兄的材料提供给他。扬·希伯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居住在弗罗茨瓦夫市。接到外交部信件后,扬·希伯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谈到1934年其兄在上海时同他曾有书信联系,其兄告他:“我把中国视作第二祖国,我将斗争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兄还曾告他,当时是《塔斯社》和《消息报》驻上海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兄弟俩失去联系。扬·希伯表示希望中国有关方面再提供一些关于其兄的情况材料,特别是在中国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希望允许他去纪念碑所在地访问。
扬·希伯的来信由外交部主管司处理。外交部向赣榆县人民政府了解情况,当地政府复函称:希伯对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有很大贡献。其夫人已不在中国,在她的友人家留有希伯遗物,其中有照片若干张、衬衣袖扣两个,遗著尚未发现。随函将希伯照片13张寄外交部。1956年11月,外交部通过我国驻波兰大使馆将有关照片5张送交波兰外交部,并表示关于扬·希伯来华事,请波政府考虑决定。1957年1月,我驻波兰大使馆将办理情况报告外交部:波方同意将照片转交扬·希伯;关于希伯来华事,外交部表示:波兰从实施民主化进程以来,对私人出国要求不参加意见,此事请中国政府决定,如其赴华,波政府可发签证。驻波使馆同时请示希伯来华费用问题。
此后,扬·希伯未再提访华问题。此事成为尘封的一段历史。
我们不会忘记希伯
莫·希伯牺牲时44岁,短短一生中10年在中国度过。投身于中国的革命和抗日战争事业,最后战死于山东沙场。其人其事,可歌可泣。他长眠中国大地已半个多世纪,其英勇光辉事迹和贡献,似并未广为人知。笔者以为,对希伯的事迹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研究和宣传是有益的,以慰先烈英灵并教育后人。
革命一生,战死沙场
莫·希伯1897年6月13日出生于波兰的克拉科夫市,那时波兰被普鲁士、俄国、奥地利三国瓜分,克拉科夫在奥占区。莫·希伯原名莫热茨·格日布(Morzec Grzyb)。1919年22岁时去德国就学,大学毕业后加入德国共产党,易名汉斯·希伯(Hans Shippe)。其家人称之为莫·希伯。他先在德国参加工人运动,后去苏联从事新闻工作。1925年来上海转赴广州参加中国革命,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德国,任《红旗报》编辑。在此期间,用“亚西亚人”笔名发表介绍中国革命斗争情况的文章,出版了《从广州到上海1926—1927》一书。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希伯偕夫人格日布·卢森堡来上海定居。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史沫特莱、马海德、艾黎等国际友人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马列主义、国际形势和中国问题。“七·七事变”后,更加关心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继续以“亚西亚人”笔名在英、德文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和远东问题的报道和评论。1938年自武汉去延安采访,毛泽东主席同他会见并交谈,希伯在延安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热情和活动有了进一步的亲身体会。回上海后于1939年与史沫特莱、贝尔登等一起赴皖南新四军军部采访,会见了叶挺、项英、陈毅等领导人。回沪后就采访所得撰写报道和评论,介绍新四军斗争情况,赞扬新四军的英勇献身精神。文章多发表在英文刊物《美亚评论》上。皖南事变,使他深感痛心,先后发表《叶挺将军传》、《中国的内部摩擦有利于日本》等文章,他严厉谴责国民党行径。
1941年1月,新四军重建。希伯偕夫人再次去新四军军部采访。刘少奇、陈毅、粟裕同他会见交谈。希伯深入军营、农村、街道、学校与各界群众接触收集第一手资料,两个月内撰写了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发表了《重访新四军根据地》等大量报道和评论。
与此同时,八路军在与苏北接壤的鲁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为宣传八路军的抗战活动,希伯让妻子回上海,只身去了山东。9月抵达山东省滨海地区八路军115师师部,罗荣桓、朱瑞、黎玉等师部领导人同他会见,根据地党政军民联合举行了欢迎会。他在会上讲话说,他将告诉世人:“谁要真正地了解中国人民是在怎样英勇地与他们的敌人坚持搏斗,谁就一定要亲身到中国的敌后根据地来!”在滨海区期间,希伯在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奔走各处搜集资料,埋头写作。发表了《八路军在山东》、《为收复山东而斗争》等长篇报告,并补充修改在苏北写成的书稿初稿。他得出结论说:“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抗战坚持到今天是不能想像的。”
1941年10月,日军策划对沂蒙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决定让来根据地探望丈夫和领取书稿文稿的希伯夫人提早返沪,同时劝说希伯离开山东。希伯执意不肯,要求随军行动。不久,日军5万人包围了沂蒙山区。因众寡过于悬殊,八路军组织撤退,根据地党政机关和警卫部队组成数个梯队,各自为战,分头突围。希伯跟随第二梯队在群山中与日军周旋。战火间隙,他紧张记录所见所闻,夜间战士休息时,灯下写作。斗争日益激烈,山东分局领导再次劝他返沪,他表示:“现在正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和你们在一起!”他身着八路军军装,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参加了八路军与日军的殊死战斗。11月底发生了鲁中南地区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战役——大青山战役。
10年前出版的《国际友人与抗日战争》2一书中有如下记载:
“11月30日拂晓,希伯所在的第二梯队在转移途中,被日军的一个混成旅团包围于沂南崖子乡西梭庄一带,被迫仓促迎敌。当时第二梯队战斗部队仅有一个连,形势险恶,希伯也拿起武器同日军展开了决死战。然而,敌我力量终究过于悬殊,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希伯在大青山下的五道沟壮烈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7名师级以上干部和数以百计的战士。战斗结束后,抗日军民打扫战场,发现希伯弹痕累累的遗体,遂以庄严的持枪礼将其就地安葬。”
一个共产党人、国际主义战士就这样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事业。他死得悲壮,死得伟大!
希伯身后事
1944年抗日战争爆发7周年,赣榆县(现属江苏省,与山东省接壤)人民政府为纪念大青山战役牺牲的烈士,在抗日山(原名马鞍山)建立了抗日烈士纪念碑和希伯纪念碑。希伯纪念碑镌刻着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的题词:
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
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希伯英灵永垂不朽
这个题词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希伯的崇敬之情和无限哀思。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纪念碑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在原地重建。
1955年5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出席在波兰首都举行的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会议,并应邀在会后在波参观访问。当时我在驻波兰大使馆工作,为彭总担任翻译。访问期间,波军方向彭总提及有一个叫希伯的波兰人曾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希望知道一些关于希伯的情况。彭总回国后指示解放军总政治部整理一份关于希伯在华情况的材料。根据外交部档案记载,1955年10月总政将整理的材料呈领导审阅后交波兰驻华武官。
1956年7月波兰外交部与莫·希伯之弟扬·希伯取得联系,将有关其兄的材料提供给他。扬·希伯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居住在弗罗茨瓦夫市。接到外交部信件后,扬·希伯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谈到1934年其兄在上海时同他曾有书信联系,其兄告他:“我把中国视作第二祖国,我将斗争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兄还曾告他,当时是《塔斯社》和《消息报》驻上海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兄弟俩失去联系。扬·希伯表示希望中国有关方面再提供一些关于其兄的情况材料,特别是在中国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希望允许他去纪念碑所在地访问。
扬·希伯的来信由外交部主管司处理。外交部向赣榆县人民政府了解情况,当地政府复函称:希伯对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有很大贡献。其夫人已不在中国,在她的友人家留有希伯遗物,其中有照片若干张、衬衣袖扣两个,遗著尚未发现。随函将希伯照片13张寄外交部。1956年11月,外交部通过我国驻波兰大使馆将有关照片5张送交波兰外交部,并表示关于扬·希伯来华事,请波政府考虑决定。1957年1月,我驻波兰大使馆将办理情况报告外交部:波方同意将照片转交扬·希伯;关于希伯来华事,外交部表示:波兰从实施民主化进程以来,对私人出国要求不参加意见,此事请中国政府决定,如其赴华,波政府可发签证。驻波使馆同时请示希伯来华费用问题。
此后,扬·希伯未再提访华问题。此事成为尘封的一段历史。
我们不会忘记希伯
莫·希伯牺牲时44岁,短短一生中10年在中国度过。投身于中国的革命和抗日战争事业,最后战死于山东沙场。其人其事,可歌可泣。他长眠中国大地已半个多世纪,其英勇光辉事迹和贡献,似并未广为人知。笔者以为,对希伯的事迹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研究和宣传是有益的,以慰先烈英灵并教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