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能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而语文教学正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小学语文新课标》就曾指出,不应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情感教学的目标,做到——随“情”潜入“心”, 让春风化雨的情感教学润得“满园万物生”呢?
一、课前——“备足”情感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重要纽带,而教师的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突出因素。因此,师生情感的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教师所应备足的重要“功课”之一。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情感投入,真心热爱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教学是师生们双边的活动,情感信息的交流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教师在课内外活动中应爱教,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积极的感情,并使其逐渐发展为“师生互爱”的新型关系。这样,师生的情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调动和提高。
此外,在备课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并细细体会知识的内在情感,将文本与自身、与学生连为一体去感受,在备课文内容时备足“情感”。比如,教师在教完《桂林山水》这一篇文章,并进行教学总结时,以“请你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与“当我们再次荡舟漓江,面对桂林的山与水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次播放桂林山水画面)请把你此时的感受用语言描述下来吧!”这两个不同问题展开的两种不同设计,其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前者只是机械地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缺乏情感的投入,使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后者,能重视学生认知时情感体验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并把学生感悟到的情感遷移到语言描述当中,既起到了“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和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的情感熏陶、内化作用,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由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备“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提炼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寻找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变化的切入点,运用巧妙的教学设计“悄悄” 地为学生的学习披上“情感的嫁衣”。
二、课堂上——引发、熏陶情感
小学语文教科书就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为少年儿童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这一纽带拉近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与对话,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那么,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如何巧妙地做到这一点,在学生的心灵中撒播情感的种子,并让其“默默”地生根、发芽呢?
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的殿堂,其中“创设情境法”的使用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就像一块感情的磁铁,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采取画面展示法、引发想象法、语言描绘法、环境布置法等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自主地学习。例如,我们在教学《捞月亮》这一课时,就可在挂图、投影、录象等多媒体教学器具的辅助下,创设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饱含丰富的感情,绘声绘色地向学生娓娓道来: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突然,它发现井里面有一个月亮,这时候它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其它猴子发现后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这样,把画面展示法、语言描绘法等多种创设情境的方法综合起来,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使它们急于学习《捞月亮》这一故事。
在“引情”的目的达到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只有学生与作者真正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与感染。例如,我们可采取体味语言悟情、启发想象入情、感情朗读与播放音乐激情、延伸拓展“冶”情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来使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记得于永正、王崧舟、贾志敏三位特级教师来到我们汕头市举行“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专题报告会”,当时我也有幸参加并亲眼目睹了特级教师们的真我风采,亲身感受了三位老师课堂教学与专题报告的灵动与智慧。其中,王崧舟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们更多的是被一种激情所感染,那是情的涌动,心的呼唤。那是一种语文教师强烈的感染力,他那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不自觉地吸引住了所有学生包括听课教师的全部目光,使人久久不能忘却。王老师把“情”字通过独特而鲜活的教学风格贯注到课堂中,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时而恬静激荡……比如,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段进行深情地朗读始终贯穿前后。另外,他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阿炳的坎坷人生之后,便让《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喷涌而出,恰到好处!这使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伤心落泪”的氛围之中,谁都不会发出一丝声响,谁的脸上都没有一丝笑意。他在引导学生欣赏《二泉映月》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感受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辛酸血泪。王老师没有直接问“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启发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感悟到了“阿炳对命运的发问和抗争”“阿炳对命运的不满”“阿炳在倾诉万恶的旧社会”“阿炳向往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在恰当运用“感情朗读与播放音乐激情法”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深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跃动,使他们在文本中感悟乐曲,在乐曲和深情朗读中感悟文本,此情此景,相互交融,高潮迭起,情感也层层推进,感人肺腑。王老师正是通过他巧妙的情感教学艺术,做到了随“情”潜入“心”,润物细无声。
三、课后——锤炼、内化情感
语文教材有着深厚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在课后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进一步锤炼和内化学生被激发起来的丰富情感,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
例如,在学习《秋天》这一课后,我们就可带领学生到农村、野外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秋天的有关知识,并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拥抱秋天。这样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神奇魅力,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笔触,进而自然而然激起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在课后还能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和内化。
语文课堂是教学的“情感地带”。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每个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淀,更是“情”的感染,并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随“情”潜入“心”,让春风化雨的情感教学润得“满园万物生”。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是最最成功的教学,我们的教育也将会是最成功的教育。
一、课前——“备足”情感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重要纽带,而教师的情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突出因素。因此,师生情感的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教师所应备足的重要“功课”之一。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情感投入,真心热爱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教学是师生们双边的活动,情感信息的交流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教师在课内外活动中应爱教,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积极的感情,并使其逐渐发展为“师生互爱”的新型关系。这样,师生的情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调动和提高。
此外,在备课时还要认真钻研教材,并细细体会知识的内在情感,将文本与自身、与学生连为一体去感受,在备课文内容时备足“情感”。比如,教师在教完《桂林山水》这一篇文章,并进行教学总结时,以“请你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与“当我们再次荡舟漓江,面对桂林的山与水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次播放桂林山水画面)请把你此时的感受用语言描述下来吧!”这两个不同问题展开的两种不同设计,其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前者只是机械地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缺乏情感的投入,使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后者,能重视学生认知时情感体验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并把学生感悟到的情感遷移到语言描述当中,既起到了“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和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的情感熏陶、内化作用,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由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在备“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提炼出作品的情感内涵,寻找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变化的切入点,运用巧妙的教学设计“悄悄” 地为学生的学习披上“情感的嫁衣”。
二、课堂上——引发、熏陶情感
小学语文教科书就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为少年儿童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这一纽带拉近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情感交流与对话,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那么,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如何巧妙地做到这一点,在学生的心灵中撒播情感的种子,并让其“默默”地生根、发芽呢?
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的殿堂,其中“创设情境法”的使用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就像一块感情的磁铁,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采取画面展示法、引发想象法、语言描绘法、环境布置法等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自主地学习。例如,我们在教学《捞月亮》这一课时,就可在挂图、投影、录象等多媒体教学器具的辅助下,创设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饱含丰富的感情,绘声绘色地向学生娓娓道来: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突然,它发现井里面有一个月亮,这时候它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其它猴子发现后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这样,把画面展示法、语言描绘法等多种创设情境的方法综合起来,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使它们急于学习《捞月亮》这一故事。
在“引情”的目的达到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只有学生与作者真正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与感染。例如,我们可采取体味语言悟情、启发想象入情、感情朗读与播放音乐激情、延伸拓展“冶”情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来使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记得于永正、王崧舟、贾志敏三位特级教师来到我们汕头市举行“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专题报告会”,当时我也有幸参加并亲眼目睹了特级教师们的真我风采,亲身感受了三位老师课堂教学与专题报告的灵动与智慧。其中,王崧舟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我们更多的是被一种激情所感染,那是情的涌动,心的呼唤。那是一种语文教师强烈的感染力,他那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不自觉地吸引住了所有学生包括听课教师的全部目光,使人久久不能忘却。王老师把“情”字通过独特而鲜活的教学风格贯注到课堂中,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时而恬静激荡……比如,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段进行深情地朗读始终贯穿前后。另外,他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阿炳的坎坷人生之后,便让《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喷涌而出,恰到好处!这使整个课堂都沉浸在“伤心落泪”的氛围之中,谁都不会发出一丝声响,谁的脸上都没有一丝笑意。他在引导学生欣赏《二泉映月》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感受阿炳的坎坷人生和辛酸血泪。王老师没有直接问“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启发学生“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感悟到了“阿炳对命运的发问和抗争”“阿炳对命运的不满”“阿炳在倾诉万恶的旧社会”“阿炳向往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在恰当运用“感情朗读与播放音乐激情法”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深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起伏跃动,使他们在文本中感悟乐曲,在乐曲和深情朗读中感悟文本,此情此景,相互交融,高潮迭起,情感也层层推进,感人肺腑。王老师正是通过他巧妙的情感教学艺术,做到了随“情”潜入“心”,润物细无声。
三、课后——锤炼、内化情感
语文教材有着深厚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体验文本中传达的特殊情感,在课后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进一步锤炼和内化学生被激发起来的丰富情感,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
例如,在学习《秋天》这一课后,我们就可带领学生到农村、野外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秋天的有关知识,并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拥抱秋天。这样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神奇魅力,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笔触,进而自然而然激起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在课后还能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和内化。
语文课堂是教学的“情感地带”。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每个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淀,更是“情”的感染,并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随“情”潜入“心”,让春风化雨的情感教学润得“满园万物生”。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是最最成功的教学,我们的教育也将会是最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