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刚入学的学生不会检查作业,即使检查了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我们要改变学生对于检查的错误认知,明确检查作业的重要性,耐心指导学生如何检查,并采用表格记录、自我备注、奖惩结合等方式激励学生持之以恒。
【关键词】 检查 自觉 家校联动
镜头一:课堂还剩下最后6分钟,孩子们低头在完成数学课堂作业,一个小女孩一做完,放下笔就拿到我这里来批改。我故作不知,改了两题,笔尖在第三个明显漏做的空格上停住了。她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老师,我没检查……”
镜头二:刚开学没有多久,一位男孩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孩子做完作业就一推了事“妈妈,帮我检查。”从来不自己检查作业,哪怕要求他坐着检查,也是随便看一遍。甚至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写到: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检查,他的检查就是再从头到尾看一下,实在头疼!
面对这样种种我们熟悉的场景,让我陷入了深思。对于“检查”这一点,刚入学开始,所有的教师都会做过要求,但很快发现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唾沫横飞地劝他们认真检查、反复检查,到后来都成一句空话,孩子们还是错误百出,如:抄错题目、漏写题目、计算错误等等。究其原因,其中一点便是学生作业完成缺乏检验习惯。很多學生在检查题目时就是机械地看几遍,表面上好像在看题,但实质上并没有动脑,更没有动笔去认真验算,检查只是一种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敷衍手段,多么可悲。
面对如此现状,我非常着急,为此采取谈话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寻找形成学生不愿检查作业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查发现:
1. 刚入学的学生不会检查,不知从哪里检查起,而且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我们光喊要孩子再检查检查,其实“检查”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个词汇而已。
2. 没有从内心真正重视检查,感觉不到检查的重要性。尝不到检查的甜头,认为检查非常简单,再看一遍就可以了,从根本上没有引起重视。
3. 父母包办现象广泛。可能是低年级学生初入学的缘故,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检查了。
针对如此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初入学学生自觉检查数学作业的习惯:
(一)家校联动,认识自觉检查作业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把检验看成学习的一种负担。为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觉检查作业的重要性,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 联合加深认知
在学生初入学时,我就采用微信、家校通、面谈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思想的沟通,一开始就形成统一战线:在孩子需要写作业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检查也是写作业的一部分,只是把答案填在本上,不叫完成作业。
这样耳提面命的过程一而再、再而三,不怕麻烦,多次重复,强化孩子对检查的认知,让孩子从入学初就建立起这样的思想机制,知道写作业时必须检查,不查不叫完成。
2. 名人故事明白
利用课余时间可以查找一些由于粗心引起的严重后果的事例和科学家、名人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让学生明白检查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学期初的一节课前,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数点的代价》。故事讲完了,孩子们感触很深,有的说:“只是一个小数点,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有的说:“我也经常会漏写数字,看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啊!”我马上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离不开检验,强化检验意识。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变枯燥的检验为活生生地生活实例,感受到“检验”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产生检验的兴趣。
3. 班中榜样激发
请学生寻找班中自觉检查作业的榜样,通过欣赏他们的作业本,明白细心、认真、自觉检查作业是提高作业质量、获取好成绩的法宝。比如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后,经常会有同学忘记进位,或者漏加进上来的数字。有个同学在口算时出现了23+7=20,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那个孩子很羞愧地低下了头:“老师,其实我只要检查一下,我也会做的。”其他同学在为他感到惋惜之余,更深刻地感受到认真检查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家校联动,耐心指导检查作业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检查作业的技能。
1. 明确检查次数和要求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那么,入学初我是这样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并请家长帮忙督促的。
(1) 第一遍:先简单查,查有没有没做的空题。
(2) 第二遍:一道题一道题地细查,可以用铅笔、尺子挡住答案部分,心算一遍,看看与先前写的是否一致;也可以把答案放入题目中,看算式是否成立……在这一遍检查中,可以适当多检查几次。
(3) 第三遍:简单查,查书写是否整洁。
检查的方法还有很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计算的多样,可以逐渐把其他检查方法教给学生:如检验法,逐查法,逆查法……只要在平时具体的题例中结合介绍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会让孩子拨开不会检查的浓浓迷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 明确家长检查的方法
与家长的交流中,不难看出,家长也很为难:一方面他们知道检查是孩子作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自愿不自愿地承担的检查的任务。有的因为孩子们做完作业后一副大事告成,拍拍屁股要走的架势。有的孩子动作比较拖拉,等他完成作业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家长不忍心,检查的工作就自愿代劳了。还有的家长是陪着做作业的,忍不住就告诉孩子有错,达不到孩子自己检出错误的目的。所以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是有必要的。
我与全体家长分享的正确做法是:孩子刚上学做作业,父母就陪伴在他身边,帮他读读题(孩子小,有些字他不认识)。注意在写作业的过程中,父母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即加以纠正。最重要的是,当他一写完就及时监督他检查。一开始,他没有检查的方法,那没关系,就算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遍,也得查,在检查时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了。 有时孩子完成了作业要家长签字,家长在签字前可以再看一下孩子的完成情况,如果发现了差错,请不要说出错在哪里,可笼统地说,有几处错误,然后退还给孩子,要孩子自己把幾处错误检查出来,找到一处肯定一次。
(三)家校联动,进行激励性评价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性评价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1. 表扬激励法
教师不但常常在口头上强化检查的重要性、一直提醒学生要检查,而且每次学生做完作业都安排了一定的检查作业时间,对于检查出问题的学生还表扬其认真细心,教育其它学生向他学习。具体的奖励办法如下:作业认真的,每次作业全对100分五星,并发给他们一朵红花,五朵红花换一颗大星星印在后面的评比栏上,并奖励相应的学习用品。一周一评比,谁的大星星多谁就是本周的作业明星,被评为作业明星的学生的照片光荣地张贴在教室外的本周之星栏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表格记录法
作业内容不同,一部分作业可以这样检查。完成作业后每位同学先自我检查,再利用课余时间同桌互查,最后交给老师检查,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到期末时评选出“最佳同桌”并给予奖励。 (如下表)
经过几次尝试,我发现这一方法效果不错,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意识强,他们乐于争当“小老师”,个个认认真真地检查同桌的作业,发现错题还能及时告知同桌,帮助同桌订正。
3. 自我备注法
如何才能减少一般性的常规错误的反复出现呢?比如漏写答案,抄错数字……通常可以采用“自我备注法”。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检查,发现错题后,及时改正的,请在错题前画个☆,这样作业上交后老师就看到了。这样的作业我一般采取面批的形式,孩子来改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会追问:你刚才为什么错了?孩子自己会根据我的问题去寻找做错的原因。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下次再范同样的错误,为错误反复出现减少了可能性。
4. 奖惩结合法
孩子在家里做完作业后,父母要鼓励仔细检查作业。当孩子检查出错误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当学生检查不出错误时,家长也要能狠下心来,让其多检查几次,如果还是检查不出就要提出一定的惩罚,如取消某些物质享受等等。
(四)家校联动,巩固检查成果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关键在于你怎么利用它。”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纠正孩子粗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家长、老师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并耐心给予纠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成克服作业粗心、马虎的习惯。
1. 互相出题考同桌
同桌之间出题给对方做,做完之后交给同桌改。每天同桌之间互相评比,评选出当天谁的作业正确、工整、书写认真、作业质量高、完成的速度快,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累积获胜次数多的同学被评为本周“作业之星”,进行表扬和奖励。有一位孩子还针对这件事写了一篇日记。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做小老师的喜悦,同时也会摆出老师的严格作风来,千方百计想要挑出对方的毛病,以此培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2. “弹性作业”养习性
适当的弹性作业是激发学生仔细检查的另一个动力。我给学生每天的计算训练还采取“及时奖惩”的制度,每天四题基本题、两题附加题,如果当天的作业得了A+,那么下一次的作业就只做基本题,不必做附加的两题,反之,则“奖励”两题。
这一招非常灵,学生变得审题、计算都很认真了,完成后也能够细心的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做事专心、有恒心、有毅力的良好品格。
3. 摘录“错题”省自我
“错题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能积累教学资源常用的方法,更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本“错题集”,让孩子把在家和在校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 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样一来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
4. 减少依赖做正确
不要过度依赖橡皮和修正液这类东西。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如果限制孩子使用这些东西,孩子就会认真一点。每节课开始做作业了,把橡皮放在抽屉里,如果要用的话要向老师提出申请,并说清楚哪里需要修改,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三思而后行”,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就会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正确。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相信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成强烈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责的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 检查 自觉 家校联动
镜头一:课堂还剩下最后6分钟,孩子们低头在完成数学课堂作业,一个小女孩一做完,放下笔就拿到我这里来批改。我故作不知,改了两题,笔尖在第三个明显漏做的空格上停住了。她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老师,我没检查……”
镜头二:刚开学没有多久,一位男孩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孩子做完作业就一推了事“妈妈,帮我检查。”从来不自己检查作业,哪怕要求他坐着检查,也是随便看一遍。甚至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写到: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检查,他的检查就是再从头到尾看一下,实在头疼!
面对这样种种我们熟悉的场景,让我陷入了深思。对于“检查”这一点,刚入学开始,所有的教师都会做过要求,但很快发现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唾沫横飞地劝他们认真检查、反复检查,到后来都成一句空话,孩子们还是错误百出,如:抄错题目、漏写题目、计算错误等等。究其原因,其中一点便是学生作业完成缺乏检验习惯。很多學生在检查题目时就是机械地看几遍,表面上好像在看题,但实质上并没有动脑,更没有动笔去认真验算,检查只是一种应付家长和教师的敷衍手段,多么可悲。
面对如此现状,我非常着急,为此采取谈话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寻找形成学生不愿检查作业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查发现:
1. 刚入学的学生不会检查,不知从哪里检查起,而且总也检查不出错误来。我们光喊要孩子再检查检查,其实“检查”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个词汇而已。
2. 没有从内心真正重视检查,感觉不到检查的重要性。尝不到检查的甜头,认为检查非常简单,再看一遍就可以了,从根本上没有引起重视。
3. 父母包办现象广泛。可能是低年级学生初入学的缘故,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帮助孩子检查,这样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孩子以后就更不愿意检查了。
针对如此现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初入学学生自觉检查数学作业的习惯:
(一)家校联动,认识自觉检查作业的重要性
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有何重要性,把检验看成学习的一种负担。为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觉检查作业的重要性,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 联合加深认知
在学生初入学时,我就采用微信、家校通、面谈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思想的沟通,一开始就形成统一战线:在孩子需要写作业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检查也是写作业的一部分,只是把答案填在本上,不叫完成作业。
这样耳提面命的过程一而再、再而三,不怕麻烦,多次重复,强化孩子对检查的认知,让孩子从入学初就建立起这样的思想机制,知道写作业时必须检查,不查不叫完成。
2. 名人故事明白
利用课余时间可以查找一些由于粗心引起的严重后果的事例和科学家、名人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让学生明白检查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在学期初的一节课前,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数点的代价》。故事讲完了,孩子们感触很深,有的说:“只是一个小数点,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有的说:“我也经常会漏写数字,看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啊!”我马上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明确检验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离不开检验,强化检验意识。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变枯燥的检验为活生生地生活实例,感受到“检验”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产生检验的兴趣。
3. 班中榜样激发
请学生寻找班中自觉检查作业的榜样,通过欣赏他们的作业本,明白细心、认真、自觉检查作业是提高作业质量、获取好成绩的法宝。比如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后,经常会有同学忘记进位,或者漏加进上来的数字。有个同学在口算时出现了23+7=20,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那个孩子很羞愧地低下了头:“老师,其实我只要检查一下,我也会做的。”其他同学在为他感到惋惜之余,更深刻地感受到认真检查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二)家校联动,耐心指导检查作业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检查作业的技能。
1. 明确检查次数和要求
低年级的同学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那么,入学初我是这样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并请家长帮忙督促的。
(1) 第一遍:先简单查,查有没有没做的空题。
(2) 第二遍:一道题一道题地细查,可以用铅笔、尺子挡住答案部分,心算一遍,看看与先前写的是否一致;也可以把答案放入题目中,看算式是否成立……在这一遍检查中,可以适当多检查几次。
(3) 第三遍:简单查,查书写是否整洁。
检查的方法还有很多,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计算的多样,可以逐渐把其他检查方法教给学生:如检验法,逐查法,逆查法……只要在平时具体的题例中结合介绍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会让孩子拨开不会检查的浓浓迷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 明确家长检查的方法
与家长的交流中,不难看出,家长也很为难:一方面他们知道检查是孩子作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却自愿不自愿地承担的检查的任务。有的因为孩子们做完作业后一副大事告成,拍拍屁股要走的架势。有的孩子动作比较拖拉,等他完成作业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家长不忍心,检查的工作就自愿代劳了。还有的家长是陪着做作业的,忍不住就告诉孩子有错,达不到孩子自己检出错误的目的。所以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是有必要的。
我与全体家长分享的正确做法是:孩子刚上学做作业,父母就陪伴在他身边,帮他读读题(孩子小,有些字他不认识)。注意在写作业的过程中,父母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即加以纠正。最重要的是,当他一写完就及时监督他检查。一开始,他没有检查的方法,那没关系,就算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看一遍,也得查,在检查时就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了。 有时孩子完成了作业要家长签字,家长在签字前可以再看一下孩子的完成情况,如果发现了差错,请不要说出错在哪里,可笼统地说,有几处错误,然后退还给孩子,要孩子自己把幾处错误检查出来,找到一处肯定一次。
(三)家校联动,进行激励性评价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信心是一种性格特征,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性评价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1. 表扬激励法
教师不但常常在口头上强化检查的重要性、一直提醒学生要检查,而且每次学生做完作业都安排了一定的检查作业时间,对于检查出问题的学生还表扬其认真细心,教育其它学生向他学习。具体的奖励办法如下:作业认真的,每次作业全对100分五星,并发给他们一朵红花,五朵红花换一颗大星星印在后面的评比栏上,并奖励相应的学习用品。一周一评比,谁的大星星多谁就是本周的作业明星,被评为作业明星的学生的照片光荣地张贴在教室外的本周之星栏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表格记录法
作业内容不同,一部分作业可以这样检查。完成作业后每位同学先自我检查,再利用课余时间同桌互查,最后交给老师检查,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到期末时评选出“最佳同桌”并给予奖励。 (如下表)
经过几次尝试,我发现这一方法效果不错,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意识强,他们乐于争当“小老师”,个个认认真真地检查同桌的作业,发现错题还能及时告知同桌,帮助同桌订正。
3. 自我备注法
如何才能减少一般性的常规错误的反复出现呢?比如漏写答案,抄错数字……通常可以采用“自我备注法”。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检查,发现错题后,及时改正的,请在错题前画个☆,这样作业上交后老师就看到了。这样的作业我一般采取面批的形式,孩子来改作业的时候,我看到☆,会追问:你刚才为什么错了?孩子自己会根据我的问题去寻找做错的原因。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下次再范同样的错误,为错误反复出现减少了可能性。
4. 奖惩结合法
孩子在家里做完作业后,父母要鼓励仔细检查作业。当孩子检查出错误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当学生检查不出错误时,家长也要能狠下心来,让其多检查几次,如果还是检查不出就要提出一定的惩罚,如取消某些物质享受等等。
(四)家校联动,巩固检查成果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关键在于你怎么利用它。”粗心,是孩子的通病,低年级的孩子尤为突出,纠正孩子粗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家长、老师只要善于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并耐心给予纠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成克服作业粗心、马虎的习惯。
1. 互相出题考同桌
同桌之间出题给对方做,做完之后交给同桌改。每天同桌之间互相评比,评选出当天谁的作业正确、工整、书写认真、作业质量高、完成的速度快,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累积获胜次数多的同学被评为本周“作业之星”,进行表扬和奖励。有一位孩子还针对这件事写了一篇日记。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做小老师的喜悦,同时也会摆出老师的严格作风来,千方百计想要挑出对方的毛病,以此培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2. “弹性作业”养习性
适当的弹性作业是激发学生仔细检查的另一个动力。我给学生每天的计算训练还采取“及时奖惩”的制度,每天四题基本题、两题附加题,如果当天的作业得了A+,那么下一次的作业就只做基本题,不必做附加的两题,反之,则“奖励”两题。
这一招非常灵,学生变得审题、计算都很认真了,完成后也能够细心的检查,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做事专心、有恒心、有毅力的良好品格。
3. 摘录“错题”省自我
“错题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能积累教学资源常用的方法,更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本“错题集”,让孩子把在家和在校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 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样一来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
4. 减少依赖做正确
不要过度依赖橡皮和修正液这类东西。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如果限制孩子使用这些东西,孩子就会认真一点。每节课开始做作业了,把橡皮放在抽屉里,如果要用的话要向老师提出申请,并说清楚哪里需要修改,修改的原因是什么。“三思而后行”,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就会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正确。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相信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形成强烈的责任心,逐渐养成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责的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