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的不是优秀学生,而是学困生,只有持续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促进其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本文试从如何借助“分层走班制”这一教学模式来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作一简单论述,使之能更好地推广使用。
关键词:分层走班 学困生 信心 尊重 竞争 宽容 因材施教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不同,也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我校近几年开展了“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在培养优秀生方面有了一些突破。那么,如何巧借“分层走班制”的东风,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之谈。
(一)认清“分层走班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固定行政班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分成A、B两个层次教学班,A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B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实施这种分层走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在学生和家长心中产生区分等级的想法,对于一些学生的学习信心会造成很大的打击,有的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完全放弃学习,并且还以扰乱课堂纪律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因此,教师要能够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层走班是为了让学生处在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会学习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划分等级。这一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有效地认识到,从而不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望。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要让学生树立信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B班的教学刚开始可能会让很多老师担心,担心课上不好,教学效果也会很差,有的老师直言不讳:上B班的课很没劲,本来就差,纪律也不好,认不认真上没有关系。如果连老师都没有信心了,那学生就更没有想学的念头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任教B班的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调整教学目标,降低难度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慢慢地学生也能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师生之间的配合也会越来越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微笑教学、鼓励教学,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给他们创造“看”“问”“议”等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赞扬。往往最简单的一个“好”字,也能让他们在鼓励中吸取学习的力量,在赞扬中获得自信。对于学困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能够在肯定、鼓励其积极性的基础上,诚恳地说出不足之处,循循善诱,绝不操之过急,扼杀他们积极进取的火苗。
(三)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
爱护和尊重优秀的学生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B层次的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真正尊重他们,才能有效进行B班的教育教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消除畏惧心理,撤掉心理防线。因此,分层走班后,教师应深度调查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交流,还要十分善意、诚恳地找他们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真心实意地关怀、爱护他,从而在内心世界产生自责、内疚、悔改的意念,进而产生“我应当对得起老师”的想法,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地达成教育目的。
(四)交流与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尽管过往学習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仍然不失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点,自尊感和进取心也同样存在。教师要能够从这一点出发,积极将竞争机制引进到学习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赛,在比赛中学习,创设一种你追我赶、人人不甘落后的氛围。
具体做法一:在刚开始分层走班时就明确强调A、B班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每次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无形中给A班学生增加了压力,同时也给B班学生带来了动机和机会,学的好可以超过A班的同学,也可以进A班。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我班一男生脑子灵活就是不用功,成绩也是忽上忽下,原来在A班,一次考试后被分到了B班,回到B班后才知道居安思危,认真学习,终于在A班站稳脚跟。
具体做法二:上课时教师面对的是原来两个班各一半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不熟悉,但都争强好胜,为自己班争光等特点,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竞争力。如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发言、做题、作业、考试、课堂表现等方面的比拼,并且及时地给予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宽容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分层走班后,很多学困生由于过度敏感自尊,对周围人总有着不自觉的对立情绪,对待教师教育,经常以沉默回避,或者干脆粗鲁无礼地“顶牛”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先不要发火,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别人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压制、否定,自己能心悦诚服吗?更何况,教师面对的又是敏感而自尊的学困生。因此,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柔中有刚、宽中有度,避开对抗,用宽容和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给学生认错的机会,让他更好地接受教育。
(六)对待每一个学困生要因材施教
在同一层次的班里,所有的学困生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真正关心他们的情况,针对每个学困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从而对应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找到教育突破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案例】①小兵上课反应很慢,往往一节课的内容没法当堂消化,每次课堂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够理想,经常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订正。但是,他很努力,很认真。所以各次考试,只要是基础题大部分他都能答上。总体不会拉班级后腿。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比较放心,也是值得欣慰的,只要给他布置好作业,他能按时完成,老师只要抽空给他多讲解,勤练习就可以了。
还有一位学生,上课反应慢不说,常发愣,其实什么也没想,有时一节课上下来,居然新课内容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在安排座位时把他放在讲台,好让老师不时地轻轻敲他的桌子,以示提醒。课后再督促及时进行巩固练习。
以上两种做法截然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师要能真正认识学生,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顺利地进行分层走班中B班的教学。
结语:
对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坚持。只要我们利用好分层教学的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积极学习的习惯,就会辐射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解密分层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
2.《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
3.①案例来源:高素婷。初中数学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EB/OL】百度文库
关键词:分层走班 学困生 信心 尊重 竞争 宽容 因材施教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的不同,也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我校近几年开展了“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在培养优秀生方面有了一些突破。那么,如何巧借“分层走班制”的东风,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见之谈。
(一)认清“分层走班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固定行政班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分成A、B两个层次教学班,A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B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实施这种分层走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在学生和家长心中产生区分等级的想法,对于一些学生的学习信心会造成很大的打击,有的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完全放弃学习,并且还以扰乱课堂纪律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因此,教师要能够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层走班是为了让学生处在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学生会学习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划分等级。这一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有效地认识到,从而不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望。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要让学生树立信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B班的教学刚开始可能会让很多老师担心,担心课上不好,教学效果也会很差,有的老师直言不讳:上B班的课很没劲,本来就差,纪律也不好,认不认真上没有关系。如果连老师都没有信心了,那学生就更没有想学的念头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任教B班的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调整教学目标,降低难度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慢慢地学生也能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师生之间的配合也会越来越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微笑教学、鼓励教学,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情感来感染学生。给他们创造“看”“问”“议”等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对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赞扬。往往最简单的一个“好”字,也能让他们在鼓励中吸取学习的力量,在赞扬中获得自信。对于学困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能够在肯定、鼓励其积极性的基础上,诚恳地说出不足之处,循循善诱,绝不操之过急,扼杀他们积极进取的火苗。
(三)平等尊重每一个学生
爱护和尊重优秀的学生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B层次的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真正尊重他们,才能有效进行B班的教育教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消除畏惧心理,撤掉心理防线。因此,分层走班后,教师应深度调查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交流,还要十分善意、诚恳地找他们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真心实意地关怀、爱护他,从而在内心世界产生自责、内疚、悔改的意念,进而产生“我应当对得起老师”的想法,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地达成教育目的。
(四)交流与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尽管过往学習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但仍然不失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点,自尊感和进取心也同样存在。教师要能够从这一点出发,积极将竞争机制引进到学习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赛,在比赛中学习,创设一种你追我赶、人人不甘落后的氛围。
具体做法一:在刚开始分层走班时就明确强调A、B班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每次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无形中给A班学生增加了压力,同时也给B班学生带来了动机和机会,学的好可以超过A班的同学,也可以进A班。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我班一男生脑子灵活就是不用功,成绩也是忽上忽下,原来在A班,一次考试后被分到了B班,回到B班后才知道居安思危,认真学习,终于在A班站稳脚跟。
具体做法二:上课时教师面对的是原来两个班各一半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不熟悉,但都争强好胜,为自己班争光等特点,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竞争力。如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发言、做题、作业、考试、课堂表现等方面的比拼,并且及时地给予一些学生喜欢的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宽容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分层走班后,很多学困生由于过度敏感自尊,对周围人总有着不自觉的对立情绪,对待教师教育,经常以沉默回避,或者干脆粗鲁无礼地“顶牛”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先不要发火,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别人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压制、否定,自己能心悦诚服吗?更何况,教师面对的又是敏感而自尊的学困生。因此,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柔中有刚、宽中有度,避开对抗,用宽容和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给学生认错的机会,让他更好地接受教育。
(六)对待每一个学困生要因材施教
在同一层次的班里,所有的学困生都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真正关心他们的情况,针对每个学困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从而对应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找到教育突破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案例】①小兵上课反应很慢,往往一节课的内容没法当堂消化,每次课堂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够理想,经常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订正。但是,他很努力,很认真。所以各次考试,只要是基础题大部分他都能答上。总体不会拉班级后腿。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比较放心,也是值得欣慰的,只要给他布置好作业,他能按时完成,老师只要抽空给他多讲解,勤练习就可以了。
还有一位学生,上课反应慢不说,常发愣,其实什么也没想,有时一节课上下来,居然新课内容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在安排座位时把他放在讲台,好让老师不时地轻轻敲他的桌子,以示提醒。课后再督促及时进行巩固练习。
以上两种做法截然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而,教师要能真正认识学生,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顺利地进行分层走班中B班的教学。
结语:
对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坚持。只要我们利用好分层教学的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积极学习的习惯,就会辐射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解密分层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
2.《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
3.①案例来源:高素婷。初中数学学习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EB/OL】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