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蒸汽锅炉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锅炉水位正确控制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正确控制措施,以有效地防止锅炉缺水或满水等事故的发生,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关键词:蒸汽锅炉;水位控制;安全运行
蒸汽锅炉安全运行与水位的控制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运行中的蒸汽锅炉,如果水位控制不当,则往往会引起缺水或满水事故,以致造成锅炉受压元件的过热、变形、渗漏等严重损坏,甚至会直接导致锅炉的爆炸,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于运行中的锅炉,必须正确地控制水位,以防止事故发生。
蒸汽锅炉在正常运行时,水位表内的水位始终处于正常水位附近轻微地波动,这个波动反映了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这三者之间瞬息的变化。当这三者变化存在着不协调或有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存在时,便会导致锅炉的缺水或满水事故的出现。因此,为了有效地消除这类水位事故,有关人员必须把握好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的关系,把握好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有哪些,以便正确地识别、判断水位的真实情况,对其正确控制。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内容与从事锅炉安全运行、管理和操作的同志作共同探讨:
一、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锅炉水位的关系及其正确控制
运行中的蒸汽锅炉,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外界负荷与蒸发量之间的矛盾常常是主要矛盾,而外界负荷的大小又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对于运行情况正常的锅炉,其燃烧情况稳定,给水量、蒸发量和外界负荷基本相等。如果外界负荷突然发生变化,则必须对蒸发量和给水量作相应调整,并控制好相应情况下的水位。
(一)外界负荷、蒸发量同水位控制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外界负荷与蒸发量之间必须保持相等,才能使汽压稳定,水位也容易控制。当外界负荷有变动时,就会引起汽压和水位的相应变动,外界负荷增大时,就会引起汽压下降,同时,水位也下降;外界负荷减小时,就会引起汽压上升,同时,水位也会上升。运行操作人员为了满足用户对汽压、汽温的要求,就必须调节蒸发量,从而使汽压、汽温达到规定值。而蒸发量的调节又取决于司炉人员对锅炉燃烧情况的调节。
当外界负荷增大很多时,汽压下降很快。此时,运行人员往往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提高锅炉的蒸发量,使汽压、汽温升到规定值,采取加强燃烧的措施,即增加引风量和给煤量等,使蒸发量尽快提高,待汽压、汽温上升到规定值后,再观察、调节水位。此时,水位往往下降很多,甚至达到危险程度,再大量地向锅炉给水以调节水位。当大量地向锅炉给水时,又会引起汽压的大幅度下降。因此,运行操作人员不得不多次重复上述的调节过程,这种“顾此失彼”的反复调节方法,往往不能使水位得到有效控制,且易于造成缺水事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采取加强燃烧措施之前,必须认真观察并校正水位情况。有两种情况必须值得注意:一种是当水位虽然是下降趋势,但仍然在正常水位附近,这表明锅炉对提高蒸发量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运行操作人员则可以首先加强燃烧,提高蒸发量,使汽压、汽温逐渐上升到规定值,当然,同时也要密切注意水位的变化,然后再根据水位的下降情况,逐步增加给水量,使水位上升到正常位置;另一种是当时水位偏低,表明锅炉对提高蒸发量无承受能力,如果盲目地加强燃烧,就有可能使水位下降的更低而导致缺水事故,因此在加强燃烧前应适当增加给水量,待基本恢复正常水位后,再加强燃烧,使汽温、汽压逐步上升到规定值。但是,切忌在加强燃烧的同时,不加控制地向锅炉给水,以免发生满水事故。
当外界负荷减少时,汽压、汽温、水位均会上升,可参照上述负荷增加时的调节方法减弱燃烧,降低蒸发量,减少给水量,使汽温、汽压逐步下降到规定值,使锅炉水位在正常位置运行,防止满水事故的发生。切忌在减弱燃烧的同时不加控制地减少给水量而导致缺水事故。
另外,需说明的是锅炉水位高低还要随外界负荷的大小进行调节。在低负荷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增加时造成低水位,甚至发生缺水事故;在高负荷时,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减少时造成高水位,甚至发生满水事故。
(二)蒸发量、给水量同水位控制的关系
锅炉的蒸发量和给水量基本相等时,锅炉的水位在正常位置才能得以稳定控制。当蒸发量大于给水量时,水位就会下降;当蒸发量小于给水量时,水位就会上升。因此,当提高或降低蒸发量时,就必须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给水量,使锅炉具有承受能力,避免水位事故的发生。
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锅炉给水量要尽量做到均衡、连续;对于间断给水的,给水次数要多,每次给水量要少,使锅炉水位变动的范围尽量控制在正常水位上下30-40mm之间。
二、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及假水位的判别
锅炉运行操作人员除了深入了解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的内在联系,还需掌握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以便做到相应的判别和消除,防止因误判引起水位事故。
(一)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
1.外界负荷的剧烈变化
当外界负荷发生剧烈变化时,要注意识别出现的暂时水位现象:如负荷突然增加很多时,由于蒸发量不能很快跟上来,造成汽压下降很快,水位会因锅筒内汽、水两项压力的不平衡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反之,如负荷突然降低很多时,水位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因此,在监视和调节水位时,必须要注意判断这种水位的暂时现象,以免误判而导致的错误操作使水位失去正确控制。
2.水位表零部件的不正常
运行中的水位表,其汽、水旋塞应在开启位置保持畅通,放水旋塞在关闭位置且不泄漏。如果汽旋塞处于关闭位置,或汽连管、汽旋塞堵塞,这时只要锅内的实际水位稍稍高于水连管,便由于压力差的作用,在水位表内就会显示满水,运行操作人员如果依次进行处理,势必会采取放水以降低水位的方法,从而造成缺水事故;如果水旋塞处于关闭位置,或水连管、水旋塞堵塞,水位表内的蒸汽凝结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表现为满水,运行操作人员便会按满水事故处理,最终导致缺水事故。此外,当放水旋塞泄漏时,会使水位表内的水位显示低于实际水位,运行操作人员依此进行调节则会造成高水位甚至满水事故。
(二)假水位的判别与消除
不论是由于负荷调节导致的水位暂时现象,还是由于水位表零部件的不正常导致的错误显示,它们是都可以被识别的,因为它们都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之间相互牵动的关系,因而没有正常的波动,通常表现为水位剧烈波动或停滞不动等。最基本的识别方法是检查外界负荷有无变动,水位表各旋塞启闭位置是否正确,水位表的汽、水旋塞和连管是否得到有效冲洗;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独立的水位显示装置时,其水位显示现象是否一致。同时,还要结合锅炉所表现出来的其他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锅炉的水位得到正确的控制。
综上所述,对于运行中的锅炉,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好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间的内在联系,搞好水位表的日常冲洗、检修、校对,消除对水位的误判,就能使水位得到正确得控制,有效地防止锅炉缺水或满水等水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锅炉长期的安全、经济运行。
关键词:蒸汽锅炉;水位控制;安全运行
蒸汽锅炉安全运行与水位的控制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运行中的蒸汽锅炉,如果水位控制不当,则往往会引起缺水或满水事故,以致造成锅炉受压元件的过热、变形、渗漏等严重损坏,甚至会直接导致锅炉的爆炸,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于运行中的锅炉,必须正确地控制水位,以防止事故发生。
蒸汽锅炉在正常运行时,水位表内的水位始终处于正常水位附近轻微地波动,这个波动反映了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这三者之间瞬息的变化。当这三者变化存在着不协调或有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存在时,便会导致锅炉的缺水或满水事故的出现。因此,为了有效地消除这类水位事故,有关人员必须把握好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的关系,把握好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有哪些,以便正确地识别、判断水位的真实情况,对其正确控制。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内容与从事锅炉安全运行、管理和操作的同志作共同探讨:
一、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锅炉水位的关系及其正确控制
运行中的蒸汽锅炉,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外界负荷与蒸发量之间的矛盾常常是主要矛盾,而外界负荷的大小又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对于运行情况正常的锅炉,其燃烧情况稳定,给水量、蒸发量和外界负荷基本相等。如果外界负荷突然发生变化,则必须对蒸发量和给水量作相应调整,并控制好相应情况下的水位。
(一)外界负荷、蒸发量同水位控制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外界负荷与蒸发量之间必须保持相等,才能使汽压稳定,水位也容易控制。当外界负荷有变动时,就会引起汽压和水位的相应变动,外界负荷增大时,就会引起汽压下降,同时,水位也下降;外界负荷减小时,就会引起汽压上升,同时,水位也会上升。运行操作人员为了满足用户对汽压、汽温的要求,就必须调节蒸发量,从而使汽压、汽温达到规定值。而蒸发量的调节又取决于司炉人员对锅炉燃烧情况的调节。
当外界负荷增大很多时,汽压下降很快。此时,运行人员往往先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提高锅炉的蒸发量,使汽压、汽温升到规定值,采取加强燃烧的措施,即增加引风量和给煤量等,使蒸发量尽快提高,待汽压、汽温上升到规定值后,再观察、调节水位。此时,水位往往下降很多,甚至达到危险程度,再大量地向锅炉给水以调节水位。当大量地向锅炉给水时,又会引起汽压的大幅度下降。因此,运行操作人员不得不多次重复上述的调节过程,这种“顾此失彼”的反复调节方法,往往不能使水位得到有效控制,且易于造成缺水事故。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采取加强燃烧措施之前,必须认真观察并校正水位情况。有两种情况必须值得注意:一种是当水位虽然是下降趋势,但仍然在正常水位附近,这表明锅炉对提高蒸发量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运行操作人员则可以首先加强燃烧,提高蒸发量,使汽压、汽温逐渐上升到规定值,当然,同时也要密切注意水位的变化,然后再根据水位的下降情况,逐步增加给水量,使水位上升到正常位置;另一种是当时水位偏低,表明锅炉对提高蒸发量无承受能力,如果盲目地加强燃烧,就有可能使水位下降的更低而导致缺水事故,因此在加强燃烧前应适当增加给水量,待基本恢复正常水位后,再加强燃烧,使汽温、汽压逐步上升到规定值。但是,切忌在加强燃烧的同时,不加控制地向锅炉给水,以免发生满水事故。
当外界负荷减少时,汽压、汽温、水位均会上升,可参照上述负荷增加时的调节方法减弱燃烧,降低蒸发量,减少给水量,使汽温、汽压逐步下降到规定值,使锅炉水位在正常位置运行,防止满水事故的发生。切忌在减弱燃烧的同时不加控制地减少给水量而导致缺水事故。
另外,需说明的是锅炉水位高低还要随外界负荷的大小进行调节。在低负荷时,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增加时造成低水位,甚至发生缺水事故;在高负荷时,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减少时造成高水位,甚至发生满水事故。
(二)蒸发量、给水量同水位控制的关系
锅炉的蒸发量和给水量基本相等时,锅炉的水位在正常位置才能得以稳定控制。当蒸发量大于给水量时,水位就会下降;当蒸发量小于给水量时,水位就会上升。因此,当提高或降低蒸发量时,就必须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给水量,使锅炉具有承受能力,避免水位事故的发生。
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锅炉给水量要尽量做到均衡、连续;对于间断给水的,给水次数要多,每次给水量要少,使锅炉水位变动的范围尽量控制在正常水位上下30-40mm之间。
二、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及假水位的判别
锅炉运行操作人员除了深入了解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的内在联系,还需掌握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以便做到相应的判别和消除,防止因误判引起水位事故。
(一)影响水位正常显示的因素
1.外界负荷的剧烈变化
当外界负荷发生剧烈变化时,要注意识别出现的暂时水位现象:如负荷突然增加很多时,由于蒸发量不能很快跟上来,造成汽压下降很快,水位会因锅筒内汽、水两项压力的不平衡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反之,如负荷突然降低很多时,水位会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因此,在监视和调节水位时,必须要注意判断这种水位的暂时现象,以免误判而导致的错误操作使水位失去正确控制。
2.水位表零部件的不正常
运行中的水位表,其汽、水旋塞应在开启位置保持畅通,放水旋塞在关闭位置且不泄漏。如果汽旋塞处于关闭位置,或汽连管、汽旋塞堵塞,这时只要锅内的实际水位稍稍高于水连管,便由于压力差的作用,在水位表内就会显示满水,运行操作人员如果依次进行处理,势必会采取放水以降低水位的方法,从而造成缺水事故;如果水旋塞处于关闭位置,或水连管、水旋塞堵塞,水位表内的蒸汽凝结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表现为满水,运行操作人员便会按满水事故处理,最终导致缺水事故。此外,当放水旋塞泄漏时,会使水位表内的水位显示低于实际水位,运行操作人员依此进行调节则会造成高水位甚至满水事故。
(二)假水位的判别与消除
不论是由于负荷调节导致的水位暂时现象,还是由于水位表零部件的不正常导致的错误显示,它们是都可以被识别的,因为它们都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之间相互牵动的关系,因而没有正常的波动,通常表现为水位剧烈波动或停滞不动等。最基本的识别方法是检查外界负荷有无变动,水位表各旋塞启闭位置是否正确,水位表的汽、水旋塞和连管是否得到有效冲洗;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独立的水位显示装置时,其水位显示现象是否一致。同时,还要结合锅炉所表现出来的其他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锅炉的水位得到正确的控制。
综上所述,对于运行中的锅炉,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好外界负荷、蒸发量和给水量与水位间的内在联系,搞好水位表的日常冲洗、检修、校对,消除对水位的误判,就能使水位得到正确得控制,有效地防止锅炉缺水或满水等水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锅炉长期的安全、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