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说起,延伸至班级爱国文化创设对学生的影响,借机说明班级爱国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从“硬文化”建设和“软文化”建设两个大方面进行分点构想,提出班级卫生、班级布置、班风建设、班级公约等班级集体荣誉感文化建设的建议,意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爱国敬党的班级氛围,促进德育优化教育,强化学生对祖国、对党的敬爱之情。
关键词:爱国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时期魏国王肃在《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直接明了地告诉我们,环境、文化等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班级里,可以说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極大的。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爱国氛围,如何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促进爱国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一、爱国文化创设,何以知之?
班级文化的全称是“班级群体文化”,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等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是班级文化的物化反映。
通俗点讲,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就像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样,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也是特有的。班级文化具有对班级所有人员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功能,可以更好的调节班级相关人群的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优化德育教育、营造爱国氛围的路途上非常重要且必要。
二、爱国文化创设,何以建之?
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从“硬文化”建设和“软文化”建设两方面入手。
(一)“硬文化”建设——空气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1.窗明几净,心中小荷亭亭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了永恒的热门教育话题。当今学生因缺乏一定的劳动教育,在身心健康以及价值观上都有些影响。作为小学——一切教育基石,在做好劳动教育,培养敬党爱国情怀上大有可为。
学校劳动教育的基点是班级卫生,所以班级爱国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一定是保持住一间干净卫生的教室。在保持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养成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好习惯,从而拓展到日常生活当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树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价值观。
一间干净整洁的教室就像一张只属于这间教室里学生的纯净白纸,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珍惜这份纯净,也让孩子们在后续的添枝加叶中更加的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2.各显神通,共筑梦巢淳淳动
班级文化是班魂,一个班集体得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定下这个主题后,之后的所有的班级布置都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思考和行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只需要把控大致方向,剩下的一切都交由小主人们来安排。
比如,定下这个学期的主题是“童心向党·爱国向上”,那么黑板报的图案、外墙上的图案和作品、内墙上的知识梳理等等都可以围绕着共产党、爱国元素来选择,还可以上墙一些民族英雄、抗疫英雄的照片与事迹资料,在潜移默化教育的同时也有科普知识的作用,熏陶出一种红色奋进的感觉,让长期待在教室里学生们可以积极向上,爱国敬党。
这样的布置即让学生充分参与了班级爱国文化建设中体验小主人公的感觉,又增加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层面。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悛悛鉴
班级爱国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还是学生,所以学生的座位安排非常重要。之前的大部分班级都是按照身高排成四大组八小组,分组相对简单;疫情之后,学生按照身高单桌七列座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微调,建立小组。
在整个爱国氛围的营造中,要特别注重拥有好习惯、好风气、爱国情绪浓厚、积极向上的小组,更要及时发现“害群之马”的苗头并进行教育改造。“孟母三迁”的典故中更是直白地告诉大家:周围的人群是谁很重要。还可以再每一组设立“监督员”、“劝导员”等流动岗位,通过管理他人约束自己这样的方式慢慢改变原本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当教师在前期的位置安排中考虑了每个孩子性格和学情从而进行编排,那在之后的相处中,只需要静静收获学生的进步与班级的和谐。
(二)“软文化”建设——春雨会润心
“硬文化”建设是给班级塑造一个健康漂亮的外形,让学生天天身处在那样的氛围下。而文化建设真正的营养还在于内在,为了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发生,为了体现不同班级文化的特别性,为了更好地营造出爱国敬党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软文化”建设更重要。
1.异口同音,不下心头声声念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级文化就自成一体。所以在“软文化”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精神集中,便要做到爱国精神高度集中。如何做到团结一致精神集中?
(1)定一句不变的班级座右铭
成立一个中队,制定一句班级成员认可的爱国座右铭,就像暗号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增强了成员们对班级的归属感。这个座右铭可以是古人说的,也可以是现代人写的,更可以是大家自己创造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这句话是整个班级选出来的。
(2)选一首不变的班歌
某种层面上来说,音乐是无障碍的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歌声表达情绪,教师可以从歌声中听出学生的情感。而选一首励志积极向上的爱国歌曲作为班歌,可以在精神层面上直接进行洗礼,学生在记忆歌词和传唱的过程中会一遍一遍的体会歌曲的深意,也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同窗之情。班歌定好以后,可以在学生心情低落的时候唱一唱,可以在运动会开幕式入场过程中唱一唱,可以在教师公开课上唱一唱,每一次的传唱都是强调“我们是一个爱国敬党、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3)画一幅不变的班徽
国有国徽,班有班徽。可以把爱国元素融进班徽里,同时这个班徽一定要全体学生参与选定,可以由感兴趣的学生绘画制作,然后全班投票选择,定好后在制作成班级成员人手一份的小胸针。“这个班徽只有自己人才有”这个想法深入人心,自然也就格外珍惜,团结一致的同时还会注意自身的行为道德,不愿给拥有特殊班徽的集体惹来不好的评价。
(4)约一项定期举行的班级活动
这个班级活动自然也是所有班级成员都参与的,比如:每月举办一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爱国诗词诵读大赛那天,有主持人主持活动,有演员表演小品,有歌手唱歌,有舞者跳舞,还有游戏和小礼品……学生是台上的表演者,教师是台下的观众,这样的活动必定是每个学生都期待和骄傲的。而每月一次这样的约定更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满足,让他们有劳逸结合的享受,必定在其他事情上更加专心致志不想辜负。
2.随风入夜,掩耳不听靡靡音
班级文化建设“软文化”中的核心是“班风建设”,它分为班级风格与班级风气两方面,在这两方面中都融入爱国敬党理念,会有不错的成效。
(1)班级风格需要健康明媚
班级风格在课堂上最明显的体现在于朗读上。一个班齐读课文时是拖拉成性没有语调变化的,那么这个班级就是不健康的,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调节。可以先师范朗读,再个别指导朗读,小组指导朗读,大组指导朗读,一步一步慢慢指导调整。让读书节奏快起来了,上课的积极性就来了,让读书感情丰富了,上课的兴趣就来了。这样便呈现给别人一种健康明媚的班级风格。
关于爱国的诗歌或是文章,总是积极向上充满激情激昂涌进的,拖沓的风格朗诵不出爱国的气势,自然也不利于爱国氛围的营造。
(2)班级风气需要积极向上
班级风气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表现上来由点及面。上课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例大不大?对教师的关注力度抢不抢?作业完成的正确率高不高?字迹是否清晰工整?下课打闹程度大不大?小组学习时沟通力度强不强?爱国情绪高不高涨?……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项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结果是不甚满意的,自然就需要教师出马整顿。多鼓励、多奖励、适当批评、评选榜样、每周小标兵,每天进步奖,最佳小组合作奖,最佳搭档,最佳激进奖……等等措施一起实施,假以时日,班級风气所呈现出来的必定是积极向上、勤奋乖巧、爱国敬党的。
3.为成方圆,奖惩分明时时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家无法,更甚无家”这样的俗语都在强调规矩制度的重要性。规矩制度是把不良行为杜绝在外的框架。
(1)制定“爱国公约”人人参与
执行“爱国公约”的是班级成员,所以这个公约的制定也一定要学生明白且理解。教师可以在制定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提示,让学生知道那些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对祖国的不敬,让学生在制定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尽快地融入准则当中的同时,能起到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
(2)制定“奖罚政策”奖多罚少
“玉不琢不成器”,在制定爱国公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入奖惩项目。一味的奖励是不可取的,这只会提高积极者的积极性,疲懒者反而会有了惰性。所以要出台一系列明确细化的奖惩政策,尽可能的扩大奖励面,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也要适当的惩戒。若有学生一个星期内犯了同一个错误三次,便可以惩罚他比其他学生多做一些班级劳动或者额外增加劳动项目。这样的惩戒,即可以起到警告学生的作用,也让他多参与劳动教育。
(3)爱国文化创设,是以结之。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班级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就会如春雨润物、禅语静心一般受到班级爱国文化熏陶,逐渐形成和爱国敬党相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班级爱国氛围影响着班级成员,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又凝结成班级爱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优秀的爱国文化营造出的积极向上健康好学的班风,可以影响整个年级的氛围甚至整个学校的氛围,促进教育更优化建设,增强每一个孩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v参考文献
1.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M],北京方志出版社,唐亮,2005
2. 班级文化建设修炼[M],江苏美术出版社,符红艳,2011
3. 教育的艺术[M], 汕头大学出版社, (古希腊) 柏拉图等,2008
4. 有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林凯,学周刊,2018(21)
5.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 张兆晖. ,西部素质教育,2020(03)
关键词:爱国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时期魏国王肃在《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直接明了地告诉我们,环境、文化等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班级里,可以说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極大的。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爱国氛围,如何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促进爱国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一、爱国文化创设,何以知之?
班级文化的全称是“班级群体文化”,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等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是班级文化的物化反映。
通俗点讲,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就像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样,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也是特有的。班级文化具有对班级所有人员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功能,可以更好的调节班级相关人群的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所以说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优化德育教育、营造爱国氛围的路途上非常重要且必要。
二、爱国文化创设,何以建之?
班级文化的建设主要从“硬文化”建设和“软文化”建设两方面入手。
(一)“硬文化”建设——空气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1.窗明几净,心中小荷亭亭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了永恒的热门教育话题。当今学生因缺乏一定的劳动教育,在身心健康以及价值观上都有些影响。作为小学——一切教育基石,在做好劳动教育,培养敬党爱国情怀上大有可为。
学校劳动教育的基点是班级卫生,所以班级爱国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一定是保持住一间干净卫生的教室。在保持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养成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好习惯,从而拓展到日常生活当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树立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价值观。
一间干净整洁的教室就像一张只属于这间教室里学生的纯净白纸,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珍惜这份纯净,也让孩子们在后续的添枝加叶中更加的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2.各显神通,共筑梦巢淳淳动
班级文化是班魂,一个班集体得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定下这个主题后,之后的所有的班级布置都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思考和行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只需要把控大致方向,剩下的一切都交由小主人们来安排。
比如,定下这个学期的主题是“童心向党·爱国向上”,那么黑板报的图案、外墙上的图案和作品、内墙上的知识梳理等等都可以围绕着共产党、爱国元素来选择,还可以上墙一些民族英雄、抗疫英雄的照片与事迹资料,在潜移默化教育的同时也有科普知识的作用,熏陶出一种红色奋进的感觉,让长期待在教室里学生们可以积极向上,爱国敬党。
这样的布置即让学生充分参与了班级爱国文化建设中体验小主人公的感觉,又增加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层面。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悛悛鉴
班级爱国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还是学生,所以学生的座位安排非常重要。之前的大部分班级都是按照身高排成四大组八小组,分组相对简单;疫情之后,学生按照身高单桌七列座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微调,建立小组。
在整个爱国氛围的营造中,要特别注重拥有好习惯、好风气、爱国情绪浓厚、积极向上的小组,更要及时发现“害群之马”的苗头并进行教育改造。“孟母三迁”的典故中更是直白地告诉大家:周围的人群是谁很重要。还可以再每一组设立“监督员”、“劝导员”等流动岗位,通过管理他人约束自己这样的方式慢慢改变原本不恰当的行为方式。
当教师在前期的位置安排中考虑了每个孩子性格和学情从而进行编排,那在之后的相处中,只需要静静收获学生的进步与班级的和谐。
(二)“软文化”建设——春雨会润心
“硬文化”建设是给班级塑造一个健康漂亮的外形,让学生天天身处在那样的氛围下。而文化建设真正的营养还在于内在,为了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发生,为了体现不同班级文化的特别性,为了更好地营造出爱国敬党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软文化”建设更重要。
1.异口同音,不下心头声声念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级文化就自成一体。所以在“软文化”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精神集中,便要做到爱国精神高度集中。如何做到团结一致精神集中?
(1)定一句不变的班级座右铭
成立一个中队,制定一句班级成员认可的爱国座右铭,就像暗号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增强了成员们对班级的归属感。这个座右铭可以是古人说的,也可以是现代人写的,更可以是大家自己创造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这句话是整个班级选出来的。
(2)选一首不变的班歌
某种层面上来说,音乐是无障碍的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歌声表达情绪,教师可以从歌声中听出学生的情感。而选一首励志积极向上的爱国歌曲作为班歌,可以在精神层面上直接进行洗礼,学生在记忆歌词和传唱的过程中会一遍一遍的体会歌曲的深意,也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同窗之情。班歌定好以后,可以在学生心情低落的时候唱一唱,可以在运动会开幕式入场过程中唱一唱,可以在教师公开课上唱一唱,每一次的传唱都是强调“我们是一个爱国敬党、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3)画一幅不变的班徽
国有国徽,班有班徽。可以把爱国元素融进班徽里,同时这个班徽一定要全体学生参与选定,可以由感兴趣的学生绘画制作,然后全班投票选择,定好后在制作成班级成员人手一份的小胸针。“这个班徽只有自己人才有”这个想法深入人心,自然也就格外珍惜,团结一致的同时还会注意自身的行为道德,不愿给拥有特殊班徽的集体惹来不好的评价。
(4)约一项定期举行的班级活动
这个班级活动自然也是所有班级成员都参与的,比如:每月举办一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爱国诗词诵读大赛那天,有主持人主持活动,有演员表演小品,有歌手唱歌,有舞者跳舞,还有游戏和小礼品……学生是台上的表演者,教师是台下的观众,这样的活动必定是每个学生都期待和骄傲的。而每月一次这样的约定更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满足,让他们有劳逸结合的享受,必定在其他事情上更加专心致志不想辜负。
2.随风入夜,掩耳不听靡靡音
班级文化建设“软文化”中的核心是“班风建设”,它分为班级风格与班级风气两方面,在这两方面中都融入爱国敬党理念,会有不错的成效。
(1)班级风格需要健康明媚
班级风格在课堂上最明显的体现在于朗读上。一个班齐读课文时是拖拉成性没有语调变化的,那么这个班级就是不健康的,这时需要教师耐心地调节。可以先师范朗读,再个别指导朗读,小组指导朗读,大组指导朗读,一步一步慢慢指导调整。让读书节奏快起来了,上课的积极性就来了,让读书感情丰富了,上课的兴趣就来了。这样便呈现给别人一种健康明媚的班级风格。
关于爱国的诗歌或是文章,总是积极向上充满激情激昂涌进的,拖沓的风格朗诵不出爱国的气势,自然也不利于爱国氛围的营造。
(2)班级风气需要积极向上
班级风气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表现上来由点及面。上课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例大不大?对教师的关注力度抢不抢?作业完成的正确率高不高?字迹是否清晰工整?下课打闹程度大不大?小组学习时沟通力度强不强?爱国情绪高不高涨?……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项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结果是不甚满意的,自然就需要教师出马整顿。多鼓励、多奖励、适当批评、评选榜样、每周小标兵,每天进步奖,最佳小组合作奖,最佳搭档,最佳激进奖……等等措施一起实施,假以时日,班級风气所呈现出来的必定是积极向上、勤奋乖巧、爱国敬党的。
3.为成方圆,奖惩分明时时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家无法,更甚无家”这样的俗语都在强调规矩制度的重要性。规矩制度是把不良行为杜绝在外的框架。
(1)制定“爱国公约”人人参与
执行“爱国公约”的是班级成员,所以这个公约的制定也一定要学生明白且理解。教师可以在制定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提示,让学生知道那些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对祖国的不敬,让学生在制定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尽快地融入准则当中的同时,能起到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作用。
(2)制定“奖罚政策”奖多罚少
“玉不琢不成器”,在制定爱国公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入奖惩项目。一味的奖励是不可取的,这只会提高积极者的积极性,疲懒者反而会有了惰性。所以要出台一系列明确细化的奖惩政策,尽可能的扩大奖励面,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也要适当的惩戒。若有学生一个星期内犯了同一个错误三次,便可以惩罚他比其他学生多做一些班级劳动或者额外增加劳动项目。这样的惩戒,即可以起到警告学生的作用,也让他多参与劳动教育。
(3)爱国文化创设,是以结之。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在班级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就会如春雨润物、禅语静心一般受到班级爱国文化熏陶,逐渐形成和爱国敬党相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班级爱国氛围影响着班级成员,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又凝结成班级爱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优秀的爱国文化营造出的积极向上健康好学的班风,可以影响整个年级的氛围甚至整个学校的氛围,促进教育更优化建设,增强每一个孩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v参考文献
1.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M],北京方志出版社,唐亮,2005
2. 班级文化建设修炼[M],江苏美术出版社,符红艳,2011
3. 教育的艺术[M], 汕头大学出版社, (古希腊) 柏拉图等,2008
4. 有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林凯,学周刊,2018(21)
5.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 张兆晖. ,西部素质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