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散”看似一种写作形式,实则是展现独特思想的理性创作。余秋雨在散文领域可谓独树一帜,代表作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对余秋雨散文的解读,褒贬不一。无可否认,余秋雨的散文像萤火般璀璨文坛,但同时也引起一些学者的种种非议,特别是关于史料知识的错误颇多。在对余秋雨散文的全景式扫描与解析中,“人文山水”下的散文创作魅力通俗而不流俗。其人文魅力更是特色,文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涉猎,在知性与感性上洞悉生命、世事,为人们展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文山水”画卷。
余秋雨是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其散文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奠定了其在散文界的显著地位,他被称为全球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伴随余秋雨散文热的飙升,来自其他领域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如历史知识层面、学术责任层面等不同的声音。但是,普通读者能从余秋雨的散文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对艺术的某种启迪,站在客观的层面来品读余秋雨的散文,从其眼中的“山水”世界领悟其山水文字下的文化意蕴。对于自己散文创作中的山水人文情结,余秋雨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可见,人文山水并非对真实史料、古迹的客观陈述,更是融入了余秋雨自身的人文理解,使人感到真诚、质朴与亲切;解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使人领略中国文人的生命品格。通俗而富有哲理的散文在沉思、回味中让每一位读者享受文化的熏陶。
一、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人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余秋雨在写山水时采用的技巧与很多作家都不同。余秋雨将乡情、哲思、批判融入对山水的理解中。其既非真实之山水,也非想象之山水。余秋雨在山水游历中或以文化为背景,或以山水场景为背景,从中国文人的人格层面来挖掘人生的真谛,在山水描绘中将个人的人生感悟、哲理批判与山水文化交相融合。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人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审视与观照;在《千年一叹》中,他带领人们走入远古文明,洞见前所未有的历史人文;在《乡关何处》中,人们聆听他的乡情;在《苦闷的解脱》中,人们慰藉人性的反思。事实上,余秋雨的散文将祖国的山水画卷与民族文化、华夏文明进行了统合,汇聚而成一篇篇独具人文意蕴的深刻体悟。
山水景观的挖掘在余秋雨的笔下充满了神奇与瑰丽。在《都江堰》中,余秋雨歌颂都江堰,称其赛过长城。在余秋雨看来,山水的人文价值不能仅仅体现于固化的真实,更应该造福于民。余秋雨之所以强调“激动人心”的奇迹,就是因为,长城虽美,却僵硬;都江堰的美,在于灵动,在于对世代人民提供了灌溉服务,滋养了一代代名人先贤。以文化的视角审读山水,余秋雨将焦点放在山水的实用价值与历史贡献上。长城的雄伟,难抵都江堰千百年来对两岸民众的滋养,更从哲学思辨中反讽了长城为封建统治者所修,而都江堰却为人民造福。同样,与三峡相比,“白帝城”也是山水古迹。李白用诗句来传播“白帝城”的威名,从滔滔长江水中探寻古人的遗迹,感悟历史的魅力。“白帝城”的人文价值,在余秋雨的笔下,将“诗情”与“战火”熔铸。余秋雨在散文写法上是讲究的,看似不相关联,却着意进行衔接。三峡的风光是绮丽的,余秋雨却在《三峡》篇头写自己误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接着,对“白帝城”的描写,他却从广播中京戏《白帝托孤》写起。原本是一首诗与另一出京戏,两者与三峡又如何存在内在关系?李白所处的年代,与刘备又相隔五百年,为何要在散文中进行联系?余秋雨在散文创作笔法上,之所以进行多维“熔铸”,其视野是建立在中华山水的情缘上。回溯李白船来船往彩云间,再睹尸横遍野的历史战火,长江水获得了载轻舟的伟力,也成为熄灭战火的清流,实则被余秋雨赋予了全新的精神意旨。
余秋雨对散文的创作意象,由自然山水联想到人文山水,再从山水人文世界产生文化的光华,饱含着对山水人文的高度浓缩与概括。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哪里?甘肃玉门。唐朝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先写了渭城的景致,再写“阳关”来感念深沉的惜别之情。余秋雨借用《渭城曲》中的“阳关”,将之转化为“心头的故乡”。读《阳关雪》,余秋雨的“阳关”不再仅仅是王维笔下的山水古迹,更是现代人的“精神故乡”。余秋雨的散文不仅融合了历史的嗟叹,更潜藏着哲思的魅力。带着对历史的厚重与责任,余秋雨在散文中也频频抒写对历史的追思与缅怀。他用自己的体悟来观照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非,转换为沉甸甸的历史哲思。同样,在《道士塔》中,余秋雨质问冒昧无知的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余秋雨高度赞扬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又从王朝的兴亡变迁中贬抑了颐和园的“劣迹斑斑”。从余秋雨的山水意象中可以看到,余秋雨用文化的眼光注视山水的情怀,饱含着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理性哲思。
二、余秋雨散文中通俗而不流俗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在余秋雨的散文里,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与其人文哲思是密不可分的。在余秋雨作品的语言叙述与表达中,侃侃而谈的文风,感性与知性的融合,为读者呈现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范。在艺术理论领域,余秋雨是大家,其扎实的戏剧文学功底,成就了其作品通俗而不流俗的艺术效果。在作品语言中,小说化的构思易于读者阅读、理解,且在艺术旨趣表达与建构上更易将历史现场与故事情节娓娓道来。事实上,比起晦涩的哲学论著,余秋雨的散文在阅读中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在平易中独树典雅,在通俗中展露才情。在《道士塔》中,以鲜明的例证来反思历史,批判文化。正是在余秋雨通俗的语言里,将俗道士与雅文化建立勾連,形成文化反思力。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余秋雨以历史反思为主题,从历史课堂上的小小误会谈起,穿插更多关于帝王的趣闻,让作品的意境刻画地更加引人,如对道光帝的嘲讽,“道光帝没有什么才能,就知道艰苦朴素,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朝臣也跟着模仿,这个朝廷,恐怕是没有多少气数了”。在好笑之余,读者仿佛从中洞见一个朝代的倾覆近在眼前。
同样,余秋雨的散文也会抓住读者的心灵,使读者获得情感共鸣。在《庙宇》中,禅房的灯与女教师宿舍的灯不仅仅是两个人在“做课”,更是以形象的比喻来突显严肃的主题。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是宗教,一面是世俗。两种文化的交错、碰撞,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中,显露出特有的人文智慧。人文题材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散文有观景,有抒情,有对文化的反思,有对苦旅的精妙感受。从余秋雨的“山水”到“人文”,在博古通今中将“感性”与“知性”进行了串联,让读者在领略山水、文化、哲思、意境中,读出了文字里的厚重与沉淀。的确,在余秋雨的散文里,感性的语言、知性的历史让读者从中感悟到余秋雨的学者智慧与气质。在《沙原隐泉》中,余秋雨将登山的经历与心理感触进行描写,“你越发疯,它越温柔……”,发出“人生真是艰难”的生命喟叹。
三、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热捧,还是批评,从文化内涵上,总能让读者品鉴浓郁的历史、人文与山水情结。正如余秋雨所言:“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接受文化和传承文化。”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年度一般课题“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JKGHYB-05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余秋雨是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其散文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奠定了其在散文界的显著地位,他被称为全球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伴随余秋雨散文热的飙升,来自其他领域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如历史知识层面、学术责任层面等不同的声音。但是,普通读者能从余秋雨的散文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对艺术的某种启迪,站在客观的层面来品读余秋雨的散文,从其眼中的“山水”世界领悟其山水文字下的文化意蕴。对于自己散文创作中的山水人文情结,余秋雨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可见,人文山水并非对真实史料、古迹的客观陈述,更是融入了余秋雨自身的人文理解,使人感到真诚、质朴与亲切;解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使人领略中国文人的生命品格。通俗而富有哲理的散文在沉思、回味中让每一位读者享受文化的熏陶。
一、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人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余秋雨在写山水时采用的技巧与很多作家都不同。余秋雨将乡情、哲思、批判融入对山水的理解中。其既非真实之山水,也非想象之山水。余秋雨在山水游历中或以文化为背景,或以山水场景为背景,从中国文人的人格层面来挖掘人生的真谛,在山水描绘中将个人的人生感悟、哲理批判与山水文化交相融合。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人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审视与观照;在《千年一叹》中,他带领人们走入远古文明,洞见前所未有的历史人文;在《乡关何处》中,人们聆听他的乡情;在《苦闷的解脱》中,人们慰藉人性的反思。事实上,余秋雨的散文将祖国的山水画卷与民族文化、华夏文明进行了统合,汇聚而成一篇篇独具人文意蕴的深刻体悟。
山水景观的挖掘在余秋雨的笔下充满了神奇与瑰丽。在《都江堰》中,余秋雨歌颂都江堰,称其赛过长城。在余秋雨看来,山水的人文价值不能仅仅体现于固化的真实,更应该造福于民。余秋雨之所以强调“激动人心”的奇迹,就是因为,长城虽美,却僵硬;都江堰的美,在于灵动,在于对世代人民提供了灌溉服务,滋养了一代代名人先贤。以文化的视角审读山水,余秋雨将焦点放在山水的实用价值与历史贡献上。长城的雄伟,难抵都江堰千百年来对两岸民众的滋养,更从哲学思辨中反讽了长城为封建统治者所修,而都江堰却为人民造福。同样,与三峡相比,“白帝城”也是山水古迹。李白用诗句来传播“白帝城”的威名,从滔滔长江水中探寻古人的遗迹,感悟历史的魅力。“白帝城”的人文价值,在余秋雨的笔下,将“诗情”与“战火”熔铸。余秋雨在散文写法上是讲究的,看似不相关联,却着意进行衔接。三峡的风光是绮丽的,余秋雨却在《三峡》篇头写自己误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接着,对“白帝城”的描写,他却从广播中京戏《白帝托孤》写起。原本是一首诗与另一出京戏,两者与三峡又如何存在内在关系?李白所处的年代,与刘备又相隔五百年,为何要在散文中进行联系?余秋雨在散文创作笔法上,之所以进行多维“熔铸”,其视野是建立在中华山水的情缘上。回溯李白船来船往彩云间,再睹尸横遍野的历史战火,长江水获得了载轻舟的伟力,也成为熄灭战火的清流,实则被余秋雨赋予了全新的精神意旨。
余秋雨对散文的创作意象,由自然山水联想到人文山水,再从山水人文世界产生文化的光华,饱含着对山水人文的高度浓缩与概括。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哪里?甘肃玉门。唐朝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先写了渭城的景致,再写“阳关”来感念深沉的惜别之情。余秋雨借用《渭城曲》中的“阳关”,将之转化为“心头的故乡”。读《阳关雪》,余秋雨的“阳关”不再仅仅是王维笔下的山水古迹,更是现代人的“精神故乡”。余秋雨的散文不仅融合了历史的嗟叹,更潜藏着哲思的魅力。带着对历史的厚重与责任,余秋雨在散文中也频频抒写对历史的追思与缅怀。他用自己的体悟来观照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非,转换为沉甸甸的历史哲思。同样,在《道士塔》中,余秋雨质问冒昧无知的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余秋雨高度赞扬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又从王朝的兴亡变迁中贬抑了颐和园的“劣迹斑斑”。从余秋雨的山水意象中可以看到,余秋雨用文化的眼光注视山水的情怀,饱含着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理性哲思。
二、余秋雨散文中通俗而不流俗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在余秋雨的散文里,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与其人文哲思是密不可分的。在余秋雨作品的语言叙述与表达中,侃侃而谈的文风,感性与知性的融合,为读者呈现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范。在艺术理论领域,余秋雨是大家,其扎实的戏剧文学功底,成就了其作品通俗而不流俗的艺术效果。在作品语言中,小说化的构思易于读者阅读、理解,且在艺术旨趣表达与建构上更易将历史现场与故事情节娓娓道来。事实上,比起晦涩的哲学论著,余秋雨的散文在阅读中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在平易中独树典雅,在通俗中展露才情。在《道士塔》中,以鲜明的例证来反思历史,批判文化。正是在余秋雨通俗的语言里,将俗道士与雅文化建立勾連,形成文化反思力。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余秋雨以历史反思为主题,从历史课堂上的小小误会谈起,穿插更多关于帝王的趣闻,让作品的意境刻画地更加引人,如对道光帝的嘲讽,“道光帝没有什么才能,就知道艰苦朴素,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朝臣也跟着模仿,这个朝廷,恐怕是没有多少气数了”。在好笑之余,读者仿佛从中洞见一个朝代的倾覆近在眼前。
同样,余秋雨的散文也会抓住读者的心灵,使读者获得情感共鸣。在《庙宇》中,禅房的灯与女教师宿舍的灯不仅仅是两个人在“做课”,更是以形象的比喻来突显严肃的主题。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是宗教,一面是世俗。两种文化的交错、碰撞,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中,显露出特有的人文智慧。人文题材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散文有观景,有抒情,有对文化的反思,有对苦旅的精妙感受。从余秋雨的“山水”到“人文”,在博古通今中将“感性”与“知性”进行了串联,让读者在领略山水、文化、哲思、意境中,读出了文字里的厚重与沉淀。的确,在余秋雨的散文里,感性的语言、知性的历史让读者从中感悟到余秋雨的学者智慧与气质。在《沙原隐泉》中,余秋雨将登山的经历与心理感触进行描写,“你越发疯,它越温柔……”,发出“人生真是艰难”的生命喟叹。
三、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热捧,还是批评,从文化内涵上,总能让读者品鉴浓郁的历史、人文与山水情结。正如余秋雨所言:“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接受文化和传承文化。”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年度一般课题“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JKGHYB-05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