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智博:“差生”大翻身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在起跑线上
   记者:我们都知道你小时候不是那种传统定义上的好学生,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属于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于智博:我可以说是输得很惨。从三年级到四年级,曾经留过一级。差到留级,我估计在现在的学生里是很不可思议的,可那确确实实发生在我身上。到了中学的时候,我虽然没有留级,成绩也有一点点进步,但是经常考倒数,特别是数理化总是不及格。
   记者:你当时挺用功的,可成绩还是差强人意,会不会压力挺大的?
   于智博:除了吃饭、睡觉,我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做功课,但就这样我的成绩还是上不去,所以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做的。说没有心理压力,那是骗人的。我经常和父母交流,说:“爸爸妈妈,我实在不想读书了,我实在是觉得读书没意思。我还不如去打打球,跑跑步,做做操。”父母没有打骂我,也没有给我过多的施压,他们总是对我说重要的是要有尽力而为的态度。只要我真正做到,摸着胸口对爸妈说我真的努力了,那他们也就不会给我太多的压力。
  记者:后来,学校组建体育班,是你自己想去的吗?
   于智博:我自己去的,父亲也十分支持。那时候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因为过多的运动而影响功课,可我爸觉得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格。其实,对男生来说,在运动场上学习拼搏和树立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
  找到学习的快乐
   记者:可以说当时你和同龄的孩子落得很远,那你的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于智博:16岁那年,一家留学机构到成都招考留学生,那时候,我正在高中苦苦煎熬,学校是中上的学校,我的成绩也老是最后几名,压力很大,面对这一机遇全家人做出了一致支持的决定,于是我就开始了自己的“胜利大逃亡”。
   记者:据说那是一所乡村中学?当时你怎么想的?
   于智博:那所中学在美国西岸的俄勒冈州,在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之间的一个小镇上。整个小镇就几排平房,连一个红绿灯都没有,我读的学校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学生一共不到50人。当时我想,自己来错地方了吧?我从一个几百万人的大城市到一个乡村,当时心理落差确实挺大的。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这个学校,喜欢这个学校的?
   于智博:至少一个月以后。
  美国的学校非常注重体育运动。篮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也玩得最多。美国可以说是篮球的圣地,我当时也没想到能够在美国的校队里打上篮球队的主力,可当时我觉得自己得去拼一下。当然这并不容易,我身体素质没有他们好,而且他们从小就开始锻炼,我则是半道加入。于是,我就笨鸟先飞:比他们起得早,先到篮球馆去锻炼,练投篮,练罚篮;比他们多跑步,他们跑10圈,我跑12圈、15圈;他们回家洗澡吃饭,而我却留在健身房,继续锻炼。我就想自己一定要追上他们,超过他们。
  一步一步的,我从替补队员,打上了第一替补,在赛季的后半段我成为了前五名首发球员,当我出场的时候,整个球场的人都大声高呼我的名字,那个时候我觉得没有任何做不了的事。
  在这个赛季结束的时候,我获得了学校的最佳进步奖,这给我的自信心带来了极大的鼓舞,我从体育里得到了很强烈的快乐,这时,我才觉得真正解脱了,上课的时候也更有精神、更努力。
   记者:你在这个学校学习的课程和国内最不一样的是什么?
   于智博:最不一样的当然是我最喜欢的一门——汽车维修。我当时连汽车都没摸过,也没开过,但能够把那么大的机器打开,把零件拆出来,研究完,组装回去,这车能转了,这对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而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却做到了,我忽然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快乐,求学的快乐是从那时候慢慢培养起来的。以前认为自己学数学、化学怎么都学不会,是因为笨,那时候就觉得我只要有兴趣,符合我的个性,我想要投入到这个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一样学得好。
  找寻自己的最佳匹配
   记者:你中学毕业选择东俄勒冈大学,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
   于智博: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的最佳匹配,对我来说,当时的最佳匹配有几个要求:首先它得收我,因为我成绩不是很好;第二,价钱得低廉,我家并不富裕;第三,我也不敢走远,在俄勒冈待了一年,我也只知道俄勒冈,让我去纽约我还真找不到北。这样让我选择了东俄勒冈大学。
   记者:你刚才说一个词“匹配”,你如何定义这个匹配?
   于智博:这是很现实的事情,当时在乡村高中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报哈佛那就是自杀,所以我找了个我有可能考得上的大学。这我觉得就是合理匹配。后来,随着能力、见识的提高,东俄勒冈大学达不到我想要达到的境界,大二初,我决定去一所知名度更高的大型学校。而我选密歇根州立大学有几个原因:第一,它综合排名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中是前50名,我当时成绩已经很不错;第二,供应链管理系主要学习怎样来经营公司,这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第三,它的供应链管理系是全美第一的;第四,在前50名大学里,它的学费是相当低廉的。
   记者:你上大学的时候,对自己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还有你需要什么东西,都一清二楚。
   于智博:我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有8两,我一定发挥得完完整整,我不会发挥出6两来。但你如果让我报1斤2两的学校我也不会去,我知道那是浪费我的时间。我还不如集中火力把我能做到的完完全全发挥出来,只要我把自己的百分之百的实力发挥出来,我觉得那就是一个成功。
  人生第一个小亮点
   记者:你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还得到个称号“最佳学生”。
   于智博:每一届的毕业生里只有一位学生能获得这个称号。最佳学生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它有三项条件:一是成绩;二是你对学校的贡献;三是你对这个社会的贡献。这三点评在一起,由学生来选。从这三点来说,如果是完全的差生,大家不会选你,如果你是好学生,但你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他们也不会选你。我获得这个称号,是因为我组织了完全由学生操办的一个供应链论坛,这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是史无前例的。
   记者:举办论坛,你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于智博:这个论坛首先得有嘉宾,那么才有观众去听。可嘉宾凭什么要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来参加你这样一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学生组织的论坛呢?这就是最大的难度。我的任务就是要说服那些嘉宾,您为什么值得来。
  突破第一个嘉宾是最难的。我一次又一次地联系他,反反复复打电话,写电子邮件,甚至他在附近开会,我就跑去,在门外等着,只为跟他聊几句。这种很诚心诚意要做事的态度最终打动了他。请到第一个嘉宾以后,后面慢慢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容易。2003年我们开幕的时候,有13位嘉宾、接近400位观众到场。这个论坛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个传统。
   记者:你这样的不怕苦不服输的个性是与生俱来的?
   于智博:我觉得这和体育运动分不开。跑步,我爬也要爬到终点。打球,我即便是输,也要让你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
   记者:你说爬过去,那可以说是比较难看的姿势,尽管结果都一样会成功,在这条路上,你难堪过吗?
   于智博:“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是一样的。”说到爬和挫折,显而易见——我中学成绩那么差,很多同学考去清华北大,而我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我比他们慢了吧;他们上了清华北大,已经是天之骄子了,而我还默默无闻在东俄勒冈大学苦苦挣扎,可能我又比他们差了;我去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时候,才是个转学生,可能人家已经准备考研了,我又比人家差了。所以这一步步的你就要努力向前。人生有很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我永远落后于人。
  于智博告诉你成功需要的20种要素——
  自信,个性塑造能力;具备体育精神;融入新环境的能力;吃苦能力;不做金钱的奴隶;传承中国文化的能力;小事上尽心;敢于尝试“不可能”;不被诱惑捆绑,寻求真自由;创新能力;规划能力;抓住机会,善于改变自己;接纳不完美;择善而固执,学会理性选择和放弃;大丈夫能屈能伸;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情智管理能力;获得家庭支持的能力;诚实是最宝贵的软能力;具备韧性。
其他文献
六十个八九岁孩子组成的一个班,每天大大小小事件的发生此起彼伏,它们多数如同清晨的露珠,只作短暂的停留便消失无痕;有的却像恒久的宝石,在孩子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谓“自我”,指的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健康的自我”指的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反应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刚上班,桌上点歌热线电话响了起来.rn“喂,您好,请问你哪位?我是音乐主持人主昕.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为人师已近20年了,求学时遇到的三件事仍历历在目.rn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农村学校度过的.小学五年级时,语文课教师是班主任.
隰养公民基本素质,对国民实施基本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农村基础教育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领域亟待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房屋紧张,
电视里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孩子的知青爸爸和妈妈,现实中的赣南老区却留住了我的上海妈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发表后,人们充分感受到党中央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心,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核心还是担忧能否影响厂长(经理)
市里主持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领导和典型发言后,还安排了作为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孔老师在会上讲话.
一、弹力的产生问题  例1 学习了弹力知识后,小虎和一帮伙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他们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摇?摇?摇 ?摇B. 拉力不属于弹力  C. 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D. 物体在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解析:弹力的产生首先就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因为物体只有在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所以A选项错误。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