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这表明了新形势下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已成为新疆各级领导干部的现实要求。本文从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保证、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佳途径三个方面论证了实现依法治疆要求新疆各级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治疆;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可以说,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的一项新内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一项新要求。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科学分析新疆形势,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也是新疆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指出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这是对新形势下新疆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升的现实要求。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还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都亟需各级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和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新疆目前的形势是一方面表现为“现在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另一方面正处于 “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又要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来实现依法治疆。
一、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保证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今天的天山南北,生活着47个民族2260多万群众。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各民族享有和履行平等权利和义务。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较高的法治思维能力。要能做到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要求的权利和义务;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大胆地创新,采取经济补助、环境优化、教育资源倾斜等方法,对城乡规划、小区安置点、村组楼栋的人口结构进行设置,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加快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条例等。
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
多民族、多宗教,这是新疆地区的典型特征;民族、宗教与各方面事务紧密交织,这是新疆工作的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宗教极端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排他性,核心是煽动宗教狂热、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是宗教和谐的最大威胁,要将宗教极端思想从正常宗教中剥离出来,坚决予以遏制和打击。要正确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习俗、正常信教与宗教极端的界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要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同时还要保障信教群众合法宗教需求,挤压宗教极端活动空间。
因此,新疆的领导干部在做好宗教工作方面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宗教事务,才能真正做到处理宗教问题上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一基本原则。
三、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佳途径
人心定,长治久安;人心乱,祸起萧墙。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日新月异、传媒高度发达,尤其是新疆目前的“三期叠加”复杂局势使得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现在,不同群体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诉求,切口越来越小,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微信,渠道越来越多。如果搞不懂、摸不透这些情况,还按老套路来做宣传思想工作,恐怕很难做到点上。要真正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对“阵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对如何利用和占领“阵地”进行深入的再研究。
近幾年,随着新媒体爆炸式发展,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舆论引导能力在削弱,而互联网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负面舆论、造谣传谣泛滥的问题相当突出。新疆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因时而动、顺势而变,将互联网作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学会使用、善于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尽快掌握新的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决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决不被边缘化。
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这就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据和现实基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座谈会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对新形势下新疆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尖锐的挑战,新疆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依法履职、依法决策,才能真正践行“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参考文献:
[1]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相关文件。
[2]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相关文件
关键词:法治思维;依法治疆;领导干部;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可以说,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的一项新内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一项新要求。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科学分析新疆形势,明确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也是新疆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指出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疆”。这是对新形势下新疆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升的现实要求。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还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都亟需各级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和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新疆目前的形势是一方面表现为“现在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是全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另一方面正处于 “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又要严厉打击暴恐活动,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来实现依法治疆。
一、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创新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保证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今天的天山南北,生活着47个民族2260多万群众。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工作,必须筑牢民族团结这一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各民族享有和履行平等权利和义务。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较高的法治思维能力。要能做到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要求的权利和义务;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大胆地创新,采取经济补助、环境优化、教育资源倾斜等方法,对城乡规划、小区安置点、村组楼栋的人口结构进行设置,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加快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条例等。
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
多民族、多宗教,这是新疆地区的典型特征;民族、宗教与各方面事务紧密交织,这是新疆工作的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宗教极端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排他性,核心是煽动宗教狂热、进行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是宗教和谐的最大威胁,要将宗教极端思想从正常宗教中剥离出来,坚决予以遏制和打击。要正确区分宗教活动和民族习俗、正常信教与宗教极端的界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要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同时还要保障信教群众合法宗教需求,挤压宗教极端活动空间。
因此,新疆的领导干部在做好宗教工作方面必须要坚持依法治理,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宗教事务,才能真正做到处理宗教问题上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一基本原则。
三、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最佳途径
人心定,长治久安;人心乱,祸起萧墙。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日新月异、传媒高度发达,尤其是新疆目前的“三期叠加”复杂局势使得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现在,不同群体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的诉求,切口越来越小,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微信,渠道越来越多。如果搞不懂、摸不透这些情况,还按老套路来做宣传思想工作,恐怕很难做到点上。要真正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对“阵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对如何利用和占领“阵地”进行深入的再研究。
近幾年,随着新媒体爆炸式发展,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舆论引导能力在削弱,而互联网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负面舆论、造谣传谣泛滥的问题相当突出。新疆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因时而动、顺势而变,将互联网作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学会使用、善于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尽快掌握新的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决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决不被边缘化。
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这就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提供了有力依据和现实基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会座谈会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对新形势下新疆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面对复杂的形势和尖锐的挑战,新疆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依法履职、依法决策,才能真正践行“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参考文献:
[1]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相关文件。
[2]自治区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