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湘江古镇群旅游建设的价值和路径选择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协同建设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协同整体发展。作为拥有六大古镇的长沙湘江古镇群,如何发挥各旅游小城镇的资源优势,促进古镇群之间的协同旅游发展势在必行。

一、协同理论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中的适用性


  协同论(Synergetic)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由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于1977年首创。它是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该理论把一切研究对象看作由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之间会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等方式相互作用,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会形成一种整体的协同效应或者一种有序的新型结构。
  按照协同论的观点,旅游小城镇本身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拥有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复合功能的休闲娱乐等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整个旅游小镇的系统达到协同互动、良性运转、有序推进的状态。可见,协同论在旅游小城镇系统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基础和适用性。

二、湘江古镇群协同旅游建设的价值和示范意义


  长沙湘江北段的望城区境内,沿江两岸分布着靖港、喬口、新康、铜官、书堂和丁字六大古镇,各镇相距均在10千米以内,统称为湘江古镇群。近年来,长沙把古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历史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湖湘特色小镇,提出了建设魅力湘江古镇群的战略目标,湘江古镇群逐步成为长沙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湘江古镇群的协同发展对长沙旅游板块的发展乃至湘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湘江经济带增添“新动力”
  湘江是长沙的山水之纲、文化之脉、成长之轴。长沙因湘江而生,因湘江而名。湘江古镇群的六大古镇如同散落在湘江两岸的明珠,紧临省会长沙,承载厚重湖湘文化,坐拥秀美湘江之利,成为湘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2011年,望城撤县设区后,抢抓湖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加快湘江治理与开发、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东方莱茵河’”和长沙市委、市政府“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滨江近城优势,果断提出了以“打造一江两岸四镇、建设环湘江生态旅游圈”为重点的沿江发展战略构想,拉开了沿江开发的序幕,也必然为“湘江经济带”增添新动力。
  (二)为新型城镇化探索“新样板”
  近年来,湘江古镇群建设持续推进,“小汉口”靖港、“千年渔都”乔口、“陶城”铜官、“戏剧之乡”新康借势发力,获得了全新蜕变的发展机遇。在几大古镇的示范引领下,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应时而动,逐步形成了“一江两岸、东西呼应、示范带动、错位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区城镇化水平每年以超过2%的速度递增,并成功跻身全省新型城镇化暨城乡统筹示范县(市、区)行列。2014年7月,乔口镇、铜官镇成功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在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望城区作为全省唯一区县(市)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湘江古镇群的协同建设开创的城镇化发展的“长沙样板”也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三)为湖湘文化传承提供“新载体”
  长沙湘江古镇群是全国独有的湖湘文化群落,也是湖湘文化的展示和传承载体,靖港、乔口、铜官、书堂、新康5个小镇均为湖南省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其中,靖港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铜官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铜官、乔口入选全国重点镇。湘江古镇群以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为背景,不断挖掘、保护和开发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湖湘特色文化。通过旅游与多业态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具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质的人文民俗景观,展示和传承着湖湘文化和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化”的湘江古镇群正成为湖湘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四)为建设品质长沙打造“新空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无疑是长沙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重要评价指标。望城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株潭居民的休闲必选地。2016年,望城入选全国首批和长沙市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目前已经获评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在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开发为长沙都市区的市民提供了新去处,更为品质长沙打造了新空间。

三、协同推进湘江古镇群旅游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规划协同,推进湘江古镇群规划融合
  湘江古镇群要实现协同发展,融合发展,规划必须融合协同,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古镇群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同时,适当扩大古镇群统筹协调范围。湘江古镇群的核心部分为铜官、丁字湾、书堂山、靖港、乔口、新康六镇,建议将桥驿镇、茶亭镇作为古镇群的外围镇统筹规划考虑,承接未来古镇群的人口转移、功能辐射等。加快古镇群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开展长沙湘江古镇群概念性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为未来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规划中既要突出古镇特色又注重集群开发,发挥古镇群整体旅游优势,提升古镇群的整体旅游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加强与长沙市相关专项规划衔接。加强湘江古镇群与长沙市区联系,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长沙市轨道线网规划修编工作,建议将轨道线路延伸至新康或丁字镇范围内,构建完善的古镇群对外交通方式。加紧与市规划局、市旅游局等部门衔接,按照《长沙市绿道专项规划》要求,打造古镇群特色旅游游道。
  (二)强化交通协同,健全古镇群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是城镇发展的命脉,路通则旺,路顺则昌。要改善古镇群内外交通设施,提高旅游路线的便捷可达性,应从古镇群的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两方面着手。首先,构建便捷高效道路交通网。区域交通方面,长岳城际是省、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湘江古镇群之间的黄金纽带,建议长岳城际在靖港设站,既满足长株潭地区游客需求,更能拓展岳阳和周边城市的潜在旅游市场。旅游交通方面,在靖港新镇区、新康戏乡和丁字老街设游客集散和服务中心,配自行车、电瓶车及旅游穿梭巴士;轨道4号线预留延伸段至新康戏乡,轨道1号线预留延伸段至丁字湾老街。其次,打造休闲慢行交通系统。绿道建设无疑是慢行交通系统中最受游客尤其是自驾车游客喜爱的一种交通组织。湘江古镇群坐拥湘江沿线几十千米的江岸风景,拥有优越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考虑在古镇群范围内设置滨江绿道、溯溪绿道、田园绿道和丘陵绿道等,把绿道作为线,用绿道将沿途的各个古镇景点串联起来,建成一条娱乐无穷的快乐之道。最后,拓展丰富水上交通设施。引导发展“新奇特”水上旅游交通工具。在铜官街、靖港古镇间建设跨越湘江的观光索道缆车、夜景景观桥;增设水上交通游线,可以考虑在靖港客运码头和重要的文化休闲节点和江心洲设置游船码头,将几大古镇很好地串联起来。   (三)强化产业协同,推进古镇群产业跨界融合
  湘江古镇群各镇应立足各自资源特色,形成有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和产品,同时古镇之间应强化产业协同,避免走同质化道路。首先,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古镇的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到靖港寻古、到乔口吃鱼、到铜官玩陶、到新康看戏、到书堂润墨等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鼓励“前店后坊”手工艺工坊,扶持一批特色商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发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实景演出、游园活动、夜景欣赏等娱乐产品,开启集“夜景、夜市、夜乐”于一体的“不夜望城”夜游模式。其次,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可以放在古镇旅游与休閑农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培育产业化的主题庄园,以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质。主题庄园是高端的旅游产品,针对高端的度假型旅游市场。湘江古镇群的发展,要高起点规划,要有世界的视角、全国的视角、全域的视角,可以培育几个有文化底蕴、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的主题庄园,拓展高端旅游市场。最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旅游商品品牌体验店、文化创意体验店、创客基地街区、养老养生等多种旅游休闲业态发展,实现古镇旅游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传统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如:“互联网+古镇旅游”,支持在铜官码头建设跨境电商购物中心,享受跨境电商相关政策。还有诸如“非遗+古镇旅游”“水产业+古镇旅游”“戏曲文化+古镇旅游”“国学教育+古镇旅游”等。
  (四)强化营销协同,创建古镇群整体营销模式
  1.开展整合营销
  将古镇旅游宣传纳入望城整体形象对外宣传活动中,依托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湘江古镇”国家级名片。以湘江古镇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为重要承载,接入湖南省级精品旅游线路中。深融长株潭、北联洞庭湖、南融湘江、西接大湘西,共筑湖南多元文化体验线;依托京广、沪昆高铁,接入高铁旅游自助旅行大动脉。通过区域整合营销,推进形成“四方延展”的区域旅游协作与旅游客源市场辐射格局。
  2.旅游节会营销
  依托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峰会、湘江论坛等节会活动,凸显“城市人文首善精神,生态环境景区特质,公共服务人本关怀”的望城特色,提高长沙古镇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各大古镇可以根据各自的文化特色,举办水上电影节(靖港古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铜官古镇)、戏曲艺术节(新康古镇)、书法艺术节(书堂小镇)、雕刻艺术节(丁字古街)、“全鱼宴”厨神大赛(乔口古镇)等节会活动,分时分季地交错开展节会活动,形成古镇群整体营销攻势。
  3.创新营销方式
  建立健全旅游营销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营销计划制订程序、营销宣传网络体系、营销过程控制体系、营销绩效评估体系,促进营销效果提升。按照“品牌+线路+网络+活动”的思路构建营销系统,科学整合旅游品牌线路;开发旅游APP,扩充全媒体营销渠道,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策划特色旅游体验活动,提升体验质量,不断加强品牌竞争力。
  此外,为了实现整体协同发展的目标,避免无序重复开发,政府应加强住宿业态、产品开发等方面引导,在各个古镇因地制宜地开发住宿设施,促进品质化的度假酒店、个性化的文化民宿、高端化的古镇客栈、趣味化的“休闲部落”、产业化的主题庄园等业态合理布局,推动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形成多元化的住宿业态。只有各业态融合发展,才可能形成产业优势和聚集效应,最终实现湘江古镇群整体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生态风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难掌控的平衡点。本文将对现在的生态风景区存在的共有问题,提出一些规划建议,以期为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一、生态风景区
期刊
引言  交通对旅游具有重大意义,从旅游的产生到旅游的变革都伴随着交通革命。旅游交通作为旅游的通道,实现了游客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交通与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构建了完整的旅游系统。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必然建立在交通的可达性基础上。高铁的出现为人们展示了大规模快速运输的效应,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发展,实现了游客一直期望的“旅快游慢”的理想状态。高铁快速、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特别受人们欢迎
期刊
引言  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以智慧旅游的方式出行,因此,在这种智慧旅游背景下,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注重智慧旅游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培养符合智慧旅游行业需求的优秀旅游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培养适应智慧旅游所需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急需优化发展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与智慧旅
期刊
引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在“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从一般的“农家乐”向“乡村文明”、向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的内涵发展转变。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未来方向的乡村生态旅游意义重大。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富有乡村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以城镇居民为关键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求知学习、生态体验、亲近自然等需求为核
期刊
引言  在工业革命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学徒制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引进新型的现代学徒制,使高校教育和企业展开新型的合作模式,确保高校毕业生符合行业的职业技术需求。其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高校将高职旅游管理要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把教学培养方案界定在培养技术突出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借助高职旅游教学和公司培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
期刊
引言  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营造现代健康生活的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也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推动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域位置
期刊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大赛精神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相契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比赛,检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的熟练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中职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太大有兴趣。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在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方面相对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且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通过反
期刊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正在培育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为1 350万人左右,今后几年将每年需新增50万~60万人,而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却不足30万人,显然供不应求。同时,旅游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
期刊
引言  毋庸置疑,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为我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且旅游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内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人们出行时间缩短,出行效率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不同的地区旅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强和中国的交流,如对中国居民开放旅游市场。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人们消费,同时也为各个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
期刊
引言  成果导向教育指的是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所拥有的实际能力,即学习成果,通常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成果导向教育重视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重视教育的思维变革,是由传统的重视学科内容发展转向学生毕业后活动行为和能力增长课程发展的变革。可以说,成果导向教育其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于当学生经过学习后真正可以掌握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的职业。对于实践性较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