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研究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十分有利于课堂潜力的开发,是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途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提倡参与教学,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更为具体的教会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活动 有效性 参与教学 个性
  在我国素质教育日趋深人,新课程改革也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响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使得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中,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为加大初中地理课程对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初中地理课堂活动,其使得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得极其重要。如何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应建立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缺少了必要的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易遗忘。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师与生的和谐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应建立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独立的思想,教师是处于辅助和引导角色,那么,如何体现学生这个独立的主体?这就取决于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知道,初中地理学科具有开放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多要素,而各要素之间又相互穿插相互连系。同时又具有差异性和地域性,比如说山地、丘陵、平原、物质、矿产、江河等等要素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根据初中地理课程的这样一些特点,通过活动教学课程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接受地理知识,发现地理问题,共同探讨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撑屋知识,加深印像,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应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发展为宗旨
  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来看,不是所有学生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和同一条道路来发展自身的心理幸质的,其中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注定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中,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首先,每个学生是个体性的具有独立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学生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形式。其次,教师撑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其实际学习状况来实施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抓关键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以青春期,好动是初中生的典型特征,传统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导、讲授、演示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以及对教师重复演示的所谓活动课并不感兴趣,而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也是策划者、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备课中,备学生是基本要求,我们知道不同的学习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备好学生、备好学情,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被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自主的探索学习,其是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包括了分角色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学生授课、多媒体地理图片展、实际观察观测地理知识、制作及实验、模拟操作、探究等等非常多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形式,教师应斟酌学习内容与学生具体学情合理采用更进一步的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十分有利于课堂潜力的开发,是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途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提倡参与教学,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更为具体的教会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效果。作者以其讲授的“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采用“求知共同体”模型,对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认知、教师的作用以及数字媒体传播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显然超过纯粹的慕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求知共同体;质性研究;雨课堂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
期刊
【内容摘要】网络上的文本流行往往以“流行体”的形式出现,从“流行语”到“流行体”的跨越,是流行的一次华丽转身,“体”的本质体现为“情绪体”“规则体”“关系体”等,它们共同为流行注入了新的动力,让网络社会的流行变得更容易。然而由情绪、规则和关系所供给的流行动力因为个体的缺陷都不能持久,这就让流行现象总是昙花一现,无法像经典那样经久流传。  【关键词】流行体;情绪体;规则体;经典;动力  在网络中流行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内容和形式,得出了关于电视科普节目制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内容为王;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贴近性  在科普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一头是观众抱怨“太专业”,一头是专家觉得“不够专业”,如何才能制作出让两头都满意的节目呢?通过《科学讲堂》栏目5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科普节目只有做到“准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去世之后,新华社同事、前同事,其他媒体人和社会大众对其的纪念文章为分析文本展开话语分析,认为纪念话语表现出了集体回忆,必须对有品质、有品位的新闻进行边界区隔,坚守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底线,保护传统职业新闻的边界,重塑新闻理想主义,建构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文化权威。  【关键词】集体记忆;诠释社群;边界工作;文化权威;职业偶像  一、研究緣起  重要媒体人的逝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网剧《我是余欢水》的文学改编为文本,试图从人物形象的确立、影像节奏的呼应和开放式结局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像作品的剧作创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作品的改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流性格;明快节奏;开放式结局;“影”“文”转化  大众对小人物的悲欢并不陌生,事业发展的裹足不前、婚姻围城的困惑无奈,就连朋友、亲人的行为举止也荒诞得让人啼笑皆非,至于红粉知己和蓝颜知己更是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四川十所高校青年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情况。研究发现,微博和新闻客户端是最受青年学生信任和依赖的媒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虽然并非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介,但其在学生群体心目中依然具有最高的公信力。在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认识存在着一定缺陷,集中体现为对新冠肺炎基本性质、命名等问题的认知错误。数据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主题、语言、结构和手法等方面解析了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观察式纪录片;精神价值  《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等联合拍摄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该片采用蹲守拍摄的方式,撷取了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时间上贯穿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
期刊
【内容摘要】温子仁作为活跃在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从执导影片《电锯惊魂》开始受到关注,其影片皆具有“作者化”的独特风格,形成温子仁的“恐怖宇宙”,有着大量且稳定的影迷群体。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视角,以温子仁执导的多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究导演如何通过影片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暗恐效果,分析温子仁执导的电影中意图展现的独特的“负面美学”现象,总结其在后希区柯克时代对“希式悬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新闻学概念、新闻本源及新闻基本原则等入手,提出将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划归“虚假新闻”之列,旨在敦促新闻工作者切实转作风、改文风,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路径,讲好中国故事,守护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基本原则;音乐  近年来,少数年轻新闻工作者制作电视新闻时热衷于添加音乐,竟连新闻人物的报道也概莫能外。目睹少数年轻人误入“无音乐不新闻”歧途,笔者深感不
期刊
【内容摘要】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催动媒介产品的迭代更新和传播格局的变革调整,传媒市场竞争加剧,包括教育报刊、教育电视台在内的传统教育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对新闻传播和教育事业的重视,给教育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通过对内外部情况的SWOT分析,教育媒体可把构建教育融媒体中心作为战略转型的方向,并从组织、理念、资源、平台、内容、产业等六大方面推进深度融合。  【关键词】融媒体中心;SWOT分析;战略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