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传习与个体觉悟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书法传统的学习,我不想叫『传承』,不要说我们继承书法,因为书法是个很大的范畴,既非固定之物,也不归属于某一代人,是『汉字人类』所共有的,我们只是在书法流传过程中学习书法,叫『传习』,这个词似乎更有意味。在书法传习过程中,怎样觉悟这种技艺与我们自身的血肉关联,并觉悟我们个体的精神性,从而引向审美生发7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在写字中提高?我把这些称之为书法传习与个体觉悟。
  就书体『个性』来说,后人学米芾,当时的吴琚学得好,令人说曹宝麟老师也学得绝像,可我们写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是吴琚,哪个是曹宝麟,哪个是米芾。正如人的五官,长法与身体结构区别都不大,但即使是双胞胎,人们也容易区别开来。所以书法的个性特点就在于,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而这一点点不同,就构成了一个『新』,这就是说,并非要求我们有非常大不同的书写,而完全的变异,要么是短命的,要么成为另一物,已非书法。历代的典型在这里,历代人不断的『创新』结果也摆在这里,因此从历史流变来看,书法的『新』,并不是完全变一个体,变一种写法,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某些东西,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你的了。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代碑帖,是因为我们不可能逃过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妄自『创新』的话,肯定搞不了几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书法探索,今天年轻一辈的人知道多少?再过几年,知道的就更少了。显然他们的『创新』是不具有传习价值的,甚至连自身的规律都没有形成。如果不可流传,我们今天写字是为什么呢7仅仅是为了入展或获奖吗?当然展览获奖也是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事情。如果想要将书艺作为终身追求的话,那么不断把自己的前修否定掉再创新风格,这种否定是没有价值的,这与不断提高境界的那种否定是两码事。所以我们要选择和传习历代书帖中共性的文化与审美的内涵。
  另外,书法个体中个性的生成,往往是水到渠成的。这说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很难,而且需要时间。所以中国书协把展览的数量减少一点,就是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沉静下来。
  我们从几个相关方面如文化学、生理学、笔迹学等理论方面来探讨一下。比如说笔迹学,法院在判案的时候,笔迹可以和DNA'声音、指纹等几个重要元素,作为个体区别最本质的依据。这就是说,笔迹的意义,在书法风格和个性中,一定程度是天性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做作业的字迹,他其实已经有了风格,只是这种风格还是一种原始风格。小孩的生命体是很圆满的,这种生命个体之内,原本是没有文化的,没有审美的,没有书法性的东西,通过学习历代碑帖,把书法中经典的、共性的东西,移植到小孩身上,让这种书体的框架来规范个人的原本书体。久而久之,我们在不断的磨练当中,把传统的东西学到很多,这个时候写的字就会看上去很『雅正』。而最高的境界,是如老子所言的『复归于婴儿』。本来婴儿是圆满的,为了达到文化与审美的人文生长,必须通过学习,打破那个自发的圆满,在打破的同时逐步建设一种新的文化的审美的圆满,这也是老子所谓『有无相生』。一旦这新一轮的圆满达成,便『复归于婴儿』了。可这也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那应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过一段时间不临帖的时候,躯体会有自动的操作,生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叫『节能』,比如说练健美,一个月就可以把肌肉练出来,但如果过一段时间不练了,肌肉就没了,这就是生理学中所说的『节能』。身体就像有一个运营中心,当你不想做什么并停止操练之时,它会将全部的营养均衡合理地分配到全身,以保证整个身体的健康平衡状态;当你很着意要做什么并全力操练时,它就会帮助你,立即抽调你需要的肌肉的,血气的,或者说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当你很有意识地临王羲之,躯体就会自然给你集中一些营养、能量支持你,在一定时段内,肌肉或者经络就会有类王氏书写反应。久而久之,你写王羲之就会写得很好,可是当你的意识一个时期内,并不在王羲之书法上的时候,它马上就要回收先前给予你的各种能量,渐次撤销先前所蓄积成长的肌筋与气血等等,并将之均衡地分配到全身。这就是很多名家后来不临帖,不思考,越写越糟的原因。很多人后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若不去反思,若不能自觉,就会退步的。所以生理的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躯体训练即临帖方面,一定要坚持。古代人认为,女人生长七岁是一个生理周期,十四岁『及笄』就可以嫁人,男子大约八岁一个周期,这就是说,女孩子脱胎换骨,整个过程是七年,男孩子是八年。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写字,只要有空就写,七年或八年之后就会有一个飞跃,因为躯体在方方面面得到淘洗和置换,这样你的躯体在汉字书写审美方面,会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问题是如果你不写了,身体马上有一个回归作用。所以学习书法的过程,其实是驱使一种正能量,而我们的身体永远是负能量的,即身体永远会趋向于保守其内在的平衡,因为它要确保你的长寿,让你活得更久,更舒服。
  我们在学书初期,必须要实现这一转化过程,只有达到躯体的改变,才能在技术上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符合如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书写状态,才能够进行自然书写。这时候,你与生俱来的笔迹,也会开始发生蜕变,慢慢磨合,久而久之,你的一部分与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一部分相互妥协、各有取舍,出现一个中间状态,这就出现了非人非我的东西,但既是新的又是我的,所以临帖要临一辈子。初期当然不妨广泛涉猎,但也有所偏爱,要写得风格纯粹,必须有所专一,就是因为要考虑到躯体之内,杂存着的不同『笔迹』,会相互干扰。
  这是从笔迹学、生理学方面作的一点阐释,大家可以试试。可以这么说,凡是没有临过帖的自写体,一辈子都不会有高度,所以我们一定要传习几千年来被提炼出的经典,即使全国人都在写王羲之,最后也不会出现风格完全相同的问题。当你写了一辈子王羲之的时候,最后还是自己的东西。因为你总会放松,当技术达到了,一放松就有了苏东坡所谓『无意于隹乃佳』的境界。在生理『节能』机制作用下,手笔自身就会慢慢生长。如果读书也读到点上,知道境界怎么把握,就会发觉手笔中所生长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去扶植和调整,最后会培育到较高的水平。经典的重要性,在于其给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包容各种个性的大框架,比如赵朴初的书法,很典雅,可以供人临摹,但如郑板桥,个性本来就太偏,一旦学到家,要脱出其规模非常难。所以说我们费那么多力气去寻求个性小道,不如顺其自然,借经典的梯子提升自己,往高处走。   在书法文化方面,如经典碑帖,每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都有存储。比如说汉代的书法,一看字就能看出是长袖大褂席地而坐在那里写的,他们是用上半身写字。一直到晋代,王羲之那个时代,都是用上半身写字,上半身参与书写全程。后来有了家具如桌子和凳子之类,再看沈尹默讲的『五指执笔法』,整个身体的参与没有了,只是手臂或肘部在写,所以其变化的空间就愈小。我们之所以主张站着写字,是因为若坐在桌边,大半身体就被阻隔在写字之外了。我们要反思这些,为什么古人写得那么灵动、生动,因为他们身体全都参与了,气血与体感是通贯着的,久而久之其手笔也特别自然。我们现在都是一只手写字,尤其是写小字。苏东坡虽然一只手枕着写字,但他那个时代,还有很多先前贯性的写法,加之他一辈子和笔墨打交道,就成就了他非常高的境界。我们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让自己的躯体在这种轨迹上运作,所以我们须选择一个有效的训练方式,然后一辈子集中注意力去写字。柳公权也好,颜真卿也好,王羲之更不用说,他们平生几乎一直在写字,将一辈子的精力让其躯体做一件事,所以我们令人要有紧迫感。
  古人还有一个限制,即很难看到大量碑帖,在一定程度上这反倒成为一种优势:他的心手都不那么杂乱,一辈子根植于一个东西,故其手笔所写很单纯。现在人可供选择的碑帖太多,若无自家审美主见,则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自己被自己弄乱了,还不说今天的现代化信息让人不能清静。常听人说,写字须融汇百家,故都不敢单纯地做一家一帖的功夫。殊不知,经典在流传中,其实被后人附入很多想当然的东西,比如王羲之的书法,后来被人们附加了很多字外内容,说他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他口(是很简单地写字而已。为什么书法到董其昌那里写得那么柔弱,似乎没有什么精神呢?我们说他好,是从文气与风格上讲的,但从形态上来看,与前人相较,则未免柔弱。唐代把晋人书法作为摹本,宋人又刻了大量摹本,后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偏差。
  很多人在临习前人书法时,往往把连带都临摹下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字被写得越来越圆了。比如李世民,是很有才气的人,字也好,文章也好,他是亲临王羲之的,若把他的字和王羲之的放在一块儿看,他的字变长了,变圆了。之所以长了,可能是因为唐人改善了纸面的条件,幅面宽广了,自上往下写已很方便,故不觉中字被拉长了,圆,是因为他临摹时连同古人连带的东西一齐关注,太注意连带,手笔力点必然因缭绕而散离于原本点画位置,自然渐向于圆形。上一个字和下一个字之间的联系,古人笔下都走的是一根直线,但后来者在临帖中,每每是弧线学过来的,因为他在半路就看到下一字,在这笔没写完,就考虑下一笔怎么走了。
  其实,在临习挥运中,最好是不要考虑下一个字,也不要考虑下一笔,只将勾连当中的点画本原写出来就行。我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帖,所有连带部分都去掉,再看,跟原先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故而要用眼先把外在的东西剥离掉,然后再去临摹,就会更接近本质。我在湖北美院教过半个月的草书课,就用这种方法教学生。明白的学生通过实验进步很快,有的学生未能改变其注意方式,还按以前那样写,就柔弱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孙过庭说『古质今妍』,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后人临习时的观察方法所致。若不是观察字本身,而将所有纸面迹象都关注了,那么,你的眼与手的负担就加重了,且是额外的。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剥离非结构性的东西,要把握骨法,把装饰性的东西去掉,剥去点画两端的东西,直取本画。例如褚遂良,他是当时临《兰亭集序》较好的几个人之一,后来他写楷书时,把王羲之的东西广泛应用,比如很多竖画入笔时作个小弯,这形成他自己的趣味,但也成为他很小气的东西,很做作。再如智永,他的《真草千字文》入笔都很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什么有尖呢?因为他用的是茧纸和鼠须笔,这笔很硬,必然会藏不住锋,这不是王羲之的本意,但智永当作本意去领会,这成为他的风格,但也成为他一种毛病。这就是说,我们今天临摹《兰亭集序》,欲更接近原帖,前提就是要找这种纸和笔,接近其文化原境,如果换一种纸和笔来临摹,这个时候还有意去临摹外部细节,就是错误的。我们学习如何得到『骨』就可以了。所以褚遂良也好,智永也好,包括后来的米芾,学完之后,各得一个病。现在的书家,或爱过分夸张某一细节,久而久之,生理定型了,也会成为病态。我们要引以为戒,对所临碑帖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文化背景,以及书者的状态、姿势等,都要仔细体察。
其他文献
陆俨少《上柏山居图》题跋  黄辉  陆俨少和费新我于一九三五年相识于湖州德清县境内的上柏山福庆坞。一九三七年秋,日寇入侵,陆俨少逃难至四川重庆,费新我一家逃难至苏州。直到一九五三年二人在上海晤面,而目前世传的《上柏山居图》便是见证二人情谊的最好例证。  陆俨少一生共画了几幅《上柏山居图》,也存有一定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数量不会太多。上柏乡友陈锡堂去杭州南山路陆俨少家中,曾见陆俨少刚画完一幅《上
期刊
晋室东迁之后,侨姓世族之间以及侨姓世族与南方本土世族之间的矛盾时而激化时而消解。这其中既有政治利益的冲突,同时也有文化间的冲突,书法艺术就是文化冲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侨姓世族在北方占据主导地位,东迁之后同样对东晋的书法艺术拥有话语权,特别是到了王氏的第三、四代书家中,王羲之的书风笼罩了整个东晋及以后的时代。侨姓世族之间,对于书法艺术的竞技尤以王、庾两家间的『家鸡野鹜』之说最为著名。  庾、王书法争
期刊
四月二十四日,由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这是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百名报名者当中,经过中国书协组织专家严格遴选,最终选出四十二人,成为第二批学员。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以及潘文海、曹宝麟、徐飞、郑晓华、王英健等活动主办方和
期刊
白谦慎:  中州于雷鸣仰慕宝麟的人品、学问、书艺,多年来,尽其所能,热诚弆藏。与其他喜欢书法艺术的收藏者不同的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于雷鸣也有着侦探一般的钻研精神。他敏锐地发现,在宝麟的身上有着当今绝大多数书法家所缺乏的文化素质,而如何通过对一个书法家的关注,将这种日渐稀有的文化素质为今人也为后人呈现出来,就成为他责无旁贷的使命。多年来,他留心记录和宝麟交往的点点滴滴,多方采访宝麟的友人,广泛披览
期刊
康有为的尺牍、简札,纵横奇宕,从心所欲,意法醇厚,为其书法大观园中之奇葩。清季碑盛帖废,草法衰颓,不仅京中名家不擅简牍,甚至像邓石如、张裕钊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其简牍亦实无可取之处,有的直与正书无异,此弊实由偏擅碑学所致。而尊碑抑帖的康氏并没全盘否定帖学之实际功用。指出今日尊碑是因其可以学习古人笔法,而帖则屡翻失真;然而帖学便于人事,瑰姿媚态,尤适宜于简札,证明康氏是一分为二的。康氏尺牍、简札从取法
期刊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农历乙未上巳节,第五居中国书法兰亭奖在新落成的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开幕,《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集》同日发行。  中国书法兰亭奖创立于二OO一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的书法界唯一的综合性奖项,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专业奖,每三年举办一届。历届兰亭奖的获奖、入展作品基本代表了我国一段时期内书法研究和创作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在书坛具有重大影响。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期刊
《楚默全集》凡二十册,是楚默先生在书学研究上用工深沉、博学专精的学术结晶。楚默先生经历了与当代许多学者迥然不同的学术磨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坚持着自己古代隐士般的学术沉潜,在物质富裕的现实大气候下坚守苦行僧般的学术热情,在知识与性情日趋成熟的年纪收获了与常人不同的学术体验。楚默先生近二十年所致力的书法史学、书法理论、书法文化研究,着重于元、明两代,兼涉上下,知性治学,探幽析微,成就最大,也最能体
期刊
《楚默全集》的学术意义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展示了当代书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广度与开拓性。多数成果具有原创性,是对传统书学研究的突破。如楚默《书法解释学》,他将书学研究从认识论转变成本体论,解决了书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关于书法本质的困惑。至今看起来很鲜活;《书法形式美学》将书学研究从外部研究转变为内部研究,关注书法的形式美,具有创新的新视角;《佛教书法史》则填补了书法史的一个空白,尤
期刊
皇皇二十卷本《楚默全集》出版之前,作者曾有十五卷本文集印行,笔者有幸拜读,受益匪浅,并将其中《书法解释学》指定为我校书法专业研究生的必读书。窃以为,这部著作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楚默先生关于书法艺术本体研究的一个高度。在这部著作中,楚默先生以平实酣畅的文笔,近四十万字的篇幅,层层剖析论述,对书法这一复杂而玄妙的艺术形式及其本质作了『简单明了』的解释。从绪论开始,他就一以贯之地从书法本体论的主张和立场出发
期刊
陈志平(二等奖)  颁奖词:陈志平《北宋书家丛考》对北宋诸多书家进行了详细整理和深入研究。本届兰亭奖理论奖评委会认为,该著的上编采用考据之法,以年谱为经,以史事为纬,对书家生卒、家世、行历、交游、著述、书法活动,进行了细致翔实的考证;下编则在史实的基础上予以论说,使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该成果对北宋书法史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获奖感言:拙著《北宋书家丛考》获第五届兰亭奖二等奖,这是继《黄庭坚书学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