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书法传统的学习,我不想叫『传承』,不要说我们继承书法,因为书法是个很大的范畴,既非固定之物,也不归属于某一代人,是『汉字人类』所共有的,我们只是在书法流传过程中学习书法,叫『传习』,这个词似乎更有意味。在书法传习过程中,怎样觉悟这种技艺与我们自身的血肉关联,并觉悟我们个体的精神性,从而引向审美生发7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在写字中提高?我把这些称之为书法传习与个体觉悟。
就书体『个性』来说,后人学米芾,当时的吴琚学得好,令人说曹宝麟老师也学得绝像,可我们写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是吴琚,哪个是曹宝麟,哪个是米芾。正如人的五官,长法与身体结构区别都不大,但即使是双胞胎,人们也容易区别开来。所以书法的个性特点就在于,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而这一点点不同,就构成了一个『新』,这就是说,并非要求我们有非常大不同的书写,而完全的变异,要么是短命的,要么成为另一物,已非书法。历代的典型在这里,历代人不断的『创新』结果也摆在这里,因此从历史流变来看,书法的『新』,并不是完全变一个体,变一种写法,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某些东西,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你的了。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代碑帖,是因为我们不可能逃过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妄自『创新』的话,肯定搞不了几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书法探索,今天年轻一辈的人知道多少?再过几年,知道的就更少了。显然他们的『创新』是不具有传习价值的,甚至连自身的规律都没有形成。如果不可流传,我们今天写字是为什么呢7仅仅是为了入展或获奖吗?当然展览获奖也是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事情。如果想要将书艺作为终身追求的话,那么不断把自己的前修否定掉再创新风格,这种否定是没有价值的,这与不断提高境界的那种否定是两码事。所以我们要选择和传习历代书帖中共性的文化与审美的内涵。
另外,书法个体中个性的生成,往往是水到渠成的。这说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很难,而且需要时间。所以中国书协把展览的数量减少一点,就是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沉静下来。
我们从几个相关方面如文化学、生理学、笔迹学等理论方面来探讨一下。比如说笔迹学,法院在判案的时候,笔迹可以和DNA'声音、指纹等几个重要元素,作为个体区别最本质的依据。这就是说,笔迹的意义,在书法风格和个性中,一定程度是天性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做作业的字迹,他其实已经有了风格,只是这种风格还是一种原始风格。小孩的生命体是很圆满的,这种生命个体之内,原本是没有文化的,没有审美的,没有书法性的东西,通过学习历代碑帖,把书法中经典的、共性的东西,移植到小孩身上,让这种书体的框架来规范个人的原本书体。久而久之,我们在不断的磨练当中,把传统的东西学到很多,这个时候写的字就会看上去很『雅正』。而最高的境界,是如老子所言的『复归于婴儿』。本来婴儿是圆满的,为了达到文化与审美的人文生长,必须通过学习,打破那个自发的圆满,在打破的同时逐步建设一种新的文化的审美的圆满,这也是老子所谓『有无相生』。一旦这新一轮的圆满达成,便『复归于婴儿』了。可这也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那应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过一段时间不临帖的时候,躯体会有自动的操作,生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叫『节能』,比如说练健美,一个月就可以把肌肉练出来,但如果过一段时间不练了,肌肉就没了,这就是生理学中所说的『节能』。身体就像有一个运营中心,当你不想做什么并停止操练之时,它会将全部的营养均衡合理地分配到全身,以保证整个身体的健康平衡状态;当你很着意要做什么并全力操练时,它就会帮助你,立即抽调你需要的肌肉的,血气的,或者说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当你很有意识地临王羲之,躯体就会自然给你集中一些营养、能量支持你,在一定时段内,肌肉或者经络就会有类王氏书写反应。久而久之,你写王羲之就会写得很好,可是当你的意识一个时期内,并不在王羲之书法上的时候,它马上就要回收先前给予你的各种能量,渐次撤销先前所蓄积成长的肌筋与气血等等,并将之均衡地分配到全身。这就是很多名家后来不临帖,不思考,越写越糟的原因。很多人后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若不去反思,若不能自觉,就会退步的。所以生理的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躯体训练即临帖方面,一定要坚持。古代人认为,女人生长七岁是一个生理周期,十四岁『及笄』就可以嫁人,男子大约八岁一个周期,这就是说,女孩子脱胎换骨,整个过程是七年,男孩子是八年。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写字,只要有空就写,七年或八年之后就会有一个飞跃,因为躯体在方方面面得到淘洗和置换,这样你的躯体在汉字书写审美方面,会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问题是如果你不写了,身体马上有一个回归作用。所以学习书法的过程,其实是驱使一种正能量,而我们的身体永远是负能量的,即身体永远会趋向于保守其内在的平衡,因为它要确保你的长寿,让你活得更久,更舒服。
我们在学书初期,必须要实现这一转化过程,只有达到躯体的改变,才能在技术上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符合如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书写状态,才能够进行自然书写。这时候,你与生俱来的笔迹,也会开始发生蜕变,慢慢磨合,久而久之,你的一部分与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一部分相互妥协、各有取舍,出现一个中间状态,这就出现了非人非我的东西,但既是新的又是我的,所以临帖要临一辈子。初期当然不妨广泛涉猎,但也有所偏爱,要写得风格纯粹,必须有所专一,就是因为要考虑到躯体之内,杂存着的不同『笔迹』,会相互干扰。
这是从笔迹学、生理学方面作的一点阐释,大家可以试试。可以这么说,凡是没有临过帖的自写体,一辈子都不会有高度,所以我们一定要传习几千年来被提炼出的经典,即使全国人都在写王羲之,最后也不会出现风格完全相同的问题。当你写了一辈子王羲之的时候,最后还是自己的东西。因为你总会放松,当技术达到了,一放松就有了苏东坡所谓『无意于隹乃佳』的境界。在生理『节能』机制作用下,手笔自身就会慢慢生长。如果读书也读到点上,知道境界怎么把握,就会发觉手笔中所生长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去扶植和调整,最后会培育到较高的水平。经典的重要性,在于其给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包容各种个性的大框架,比如赵朴初的书法,很典雅,可以供人临摹,但如郑板桥,个性本来就太偏,一旦学到家,要脱出其规模非常难。所以说我们费那么多力气去寻求个性小道,不如顺其自然,借经典的梯子提升自己,往高处走。 在书法文化方面,如经典碑帖,每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都有存储。比如说汉代的书法,一看字就能看出是长袖大褂席地而坐在那里写的,他们是用上半身写字。一直到晋代,王羲之那个时代,都是用上半身写字,上半身参与书写全程。后来有了家具如桌子和凳子之类,再看沈尹默讲的『五指执笔法』,整个身体的参与没有了,只是手臂或肘部在写,所以其变化的空间就愈小。我们之所以主张站着写字,是因为若坐在桌边,大半身体就被阻隔在写字之外了。我们要反思这些,为什么古人写得那么灵动、生动,因为他们身体全都参与了,气血与体感是通贯着的,久而久之其手笔也特别自然。我们现在都是一只手写字,尤其是写小字。苏东坡虽然一只手枕着写字,但他那个时代,还有很多先前贯性的写法,加之他一辈子和笔墨打交道,就成就了他非常高的境界。我们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让自己的躯体在这种轨迹上运作,所以我们须选择一个有效的训练方式,然后一辈子集中注意力去写字。柳公权也好,颜真卿也好,王羲之更不用说,他们平生几乎一直在写字,将一辈子的精力让其躯体做一件事,所以我们令人要有紧迫感。
古人还有一个限制,即很难看到大量碑帖,在一定程度上这反倒成为一种优势:他的心手都不那么杂乱,一辈子根植于一个东西,故其手笔所写很单纯。现在人可供选择的碑帖太多,若无自家审美主见,则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自己被自己弄乱了,还不说今天的现代化信息让人不能清静。常听人说,写字须融汇百家,故都不敢单纯地做一家一帖的功夫。殊不知,经典在流传中,其实被后人附入很多想当然的东西,比如王羲之的书法,后来被人们附加了很多字外内容,说他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他口(是很简单地写字而已。为什么书法到董其昌那里写得那么柔弱,似乎没有什么精神呢?我们说他好,是从文气与风格上讲的,但从形态上来看,与前人相较,则未免柔弱。唐代把晋人书法作为摹本,宋人又刻了大量摹本,后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偏差。
很多人在临习前人书法时,往往把连带都临摹下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字被写得越来越圆了。比如李世民,是很有才气的人,字也好,文章也好,他是亲临王羲之的,若把他的字和王羲之的放在一块儿看,他的字变长了,变圆了。之所以长了,可能是因为唐人改善了纸面的条件,幅面宽广了,自上往下写已很方便,故不觉中字被拉长了,圆,是因为他临摹时连同古人连带的东西一齐关注,太注意连带,手笔力点必然因缭绕而散离于原本点画位置,自然渐向于圆形。上一个字和下一个字之间的联系,古人笔下都走的是一根直线,但后来者在临帖中,每每是弧线学过来的,因为他在半路就看到下一字,在这笔没写完,就考虑下一笔怎么走了。
其实,在临习挥运中,最好是不要考虑下一个字,也不要考虑下一笔,只将勾连当中的点画本原写出来就行。我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帖,所有连带部分都去掉,再看,跟原先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故而要用眼先把外在的东西剥离掉,然后再去临摹,就会更接近本质。我在湖北美院教过半个月的草书课,就用这种方法教学生。明白的学生通过实验进步很快,有的学生未能改变其注意方式,还按以前那样写,就柔弱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孙过庭说『古质今妍』,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后人临习时的观察方法所致。若不是观察字本身,而将所有纸面迹象都关注了,那么,你的眼与手的负担就加重了,且是额外的。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剥离非结构性的东西,要把握骨法,把装饰性的东西去掉,剥去点画两端的东西,直取本画。例如褚遂良,他是当时临《兰亭集序》较好的几个人之一,后来他写楷书时,把王羲之的东西广泛应用,比如很多竖画入笔时作个小弯,这形成他自己的趣味,但也成为他很小气的东西,很做作。再如智永,他的《真草千字文》入笔都很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什么有尖呢?因为他用的是茧纸和鼠须笔,这笔很硬,必然会藏不住锋,这不是王羲之的本意,但智永当作本意去领会,这成为他的风格,但也成为他一种毛病。这就是说,我们今天临摹《兰亭集序》,欲更接近原帖,前提就是要找这种纸和笔,接近其文化原境,如果换一种纸和笔来临摹,这个时候还有意去临摹外部细节,就是错误的。我们学习如何得到『骨』就可以了。所以褚遂良也好,智永也好,包括后来的米芾,学完之后,各得一个病。现在的书家,或爱过分夸张某一细节,久而久之,生理定型了,也会成为病态。我们要引以为戒,对所临碑帖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文化背景,以及书者的状态、姿势等,都要仔细体察。
就书体『个性』来说,后人学米芾,当时的吴琚学得好,令人说曹宝麟老师也学得绝像,可我们写字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是吴琚,哪个是曹宝麟,哪个是米芾。正如人的五官,长法与身体结构区别都不大,但即使是双胞胎,人们也容易区别开来。所以书法的个性特点就在于,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而这一点点不同,就构成了一个『新』,这就是说,并非要求我们有非常大不同的书写,而完全的变异,要么是短命的,要么成为另一物,已非书法。历代的典型在这里,历代人不断的『创新』结果也摆在这里,因此从历史流变来看,书法的『新』,并不是完全变一个体,变一种写法,而是在书写的过程中,流露出自己的某些东西,因为有了这些东西,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你的了。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代碑帖,是因为我们不可能逃过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妄自『创新』的话,肯定搞不了几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很多书法探索,今天年轻一辈的人知道多少?再过几年,知道的就更少了。显然他们的『创新』是不具有传习价值的,甚至连自身的规律都没有形成。如果不可流传,我们今天写字是为什么呢7仅仅是为了入展或获奖吗?当然展览获奖也是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事情。如果想要将书艺作为终身追求的话,那么不断把自己的前修否定掉再创新风格,这种否定是没有价值的,这与不断提高境界的那种否定是两码事。所以我们要选择和传习历代书帖中共性的文化与审美的内涵。
另外,书法个体中个性的生成,往往是水到渠成的。这说起来很轻松但做起来很难,而且需要时间。所以中国书协把展览的数量减少一点,就是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沉静下来。
我们从几个相关方面如文化学、生理学、笔迹学等理论方面来探讨一下。比如说笔迹学,法院在判案的时候,笔迹可以和DNA'声音、指纹等几个重要元素,作为个体区别最本质的依据。这就是说,笔迹的意义,在书法风格和个性中,一定程度是天性的。我们看一个小孩做作业的字迹,他其实已经有了风格,只是这种风格还是一种原始风格。小孩的生命体是很圆满的,这种生命个体之内,原本是没有文化的,没有审美的,没有书法性的东西,通过学习历代碑帖,把书法中经典的、共性的东西,移植到小孩身上,让这种书体的框架来规范个人的原本书体。久而久之,我们在不断的磨练当中,把传统的东西学到很多,这个时候写的字就会看上去很『雅正』。而最高的境界,是如老子所言的『复归于婴儿』。本来婴儿是圆满的,为了达到文化与审美的人文生长,必须通过学习,打破那个自发的圆满,在打破的同时逐步建设一种新的文化的审美的圆满,这也是老子所谓『有无相生』。一旦这新一轮的圆满达成,便『复归于婴儿』了。可这也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那应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过一段时间不临帖的时候,躯体会有自动的操作,生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叫『节能』,比如说练健美,一个月就可以把肌肉练出来,但如果过一段时间不练了,肌肉就没了,这就是生理学中所说的『节能』。身体就像有一个运营中心,当你不想做什么并停止操练之时,它会将全部的营养均衡合理地分配到全身,以保证整个身体的健康平衡状态;当你很着意要做什么并全力操练时,它就会帮助你,立即抽调你需要的肌肉的,血气的,或者说整个神经系统的支持。当你很有意识地临王羲之,躯体就会自然给你集中一些营养、能量支持你,在一定时段内,肌肉或者经络就会有类王氏书写反应。久而久之,你写王羲之就会写得很好,可是当你的意识一个时期内,并不在王羲之书法上的时候,它马上就要回收先前给予你的各种能量,渐次撤销先前所蓄积成长的肌筋与气血等等,并将之均衡地分配到全身。这就是很多名家后来不临帖,不思考,越写越糟的原因。很多人后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若不去反思,若不能自觉,就会退步的。所以生理的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躯体训练即临帖方面,一定要坚持。古代人认为,女人生长七岁是一个生理周期,十四岁『及笄』就可以嫁人,男子大约八岁一个周期,这就是说,女孩子脱胎换骨,整个过程是七年,男孩子是八年。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写字,只要有空就写,七年或八年之后就会有一个飞跃,因为躯体在方方面面得到淘洗和置换,这样你的躯体在汉字书写审美方面,会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问题是如果你不写了,身体马上有一个回归作用。所以学习书法的过程,其实是驱使一种正能量,而我们的身体永远是负能量的,即身体永远会趋向于保守其内在的平衡,因为它要确保你的长寿,让你活得更久,更舒服。
我们在学书初期,必须要实现这一转化过程,只有达到躯体的改变,才能在技术上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度,符合如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书写状态,才能够进行自然书写。这时候,你与生俱来的笔迹,也会开始发生蜕变,慢慢磨合,久而久之,你的一部分与王羲之或黄山谷的一部分相互妥协、各有取舍,出现一个中间状态,这就出现了非人非我的东西,但既是新的又是我的,所以临帖要临一辈子。初期当然不妨广泛涉猎,但也有所偏爱,要写得风格纯粹,必须有所专一,就是因为要考虑到躯体之内,杂存着的不同『笔迹』,会相互干扰。
这是从笔迹学、生理学方面作的一点阐释,大家可以试试。可以这么说,凡是没有临过帖的自写体,一辈子都不会有高度,所以我们一定要传习几千年来被提炼出的经典,即使全国人都在写王羲之,最后也不会出现风格完全相同的问题。当你写了一辈子王羲之的时候,最后还是自己的东西。因为你总会放松,当技术达到了,一放松就有了苏东坡所谓『无意于隹乃佳』的境界。在生理『节能』机制作用下,手笔自身就会慢慢生长。如果读书也读到点上,知道境界怎么把握,就会发觉手笔中所生长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去扶植和调整,最后会培育到较高的水平。经典的重要性,在于其给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包容各种个性的大框架,比如赵朴初的书法,很典雅,可以供人临摹,但如郑板桥,个性本来就太偏,一旦学到家,要脱出其规模非常难。所以说我们费那么多力气去寻求个性小道,不如顺其自然,借经典的梯子提升自己,往高处走。 在书法文化方面,如经典碑帖,每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都有存储。比如说汉代的书法,一看字就能看出是长袖大褂席地而坐在那里写的,他们是用上半身写字。一直到晋代,王羲之那个时代,都是用上半身写字,上半身参与书写全程。后来有了家具如桌子和凳子之类,再看沈尹默讲的『五指执笔法』,整个身体的参与没有了,只是手臂或肘部在写,所以其变化的空间就愈小。我们之所以主张站着写字,是因为若坐在桌边,大半身体就被阻隔在写字之外了。我们要反思这些,为什么古人写得那么灵动、生动,因为他们身体全都参与了,气血与体感是通贯着的,久而久之其手笔也特别自然。我们现在都是一只手写字,尤其是写小字。苏东坡虽然一只手枕着写字,但他那个时代,还有很多先前贯性的写法,加之他一辈子和笔墨打交道,就成就了他非常高的境界。我们今天没有那么多时间,让自己的躯体在这种轨迹上运作,所以我们须选择一个有效的训练方式,然后一辈子集中注意力去写字。柳公权也好,颜真卿也好,王羲之更不用说,他们平生几乎一直在写字,将一辈子的精力让其躯体做一件事,所以我们令人要有紧迫感。
古人还有一个限制,即很难看到大量碑帖,在一定程度上这反倒成为一种优势:他的心手都不那么杂乱,一辈子根植于一个东西,故其手笔所写很单纯。现在人可供选择的碑帖太多,若无自家审美主见,则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自己被自己弄乱了,还不说今天的现代化信息让人不能清静。常听人说,写字须融汇百家,故都不敢单纯地做一家一帖的功夫。殊不知,经典在流传中,其实被后人附入很多想当然的东西,比如王羲之的书法,后来被人们附加了很多字外内容,说他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他口(是很简单地写字而已。为什么书法到董其昌那里写得那么柔弱,似乎没有什么精神呢?我们说他好,是从文气与风格上讲的,但从形态上来看,与前人相较,则未免柔弱。唐代把晋人书法作为摹本,宋人又刻了大量摹本,后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偏差。
很多人在临习前人书法时,往往把连带都临摹下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字被写得越来越圆了。比如李世民,是很有才气的人,字也好,文章也好,他是亲临王羲之的,若把他的字和王羲之的放在一块儿看,他的字变长了,变圆了。之所以长了,可能是因为唐人改善了纸面的条件,幅面宽广了,自上往下写已很方便,故不觉中字被拉长了,圆,是因为他临摹时连同古人连带的东西一齐关注,太注意连带,手笔力点必然因缭绕而散离于原本点画位置,自然渐向于圆形。上一个字和下一个字之间的联系,古人笔下都走的是一根直线,但后来者在临帖中,每每是弧线学过来的,因为他在半路就看到下一字,在这笔没写完,就考虑下一笔怎么走了。
其实,在临习挥运中,最好是不要考虑下一个字,也不要考虑下一笔,只将勾连当中的点画本原写出来就行。我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帖,所有连带部分都去掉,再看,跟原先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故而要用眼先把外在的东西剥离掉,然后再去临摹,就会更接近本质。我在湖北美院教过半个月的草书课,就用这种方法教学生。明白的学生通过实验进步很快,有的学生未能改变其注意方式,还按以前那样写,就柔弱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孙过庭说『古质今妍』,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后人临习时的观察方法所致。若不是观察字本身,而将所有纸面迹象都关注了,那么,你的眼与手的负担就加重了,且是额外的。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剥离非结构性的东西,要把握骨法,把装饰性的东西去掉,剥去点画两端的东西,直取本画。例如褚遂良,他是当时临《兰亭集序》较好的几个人之一,后来他写楷书时,把王羲之的东西广泛应用,比如很多竖画入笔时作个小弯,这形成他自己的趣味,但也成为他很小气的东西,很做作。再如智永,他的《真草千字文》入笔都很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什么有尖呢?因为他用的是茧纸和鼠须笔,这笔很硬,必然会藏不住锋,这不是王羲之的本意,但智永当作本意去领会,这成为他的风格,但也成为他一种毛病。这就是说,我们今天临摹《兰亭集序》,欲更接近原帖,前提就是要找这种纸和笔,接近其文化原境,如果换一种纸和笔来临摹,这个时候还有意去临摹外部细节,就是错误的。我们学习如何得到『骨』就可以了。所以褚遂良也好,智永也好,包括后来的米芾,学完之后,各得一个病。现在的书家,或爱过分夸张某一细节,久而久之,生理定型了,也会成为病态。我们要引以为戒,对所临碑帖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文化背景,以及书者的状态、姿势等,都要仔细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