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诉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8813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我们准备去坟茔祭祀岳父母。昨天,儿子找到在林场上班的朋友,要来了30棵松树苗,又买了鲜花,给岳父母送上鲜花的同时,还要在坟茔周围栽上树。
  岳父母的坟茔在离县城50公里外的乡下,在他们生前居住的村子西南边的山坡下,二老躺在那里已经27年了。头些年因为路途比较远,乘坐客车不能直接到达,去祭祀他们的时候很少,只是通过别样方法对他们表示了怀念。近两年,儿子买了车,方便了,我们去那里的次数就比较多了。2016年的秋天,还为他们二老立了石碑。
  儿子开着车,我和妻坐在车上,向岳父母的坟茔驶去。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乡里,再往北还有10公里的乡路就到岳父母长眠的地方了。车子驶上了岳父母健在时我们去看他们经常走的那段路,透过车窗玻璃,看着跑向车底的路,望着两边连绵不绝逶迤的群山,瞅着已经解冻哗哗流淌的小河,我思绪的湖水荡起涟漪……
  1981年深秋的一天下午,忘记是怎么得知的了,岳母病了,病得很重,住进了乡卫生院。我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妻。翌日清晨,我和妻子坐上了第一班开往乡里的客车。到达乡里,走进岳母的病房,看见岳母已经不能说话了,两眼虽然睁着却一点不动。两天后,她就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天,天阴沉沉的飘洒着小雨。
  从多年前开始,每当回忆起当年妻妹的诉说,我就明白,岳母得的病一定是脑血管疾病。她肯定是血压高却不知,导致脑出血。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每天像钟摆一样不停劳作,怎么能不得病呢?
  岳母共生养了7个女儿,这是盼“小子”的结果。但岳母没嫌弃她们,女儿也是孩子,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为了孩子们,岳母必须得劳作,不停地劳作,每天早晨,第一个从炕上爬起来。她要做早饭,好让丈夫去上班(岳父有两年曾在乡粮食所上班),好让女儿去上学。丈夫上班走了,女儿上学走了,收拾好屋子,料理好鸡鹅猪,岳母扛起镐头或者锄头下地了。除了房前屋后的菜地外,还有一些自留地在山上,种上了玉米等庄稼。那时种庄稼不像现在,只要把种子撒进土里就什么也不用管了,只等着秋天收获就行。要像生产队一样三铲三蹚。春种、夏锄、秋收,岳母大多时间是在地里。太阳晒,风吹,遇到下雨来不及躲避还要遭雨淋。日积月累,岳母的容颜过早地衰老了,身体落下了毛病。劳累一天,吃完晚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这时,她才感到浑身酸痛。为了支撑第二天的劳动,“镇痛片”成了她的“最爱”。上山干活前,必须吃上两片,否则,浑身没力气。
  岳母上山干活儿时,有不少时候带着筐,遇到猪可以吃的东西就采了带回来。
  全家9口人,日子当然不富裕,仅有的钱岳母都花在了女儿们身上。她自己成年累月穿着不是蓝就是灰的粗布衣裳,有的上面还打着补丁。那年我们给她买了6尺灰色布料让她做条裤子,她却给了女儿。
  岳母生活在大山里,真的是什么也没享受到。她生前见过的最大电器就是我在五金公司上班时为她买的那个台式半导体收音机。有时我想,如果岳母健在,我一定给她买一台彩色电视机,让她看看这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的大千世界。
  岳母受累受苦,钱对于她应该是最最重要的,但她却放着来钱的道不走。在她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先后有5个女儿出嫁,按“理”她能得到不少钱。但她没那么做。女儿看好谁跟去就行,只要男的对她好。女儿们结婚成家以后,她还那么的惦记她们,尽力帮助她们。比如对我们,只要有方便车,她就要把农村仅有的玉米面、煎饼捎来,冬天又把包好冻好的黏豆包捎给我们。
  岳母去世后不到一年,岳父也因病离开了我们,去往山里追赶岳母了。我们把他安葬在岳母的身旁。
  从县城出发时,天就阴沉沉的,我们企盼老天可别下雨,让我们祭祀完再下。还好,我们很有天缘。树栽完了,摆放上鲜花,天还只是阴着。要走了,我们怀着依恋的心情向岳父母的坟茔深情地望着。那些干枯的杂草被我们弄到了一边,岳父母的“院子”干净了许多。刚刚栽下的小松树,呈圓形围在了坟茔的四周。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黄耿辛
其他文献
最近,我结识了快手这个社交软件,就饶有兴趣地用手指戳戳戳,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被打开了,就像打开一个坛子,从里面溢出千奇百怪的味道和模样来。  瞧瞧,我的左邻右舍们不知啥时都成了主播。张三正唱着走了调儿的流行歌曲,不亦乐乎;李四对着数以百计的看客抖搂家丑,侃侃而谈;王麻子发了条段子,段子里的他赤膊在雪地里对着呼呼的北风大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一副威武霸气。恍惚间,就像走进一个热闹的集市。集市通往全国
期刊
茶农“老婆子”  南云台山中麓,花果山景区的山腰上,有一户茶农,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原来,两个儿子各住一半,共用一个院子。如今,大儿子在城里买了房,搬走了,偶尔回来住上一两天。小楼院前有个门楼,六七十平方米的样子,是茶业加工的作坊,也是老两口的居室。  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還有一块不大的菜地。一年四月下旬,我们过来买茶的时候,见园子里一些常见菜,也是长得青旺旺的。房前屋后的樱桃、山楂也
期刊
我的母亲名叫彩女,她离开人世已经十多年了。  母亲五岁时便失去了父爱。我从未谋面的外祖父是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去世的。外祖母在我母亲不到18岁时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母亲和一个大她12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其实,母亲还有一个二姐,但因家里穷,养不起,十多岁时丢了,解放后多次寻找也没有结果。听母亲讲,这位二姐应该早已不在人世了,战乱年代,就是不被乱枪打死,也被饿死。母亲的苦,还体现在培养我们几个儿女上。父亲
期刊
说起读书,就想起去世多年的父亲。他老人家生在穷山沟,一辈子同土坷垃、石头打交道。生活贫困潦倒,读书就更别提了,按他的说法,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悲惨的经历,使他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可是,那年月,没钱,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又怎么让孩子上学读书呢?  但他并不死心,为了却夙愿,他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儿以换取更多的劳力款,冬闲时节,就到天寒地冻的石塘窝里开山卖石。无奈的是,钱少孩子多。这就造成了家中
期刊
故乡,若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画中最柔软的花朵。  无论是哪一位文人墨客,落笔时都是带着一份生生的疼,无论是在觥筹交错间,还是在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已然潜滋蔓长着,活色生香了一份爱的期盼。母亲的唠叨里,满满是爱的情愫,父亲的沉默不语中,却尽承载着无声的挚爱。那农家的小舟,牛娃的牧笛,叔叔的二胡,堂姐的琵琶,母亲在村口遥相守望的身影,总是在无声静默间,老了容颜,厚了思
期刊
太阳刚刚拱出地平线,在这深秋时节,远远望去,红松林就像一条宽宽的翠绿色玉带,束在大山腰间,将大山扮成了一个身着盛装的东北汉子,阳光热烈,敦厚雄壮。  “就这儿了。”小吕把电动车停靠好,见我要从车厢跳下,赶紧过来搀住我,“慢点儿!”她将车厢里备好的两节木棍分给我一根。这是根柞木棍儿,直径约三四厘米,长也就五六十厘米,握在手里,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还挺瓷实。又拿起两个小筐,也是一人一个,只是她筐里多了
期刊
近日遇到一位老同学,谈起她年迈的老爸因病住院的事,一脸的伤感:“唉,人老了真是可悲,全身都是病,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挂滴、打针什么的折腾个没完没了,真是受罪啊!他自己痛苦,我们做子女的也累。特别不忍心的是,病痛的折磨让人有生不如死的痛楚……”  因为长辈年老多病,我前几年往医院跑的次数也在增多。亲眼目睹了那些年老病残者的凄惨人生,于是就有了“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感慨。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
期刊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
期刊
已是初冬,阳光略显稀薄,天地之间的色泽变得清冷起来。原先层层叠叠的绿植,如今全隐退去了。开着车,缓缓向前,窗外的树往后退,旷野、村庄、河流也往后退。我开车并不快,少半是因为技术,大半是一路移动的风景。那些从车窗外掠过的景色,时时润着我的眼眸:一湾浅滩,几丛芦花,一棵柿树,三两只白鹭,在疏淡的冬季,苍茫而辽远。想起王维的诗“漠漠水田飞白鹭”,这样的画面放在初冬的旷野上,同样适合,远瞧近观都恰似一幅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