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这里,我们运用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去指导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把他的“生活教育”的方法,化为我们的具体行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实践活动
陶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主张“社会即学校”,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去获取知识、去服务于社会。所以,在今天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更新观念,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儿童的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使孩子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世界,拓展想象和思维空间。这样的学习才能是生动的、互动的,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获取方法、掌握知识、发展情感。比如我校三年级设计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是《找春天》,老师先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文章、儿歌、歌曲、故事、对联、图片、影像……然后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借助欣赏影片和照片来赏春,拿起自己的笔写春,用诗词歌赋和对联来颂春,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准备充分,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课堂,使想象飞起来,语言思维活起来。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成语擂台赛》这一实践活动,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成语,在实际生活中找寻应用成语的途径和范例,有一定积累后,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慧眼识错”、“成语接龙”、“巧填表格”、“趣填成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它的踪迹,纠正生活中用错的现象。
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到更丰富的学问。”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应把“课外”途径视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桥梁。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课外调查研究,去水利局、气象站、环保局了解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球和环保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三年级课本中有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以下相关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1.搜集资料。课前组织学生阅读“海洋生物”的书籍,找一找鲸和其他海洋生物的资料。2.整理资料。鼓励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在读书笔记上,或办成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比一比谁做得好。在学习时,学生因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而显得兴趣高涨,每当读到一个知识点,学生就会把自己学到的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同学们还争当“海洋知识小博士”,把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课堂的气氛热烈,师生共同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为了鼓励学生的这种学习劲头,进一步引导他们开阔视野,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到水族馆,以“喧闹的海洋”为主题继续开展对海洋的研究。这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高涨了,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参观访问,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以热点问题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热点问题,而这些正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基本途径。如针对美国发动的系列战争,我们可开展“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撰写和平倡议书,“保卫家园”演讲比赛等形式,表达自己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声。我们还借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体验社会,校园的方方面面,感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借此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学生对此积极性非常高,找到很多焦点,如“辐射知识知多少”,“由校车引发的思考”,“零花钱怎样用”,“看电视好不好”等。热点话题选出以后,大家集体讨论进行筛选整理,找出最为热的问题准备进行访谈,让学生在相互的访谈中增长知识才干,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理论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建设并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把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快乐地成长,同时也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我们老师心中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董春华.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4(03)
[3]周燕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浅析——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视角[J].文学教育(中),2013(08)
[4]贡如云.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阐释[J].教育评论,2013(03)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实践活动
陶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主张“社会即学校”,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去获取知识、去服务于社会。所以,在今天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更新观念,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儿童的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使孩子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世界,拓展想象和思维空间。这样的学习才能是生动的、互动的,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获取方法、掌握知识、发展情感。比如我校三年级设计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是《找春天》,老师先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文章、儿歌、歌曲、故事、对联、图片、影像……然后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借助欣赏影片和照片来赏春,拿起自己的笔写春,用诗词歌赋和对联来颂春,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准备充分,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课堂,使想象飞起来,语言思维活起来。这次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成语擂台赛》这一实践活动,可以事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成语,在实际生活中找寻应用成语的途径和范例,有一定积累后,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慧眼识错”、“成语接龙”、“巧填表格”、“趣填成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对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它的踪迹,纠正生活中用错的现象。
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学到更丰富的学问。”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应把“课外”途径视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的桥梁。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课外调查研究,去水利局、气象站、环保局了解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球和环保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三年级课本中有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以下相关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1.搜集资料。课前组织学生阅读“海洋生物”的书籍,找一找鲸和其他海洋生物的资料。2.整理资料。鼓励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在读书笔记上,或办成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比一比谁做得好。在学习时,学生因搜集到大量的资料而显得兴趣高涨,每当读到一个知识点,学生就会把自己学到的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同学们还争当“海洋知识小博士”,把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课堂的气氛热烈,师生共同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为了鼓励学生的这种学习劲头,进一步引导他们开阔视野,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到水族馆,以“喧闹的海洋”为主题继续开展对海洋的研究。这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高涨了,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参观访问,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以热点问题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热点问题,而这些正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基本途径。如针对美国发动的系列战争,我们可开展“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撰写和平倡议书,“保卫家园”演讲比赛等形式,表达自己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心声。我们还借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体验社会,校园的方方面面,感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借此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学生对此积极性非常高,找到很多焦点,如“辐射知识知多少”,“由校车引发的思考”,“零花钱怎样用”,“看电视好不好”等。热点话题选出以后,大家集体讨论进行筛选整理,找出最为热的问题准备进行访谈,让学生在相互的访谈中增长知识才干,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理论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建设并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把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语文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快乐地成长,同时也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我们老师心中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董春华.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4(03)
[3]周燕萍.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浅析——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视角[J].文学教育(中),2013(08)
[4]贡如云.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阐释[J].教育评论,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