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从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原来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改革的实践,未来顶岗实习开展的思考方面,进行顶岗实习的改革创新,为美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顶岗实习;重庆师范大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011-02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也是重庆市属综合性院校,唯一兼具美术学与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二级教学单位。现有美术学和设计学一级学科、艺术硕士(艺术设计)、教育硕士(学科美术)、美术学高校教师、美术学职教教师两个非全日制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共同构成的,多层次综合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鲜明的专业特色、清晰的发展定位、合理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使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川渝乃至西部地区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目前共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工程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师范)、绘画等7个本科专业。
以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顶岗实习进行研究与改革,实践效果显著。近3年來,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学校中等偏上水平,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高到100%,位居全校第一,创业率达3.98%,创业率实现学校年终考评突破性指标,为美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顶岗实习一般可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类型。其中集中实习主要是锻炼学生个人的品德与工作意志,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遵守企业的制度来适应企业文化,实现从“学生人”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而分散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综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均以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的形式在第六学期中明确以学分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并提交相关的实习资料。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过程和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效果时,缺乏实时的信息反馈和学校的管理、监督考核。在评价、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时,仅用学生出勤率、实习总结或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感觉来定性评价学生实习成效,虽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实用性、可操控性差,导致制度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
(二)顶岗实习指导不到位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专业方向和实习人数相应增多,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时考虑诸多因素(工资待遇、实习岗位、交通便利等),企业接纳实习生人数的有限性,造成学生实习地域、实习地点不集中,基本上学院的顶岗实习形式均以分散实习为主,而且校外实习企业人员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流于形式。如何对实习处于分散的学生进行实时监督、有效指导也是学院顶岗实习亟需解决的问题[1]。
三、顶岗实习改革的实践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根据校内外真实环境下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各产品的学习与应用和整个专业教学进程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专业能力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减少通识类课程,加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创新实验,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课程的学分认定。第一学年以基础与通用知识学习、校内仿真环境技能学习与训练为主,通过这些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为全真顶岗实习打下扎实基础。第三学期以电子商务应用模块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及大学生实习计划为主,实行教学与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模式。另外,根据专业技能群的特点和工作岗位要求,学完2~3门专业核心课程后安排一次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在每学年的暑假和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安排6~8周的专业短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回校学习,第二学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长期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休息时间展开,并实行企业实习学分和校内学分互认,形成全方面的、以“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设置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校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所试点高校,美术学院作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试点单位,在体系制度与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与实践。融入学校学分制改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提高顶岗实习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需结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校学分制实施情况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制定《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
目前根据教务处整体规划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可用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的综合创新实践学分主要有三个板块构成:5.5个必修的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学分(涵盖三下乡、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2个必修的读书学分和1~5个选修的创新学分(涵盖创新实验、科研立项、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等)。学院统筹整合这8.5~12.5的综合创新实践学分,依托团中央的“到梦空间”系统,详细记载学生大学4年在思想政治、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几个方面的实践锻炼情况。从不同的创新和实践课程方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为之后的顶岗实习打下好的基础。
(三)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
美术学院领导带头,各级专业教师参与。首先成立顶岗实习(专业实习)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领导小组,院长和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教学办主任、学工办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成员。其中领导小组下设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中心,挂靠美术学院团总支,由美术学院团总支负责日常运行与管理。团总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骨干任课教师以及辅导员作为中心成员,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学科社会实践。 (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
为了让学生顶岗实习更加顺利的开展,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了操作实训或仿真实训,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12个,建立重点监测基地2个(大鹏广告和罗曼维森摄影工作室)。带领在校生通过深入基层、走进企业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合理地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做好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
(五)专业导师指导
从大一就开展专业导师制。让专业导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师德师风、深厚的专业素养、特有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对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正确引导,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专业导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生涯中重要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学生活动、勤工助学、专业实践、科技发明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专业导师及时沟通,解决实习工作中的问题或困惑,及时调整,顺利完成实习。
四、未来顶岗实习开展的思考
(一)顶岗实习信息化平台进行全程管理
由于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多,分散式实习,在管理中存在着难度。因此可以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引进顶岗实习平台对学生进行日常的顶岗实习全程管理。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顶岗实习平台对学生实行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实习学生通过短信、QQ、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跟踪。教师可以每天对学生实习打卡进行审核,每周对学生实习周记进行审核批改。对学生未打卡情况进行跟踪,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
(二)开拓校企合作方式,寻求集中实习路径
学校重视,学院全体教师齐心,开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专业订单班,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内涵建设与深化。顶岗实习中,企业制定企业导师一对一进行指导,企业制定负责人定期总结学生的实习状态,与学校指导教师对接,协调沟通。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集中实习订单班或定向培養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管理合理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左建立.对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5).
【作者简介】
陈松(1983~)男,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间艺术。
【关键词】顶岗实习;重庆师范大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011-02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也是重庆市属综合性院校,唯一兼具美术学与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的二级教学单位。现有美术学和设计学一级学科、艺术硕士(艺术设计)、教育硕士(学科美术)、美术学高校教师、美术学职教教师两个非全日制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共同构成的,多层次综合艺术人才培养体系。鲜明的专业特色、清晰的发展定位、合理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使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川渝乃至西部地区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目前共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工程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学(师范)、绘画等7个本科专业。
以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顶岗实习进行研究与改革,实践效果显著。近3年來,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学校中等偏上水平,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高到100%,位居全校第一,创业率达3.98%,创业率实现学校年终考评突破性指标,为美术专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顶岗实习一般可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类型。其中集中实习主要是锻炼学生个人的品德与工作意志,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遵守企业的制度来适应企业文化,实现从“学生人”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而分散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综合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均以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的形式在第六学期中明确以学分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并提交相关的实习资料。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过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过程和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效果时,缺乏实时的信息反馈和学校的管理、监督考核。在评价、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时,仅用学生出勤率、实习总结或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感觉来定性评价学生实习成效,虽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实用性、可操控性差,导致制度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
(二)顶岗实习指导不到位
随着学院规模的扩大,专业方向和实习人数相应增多,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时考虑诸多因素(工资待遇、实习岗位、交通便利等),企业接纳实习生人数的有限性,造成学生实习地域、实习地点不集中,基本上学院的顶岗实习形式均以分散实习为主,而且校外实习企业人员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流于形式。如何对实习处于分散的学生进行实时监督、有效指导也是学院顶岗实习亟需解决的问题[1]。
三、顶岗实习改革的实践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
根据校内外真实环境下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各产品的学习与应用和整个专业教学进程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专业能力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减少通识类课程,加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创新实验,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课程的学分认定。第一学年以基础与通用知识学习、校内仿真环境技能学习与训练为主,通过这些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为全真顶岗实习打下扎实基础。第三学期以电子商务应用模块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及大学生实习计划为主,实行教学与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模式。另外,根据专业技能群的特点和工作岗位要求,学完2~3门专业核心课程后安排一次综合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在每学年的暑假和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安排6~8周的专业短期顶岗实习或社会实践,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回校学习,第二学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长期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休息时间展开,并实行企业实习学分和校内学分互认,形成全方面的、以“顶岗实习”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设置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校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所试点高校,美术学院作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试点单位,在体系制度与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与实践。融入学校学分制改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提高顶岗实习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需结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校学分制实施情况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制定《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及实施办法》。
目前根据教务处整体规划的学生培养方案中,可用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的综合创新实践学分主要有三个板块构成:5.5个必修的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学分(涵盖三下乡、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2个必修的读书学分和1~5个选修的创新学分(涵盖创新实验、科研立项、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等)。学院统筹整合这8.5~12.5的综合创新实践学分,依托团中央的“到梦空间”系统,详细记载学生大学4年在思想政治、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艺体育、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几个方面的实践锻炼情况。从不同的创新和实践课程方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为之后的顶岗实习打下好的基础。
(三)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
美术学院领导带头,各级专业教师参与。首先成立顶岗实习(专业实习)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领导小组,院长和书记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教学办主任、学工办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成员。其中领导小组下设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中心,挂靠美术学院团总支,由美术学院团总支负责日常运行与管理。团总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骨干任课教师以及辅导员作为中心成员,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学科社会实践。 (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
为了让学生顶岗实习更加顺利的开展,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了操作实训或仿真实训,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12个,建立重点监测基地2个(大鹏广告和罗曼维森摄影工作室)。带领在校生通过深入基层、走进企业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合理地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做好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
(五)专业导师指导
从大一就开展专业导师制。让专业导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师德师风、深厚的专业素养、特有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对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正确引导,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中专业导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生涯中重要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学生活动、勤工助学、专业实践、科技发明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专业导师及时沟通,解决实习工作中的问题或困惑,及时调整,顺利完成实习。
四、未来顶岗实习开展的思考
(一)顶岗实习信息化平台进行全程管理
由于顶岗实习学生人数多,分散式实习,在管理中存在着难度。因此可以结合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引进顶岗实习平台对学生进行日常的顶岗实习全程管理。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顶岗实习平台对学生实行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实习学生通过短信、QQ、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跟踪。教师可以每天对学生实习打卡进行审核,每周对学生实习周记进行审核批改。对学生未打卡情况进行跟踪,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
(二)开拓校企合作方式,寻求集中实习路径
学校重视,学院全体教师齐心,开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如专业订单班,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的校企内涵建设与深化。顶岗实习中,企业制定企业导师一对一进行指导,企业制定负责人定期总结学生的实习状态,与学校指导教师对接,协调沟通。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集中实习订单班或定向培養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管理合理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左建立.对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5).
【作者简介】
陈松(1983~)男,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