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广大教师积极尝试、探索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然而,现在人们言必提探究性学习,完全摒弃了接受性学习,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着力于深入研究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渗透,取长补短,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见,此次课改给师生的教与学指明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也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究性学习。它们作为一种全面的教学目标和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体验和尝试。但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就要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是否就要摒弃注重知识传承的接受性学习?在实践中的思考,为我带来了化学教学中的新视野——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一、什么是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上,建立在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其学习过程是由教材、教师把“已知”的知识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传授给学生,然后再按教师所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它具有系统性和主导性,但它产生的“被动性”却带来了“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由于它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接受性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方式。特别重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这正是传统教育过分看重的接受性学习所忽视的。
二、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辩证统一
在新一轮课改中,大家都轰轰烈烈地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的提升,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夸大了探究的作用,忽视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甚至把课本上最简单的基本知识也拿出来探究,而不是基于已有经验而展开研究;有的过分追求自主,忽视了探究的过程。有的老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对学生缺乏研究和了解,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成了一个旁观者,没有教会学生用什么研究方法,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置之不理,课堂成了茶馆,成了谈论会;有的课堂上,教师该讲解的不敢讲解,关于知识性的问题尽量地避而不谈,对于知识性的错误观点也不明确指出而支吾以对,生怕被认为剥夺了学生自主學习的地位;有的过分注重了合作,有的课堂甚至学生课本还没看,就组织学生大量讨论;学生还没有个体的学习,就开始合作学习;还有的当探究主题出现后,学生提出哪一点老师就组织哪一部分合作探究,课堂显得零乱,主题的解决又缺乏整体性、有序性。这样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变成流于形式,成了新课程的花瓶。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辩证处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统一。《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可见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在我们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承、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的。但并不意味着看重知识传承的接受性学习可以不要,只是其“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的不利因素需要加以改变,而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导性、能体现教与学的系统性、能在单位时间内使更多学生简捷地掌握知识的有效性这些有意义的因素是需要保留的。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探究)两种。“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探究过程。接受性学习就是学生直接通过教师或者从书本、电视等媒体直接获取结论,然后加以内化的学习方式。显然接受性学习不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过程就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与探究性学习正好相反,也有本质区别。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探究性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而且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接受性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都靠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自我发现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个人的生命有限,客观条件有限,实践的范围有限,而客观世界是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直接经历。目前,每个人的绝大多数知识是通过读书、受教育而获得的,是间接知识。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连续性,每一代人都必须继承已有的知识,把前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而后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增加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这样,人类认识才能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实施探究性学习不能绝对化,一方面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另一方面探究能力的根基还在于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探究性学习并不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相抵触,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所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并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机组合,循序渐进,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逻辑环。
三、新课程中如何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实际上,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尽管接受性学习有它的局限性,但它的省时高效的长处和便于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优势是探究性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但在旧课程中接受性学习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过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那么什么时候该用接受性学习呢?我个人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遇到下列情况就应该老师讲,而不是学生一味地探究。
1.当问题深、难、泛时,学生探究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就需要老师提供资料、适时引导、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得问题的结论。如在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就需要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碳酸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钙都是碳酸盐,盐酸、硫酸都是酸,并请学生一起讨论这四种物质之间有几种可能组合可以发生几个反应。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每个组合的反应物,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才能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2.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的局限,当学生对书本的内容、含义、难点理解不透,或对课内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时,有效的讲解或点拨就成为必要。如刚才在学生探究出了药品之后,我增做了粉未状碳酸钙和硫酸的反应,学生观察后得出“这个药品组合也行”的结论,这时学生的疑惑就产生了,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为什么不选择其余三个组合的真正原因,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当学生学习概念时也应该是接受性学习。表述概念的词是前人已经指定了的,学生只能是接受性学习。例如学习化学中的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
总之,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不是要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更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形式,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矛盾和对立的,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着力于深入研究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渗透,取长补短,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关键词: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见,此次课改给师生的教与学指明了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也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究性学习。它们作为一种全面的教学目标和全新的教学模式,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体验和尝试。但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就要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是否就要摒弃注重知识传承的接受性学习?在实践中的思考,为我带来了化学教学中的新视野——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一、什么是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是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上,建立在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其学习过程是由教材、教师把“已知”的知识以讲授为主要方式传授给学生,然后再按教师所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它具有系统性和主导性,但它产生的“被动性”却带来了“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由于它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接受性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方式。特别重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这正是传统教育过分看重的接受性学习所忽视的。
二、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辩证统一
在新一轮课改中,大家都轰轰烈烈地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的提升,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夸大了探究的作用,忽视了化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甚至把课本上最简单的基本知识也拿出来探究,而不是基于已有经验而展开研究;有的过分追求自主,忽视了探究的过程。有的老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对学生缺乏研究和了解,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成了一个旁观者,没有教会学生用什么研究方法,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置之不理,课堂成了茶馆,成了谈论会;有的课堂上,教师该讲解的不敢讲解,关于知识性的问题尽量地避而不谈,对于知识性的错误观点也不明确指出而支吾以对,生怕被认为剥夺了学生自主學习的地位;有的过分注重了合作,有的课堂甚至学生课本还没看,就组织学生大量讨论;学生还没有个体的学习,就开始合作学习;还有的当探究主题出现后,学生提出哪一点老师就组织哪一部分合作探究,课堂显得零乱,主题的解决又缺乏整体性、有序性。这样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变成流于形式,成了新课程的花瓶。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辩证处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统一。《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可见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在我们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承、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的。但并不意味着看重知识传承的接受性学习可以不要,只是其“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的不利因素需要加以改变,而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导性、能体现教与学的系统性、能在单位时间内使更多学生简捷地掌握知识的有效性这些有意义的因素是需要保留的。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探究)两种。“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设疑→析疑→解疑→质疑”的问题探究过程。接受性学习就是学生直接通过教师或者从书本、电视等媒体直接获取结论,然后加以内化的学习方式。显然接受性学习不需要经历曲折的探索过程就能获得知识和技能,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与探究性学习正好相反,也有本质区别。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探究性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而且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接受性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都靠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自我发现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个人的生命有限,客观条件有限,实践的范围有限,而客观世界是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直接经历。目前,每个人的绝大多数知识是通过读书、受教育而获得的,是间接知识。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连续性,每一代人都必须继承已有的知识,把前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而后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新认识增加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这样,人类认识才能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实施探究性学习不能绝对化,一方面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另一方面探究能力的根基还在于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探究性学习并不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相抵触,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所倡导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并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机组合,循序渐进,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逻辑环。
三、新课程中如何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实际上,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尽管接受性学习有它的局限性,但它的省时高效的长处和便于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优势是探究性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但在旧课程中接受性学习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过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那么什么时候该用接受性学习呢?我个人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遇到下列情况就应该老师讲,而不是学生一味地探究。
1.当问题深、难、泛时,学生探究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就需要老师提供资料、适时引导、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得问题的结论。如在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就需要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碳酸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钙都是碳酸盐,盐酸、硫酸都是酸,并请学生一起讨论这四种物质之间有几种可能组合可以发生几个反应。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每个组合的反应物,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才能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2.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的局限,当学生对书本的内容、含义、难点理解不透,或对课内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时,有效的讲解或点拨就成为必要。如刚才在学生探究出了药品之后,我增做了粉未状碳酸钙和硫酸的反应,学生观察后得出“这个药品组合也行”的结论,这时学生的疑惑就产生了,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为什么不选择其余三个组合的真正原因,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当学生学习概念时也应该是接受性学习。表述概念的词是前人已经指定了的,学生只能是接受性学习。例如学习化学中的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
总之,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不是要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更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形式,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矛盾和对立的,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着力于深入研究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渗透,取长补短,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