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面对小学生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教师可以采用建模方式让孩子在做中实现自然现象、规律的再现,培养学生在建构自然现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思维方式;建模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处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体现出束手无策,导致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小学五年级学生对地球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理解起来有困难,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抽象画面,造成理解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到这样的规律,我们经常会用“建模”的方法来处理。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尝试利用模型来建立学习认知,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简单来说,在宇宙空间教学中做到:体现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适合学生认知世界探究能力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就能够启发学生科学思维。接下来就以五年级下册三单元《谁先迎来黎明》为例,阐述如何体现着三方面的。
一、科学教学活动资源开发应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凸显的特别强烈,他们总有千千万万个为什么?如果教师在设计科学课程时,不向这种需求提供资源和平台,也不积极去思考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和问题处理方式,活动设计也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思维发展的需求就会逐渐消失,那么学生思维的提升道路也一道被堵住了。因此课堂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学生思维需求开发,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需求与教材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需求。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中,地理位置是本堂课中影响黎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是选用的是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并且先通过地图了解北京在乌鲁木齐东方,然后再处理后面的地球转动决定谁先迎来黎明。这两个城市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选择莫斯科代替乌鲁木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争论,让学生有理由推测,将学生之前概念暴露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的需求来提供指导。既尊重了学生对自己疑惑知识的需求,又正好抓住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培养学生养成寻找证据充实论点能力。
二、教学的模型建构要适合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科学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效果关键也是学生,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条件、认知方法来设置。学生的对科学的探究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大胆推测—寻找证据—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了适应学生对谁先迎来黎明研究,我适当调整了模拟实验的探究方法,其目的是给学生建立模型,从而突破难点。
教材的设计是让学生分组围成一个圈,每个学生代表地球上的一个城市。学生在围成圈转动的过程中,通過观察谁最先看到太阳来判断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模拟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影响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为了准确的把握教材本体知识,开放适合儿童认知的探究实验,可将教材模拟实验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小型地球仪(直径3-4厘米,提前标志地理位置)和灯泡。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灯泡模拟太阳,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转动方向影响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实验就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实验的设计发挥科学器材探究问题的直观性,适合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促使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生活需求,让孩子主动学习
在学生的世界中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情感,而情感则来源于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真相的求知欲,喜欢科学、喜欢学科学,这都是他们带着感情色彩在学习。老师在设置活动时如果是按照学生意愿来,不但可以缓解学生被迫学习的压力,缓解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的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探知物体相对运动,从身边事例还原真相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学生们耳濡目染的天文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生活中经历过的游戏体验旋转木马,将知识探究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愉快辩论、感受中学习。真正的课堂就应该是开放的,孩子的精彩发言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学目标虽然是唯一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却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将科学课中学生对科学的精神一步步演绎出来。这才是学生自发的学习。
总之,科学课堂不应该是为了达成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而应该是在基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成长进阶,最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劲.《轻轻课堂概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5:110-118.
[2]郁波.《科学》五年级下册[M].教育科学出报社,2002.79-81.
[3]龙婷.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0-171
关键词:思维方式;建模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处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所以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体现出束手无策,导致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小学五年级学生对地球与宇宙中的自然规律理解起来有困难,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抽象画面,造成理解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直观感受到这样的规律,我们经常会用“建模”的方法来处理。让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尝试利用模型来建立学习认知,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简单来说,在宇宙空间教学中做到:体现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适合学生认知世界探究能力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就能够启发学生科学思维。接下来就以五年级下册三单元《谁先迎来黎明》为例,阐述如何体现着三方面的。
一、科学教学活动资源开发应对接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受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凸显的特别强烈,他们总有千千万万个为什么?如果教师在设计科学课程时,不向这种需求提供资源和平台,也不积极去思考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和问题处理方式,活动设计也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思维发展的需求就会逐渐消失,那么学生思维的提升道路也一道被堵住了。因此课堂教学资源必须围绕学生思维需求开发,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需求与教材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需求。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中,地理位置是本堂课中影响黎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材是选用的是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并且先通过地图了解北京在乌鲁木齐东方,然后再处理后面的地球转动决定谁先迎来黎明。这两个城市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选择莫斯科代替乌鲁木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争论,让学生有理由推测,将学生之前概念暴露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的需求来提供指导。既尊重了学生对自己疑惑知识的需求,又正好抓住学生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培养学生养成寻找证据充实论点能力。
二、教学的模型建构要适合学生认知能力,提升科学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效果关键也是学生,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条件、认知方法来设置。学生的对科学的探究认知是有规律可循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大胆推测—寻找证据—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了适应学生对谁先迎来黎明研究,我适当调整了模拟实验的探究方法,其目的是给学生建立模型,从而突破难点。
教材的设计是让学生分组围成一个圈,每个学生代表地球上的一个城市。学生在围成圈转动的过程中,通過观察谁最先看到太阳来判断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模拟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影响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为了准确的把握教材本体知识,开放适合儿童认知的探究实验,可将教材模拟实验进行改进,为学生提供小型地球仪(直径3-4厘米,提前标志地理位置)和灯泡。学生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灯泡模拟太阳,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转动方向影响谁先迎来黎明,这样的实验就更具真实性和科学性。实验的设计发挥科学器材探究问题的直观性,适合儿童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促使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活动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生活需求,让孩子主动学习
在学生的世界中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情感,而情感则来源于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真相的求知欲,喜欢科学、喜欢学科学,这都是他们带着感情色彩在学习。老师在设置活动时如果是按照学生意愿来,不但可以缓解学生被迫学习的压力,缓解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的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探知物体相对运动,从身边事例还原真相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学生们耳濡目染的天文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生活中经历过的游戏体验旋转木马,将知识探究与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让孩子在愉快辩论、感受中学习。真正的课堂就应该是开放的,孩子的精彩发言会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学目标虽然是唯一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却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将科学课中学生对科学的精神一步步演绎出来。这才是学生自发的学习。
总之,科学课堂不应该是为了达成目标而设计教学活动,而应该是在基于学生的学来设计成长进阶,最终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劲.《轻轻课堂概论》[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5:110-118.
[2]郁波.《科学》五年级下册[M].教育科学出报社,2002.79-81.
[3]龙婷.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