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迅速膨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形式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初步探讨了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辅导员;职业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08-010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直接带来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任务的增加;其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必然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的成长也面临许多困惑,需要全方位、专业化的教育帮助和指导,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是,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辅导员岗位被当作一个驿站,不少辅导员在此歇歇脚,便匆匆奔赴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岗位,因此,“职业化”建设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三大瓶颈
1.1 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合理,岗位职责又不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使辅导员长期处于一种被多层管理的状态下,处于学校管理结构的最低层,学校的各级党政管理机关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同时辅导员因人事上又归院系管理,不得不又承担院系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这种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管理制度,使辅导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忙于非本职工作,担当学校的“消防员”,学生的“保姆”和“警察”、学校机关的“勤务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条线都要从一根针的针孔穿过,处在管理最底层到辅导员工作的杂乱可想而知。
1.2 缺乏职业化理念 “辅导员是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广泛的存在于各部门、各级领导甚至辅导员本人的思想意识中。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必须首先解决观念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就不到位。一定要树立辅导员职业化的理念,对辅导员职业化理解和定位,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角色定位,职业理念等;职业化技能,包括完善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等,辅导员自身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业务知识和基本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生从事的事业,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1.3 辅导员的发展缺乏机制保障 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当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专业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是稳固的,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且光明的,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比如优秀教师可评为副教授、教授,成为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甚至担任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高校中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而辅导员就没有这样明确的发展轨迹,未来是多变的,虽然有些优秀的辅导员得到了提拔,但从群体上看,辅导员队伍的前程是不被看好的,发展目标是不明确的。辅导员的岗位也不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许多学校存在大量的兼职辅导员。
2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之举措
2.1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 从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立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让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成就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职业高峰。 要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辅导员的选拔中实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辅导员选拔途径、培训制度、招考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
2.2 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辅导员的范围职责。坚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工作,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将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多项内容。二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着重考察辅导员带学生数量、工作实绩、理论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考核体系。三是优化考核激励措施。考核优秀的可提前晋升,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逐步建立了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3 全面实施岗位聘任制、任期制、职级制 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采取级别岗位聘用制, 根据岗位要求择优选用,并由低到高设立不同级别的辅导员职级, 最高级别的辅导员的职级与教授级等同。建立顺畅的辅导员职称发展序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事业要发展,职称评定渠道要畅通,待遇与业绩挂钩,人员要流动”的原则。畅通辅导员职称评定渠道对促进辅导员成长发展,提高辅导员整体队伍水平非常重要。高校应尽快规范辅导员职称评定工作,同时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辅导员;职业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08-0105-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首先,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直接带来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任务的增加;其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必然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他们的成长也面临许多困惑,需要全方位、专业化的教育帮助和指导,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是,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辅导员岗位被当作一个驿站,不少辅导员在此歇歇脚,便匆匆奔赴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岗位,因此,“职业化”建设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1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三大瓶颈
1.1 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 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机制不合理,岗位职责又不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使辅导员长期处于一种被多层管理的状态下,处于学校管理结构的最低层,学校的各级党政管理机关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同时辅导员因人事上又归院系管理,不得不又承担院系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这种多重管理,多重考核的管理制度,使辅导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忙于非本职工作,担当学校的“消防员”,学生的“保姆”和“警察”、学校机关的“勤务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条线都要从一根针的针孔穿过,处在管理最底层到辅导员工作的杂乱可想而知。
1.2 缺乏职业化理念 “辅导员是一种临时职业的观念”广泛的存在于各部门、各级领导甚至辅导员本人的思想意识中。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必须首先解决观念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就不到位。一定要树立辅导员职业化的理念,对辅导员职业化理解和定位,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角色定位,职业理念等;职业化技能,包括完善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等,辅导员自身具备所需的专业技能,业务知识和基本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生从事的事业,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1.3 辅导员的发展缺乏机制保障 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当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专业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是稳固的,发展目标是明确的且光明的,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比如优秀教师可评为副教授、教授,成为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甚至担任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高校中有一个稳定的地位。而辅导员就没有这样明确的发展轨迹,未来是多变的,虽然有些优秀的辅导员得到了提拔,但从群体上看,辅导员队伍的前程是不被看好的,发展目标是不明确的。辅导员的岗位也不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许多学校存在大量的兼职辅导员。
2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之举措
2.1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 从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必须确立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让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能够成就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达到职业高峰。 要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在辅导员的选拔中实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辅导员选拔途径、培训制度、招考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
2.2 明确职责,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 一是明确辅导员的范围职责。坚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工作,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工作,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将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多项内容。二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着重考察辅导员带学生数量、工作实绩、理论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考核体系。三是优化考核激励措施。考核优秀的可提前晋升,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逐步建立了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3 全面实施岗位聘任制、任期制、职级制 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采取级别岗位聘用制, 根据岗位要求择优选用,并由低到高设立不同级别的辅导员职级, 最高级别的辅导员的职级与教授级等同。建立顺畅的辅导员职称发展序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事业要发展,职称评定渠道要畅通,待遇与业绩挂钩,人员要流动”的原则。畅通辅导员职称评定渠道对促进辅导员成长发展,提高辅导员整体队伍水平非常重要。高校应尽快规范辅导员职称评定工作,同时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