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经验 开展数学教学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shuda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用。”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呢?
  一、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创设了一个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现实情境——“组织比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主题画,引出“小朋友们在参加课外活动,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然后,我问学生:“大家喜爱这些活动吗?你们还喜欢哪些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我说:“在这一年里,我们一起学习、活动,大家感到快乐吗?为了促进我们更加团结,更加上进,我们班将要举行一项课外活动比赛。举行哪一项比赛好呢?”最后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导入新课:“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就举行哪项比赛。因而就需要把喜欢各项活动的人数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统计。”从而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
  二、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数学知识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如果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就能使学生通过联想、类比,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学“元、角、分”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人民币的面值理解不够,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用一元钱都能做什么?”学生用以往的生活经验说出,“一元钱可以滑半小时的旱冰,可以买一支圆珠笔,可以买一杯冰激凌……”这样就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一元钱的实际币值。再请学生摆一摆,加深对角币之间关系的认识。又通过换钱游戏了解了进率关系:1元=10角,10角就是1元。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而且使比较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深入“生活天地”,应用数学知识
  在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学完“统计”知识后,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我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当课堂上展示出由学生自己搜集素材制成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再如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测量之后,让学生去测量自己、爸爸、妈妈、同学的身高,还有自己的书桌、小床的长度和宽度。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同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这个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总之,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实验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客户内部化是指企业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和程度将客户吸收到企业内部的过程,是企业实行关系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客户内部化相关的理论包括:客户忠诚的决定因素、科特勒的六
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的明智选择,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了财务贫困性增长的现象。不成熟的市场,不健全的法制,形成了有悖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运作的外部环境;权力过分集中,责、权、效、利得不到有效结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