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和实践路径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但要取得有效的育人手段,仍需要充分发挥高校领导与教师的作用.结合相应的方针与形势,设置相应的课程专题,正确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路线.本篇文章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中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讨论了该理念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其他文献
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也呼唤着新的作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三观的保障、引导理性智慧爱国的关键、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促使青少年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基石.因此,为提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要进一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培育机制,奏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丰富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为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应使其遍布所有角落,发挥巨大力量.当下农村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定困境,培育路径应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落实.
“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领域中的延伸.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的中华体育精神,将中华体育精神与高校生活园区思政工作相结合,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增强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亲身践行体育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身政治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势而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也指出:“统战工作是各级党委必须做好的分内事、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显然,“大统战”的内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统战工作的永恒主题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培养研究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树立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可使其受益终生.本文从研究生团委的角度,对其在研究生的思想引领作用进行分析,剖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几点发挥研究生团委思想引领作用的路径,打造研究生思想健康发展的强劲引擎.
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经济关系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也存在着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揭示了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统一则蕴藏着矛盾转化的可能性和契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平衡供需关系要从供给端出发,不断扩大思想政治产品有效供给、提高思想政治产品供给水平、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给结构,满足主体需求,推动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进而实现供需双方的均衡发展和良性互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生产、建设、制造、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教育理念,以就业为教育导向,培养职业型、素质型、品德型的“新三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要环节,能够提升大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道德素质与综合素养.但现阶段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还不够科学合理.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引入实践教学法,以此为学生干部打造专业性、实用性、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课程中专业课程占到80%左右,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地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坚定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科学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思政元素的挖掘及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方面进行了探索,实现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大学生素质,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论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本化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本化体系需要突出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地制宜的建设思路,结合所在院校项目实践,通过五育并举或五育融合,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校本化体系建设提出了聚焦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建设方案,同时构建强调顶层设计、管理协调、师资建设、动态评价的建设保障体系.
受新教育形式的全面影响,对于高校部门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在新教育背景的要求下进行创新.教育改革背景提出了在多维协同视角开展高校教育工作,会更适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要求影响下,高校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发展,但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度、师资队伍方面仍有待加强,部分高校政教老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影响了多维协同视角在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中的融入.因此,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明确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让学生尽快接受多维协同视角下的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