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导语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温故启新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商品,以及商品的二因素,说的都是普通商品、一般商品。我们已经知道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这里,可以先提问,后总结,也可用设问以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复习)。那么,什么叫劳动力?劳动力也能成为商品吗?如果能,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劳动力成为商品,当然也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什么呢?与一般商品相比,有何特点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用这样的导语,从旧知层层推进到新知,学生接受、掌握的难度就小多了。
  
  2 悬念诱思式。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里产生跃跃欲试的强烈意识,设法破释教师设置的悬念,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例如,在《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目的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先给学生简要地讲述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皇宫里宣讲哲学的故事,然后设置悬念:“莱布尼茨提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他又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吗? (短暂停顿,观察学生表情)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如此一段简短的导语,可以诱导、“迫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3 情境切入式。即教师从课前班级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如:某个(些)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室的布置或变化、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等,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例如,在一次上《师德常识》中“个人离不开集体”一目时,刚上课,一支横卧在讲台上的粉笔被风一吹,顺着桌面掉到地上,跌断了,我没有忽视这个细节,觉得它是切入这节课教学主题的一个很好的情境。于是,就将跌断的粉笔从地上捡起来,又拿了一盒粉笔(纸包的),沿着刚才那支粉笔下滑跌落的路线,把它轻轻推下讲台,拾起来让同学们仔细查看,竟无一支跌断。这时候,便说了如下一段导语;“同学们,刚才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你们思考过它说明了什么吗?能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有限的,而由多个乃至无数个个人所组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强大的、无限的!你们说呢? (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个人离不开集体’……”。这种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的教学导语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其效果当然也比较好,
  
  4 提问吸引式。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这是一种较常见的教学导语类型。它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问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的自我调整,把学生分散、无序的思维转移、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我校每学年举行的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重大活动期间,或者像前两年的“迎评估”、“迎国检”期间,学生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多是当时学校、班级、寝室里等发生的事情。这段时间的政治课教学,我们便经常使用提问吸引式的教学导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得及时、适度,因此,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导语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也各不相同,难以一概而论。究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计、运用何种类型的教学导语?我们始终认为,应当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设计教学导语的根本宗旨,切不可一味地为求新求异,舍本求末。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课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课,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而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如果能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掌握好低年级学生以及教师在音乐课前、课申的心理状态及变化,无论对音乐课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对音乐教学的课堂实践,对学生今后美育的实
期刊
[摘要]文章集文学性与学术性于一体来强化可读性,用两种方法对费尔马大定理进行简洁巧妙地证明,发展了勾股定理并指出其片面性,提出了勾股性质定理和勾股克隆定律,并对勾股定理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做了尝试。文理交融,寓教于乐,寓科于趣,寓理于情,寓庄于谐,天下奇文共欣赏,纸上疑义相与析,  [关键词]勾股定理 勾股性质定理 勾股克隆定律 费尔马大定理 推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
期刊
1 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的现象。  一是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衡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果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
期刊
笔者从教多年,批阅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对待作文教学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为了抛砖引玉,我谈一下浅见。    1 作文批改要求实效,这是作文批改指导思想。讲求实效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应当了然于胸,学生每次作文批改,一定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批改要求。一般说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一是思想内容,二是学生的能力反映,三是文学表达功夫。  学生能力反映方面,一般指的是篇章结构能力、立意能力和思维组合能力,对这
期刊
[摘要]考场作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关键词]考场作文命题人 考生 阅卷老师 交流    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对话。而考场作文,则更具有一种交流性,只不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考场作文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怎样才能做好这样一个不见面的交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容应
期刊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吟咏,能够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示范美读 指导诵读 理解朗读 课外阅读 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
期刊
《争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初读《争吵》,就觉得这是一篇很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文章,仿佛一位明白事理又爱面子的小男生在述说着所有孩子都经历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因此认为学生非常好理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并不像一些文章那么深奥,需要教师“剥笋式”的层层引导,
期刊
[摘要]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农村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題。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这种现状,尤其需要一整套训练写作的有效方法,不断激起学生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积累 观察兴趣    长期
期刊
[摘要]笔者采用资料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学习兴趣、技能提高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品德教育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快乐体育”有利于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实施“快乐体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应用    1 前言。2007年5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