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理想的语文课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有丰富、高效的教学活动,形成尊重知识的学习风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语文课堂模式,教师可以深刻领会新《课标》,灵活驾驭不同教学手段,创设尊重学生的情境,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 语文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36
理想的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富有扎实基础与灵动思维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成功实现各自角色的载体。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学习、反思,并对教学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改变教学理念
1.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应该基于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不应该过分关注生命成长的外部因素,如分数、升学率,等等。感受生命的色彩,获得成长的体验,能够体现教育的本质性,其重要性不亚于知识灌输和考试技能。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师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方法、手段都要紧紧围绕“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而开展。
学生是有待发展的生命个体,必然带有差异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教育科学的一部分。同时,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命长河的一段重要旅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多少,更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进步,体验到成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向上的学习体验。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解决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使得课堂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却无法解决学习的内驱力问题。如果把传统课堂转变进行转变,使之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便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的体验,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的特性,与人们各方面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夯实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文本身的开放性。
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利用好课程资源,为学生建立基于信息化大环境的立体的语文课堂结构。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最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反过来赋予了语文课极大的开放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例如开展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等,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学习乐陵实验小学教学模式,构建了“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栏目教学”四大课堂结构。
“目标导航”是一种网状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把生活材料纳入教材体系,将小学语文全部内容分解到学年、學期甚至各周,将学习内容生活化。“前置性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师生对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前置性学习,即课前预习,是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在教学之前,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常见方式,教师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集思广益地解决问题。“栏目教学”是教师就一些知识专题开展栏目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考能力。
语文阅读课大体流程是: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第二关: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第三关: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得知得智,拓展人生。第五关:化人化文,学以致用。第六关:超与自我,百流归宗。每一课的流程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增减。
经过实践发现,我设计的“攻防打擂”这一环节,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也深受学生喜爱。我的操作流程是:先和学生一起了解阅读课的大体流程,然后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拿到班级中展示。虽然有些学生做得并不到位,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确实增强了,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变得认真了,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开始主动发言了。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规律
我想起“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曾几何时,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恨不得学生一听就会,恨不得学生个个都是神童,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一味地埋怨学生,一味地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自己也注定感受不到当老师的幸福。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涯,我也曾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以后的生活中,我可以耐心地等待每一朵花儿开,尊重、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宽容每一个学生出现的状况,像等待幼儿学会说话、学会走路那样充满期待,不急不躁。我会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意,让自己的班级充满快乐,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爱。
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是每个教师不能忽略的事。这一观点,几乎每一位老师都熟知,每一位老师都曾用过。肯定优点比批评缺点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忘记了,为一个小问题大动肝火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自己。因此,我时常自己,在想生气的时候保持冷静,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慢慢地学生能够不断进步。
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勇气,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愿意同学进行交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觉得他们有很多话想和老师说,想和同学们交流,但他们一直不发言,一是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二是觉得那么多比我强的人还没有发言,所以迟迟不敢站起来,他们的内心也一直在作斗争。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老师让学生每人准备唱一首歌,胆大的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起来唱,直到没有同学自愿唱歌了,老师又说点名唱。有一个小女孩不敢起来唱,但她多么希望老师能点她的名字啊,因为她早已在心中练好了一首歌。可遗憾的是老师一直没喊她的名字,等到来电了又开始上课,小姑娘始终没有唱成,也给她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你们曾经多少次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因为不敢站起来,失去了多少次机会,留下了多少次遗憾。不是自己没有准备好,而是缺乏站起来的勇气。你们要战胜自己,在以后的岁月里,试着大胆表现自己,虽然可能你不是最好的,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懦弱、胆小,留下太多的遗憾。在你们的生活里不是缺少机会,而是因为不自信,失去了太多机会。
我讲的故事鼓励到了一些同学,慢慢地,很多内向的学生也愿意在课上回答问题了。我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不断提高自信,让他们少点遗憾。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改革方向,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标》,体会语文教学的博大精深,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彭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3期。
[2] 肖兴祖《构建初中语文常态化作文训练的策略分析》,《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2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 语文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36
理想的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富有扎实基础与灵动思维的语文课堂,是师生成功实现各自角色的载体。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学习、反思,并对教学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改变教学理念
1.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
课堂应该基于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不应该过分关注生命成长的外部因素,如分数、升学率,等等。感受生命的色彩,获得成长的体验,能够体现教育的本质性,其重要性不亚于知识灌输和考试技能。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师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方法、手段都要紧紧围绕“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而开展。
学生是有待发展的生命个体,必然带有差异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教育科学的一部分。同时,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个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命长河的一段重要旅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是获得知识的多少,更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进步,体验到成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向上的学习体验。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解决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使得课堂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的课堂模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却无法解决学习的内驱力问题。如果把传统课堂转变进行转变,使之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地方,便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的体验,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3.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开放的特性,与人们各方面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夯实知识的基础上,适应语文本身的开放性。
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该利用好课程资源,为学生建立基于信息化大环境的立体的语文课堂结构。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最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反过来赋予了语文课极大的开放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例如开展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等,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学习乐陵实验小学教学模式,构建了“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栏目教学”四大课堂结构。
“目标导航”是一种网状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把生活材料纳入教材体系,将小学语文全部内容分解到学年、學期甚至各周,将学习内容生活化。“前置性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师生对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前置性学习,即课前预习,是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在教学之前,老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常见方式,教师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集思广益地解决问题。“栏目教学”是教师就一些知识专题开展栏目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考能力。
语文阅读课大体流程是: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第二关: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第三关: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得知得智,拓展人生。第五关:化人化文,学以致用。第六关:超与自我,百流归宗。每一课的流程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增减。
经过实践发现,我设计的“攻防打擂”这一环节,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也深受学生喜爱。我的操作流程是:先和学生一起了解阅读课的大体流程,然后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拿到班级中展示。虽然有些学生做得并不到位,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确实增强了,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变得认真了,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开始主动发言了。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规律
我想起“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曾几何时,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恨不得学生一听就会,恨不得学生个个都是神童,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一味地埋怨学生,一味地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自己也注定感受不到当老师的幸福。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涯,我也曾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以后的生活中,我可以耐心地等待每一朵花儿开,尊重、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宽容每一个学生出现的状况,像等待幼儿学会说话、学会走路那样充满期待,不急不躁。我会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诗意,让自己的班级充满快乐,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爱。
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是每个教师不能忽略的事。这一观点,几乎每一位老师都熟知,每一位老师都曾用过。肯定优点比批评缺点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忘记了,为一个小问题大动肝火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自己。因此,我时常自己,在想生气的时候保持冷静,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慢慢地学生能够不断进步。
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勇气,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愿意同学进行交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觉得他们有很多话想和老师说,想和同学们交流,但他们一直不发言,一是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二是觉得那么多比我强的人还没有发言,所以迟迟不敢站起来,他们的内心也一直在作斗争。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老师让学生每人准备唱一首歌,胆大的学生一个挨一个地起来唱,直到没有同学自愿唱歌了,老师又说点名唱。有一个小女孩不敢起来唱,但她多么希望老师能点她的名字啊,因为她早已在心中练好了一首歌。可遗憾的是老师一直没喊她的名字,等到来电了又开始上课,小姑娘始终没有唱成,也给她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你们曾经多少次和这个小姑娘一样,因为不敢站起来,失去了多少次机会,留下了多少次遗憾。不是自己没有准备好,而是缺乏站起来的勇气。你们要战胜自己,在以后的岁月里,试着大胆表现自己,虽然可能你不是最好的,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懦弱、胆小,留下太多的遗憾。在你们的生活里不是缺少机会,而是因为不自信,失去了太多机会。
我讲的故事鼓励到了一些同学,慢慢地,很多内向的学生也愿意在课上回答问题了。我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不断提高自信,让他们少点遗憾。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改革方向,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深入学习新《课标》,体会语文教学的博大精深,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彭妮《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第3期。
[2] 肖兴祖《构建初中语文常态化作文训练的策略分析》,《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