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简析
《白鹅》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用词生动、传神,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范文。
二、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的诗《鹅》,了解作者丰子恺。
六、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识课文第二小节过渡段的作用;感受鹅的叫声之高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在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一种可爱的动物——蟋蟀,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鹅)
2 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认识鹅了:大家还记得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诗《鹅》,请一起背诵《鹅》。
3 在一个七岁孩子的眼中,鹅是如此的优美。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看后说一说感受。
4 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做上不同的标记。
2 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 你喜欢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大白鹅吗?为什么?
4 看来这只大白鹅在同学当中非常受欢迎。在文中,有一句话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整篇文章都围绕它写,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5 预设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预设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三)认识过渡段
1 四人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引导:(1)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鹅的高傲仅仅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吗?如何理解文中的“更”字呢?
(南“更”返回到第1自然段,明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姿态上: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 教师告诉学生:“更”字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下文。而第2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鹅的叫声
1 用声怎么会体现出鹅的高傲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2 反馈交流词语: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3 想象:鹅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呢?它会大声说些什么呢?
4 指導朗读第3自然段。
5 通过研读鹅的叫声,这只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6 小结:我们看文章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情。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不让陌生人接近,看似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是在夸白鹅呢。正因、为这样,它才能看守门户,勇敢尽职。
(五)欣赏鹅的步态
1 课件播放鹅的录像,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白鹅行走的姿态。
2 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3 反馈交流:(1)作比较:将鹅和鸭子作比较。
(2)比喻:把鹅从容走路的样子比作净角出场。
(3)拟人:鹅常傲然地站着。
4 小结:作者发现了鸭子与鹅的步态的差别。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字眼给我们描绘了高傲、勇敢、从容的白鹅,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呀!
(六)写字指导
1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3 抄写生字。
(七)品析语言,积累语言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 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或它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方法?
3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八)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1 白鹅真的只是一只“高傲”的动物吗?
2 小结:透过字面,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 讨论:一只普通的白鹅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意趣盎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4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七、教学反思
1 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笔者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引导学生边想象边再读读。
2 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如想象鹅“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以老爷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3 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化。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
《白鹅》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用词生动、传神,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范文。
二、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的诗《鹅》,了解作者丰子恺。
六、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识课文第二小节过渡段的作用;感受鹅的叫声之高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在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一种可爱的动物——蟋蟀,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鹅)
2 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认识鹅了:大家还记得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诗《鹅》,请一起背诵《鹅》。
3 在一个七岁孩子的眼中,鹅是如此的优美。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看后说一说感受。
4 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做上不同的标记。
2 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 你喜欢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大白鹅吗?为什么?
4 看来这只大白鹅在同学当中非常受欢迎。在文中,有一句话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整篇文章都围绕它写,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5 预设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预设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三)认识过渡段
1 四人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引导:(1)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鹅的高傲仅仅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吗?如何理解文中的“更”字呢?
(南“更”返回到第1自然段,明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姿态上: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 教师告诉学生:“更”字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下文。而第2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鹅的叫声
1 用声怎么会体现出鹅的高傲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2 反馈交流词语: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3 想象:鹅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呢?它会大声说些什么呢?
4 指導朗读第3自然段。
5 通过研读鹅的叫声,这只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6 小结:我们看文章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情。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不让陌生人接近,看似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是在夸白鹅呢。正因、为这样,它才能看守门户,勇敢尽职。
(五)欣赏鹅的步态
1 课件播放鹅的录像,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白鹅行走的姿态。
2 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3 反馈交流:(1)作比较:将鹅和鸭子作比较。
(2)比喻:把鹅从容走路的样子比作净角出场。
(3)拟人:鹅常傲然地站着。
4 小结:作者发现了鸭子与鹅的步态的差别。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字眼给我们描绘了高傲、勇敢、从容的白鹅,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呀!
(六)写字指导
1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3 抄写生字。
(七)品析语言,积累语言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 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或它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方法?
3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八)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1 白鹅真的只是一只“高傲”的动物吗?
2 小结:透过字面,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 讨论:一只普通的白鹅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意趣盎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4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七、教学反思
1 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笔者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引导学生边想象边再读读。
2 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如想象鹅“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以老爷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3 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化。教学设计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