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方自主学习、挥洒个性的栖息地,提供发挥创造力的舞台和空间,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情趣。我们应从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享受数学语言的情趣中学习数学。
“春天多美呀!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小草铺满了大地,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瞧!游乐园多热闹呀,有的小朋友正在坐火车、有的小朋友正在荡秋千、有的小朋友正在……!”随着老师娓娓的叙述,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他们都自觉地观察起大屏幕的内容来。游乐园里快乐多,智慧也多,就让我们一起去亲自感受一下吧。这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课前谈话。接着,老师让小朋友看一看图上有几位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小朋友个个踊跃举手,接着再引人新课的内容,这样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持久性差的小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的生活化情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很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又如新授过后,学生的精神已处于一种疲劳状态,此时再次创设情境,那和谐愉悦的气氛便促使他们自觉的调动感官,投入进一步的学习之中。如,在《比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我相信同学们都喜欢看大侦探片,更想自己要是一名侦探就好了,多威风、多神气啊!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当一回大侦探。”“人的脚长和身高的比约是1:7;人的两手臂伸长的距离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1;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比大约是1:1……
问题:“在现场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你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满足了学生探索的愿望,浓浓的生活气息使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情趣。
二、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擂台赛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迎接新鲜富有挑战的游戏。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既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擂台赛,你们53人一起来挑战老师,敢吗?(敢!)同学们一听说要打擂台都特别兴奋,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打擂台这一类的节目,没想到也’能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打擂台的感觉,个个跃跃欲试。我又接着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2、5整除。”话音未落,同学们就大声地说:“老师,那我们怎能才能算挑战成功?”“只要老师回答错误你们就算挑战成功!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检验结果。谁先来?”生1:“我来,1387”我快速地回答:“不能被2整除。”话音还未落,同学们就已经兴致勃勃地开始忙碌了,没过多久他们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师:“下一位挑战者。”生2:“5888876”师:“能被2整除。”生3:“45891”师:“不能被2燕除”……。同学们有的摸着脑袋一脸的疑惑的样子;有的前后不由自主的小声议论着,突然有一个学生得意地的站起来:“老师你可听好啊,457895625412016,嘘!老师看你呢!”他一说完我快速回答:“能被2整除。”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接着教室又“乱”起来了。“老师答对了,真的能被2整除,真神,奇怪!老师都没有动手计算啊:……”生:“老師,快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微笑着。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吗?(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的法宝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这个数的特征就直接可以判断出来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用除法去判断能不能整除,”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在数学课堂上,猜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活中也如此,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擂台比赛引入了新课,它基于旧知,起于新知,既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做好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心理准备,赋与它挑战的意义,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促进数学经验的积累。
俗话说,动手动脑,心灵手巧,“动手做”这一教学理念现在已经扎根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与交流,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怎样想就怎样说,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才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经验”,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起来,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乐于参与的目的。
如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老师昨晚在崖城一方百货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现在我把它们摆放在讲台上让大家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小食品——果冻、巧克力、旺旺QQ糖、营养奶糖,文具——圆规、彩色笔、橡皮、铅笔、直尺,水果——桔子、甜瓜、苹果、梨,玩具——汽车模型、变形金刚、象棋、等)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昨晚到超市去买了些什么呢?
生1:用的、吃的。
生2:糖。
生3:棋、梨、苹果。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忙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呢?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看看这些物品可以分成哪几类。如果能准确地帮老师分类,老师将这些物品全部奖励给同学们。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盎然,看的看、写的写、议的议,教室里十分热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学生们就把这些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即使下课了,学生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去寻找。也把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数学活动能力,从而促进数学学习。
四、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打开数学思维的空间。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学习的起点。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
如:学习“简单的统计”后,引导学生对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并制成统计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回去主动帮助爷爷、奶奶买东西,买了什么东西?怎样付钱?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准备晚餐的过程时如何安排最合理、最省事、最节约。让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丰富多采的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凸现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使短短的40分钟充满生命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情趣。
一、让学生在享受数学语言的情趣中学习数学。
“春天多美呀!蓝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小草铺满了大地,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瞧!游乐园多热闹呀,有的小朋友正在坐火车、有的小朋友正在荡秋千、有的小朋友正在……!”随着老师娓娓的叙述,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他们都自觉地观察起大屏幕的内容来。游乐园里快乐多,智慧也多,就让我们一起去亲自感受一下吧。这是《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课前谈话。接着,老师让小朋友看一看图上有几位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小朋友个个踊跃举手,接着再引人新课的内容,这样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持久性差的小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的生活化情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很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又如新授过后,学生的精神已处于一种疲劳状态,此时再次创设情境,那和谐愉悦的气氛便促使他们自觉的调动感官,投入进一步的学习之中。如,在《比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我相信同学们都喜欢看大侦探片,更想自己要是一名侦探就好了,多威风、多神气啊!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当一回大侦探。”“人的脚长和身高的比约是1:7;人的两手臂伸长的距离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1;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比大约是1:1……
问题:“在现场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你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满足了学生探索的愿望,浓浓的生活气息使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情趣。
二、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擂台赛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迎接新鲜富有挑战的游戏。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既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擂台赛,你们53人一起来挑战老师,敢吗?(敢!)同学们一听说要打擂台都特别兴奋,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打擂台这一类的节目,没想到也’能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打擂台的感觉,个个跃跃欲试。我又接着说:“同学们,现在你们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2、5整除。”话音未落,同学们就大声地说:“老师,那我们怎能才能算挑战成功?”“只要老师回答错误你们就算挑战成功!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检验结果。谁先来?”生1:“我来,1387”我快速地回答:“不能被2整除。”话音还未落,同学们就已经兴致勃勃地开始忙碌了,没过多久他们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师:“下一位挑战者。”生2:“5888876”师:“能被2整除。”生3:“45891”师:“不能被2燕除”……。同学们有的摸着脑袋一脸的疑惑的样子;有的前后不由自主的小声议论着,突然有一个学生得意地的站起来:“老师你可听好啊,457895625412016,嘘!老师看你呢!”他一说完我快速回答:“能被2整除。”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接着教室又“乱”起来了。“老师答对了,真的能被2整除,真神,奇怪!老师都没有动手计算啊:……”生:“老師,快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微笑着。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吗?(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的法宝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这个数的特征就直接可以判断出来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用除法去判断能不能整除,”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在数学课堂上,猜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活中也如此,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擂台比赛引入了新课,它基于旧知,起于新知,既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做好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心理准备,赋与它挑战的意义,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促进数学经验的积累。
俗话说,动手动脑,心灵手巧,“动手做”这一教学理念现在已经扎根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操作、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学习与交流,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怎样想就怎样说,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才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活动经验”,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起来,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真正达到了人人参与,乐于参与的目的。
如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老师昨晚在崖城一方百货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现在我把它们摆放在讲台上让大家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小食品——果冻、巧克力、旺旺QQ糖、营养奶糖,文具——圆规、彩色笔、橡皮、铅笔、直尺,水果——桔子、甜瓜、苹果、梨,玩具——汽车模型、变形金刚、象棋、等)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昨晚到超市去买了些什么呢?
生1:用的、吃的。
生2:糖。
生3:棋、梨、苹果。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帮忙把这些物品分分类呢?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看看这些物品可以分成哪几类。如果能准确地帮老师分类,老师将这些物品全部奖励给同学们。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兴趣盎然,看的看、写的写、议的议,教室里十分热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快,学生们就把这些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即使下课了,学生们也会兴致勃勃地去寻找。也把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数学活动能力,从而促进数学学习。
四、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打开数学思维的空间。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学习的起点。着力实施一种“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
如:学习“简单的统计”后,引导学生对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并制成统计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回去主动帮助爷爷、奶奶买东西,买了什么东西?怎样付钱?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准备晚餐的过程时如何安排最合理、最省事、最节约。让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丰富多采的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凸现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使短短的40分钟充满生命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数学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