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去代替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学方法的优化,不仅指教师“教”法的优化,更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课堂上才具有发挥主体性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帮助体会课文中的情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师生角色互换、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
如在《船过三峡》一文学完第二段时,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插图中哪些景物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画得不好?为什么?根据课文,插图中还应该有哪些景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同时,通过积极大胆的讨论,也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又如在讲读第11册《林海》第二自然段中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时,如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云横秦岭”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秦岭孤峰突起,陡峭险峻的样子,再画出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与之对比,温柔的特点跃然呈现在脑海中,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同时,具体感受到语言大师用词的精妙,激发了同学们对温柔的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学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应在小学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所侧重地紧扣某一项训练目标,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并始终坚持“练中导”,让全体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和“获得”通过阅读实践自行去领悟,而不是硬灌给学生。
例如第七册第19课《船过三峡》的训练目标是“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背诵,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①小声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段主要写什么?
②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三峡的山“奇”呢?
③思考并讨论,得出从“笔直、高耸、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等词能体现山“奇”,并板书。
④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
⑤范背。学生带着羡慕和敬佩的感情欣赏老师有声有色的背诵,背完后学生激动地为老师热烈鼓掌。老师趁机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背下课文的吗?”一石激起了学生强烈地想知道老师怎样背下课文的波澜,他们睁大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听老师告诉他们背课文的诀窍:“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然后教师就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再结合板书背课文,学生也很快能背下来了,心中无比喜悦。老师检查完效果,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咀嚼学习过程,想一想: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把课文背下来的?这样,学生对背诵课文的方法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个认识是从阅读实践中获得的。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规律,掌握学法,运用获得的能力再去学下面的课文,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学生定会唤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具有了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课堂效率。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阅读能力。
四、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平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发问;从课文内容发问;从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发问;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发问;从课文的中心发问;从某些修饰词语发问,训练学生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如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第一句话后,带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①读诗句;②讲字义;③连成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第二句,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自学后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么意思。老师便针对学生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疑,这样,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思维活动协调一致,使教师思维暴露在学生思维最恰当的地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习动力,而学习第三、四句时,老师则采用伙伴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四人一组,运用学法自学,互相质疑、解疑,然后向全班汇报学习过程。这样学习,用时少,负担轻,效益高,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取得了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一、精心设计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帮助体会课文中的情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师生角色互换、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
如在《船过三峡》一文学完第二段时,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插图中哪些景物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画得不好?为什么?根据课文,插图中还应该有哪些景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同时,通过积极大胆的讨论,也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又如在讲读第11册《林海》第二自然段中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时,如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云横秦岭”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秦岭孤峰突起,陡峭险峻的样子,再画出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与之对比,温柔的特点跃然呈现在脑海中,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同时,具体感受到语言大师用词的精妙,激发了同学们对温柔的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学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我们应在小学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所侧重地紧扣某一项训练目标,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并始终坚持“练中导”,让全体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操作,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和“获得”通过阅读实践自行去领悟,而不是硬灌给学生。
例如第七册第19课《船过三峡》的训练目标是“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背诵,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①小声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段主要写什么?
②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三峡的山“奇”呢?
③思考并讨论,得出从“笔直、高耸、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等词能体现山“奇”,并板书。
④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
⑤范背。学生带着羡慕和敬佩的感情欣赏老师有声有色的背诵,背完后学生激动地为老师热烈鼓掌。老师趁机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背下课文的吗?”一石激起了学生强烈地想知道老师怎样背下课文的波澜,他们睁大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听老师告诉他们背课文的诀窍:“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然后教师就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再结合板书背课文,学生也很快能背下来了,心中无比喜悦。老师检查完效果,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咀嚼学习过程,想一想: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把课文背下来的?这样,学生对背诵课文的方法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个认识是从阅读实践中获得的。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规律,掌握学法,运用获得的能力再去学下面的课文,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学生定会唤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具有了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课堂效率。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阅读能力。
四、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平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发问;从课文内容发问;从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发问;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发问;从课文的中心发问;从某些修饰词语发问,训练学生从敢问到善问的能力。如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第一句话后,带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①读诗句;②讲字义;③连成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第二句,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自学后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么意思。老师便针对学生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解疑,这样,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思维活动协调一致,使教师思维暴露在学生思维最恰当的地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习动力,而学习第三、四句时,老师则采用伙伴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四人一组,运用学法自学,互相质疑、解疑,然后向全班汇报学习过程。这样学习,用时少,负担轻,效益高,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取得了最优化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