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由此导致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减少,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参与意识不强。一句话,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被真正确立。 因此,要想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就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
比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这些事学生有的自己能够体会出来,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是难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一件事一件事地让学生来体会,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也显得非常松散,重点也不突出。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提出:这些事中,哪里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地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与思考,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突破难点之后,我再请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使全文的教学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时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了、说错了,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而且,我都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由于这些做法,许多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连原来总是不发言的同学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
2.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当然,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评价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并富有艺术性,切忌言之过甚,对优点的褒奖和对其前景的引导都应该恰如其分,使其有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
三、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课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作保障,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有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时使训练不到位,流于形式。因此,要设法创设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落实。
1.给足训练时间。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因此,我每堂课都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第一,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总结语,力求简洁、精炼,把教师的活动压下来;第二,重要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问后,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而是给出思考的时间;第三,关键性问题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启发引导;第四,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要安排大量的时间留给教学重点内容。由于这样改进教学,学生就可以对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深入地思考与讨论,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了。
2.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让学生质疑问难不但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引导、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实际上,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它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设计阅读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入地想一想,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哪里难以读懂,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然后精心设计教案,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
比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这些事学生有的自己能够体会出来,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是难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一件事一件事地让学生来体会,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课堂也显得非常松散,重点也不突出。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提出:这些事中,哪里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地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与思考,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突破难点之后,我再请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使全文的教学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也会随时参与并不断变化。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抑制作用。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心理障碍。 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说得不好,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教育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个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可能想错了、说错了,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而且,我都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由于这些做法,许多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就连原来总是不发言的同学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
2.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或富有艺术性,将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与的欲望。
当然,激励性评价要有目的,要找出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评价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并富有艺术性,切忌言之过甚,对优点的褒奖和对其前景的引导都应该恰如其分,使其有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
三、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是,课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作保障,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有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有时使训练不到位,流于形式。因此,要设法创设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落实。
1.给足训练时间。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因此,我每堂课都紧扣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第一,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总结语,力求简洁、精炼,把教师的活动压下来;第二,重要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问后,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而是给出思考的时间;第三,关键性问题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启发引导;第四,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要安排大量的时间留给教学重点内容。由于这样改进教学,学生就可以对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深入地思考与讨论,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了。
2.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让学生质疑问难不但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引导、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实际上,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它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而且,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