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旧的城镇化发展制度和模式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新型城市化要求越来越强烈,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聚焦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确权,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的优化跳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新道路,需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依靠现代文明的条件下,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可以跨过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做好相对分散和向绝对分散的过度,完善旧城镇化制度改革向新城镇化原则和方向发展,实现城镇化的“跳跃运动”。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
1、城市化进程的概况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历,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对应的空间表象是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我国城镇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历从“上山下乡”,到“城市领导农村”,再到“小城镇、大战略”,后至发展大型城市,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曾经历过政策与思想上的摇摆与争议的发展过程。30多年的时间里,市场化主导这只大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城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撤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如今,新城镇化的政策被推出,新一轮城镇化要摆脱以往“城市领导农村”的利益纠葛和政府主导的行政束缚,规划推进更有质量的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
2、旧城镇化发展之忧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提升到51%,从数字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6%,农民工参保率不到1/5,农民工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因此可见,城镇化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已日趋严重,如自然和社会承载能力不堪,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消耗过大等。
二、中国新城镇化的“跳跃”之路
1、新城镇化的核心利益调整与原则
旧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土地经济的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以运营土地为核心,但这一过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其中相关管理层和直接关系群体成为城市化的净受益者,其它弱势和低收入人群成为受损者。现行城市化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现行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人们呼之欲出,调整农转城利益增量和存量,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征地补偿、改革户籍制度给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等。比如农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济,农村农民身份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都可视为净利益增量,这部分要确保让农民能得到,要高度提防土地流转中出现新的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新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新城镇化是完成人的“跳跃”
解决人的城镇化任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就是“人的城镇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内需也无法扩大。中国有2.5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新城镇化将从户籍、土地、住房、财税、地方投融资等改革着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新城镇化城镇化道路的特殊要求
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跳跃性地跨过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也应该可以依靠城市规划,跳跃式地跨越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弊病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注重无形城镇化,就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精神和意识上的城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業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三、新城镇化改革难题的建议
要破解中国城镇化的改革难题,现行的土地和户籍管理制度是两个绕不开的障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要联动,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能够市民化;土地方面,要提高农村征地补偿,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本人认为异地用地置换是一剂良药,但是它需要科学的规划、引导的政策和开放的市场。异地置换就是农村人可以按照城市规划在政策引导下自由在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并享受适当补贴,或者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规则下,在规定安置地点买地建房,前提是放弃农村田地山,唯一可以保留的是农村的房子。
为什么保障房和适用经济房在中国这么难?为什么政府投入很高国民受惠很小?管理模式落后和政策不够开明。打破户籍的制约,自由申报,结合异地用地置换,提前预售预定,可以为政府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加快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村庄布局规划,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城镇化一定可以跳跃式地避开绝对集中造成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2]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3]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新道路,需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依靠现代文明的条件下,我国的城镇化应该可以跨过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做好相对分散和向绝对分散的过度,完善旧城镇化制度改革向新城镇化原则和方向发展,实现城镇化的“跳跃运动”。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础和条件
1、城市化进程的概况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历,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对应的空间表象是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我国城镇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历从“上山下乡”,到“城市领导农村”,再到“小城镇、大战略”,后至发展大型城市,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曾经历过政策与思想上的摇摆与争议的发展过程。30多年的时间里,市场化主导这只大手把乡土中国推向了城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撤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如今,新城镇化的政策被推出,新一轮城镇化要摆脱以往“城市领导农村”的利益纠葛和政府主导的行政束缚,规划推进更有质量的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
2、旧城镇化发展之忧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提升到51%,从数字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6%,农民工参保率不到1/5,农民工城镇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0.7%。因此可见,城镇化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部分地区的城市病问题已日趋严重,如自然和社会承载能力不堪,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消耗过大等。
二、中国新城镇化的“跳跃”之路
1、新城镇化的核心利益调整与原则
旧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土地经济的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以运营土地为核心,但这一过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其中相关管理层和直接关系群体成为城市化的净受益者,其它弱势和低收入人群成为受损者。现行城市化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现行模式已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人们呼之欲出,调整农转城利益增量和存量,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重点发展中小城镇、提高征地补偿、改革户籍制度给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等。比如农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济,农村农民身份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都可视为净利益增量,这部分要确保让农民能得到,要高度提防土地流转中出现新的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发生。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新城镇化规划草案已经基本成型,拟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六大指导原则: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新城镇化是完成人的“跳跃”
解决人的城镇化任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就是“人的城镇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内需也无法扩大。中国有2.5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新城镇化将从户籍、土地、住房、财税、地方投融资等改革着手,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3、新城镇化城镇化道路的特殊要求
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跳跃性地跨过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也应该可以依靠城市规划,跳跃式地跨越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弊病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注重无形城镇化,就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精神和意识上的城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業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三、新城镇化改革难题的建议
要破解中国城镇化的改革难题,现行的土地和户籍管理制度是两个绕不开的障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要联动,让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能够市民化;土地方面,要提高农村征地补偿,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本人认为异地用地置换是一剂良药,但是它需要科学的规划、引导的政策和开放的市场。异地置换就是农村人可以按照城市规划在政策引导下自由在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并享受适当补贴,或者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规则下,在规定安置地点买地建房,前提是放弃农村田地山,唯一可以保留的是农村的房子。
为什么保障房和适用经济房在中国这么难?为什么政府投入很高国民受惠很小?管理模式落后和政策不够开明。打破户籍的制约,自由申报,结合异地用地置换,提前预售预定,可以为政府带来大量的建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加快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村庄布局规划,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城镇化一定可以跳跃式地避开绝对集中造成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2]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3]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 城市规划学刊.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