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从读和说、更新观念注重方法指导、个性化提问和理解、情感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读和说;更新观念注重方法指导;个性化提问和理解;情感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阅读乃教育之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阶段语文的语文阅读教学,则应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思考、领悟、探讨”然而,多少年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的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句话,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在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首先,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和“说”。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读懂文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在教学时应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深切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感人的场面,体味字里行间的意蕴。说”就是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这样大家才能帮你解决问题;说”就是在合作交流时,把自己的理解、认识“说”出来,别人才能知道,你自己也才能知道别人对文本的理解;说就是在交流展示时,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老师才能对你进行适时的点拨,你才能不断地成长。当然,“说”是学生整堂课的思维结果的再现。不能不加思考分析地“说”,也不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说”,这样既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也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其次,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时动笔,将手、脑、眼的活动配合在一起,也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形成师生平等互问氛围,传统地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如果在传统地教学模式之外,鼓励创新,反过来让学生作为完成一篇课文教学任务的主导,让他们自己研究课文,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求知的思维习惯。当然让学生提问也要把握好“度”。教师要把握住课文的主旨要求,力求避免干预学生的思维,但是也应该根据主旨要求适当作一些导引,使学生的提问既能突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课文主旨的把握。
第三,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个性化提问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的阅读就是要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提出并解决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就是创新。现在许多学生害怕阅读,不喜欢阅读,读完文章,什么也没有留下,就知道读了,读完了。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文章,在教本课时我将阅读重点定为“寻美”,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美点,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学生经过充分的阅读理解,各个竞相发言,有的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场面。”有的说:“我最喜欢的一个声音是:鸟儿将快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因为这个句子写出了鸟儿叫声的美,更写出了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在这堂课中,我充分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及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一位专家也说过情感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果忽略情感这条线索而搞“无情教育”,就会使语文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文章所描绘的文字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描绘祖国秀丽山川的文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利用教材中描写至亲至爱的篇章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等等。让学生随着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道流泪,一起激动,一同成长。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激起学生对韩麦尔的深切同情后,可借势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使他们的情感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4]《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2期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读和说;更新观念注重方法指导;个性化提问和理解;情感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阅读乃教育之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要求: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阶段语文的语文阅读教学,则应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思考、领悟、探讨”然而,多少年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的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句话,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在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首先,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和“说”。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读懂文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在教学时应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深切感受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感人的场面,体味字里行间的意蕴。说”就是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这样大家才能帮你解决问题;说”就是在合作交流时,把自己的理解、认识“说”出来,别人才能知道,你自己也才能知道别人对文本的理解;说就是在交流展示时,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老师才能对你进行适时的点拨,你才能不断地成长。当然,“说”是学生整堂课的思维结果的再现。不能不加思考分析地“说”,也不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说”,这样既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也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其次,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阅读时动笔,将手、脑、眼的活动配合在一起,也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形成师生平等互问氛围,传统地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如果在传统地教学模式之外,鼓励创新,反过来让学生作为完成一篇课文教学任务的主导,让他们自己研究课文,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求知的思维习惯。当然让学生提问也要把握好“度”。教师要把握住课文的主旨要求,力求避免干预学生的思维,但是也应该根据主旨要求适当作一些导引,使学生的提问既能突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课文主旨的把握。
第三,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个性化提问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的阅读就是要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提出并解决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就是创新。现在许多学生害怕阅读,不喜欢阅读,读完文章,什么也没有留下,就知道读了,读完了。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抒情文章,在教本课时我将阅读重点定为“寻美”,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美点,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学生经过充分的阅读理解,各个竞相发言,有的说“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场面。”有的说:“我最喜欢的一个声音是:鸟儿将快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因为这个句子写出了鸟儿叫声的美,更写出了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在这堂课中,我充分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阅读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及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一位专家也说过情感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如果忽略情感这条线索而搞“无情教育”,就会使语文认知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文章所描绘的文字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描绘祖国秀丽山川的文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利用教材中描写至亲至爱的篇章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等等。让学生随着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一道流泪,一起激动,一同成长。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在激起学生对韩麦尔的深切同情后,可借势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使他们的情感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4]《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