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教育——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功利性目标驱使,中小学语文教育理科化教学倾向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的文学课教学观则多建立在“史学本位”的基础上。语文与文学教学诗意的缺失,导致大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失去兴趣。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课程观的提出与实践,是对师范院校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的小教师资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诗性教育;文学本位;师范院校
  
  
  有句话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而当下的教育现状却恰恰需要反过来说:“理论总是绿色的充满希望的,而现实总是让人灰心。”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课本来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包含着浓郁的诗意,而多年来受功利目标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语文课的流程似乎总脱不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作品分析、提问讨论、总结归纳。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不过是“旧八股”变成了“新八股”。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是需要个性的,语文教学是小手工业,每节课都应该是孤品才对,统一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当然不会有生气有诗意。而机械化的考试和阅卷方式让文字的魅力荡然无存,让多少颗敏感的心灵蒙尘,就此放弃对语言文字的美好向往。高考不允许作诗,指挥棒一挥,诗意就从语文课堂上消失了。语文课本,诗歌寥寥,即使有,也逃不过为考试的标准答案被拆解、肢解甚至尸解的命运。诗歌的缺席就是想象与激情的缺位。没有诗的童年和青春是单调乏味的,它导致了大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失去兴趣。有人说,三年级以后就不必再上语文课了。因为认识了常用字学会了查字典,就完全可以自己阅读了,不需要无休止地再受老师的折磨,直至对语文感觉全无甚至痛恨。这话也许偏激了点,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确是语文教育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那么,语文教育到底缺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不缺技术,缺的是情怀与境界。这又是谁之过呢?或许基础教育应该问责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担当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心灵的感染与审美的熏陶。而师范院校似乎也有理由倒问基础教育,日益功利化的语文教育已经败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也包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虽然改变语文教育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确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而不是坐视毕业生未来语文教学的失败。笔者多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进行“诗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所思所获与同行共享。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性功能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指导下,不少院校开始压缩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的学时,增设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而培养小教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在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更是大量地压缩中文专业课程的比重,向实用性的技能课程倾斜。“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只授课72学时。这里,我们不探讨高职教育理念之于小教师资的培养是否科学,大量地削减所谓“不实用”课程是否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我们只探讨在课时压缩的现实面前,如何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古典作品的精华较为系统地呈现给学生?众所周知的故事:一大学教授给大学生做实验。拿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装满了。”之后教授依次将小石子、细沙和水装入看似已满的烧杯,每次都问装满了没有,最后的问题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方位的。试想,如果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水,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终身学习的时代,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课时来满足的。“听君一席话”尚可以“胜读十年书”。课时多固然好,但若给学生的脑子先灌了水,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大石块”?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1)确立诗性教育的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视野。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建立人文背景下、审美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观,有助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笔者认为应该这样构建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层次,在开设“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第三四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接受能力。二是延伸层次,建立了文学史的坐标后,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诵读与欣赏”,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文体发展的背景上,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诵读能力,补足因课时过少造成的对古代文学仅有面而缺乏点的认识之不足。加强诵读指导,突出师范院校培养小教人才的特性;三是拓展层次,第六学期开设“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名著鉴赏”等选修课。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个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文化、文学影响学生生活、生命为宏观目标,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努力使学生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突破了以往过分看重文学史平面的描述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古代文学知识谱系,又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符合小教大专培养目标又适合专科学制的教材框架,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为落脚点,以专题呈现为形式,以文体演进阶段为单元,辅以相关知识典故、最新研究动态和拓展练习等。各章节的标题不再沿用诸如“两汉文学”、“唐代文学”这样的语言客观地概括,而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词语来描述,诸如“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学特征。
  (2)构筑人文关怀的诗意课堂,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与基础教育的语文课堂一样,大学的文学课堂缺的也不是技术而是情怀。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必纠结于表面形式上是灌输还是互动,更应该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课程的立意固然重要,但课程的实施更为关键。课堂是实现当下关怀的最好渠道,体现为两方面:①授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文风范。教师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文学、文化、职业及人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民国时期陈寅恪、刘文典、钱穆、吴宓等皆以别具一格的大师风范为人所称颂;②授课教师的生命激情与教学语言。以诗意情怀感染学生情绪,以诗化语言引导诗性思维,这样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堂。叶嘉莹认为诗的好坏,“第一要看有无感发的生命,第二要看能否适当的传达。”[4]笔者认为,这两点用来评价文学课的教学也十分恰当,感发与传达,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文学的思维方式与教语文的职业示范。
  (3)引导学生建立诗意人生观,给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文学是人生也是哲学,大学的文学课是生命教育课也是精神成长课,这门课的学习不应该只有课堂教学一个维度,还应该结合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笔者的做法如下:①鼓励个性化表达。就小教大专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是必要的,但以专科教育的现状看,要求学生撰写专业论文是不现实的,与其因目标过高导致学生大量地网上下载应付,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感悟表达出来,论文可,随笔可,创作也可。②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批改纸质作业的方式,将感悟上传至博客,借助微博开展诸如“我们的论语”等主题活动,将学习过程计入学习评价,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为开放性的多元评价。③组织诵读活动。师范院校有着良好的推普传统和诵读氛围,将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诗意课堂引领诗化学习,诗化学习引导诗意生活,当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意义就升华了。
  让诗意回归文学课堂,让文学成为生命的底色。文学教育是参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必然要超越功利、超越专业化的狭窄视野,直抵人性、人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2] 俞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
  [3] 杨柏岭. 文本·美育·文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 叶嘉莹.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J]. 求是学刊,1985(5).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中国大学教学》(月刊)封二“名师风采”是公益宣传栏,每期选介一位名师,旨在弘扬名师高尚的师德、师风,展示其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以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该栏目始创于1996年,十几年来,已先后宣传过一百多位名师,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该栏目现向各有关高等学校教务处征稿。有关事项如下:  一、“名师风采”的人选  我刊“名师”主要从以下各类人员中选择: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教育部高等学
期刊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福建农林大学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形成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摘 要:5所高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本科生的一般学业自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4个构成因子的发展不均衡,学业行为得分最高,学业能力得分最低,性别、年级、就读学校类型、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一般学业自我有显著影响。针对调查结果,讨论了原因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一般学业自我;因素;本科生;  “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
期刊
摘要:“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在立足于北师大古代小说研究与教学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更新教学方法。其一,在教学中重视文献考辨与文本细读的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术视野的开拓。其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用电子文献、视频资料和网络资源等新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的授课模式。其三,改变讲授模式,增强教学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授课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调整,使本课程成为一个开放的平
期刊
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首届海洋教育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lO月24--25日在青岛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1l所大学的17位专家和国内31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围绕“中外海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大会特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筰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作主旨发言。围绕“海洋学科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海洋教育的新进展和新趋势”、“大学改革与
期刊
摘要:大学物理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方式。但是,受学习者数学知识背景的限制,对大学本科生传授的物理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在多变量的处理方面,还没有太大的改观,这是大学物理教材改革的屏障之一。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了将信息技术工具引入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信息技术工具引入教材提供了一种操作范例。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影响深刻,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改造传统课程是新世纪教学发展的一项重大要求。通过分析“运作管理”课程信息化改造的背景,设计了课程改造方案,提出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研究性教学理念,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教学体系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通过16所院校的推广实践和调查反馈,改造项目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克服了原有课程遇到的难题。本课程的实践可为类似课程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资源建设到项目推广等
期刊
摘 要:本科精英教育以小班研讨课教学为特征,这一点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班级规模统计方面有清晰反映。本文对北京大学本科班级规模进行统计,数据与美国相比呈现较大差距。在对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之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小班教学的五点政策性建议,包括确立全校统一的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制度、培训以提高教师上研讨课的教学能力、培训助教并完善助教制度、改造研讨课教室、适度减少本科生数。相关分析对各类高校精英教育目标的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主题,探讨了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数学课程建设;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
期刊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倾听学生声音的理念,不断完善以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并通过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科教学方面的期待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自主改革,实现了管理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为保障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教学改革       2003—2008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首轮评估。此轮评估采用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