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一脉传承的立国、立世、立人之本。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这个传承数千年的古老德目,被列入了当代公民应有的价值准则之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搞好诚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诚信教育,是诚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石和主渠道。
以传承春秋时期我国伟大政治家管仲治国理政思想为主体,汇聚诸子百家政治智慧的经典文献《管子》中有《枢言》篇,该篇可称为是治国理政的精言荟萃,甚至有学者认为是全书之“枢纽”。[1]该篇对“诚信”要义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将诚信视为能凝聚民心、统治天下的思想中枢和精神纽带。今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小学的诚信教育,笔者认为应该认真抓好诚信教育中的三个“结点”,以此推动诚信教育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地开展。
一、认识结点:文明之根与立人之本并重
要让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的管理者对诚信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要认识到:诚信乃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诚信文化是最早被统治者重视,最早被学者诠释,最早进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也最早成为中国人心灵、情感和道德融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中华文明之根。
诚信是最早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的思想理念之一。在中国最早的文献典籍《尚书·尧典》中,就有赞扬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记载,《尔雅》释之曰:“允,信也;允,诚也。”是说尧能够诚信恭谨,推贤让能,光照四方,道通天地。可见,早在“五帝”时期,诚信就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并付诸政治实践。《尚书·汤誓》中也记载了商代始祖汤在对臣民的誓言中,以“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作为构建和谐君臣关系的行动准则。
春秋时期,社会巨变、列国纷争、礼崩乐坏,统治者为了在变革中求得生存与胜利,大力倡导、标榜诚信,诚信思想遂成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国家和人际关系层面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圭臬。《左传》中,“信”字出现了216次,是出现最多的德目之一。“信,战之器也”“信,国之本也”“礼以行之,信以守之”在《左传》记载中屡出君臣上下之口。在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诚信思想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孔子在《论语》中38次提到“信”,并从多个方面阐发了“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提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论述。他也是最早将“信”纳入教育内容的先师,并将“信”列入其思想核心“仁”的基本道德内涵“五德”之中。孔子对源远流长的诚信思想的传承、创新、发展与实践,奠定了诚信在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围绕政治、社会的未来与发展,相互辩说、交流激荡,诚信思想得到各家学派的重视、论说与发展。孟子不仅传承、发展了子思关于“诚”的思想论述,将诚与善结合,提出“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诚信思想,将“朋友有信”提升到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的“五伦”之中,使之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道德基準。荀子对诚与信也有深入论述,提出“上端诚则下愿悫”(《荀子·正论》)、“百工莫不诚信”(《荀子·王霸》)的主张,将诚信扩展为商贾、百工、农夫的职业道德准则。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的法、道、墨、名以及杂家都对诚信各有论述。例如,《韩非子》中“信”字出现了50余次,《庄子》中出现20次左右,《墨子》中出现40次左右,等等。出于众手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中,不但大量论及诚与信,而且有《贵信》专篇以论诚信。在哲学突破、思想活跃、民族智慧大放光彩的百家争鸣时代,诚信思想经各家学派论说、凝练、创新、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成为民族精神的灵魂。西汉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帝国的需要,在传承孔孟之道,兼采道、法、墨、阴阳等百家之学的基础上,重构儒学体系,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成为人伦道德准则的“五常”之一,并被汉武帝之后的历代统治者所尊奉,“信”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纵览诚信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发展历程,我们对诚信思想的认识至少应该明确几点:第一,诚信思想是我们的先人用实践和智慧凝炼成的民族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根,是中国人的道德之基、立人之本,是中华民族主体特性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软实力,诚信是道德基石。大力传承、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是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基固本的文化工程,意义非凡。第二,中小学的诚信教育立足从儿童、少年抓起,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世代承继、培育诚信公民、建立诚信社会、树立诚信国家形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奠基工程。只有认识到位,才能真正解决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问题,为诚信教育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内涵结点:诚、信同构
实施中小学的诚信教育,还必须充分挖掘诚信思想的丰富内涵。经过历代学者,特别是儒家学者的开掘、创新、发展,诚信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具体说来,它是由诚与信两个既有差异、又相互融通的道德范畴共同构建的。这为我们的诚信教育指明了路径。
前人对诚与信的含义及其差异、相通之点早有深刻的探讨和论述。“诚”的核心内涵是“真”,是真实、实在、无伪。即朱熹所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四书集注·中庸》)它既是一种最高道德追求,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道德根基,故“诚,德之主也”(《韩诗外传·卷四》)。“信”的最早含义,本是人与神、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的道德规则要求,所谓“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要求真实、守诚、不欺。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就是指在人际关系、君民关系中,信是立人、立世、治国之本。 诚与信,既有区别,又相通相融,诚信并用,诚信合一。《说文解字》解说的“诚,信也”“信,诚也”,就是看到二者之不可分。因此,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诚信并用的例子。在最早文献《逸周书·大匡解》中,就已经有信、诚合用的说法:“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而《管子》中已多次出现“诚信”一词,如:“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 好恶形于心,百姓化于下……诚信之所期也(《管子·立政》),等等。《孟子》《荀子》《礼记》等著作中也都有诚信合用的例子。此后诚与信联为一体,其所表达的诚实无妄、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道德内涵,即成为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一个“热词”,直到今天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德目,凸显了其中华民族美德核心与基石的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教育是民族美德的传承工程,是民族精神的筑基工程,也是新时期中国人的道德重塑工程。从诚信思想体系的内涵分析,中小学的诚信教育,不应该是模糊的、一般的和笼统的道德教育,而应该从诚信内涵的历史解构中,从前人对其内涵深入的剖析挖掘中探求诚信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其一,要着力“诚”的心灵塑造。诚与信,其义相通,但内涵各有侧重。“诚”重在“真”的内心修养,主要指内在德性的真诚、忠实和精神的纯正、无妄。只有培养出诚的认知、情感、意志,才能建构起诚信的主体意识和内驱动力。“信”的内涵测重在为人准则,强调与人交往要守信、不欺。中小学阶段正是人一生中道德、人格的形塑期和成长期,将诚的教育内化为每个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是诚信教育的关键。诚于内而信于外,以诚导信,以诚主信,只有内心之诚,才有言行之信,诚信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真人”教育,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主张,其“真人”内涵十分丰富,但“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2]972是其要义之一。在这里,真即诚,诚即真,求真,就是孟子说的“思诚”,是人道的根本。教育者要认识到诚的教育在整个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根基性和关键性,将孩子塑造成“真人”。诚的道德培育,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激发诚的认知。要让学生树立起诚即真、诚即善、诚即美、诚就是真善美合一的观念,将诚的价值取向、追求和原则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二是强化诚的情感。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学生对诚的热爱、向往,使之成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三是坚守诚的意志。通过培养、引导、教育,在学生思想上筑起抵御各种非诚诱惑的心理长城。
其二,要注重“信”的言行养成。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诚、信互为表里。诚是信的内在自觉,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之内在德性,通过信的言行表现出来,而信的言行养成,又会促进诚之德性的内化。程颐说“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并非单指词义的训释,而是深刻揭示了诚、信实践的相互作用:诚主导着信,信催化了诚,只有深刻认识二者关系的双向性,才能在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做到诚信一体,实现诚信主观能动性与言行信诺的一致性。
在中小学生“信”的养成教育实践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关键点:一是抓好入学起点。即在六七岁入学之初,就要注重学生诚信品质的培育和习惯的养成。中国人历来讲“三岁看长大,七岁看一生”,就是看到了这个时期性格、习惯养成对一生的重大影响。陶行知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2]182二是关注生活细节。将诚的观念树立和信的自觉养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立志将学生培养成“真人”的信念去管理和引导学生,不仅注重在集体活动中的养成,更要关注学生与他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在行动中观察,在细微处用力,防微杜渐,玉汝于成。三是注重树榜样、立规则。要善于挖掘典型、树立榜样,积极从正面引导。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期,模仿性比较强,往往一个典型就可以影响一大群体,收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要建立诚信制度评价体系。切实有效的制度系统是养成教育的载体和保障。要围绕诚信养成教育目标,制定出完善的督查、评价、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规则制度,以制度的刚性,强化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确保诚信养成的“软着陆”。要对学生是否诚信的言行作出明确的评价判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明辨是非,以信为荣,以信为美。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率先垂范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有诺必行,以自身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和推动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
三、環境结点:两“风”共育
在中小学诚信教育的实践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是教育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因素。而构筑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优良的校风和诚信和谐的家风不可或缺。
校风是一个学校由领导者、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精神风貌和群体氛围。它既是学校的个性和魅力,也体现了学校的信念、追求和软实力。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努力营造崇尚诚信、追求诚信以及事事守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校风,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校风建设,应是诚信教育的主干“工程”。它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要诚信。主要是学校领导和各层级管理者讲诚信,事事处处做诚信的表率。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办学理念,将诚信纳入学校的一系列管理规则和制度之中。将诚信作为学校德育重点内容,融入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营造出诚信的良好风气。二是教风讲诚信。要强化教师是中小学诚信校风主体责任者的理念,诚信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课上、课下及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要贯彻诚信的思想主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三是学风抓诚信。大力加强诚信教育,要在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学校各项活动中贯彻、落实诚信理念;要在学生的评优奖励中,将诚信作为重要德目之一;要在学生中树立诚信典型,采取各种措施,因势利导,杜绝和纠正学生中各种违反诚信的造假行为,形成以诚信为荣、以违反诚信为耻,人人讲诚信、爱诚信,人人争做诚信之人的良好氛围。
家风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文化生态环境,好的家风是人才成长的基石,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对中小学生来讲,有良好诚信家风的熏染,是其一生诚信人格成长的土壤和水分。诚信家风建设,首先,要向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家风汲取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以建设优良家风为目的而形成的家训、家书、家箴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家风的建设以人才辈出为目标,以美德传承为主线,以儒家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诚信既是德目,也是价值观落实的基础保障。吸收、传承、创新历史上诚信家风的优良传统,是今天诚信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其次,诚信家风建设要在三种关系上狠抓落实:一是夫妻关系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夫妻之间的诚信关系既是诚信家风之基,也每时每刻深刻影响着孩子。在当前婚姻、家庭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夫妻诚信要认真落实到感情、道德及日常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二是亲子关系诚信。对处在行为、品格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父母与子女处理关系时“言必信,行必果”尤为重要。要对孩子的诚信行为进行积极表扬、鼓励,对孩子撒谎、造假等不诚信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劝导、批评、纠正,尤其不能以偏私、溺爱而掩盖甚至助长孩子的非诚信行为。三是家庭对外交往的诚信。包括与其他亲属、朋友、邻居等的交往,要事事严守诚信、处处体现诚信,将诚信作为家庭最重要的对外交往处事准则,树立诚信家庭的良好形象。
在中小学诚信教育中,实现诚信校风与家风的紧密结合,两风协调共育是重要结点。要针对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思想实际,采取家庭走访、信息联络、办家长学校、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家庭的积极沟通、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从小树立牢固的诚信理念,做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汤孝纯.新译管子读本[M].台北:三民书局,1995:16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 庭
以传承春秋时期我国伟大政治家管仲治国理政思想为主体,汇聚诸子百家政治智慧的经典文献《管子》中有《枢言》篇,该篇可称为是治国理政的精言荟萃,甚至有学者认为是全书之“枢纽”。[1]该篇对“诚信”要义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将诚信视为能凝聚民心、统治天下的思想中枢和精神纽带。今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小学的诚信教育,笔者认为应该认真抓好诚信教育中的三个“结点”,以此推动诚信教育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地开展。
一、认识结点:文明之根与立人之本并重
要让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的管理者对诚信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要认识到:诚信乃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上,诚信文化是最早被统治者重视,最早被学者诠释,最早进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也最早成为中国人心灵、情感和道德融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中华文明之根。
诚信是最早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的思想理念之一。在中国最早的文献典籍《尚书·尧典》中,就有赞扬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记载,《尔雅》释之曰:“允,信也;允,诚也。”是说尧能够诚信恭谨,推贤让能,光照四方,道通天地。可见,早在“五帝”时期,诚信就成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并付诸政治实践。《尚书·汤誓》中也记载了商代始祖汤在对臣民的誓言中,以“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作为构建和谐君臣关系的行动准则。
春秋时期,社会巨变、列国纷争、礼崩乐坏,统治者为了在变革中求得生存与胜利,大力倡导、标榜诚信,诚信思想遂成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国家和人际关系层面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圭臬。《左传》中,“信”字出现了216次,是出现最多的德目之一。“信,战之器也”“信,国之本也”“礼以行之,信以守之”在《左传》记载中屡出君臣上下之口。在儒家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诚信思想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孔子在《论语》中38次提到“信”,并从多个方面阐发了“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提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论述。他也是最早将“信”纳入教育内容的先师,并将“信”列入其思想核心“仁”的基本道德内涵“五德”之中。孔子对源远流长的诚信思想的传承、创新、发展与实践,奠定了诚信在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围绕政治、社会的未来与发展,相互辩说、交流激荡,诚信思想得到各家学派的重视、论说与发展。孟子不仅传承、发展了子思关于“诚”的思想论述,将诚与善结合,提出“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诚信思想,将“朋友有信”提升到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的“五伦”之中,使之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道德基準。荀子对诚与信也有深入论述,提出“上端诚则下愿悫”(《荀子·正论》)、“百工莫不诚信”(《荀子·王霸》)的主张,将诚信扩展为商贾、百工、农夫的职业道德准则。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的法、道、墨、名以及杂家都对诚信各有论述。例如,《韩非子》中“信”字出现了50余次,《庄子》中出现20次左右,《墨子》中出现40次左右,等等。出于众手的杂家名著《吕氏春秋》中,不但大量论及诚与信,而且有《贵信》专篇以论诚信。在哲学突破、思想活跃、民族智慧大放光彩的百家争鸣时代,诚信思想经各家学派论说、凝练、创新、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成为民族精神的灵魂。西汉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帝国的需要,在传承孔孟之道,兼采道、法、墨、阴阳等百家之学的基础上,重构儒学体系,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成为人伦道德准则的“五常”之一,并被汉武帝之后的历代统治者所尊奉,“信”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纵览诚信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发展历程,我们对诚信思想的认识至少应该明确几点:第一,诚信思想是我们的先人用实践和智慧凝炼成的民族思想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根,是中国人的道德之基、立人之本,是中华民族主体特性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软实力,诚信是道德基石。大力传承、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是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基固本的文化工程,意义非凡。第二,中小学的诚信教育立足从儿童、少年抓起,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世代承继、培育诚信公民、建立诚信社会、树立诚信国家形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奠基工程。只有认识到位,才能真正解决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问题,为诚信教育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内涵结点:诚、信同构
实施中小学的诚信教育,还必须充分挖掘诚信思想的丰富内涵。经过历代学者,特别是儒家学者的开掘、创新、发展,诚信思想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具体说来,它是由诚与信两个既有差异、又相互融通的道德范畴共同构建的。这为我们的诚信教育指明了路径。
前人对诚与信的含义及其差异、相通之点早有深刻的探讨和论述。“诚”的核心内涵是“真”,是真实、实在、无伪。即朱熹所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四书集注·中庸》)它既是一种最高道德追求,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道德根基,故“诚,德之主也”(《韩诗外传·卷四》)。“信”的最早含义,本是人与神、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的道德规则要求,所谓“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着重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要求真实、守诚、不欺。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就是指在人际关系、君民关系中,信是立人、立世、治国之本。 诚与信,既有区别,又相通相融,诚信并用,诚信合一。《说文解字》解说的“诚,信也”“信,诚也”,就是看到二者之不可分。因此,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诚信并用的例子。在最早文献《逸周书·大匡解》中,就已经有信、诚合用的说法:“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而《管子》中已多次出现“诚信”一词,如:“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 好恶形于心,百姓化于下……诚信之所期也(《管子·立政》),等等。《孟子》《荀子》《礼记》等著作中也都有诚信合用的例子。此后诚与信联为一体,其所表达的诚实无妄、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道德内涵,即成为千百年来传承不息的一个“热词”,直到今天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德目,凸显了其中华民族美德核心与基石的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教育是民族美德的传承工程,是民族精神的筑基工程,也是新时期中国人的道德重塑工程。从诚信思想体系的内涵分析,中小学的诚信教育,不应该是模糊的、一般的和笼统的道德教育,而应该从诚信内涵的历史解构中,从前人对其内涵深入的剖析挖掘中探求诚信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
其一,要着力“诚”的心灵塑造。诚与信,其义相通,但内涵各有侧重。“诚”重在“真”的内心修养,主要指内在德性的真诚、忠实和精神的纯正、无妄。只有培养出诚的认知、情感、意志,才能建构起诚信的主体意识和内驱动力。“信”的内涵测重在为人准则,强调与人交往要守信、不欺。中小学阶段正是人一生中道德、人格的形塑期和成长期,将诚的教育内化为每个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是诚信教育的关键。诚于内而信于外,以诚导信,以诚主信,只有内心之诚,才有言行之信,诚信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真人”教育,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主张,其“真人”内涵十分丰富,但“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2]972是其要义之一。在这里,真即诚,诚即真,求真,就是孟子说的“思诚”,是人道的根本。教育者要认识到诚的教育在整个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根基性和关键性,将孩子塑造成“真人”。诚的道德培育,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激发诚的认知。要让学生树立起诚即真、诚即善、诚即美、诚就是真善美合一的观念,将诚的价值取向、追求和原则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二是强化诚的情感。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学生对诚的热爱、向往,使之成为自觉的精神追求。三是坚守诚的意志。通过培养、引导、教育,在学生思想上筑起抵御各种非诚诱惑的心理长城。
其二,要注重“信”的言行养成。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诚、信互为表里。诚是信的内在自觉,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之内在德性,通过信的言行表现出来,而信的言行养成,又会促进诚之德性的内化。程颐说“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并非单指词义的训释,而是深刻揭示了诚、信实践的相互作用:诚主导着信,信催化了诚,只有深刻认识二者关系的双向性,才能在学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做到诚信一体,实现诚信主观能动性与言行信诺的一致性。
在中小学生“信”的养成教育实践中,尤其要注重以下关键点:一是抓好入学起点。即在六七岁入学之初,就要注重学生诚信品质的培育和习惯的养成。中国人历来讲“三岁看长大,七岁看一生”,就是看到了这个时期性格、习惯养成对一生的重大影响。陶行知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2]182二是关注生活细节。将诚的观念树立和信的自觉养成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立志将学生培养成“真人”的信念去管理和引导学生,不仅注重在集体活动中的养成,更要关注学生与他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在行动中观察,在细微处用力,防微杜渐,玉汝于成。三是注重树榜样、立规则。要善于挖掘典型、树立榜样,积极从正面引导。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期,模仿性比较强,往往一个典型就可以影响一大群体,收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要建立诚信制度评价体系。切实有效的制度系统是养成教育的载体和保障。要围绕诚信养成教育目标,制定出完善的督查、评价、考核、奖惩等一系列规则制度,以制度的刚性,强化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确保诚信养成的“软着陆”。要对学生是否诚信的言行作出明确的评价判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明辨是非,以信为荣,以信为美。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率先垂范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有诺必行,以自身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和推动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
三、環境结点:两“风”共育
在中小学诚信教育的实践中,创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是教育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因素。而构筑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优良的校风和诚信和谐的家风不可或缺。
校风是一个学校由领导者、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精神风貌和群体氛围。它既是学校的个性和魅力,也体现了学校的信念、追求和软实力。一个学校的校风如何,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努力营造崇尚诚信、追求诚信以及事事守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校风,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校风建设,应是诚信教育的主干“工程”。它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要诚信。主要是学校领导和各层级管理者讲诚信,事事处处做诚信的表率。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办学理念,将诚信纳入学校的一系列管理规则和制度之中。将诚信作为学校德育重点内容,融入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营造出诚信的良好风气。二是教风讲诚信。要强化教师是中小学诚信校风主体责任者的理念,诚信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在课上、课下及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要贯彻诚信的思想主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三是学风抓诚信。大力加强诚信教育,要在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学校各项活动中贯彻、落实诚信理念;要在学生的评优奖励中,将诚信作为重要德目之一;要在学生中树立诚信典型,采取各种措施,因势利导,杜绝和纠正学生中各种违反诚信的造假行为,形成以诚信为荣、以违反诚信为耻,人人讲诚信、爱诚信,人人争做诚信之人的良好氛围。
家风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文化生态环境,好的家风是人才成长的基石,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根基。对中小学生来讲,有良好诚信家风的熏染,是其一生诚信人格成长的土壤和水分。诚信家风建设,首先,要向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家风汲取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以建设优良家风为目的而形成的家训、家书、家箴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家风的建设以人才辈出为目标,以美德传承为主线,以儒家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诚信既是德目,也是价值观落实的基础保障。吸收、传承、创新历史上诚信家风的优良传统,是今天诚信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其次,诚信家风建设要在三种关系上狠抓落实:一是夫妻关系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夫妻之间的诚信关系既是诚信家风之基,也每时每刻深刻影响着孩子。在当前婚姻、家庭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夫妻诚信要认真落实到感情、道德及日常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二是亲子关系诚信。对处在行为、品格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父母与子女处理关系时“言必信,行必果”尤为重要。要对孩子的诚信行为进行积极表扬、鼓励,对孩子撒谎、造假等不诚信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劝导、批评、纠正,尤其不能以偏私、溺爱而掩盖甚至助长孩子的非诚信行为。三是家庭对外交往的诚信。包括与其他亲属、朋友、邻居等的交往,要事事严守诚信、处处体现诚信,将诚信作为家庭最重要的对外交往处事准则,树立诚信家庭的良好形象。
在中小学诚信教育中,实现诚信校风与家风的紧密结合,两风协调共育是重要结点。要针对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思想实际,采取家庭走访、信息联络、办家长学校、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家庭的积极沟通、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共同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从小树立牢固的诚信理念,做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汤孝纯.新译管子读本[M].台北:三民书局,1995:16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王志民,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