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短缺问题备受关注,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受此影响,人们在关注自身感受的同时,开始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一时之间得到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154-01
纵观世界的发展史,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后,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面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后开始重新思索、探索未来城市的走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而后,这一理念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对各类资源进行最大限度优化,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一种新型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技术更加注重高效、经济、低耗、环保等要求,尽可能的节省了各类资源,减少了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1 绿色建筑简介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做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 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室内布局的合理性是其重要基础,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尽可能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是其“绿色”的重要体现,而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及实现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充分利用天然条件与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筑材料的优化或者研发,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或者创新,对与建筑施工过程相关的资源、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将可为人们创造出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2.1 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
自诞生之日起,建筑便与周围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甚至可以将建筑视为人类在适应气候环境的过程中对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进行改善的一种重要尝试。即便是处于21世纪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上述规律仍然存在。以维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建筑发展迅速,在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主张之下,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设计师对室内温度、湿度、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条件的控制,即是重要的体现形式。在地域性建筑中,气候条件是最基本的自然因素,决定了建筑最基本的形态。鉴于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气候特点,以气候适宜性为准则,设计出低能耗建筑。针对可影响建筑形态的气候因素,如日照、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等。
以徽派建筑为例,在进行设计时,多采用两层结构,一楼作居住用,二楼则用于堆放一些粮食或者稻草,同时充当隔热层,因而在炎热的夏季,居住于一楼的人也会感觉比较凉爽;加之地窖的设计,将季节性热能存储于地下,再利用温差的作用,为建筑降温或取暖。此种设计既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舒适性要求,同时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或者通过有效的手段、途径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2.2 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选择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对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建筑外层的结构与材料应当能够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在满足自然能源收集与转换的同时,避免能源的流失。此外,建筑外层还应当具备对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调节的能力,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消除或者改变因气候带来的波动,确保室内的环境整体趋于稳定。绿色建筑的舒适性与节能性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与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
以木板等常用建筑材料为例,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除了考虑室内的合理布局外,建筑材料的环保性以及安全性也应当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针对油漆、粘合剂、胶水等可能存在毒性物质释放的材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进行合理选择。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选用上,应当根据绿色建筑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确保节能效果。此外,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可较好的满足这一需求。如在百叶窗设计中,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进行自动调节,可实现室内光线的智能调控,以满足住户的实际需要。
2.3 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归根结底,绿色建筑是一种追求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尽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为准则。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对现有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与合理搭配,是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但此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还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日照、交通、自然通风等条件,确保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受损害。整个设计应当在尽可能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前提之下进行,同时考虑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需求。太阳能、风能等资源资源都应纳入考虑范围,而废水、废气、废固的排放也应当进行严格控制,如采用集中式无害化生态技术进行处理。
3 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3.1 绿色建筑的评价
1990年,英国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此后,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并完善了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就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意义来看,合理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准确衡量出一个绿色建筑设计的好坏,还将为绿色建筑的相关参与者提供可靠的实践指导工具,并促进、引导建筑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就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看,2006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完成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不难看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意义已经得到了重视,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建设需要对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修订与完善,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3.2 绿色建筑的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定制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重要体现形式,绿色建筑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的个性化设计逐渐受到重视。对住户的居住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完成设计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在“个性化”的体现上则存在较大的困难。实践应用中,部分项目设计存在过度利用大量节能高新技术以及设备等情况,不仅造成了高额的成本,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甚至有部分项目为了追求噱头,或者过于注重形式,采用盲目进行技术堆砌的方式完成设计,导致最终的设计效果既不满足绿色建筑本身的理念,又不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更多的考虑住户的利益,在充分调查住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应当确保选择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避免盲目堆砌等问题的出现。
4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的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但仍然處于初步阶段。要提高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水平,绿色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从居住环境、气候条件、新材料、新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可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年臣.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江西建材, 2015(16):7-7.
[2]唐素娜.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全文版:工程技术:127-128.
[3]常继福.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原则与理念[J]. 山西建筑, 2011, 37(19):8-9.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1-0154-01
纵观世界的发展史,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后,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面对工业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而后开始重新思索、探索未来城市的走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而后,这一理念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对各类资源进行最大限度优化,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一种新型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技术更加注重高效、经济、低耗、环保等要求,尽可能的节省了各类资源,减少了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1 绿色建筑简介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做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 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简称“四节一环保”),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室内布局的合理性是其重要基础,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尽可能减少合成材料的使用是其“绿色”的重要体现,而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及实现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充分利用天然条件与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筑材料的优化或者研发,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或者创新,对与建筑施工过程相关的资源、环境进行合理控制,将可为人们创造出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到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2.1 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
自诞生之日起,建筑便与周围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甚至可以将建筑视为人类在适应气候环境的过程中对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进行改善的一种重要尝试。即便是处于21世纪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上述规律仍然存在。以维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建筑发展迅速,在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主张之下,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设计师对室内温度、湿度、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条件的控制,即是重要的体现形式。在地域性建筑中,气候条件是最基本的自然因素,决定了建筑最基本的形态。鉴于此,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气候特点,以气候适宜性为准则,设计出低能耗建筑。针对可影响建筑形态的气候因素,如日照、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等。
以徽派建筑为例,在进行设计时,多采用两层结构,一楼作居住用,二楼则用于堆放一些粮食或者稻草,同时充当隔热层,因而在炎热的夏季,居住于一楼的人也会感觉比较凉爽;加之地窖的设计,将季节性热能存储于地下,再利用温差的作用,为建筑降温或取暖。此种设计既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舒适性要求,同时又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居住环境的气候条件,或者通过有效的手段、途径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2.2 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选择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环保节能材料与新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对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建筑外层的结构与材料应当能够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在满足自然能源收集与转换的同时,避免能源的流失。此外,建筑外层还应当具备对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调节的能力,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消除或者改变因气候带来的波动,确保室内的环境整体趋于稳定。绿色建筑的舒适性与节能性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与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
以木板等常用建筑材料为例,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除了考虑室内的合理布局外,建筑材料的环保性以及安全性也应当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针对油漆、粘合剂、胶水等可能存在毒性物质释放的材料,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进行合理选择。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选用上,应当根据绿色建筑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确保节能效果。此外,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环保节能材料的应用,可较好的满足这一需求。如在百叶窗设计中,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进行自动调节,可实现室内光线的智能调控,以满足住户的实际需要。
2.3 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归根结底,绿色建筑是一种追求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尽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为准则。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对现有新技术以及新材料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与合理搭配,是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但此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还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日照、交通、自然通风等条件,确保原有的生态系统不受损害。整个设计应当在尽可能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的前提之下进行,同时考虑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需求。太阳能、风能等资源资源都应纳入考虑范围,而废水、废气、废固的排放也应当进行严格控制,如采用集中式无害化生态技术进行处理。
3 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3.1 绿色建筑的评价
1990年,英国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此后,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并完善了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就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意义来看,合理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准确衡量出一个绿色建筑设计的好坏,还将为绿色建筑的相关参与者提供可靠的实践指导工具,并促进、引导建筑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就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看,2006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完成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不难看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意义已经得到了重视,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建设需要对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修订与完善,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3.2 绿色建筑的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定制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重要体现形式,绿色建筑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的个性化设计逐渐受到重视。对住户的居住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完成设计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在“个性化”的体现上则存在较大的困难。实践应用中,部分项目设计存在过度利用大量节能高新技术以及设备等情况,不仅造成了高额的成本,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甚至有部分项目为了追求噱头,或者过于注重形式,采用盲目进行技术堆砌的方式完成设计,导致最终的设计效果既不满足绿色建筑本身的理念,又不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更多的考虑住户的利益,在充分调查住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应当确保选择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避免盲目堆砌等问题的出现。
4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的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但仍然處于初步阶段。要提高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水平,绿色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从居住环境、气候条件、新材料、新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可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年臣.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江西建材, 2015(16):7-7.
[2]唐素娜.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全文版:工程技术:127-128.
[3]常继福.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管理原则与理念[J]. 山西建筑, 2011, 37(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