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在提出之后,教育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当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教学做出改进,并经过长期探索以及实践经验,已经给教育界带来全新的变革,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已经基本完成从应试教育体制向综合素质教育体制的转变,但是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阐述当前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给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学质量带来一定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01
我国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学习压力也就不言而喻,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考当中获得更加理想的分数,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当中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成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带来成绩提高,但是却导致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学生们无法获得真正的数学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基本原则,给学生们减轻学习压力,带来真正的数学能力提升。
一、新课改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时间不足
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学生们在刚刚接触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很难适应,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在学习阶段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长期无法得到缓解就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且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非常丰厚,要求学生们尽量能够全面掌握,如果在某个单元上有所缺失,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整个知识体系出现缺陷,所以学生们就需要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依然和初中相同,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难度更高,内容更多的数学知识,也就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师们也意识到数学教学的课堂时间严重不足,所以很多高中都会出现数学课压堂,提前上课,甚至占用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时间现象,而且随着高中阶段数学数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在学习数学阶段所使用到的解题方法和接触到的问题类型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相应的教学时间却没有提升,学生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接触更多的问题类型,完成练习题训练,就导致多数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只能在课堂上尽量掌握知识内容,但是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巩固知识,严重限制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正常进度,给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带来影响,教师们也无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1]。
2.学生们学习方式上出现问题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们由于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每个人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一个班级当中的学生在学习方式或者学习习惯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就间接导致学生们在学习阶段无法通过和他人沟通交流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因为每个人的解题思路和方式都存在着差异,而教师在教学阶段,即使将学生们分组,小组内的学生也因为思想不统一而很难开展有效合作解决数学问题,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影响下显得气氛沉闷,教师们开展分组教学的初衷也无法完成,学习气氛非常尴尬,学生們由于没有主体意识,对于这种情况也是一笔带过,敷衍了事,导致分组学习流于表面,学生们依然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在知识的接收程度上也就出现明显不同,给数学教学的难度带来提升,教师们得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们学习方式上长期出现分歧,也导致学生们渐渐失去对于教师的依赖信任,逐渐失去对于教师的耐心,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给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带来问题,最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形式,就变成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本身较好的学生一直跟随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进度的跟进,而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无法投入到教师们的教学当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2]。
二、如何解决新课改当中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
1.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课外教学
由于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教师们合理的安排课后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循序渐进的在课堂之外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而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当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方法也欠缺,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标准,改变学生们在课堂当中的被动地位,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占据主体,教师担任好引导者的工作,引导学生们学习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和了解概念阶段能够先通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简要了解,再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之后再由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也能够开展学习,教师应该注意布置的任务不能过于繁重,每堂课结束之后只需要让学生们将当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类型的练习题简单练习即可,否则反而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3]。
2.改变教学手段规范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来规范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在以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不注重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一味的使用合作学习等共同开展的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学生们一直无法开展有效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应该使用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先帮助学生们将学习方式统一,在学生们在统一的数学课堂当中,逐渐养成相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之后,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等需要沟通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因为思想上面的统一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内容,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学能力,将学生们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养成的不良学习方式和习惯加以改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们开展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安干.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6(1):12.
[2]陈国荣.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4.
[3]邓永海.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北桥,2017,(23):154.
[4]李河.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未来英才,2017,(24):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9-012-01
我国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带来的学习压力也就不言而喻,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考当中获得更加理想的分数,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当中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成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带来成绩提高,但是却导致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学生们无法获得真正的数学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基本原则,给学生们减轻学习压力,带来真正的数学能力提升。
一、新课改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时间不足
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学生们在刚刚接触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很难适应,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在学习阶段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长期无法得到缓解就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且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非常丰厚,要求学生们尽量能够全面掌握,如果在某个单元上有所缺失,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整个知识体系出现缺陷,所以学生们就需要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依然和初中相同,这就要求学生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难度更高,内容更多的数学知识,也就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师们也意识到数学教学的课堂时间严重不足,所以很多高中都会出现数学课压堂,提前上课,甚至占用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时间现象,而且随着高中阶段数学数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在学习数学阶段所使用到的解题方法和接触到的问题类型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时间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相应的教学时间却没有提升,学生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接触更多的问题类型,完成练习题训练,就导致多数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只能在课堂上尽量掌握知识内容,但是却没有多余的时间巩固知识,严重限制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正常进度,给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带来影响,教师们也无法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1]。
2.学生们学习方式上出现问题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们由于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每个人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一个班级当中的学生在学习方式或者学习习惯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就间接导致学生们在学习阶段无法通过和他人沟通交流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因为每个人的解题思路和方式都存在着差异,而教师在教学阶段,即使将学生们分组,小组内的学生也因为思想不统一而很难开展有效合作解决数学问题,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在这样的影响下显得气氛沉闷,教师们开展分组教学的初衷也无法完成,学习气氛非常尴尬,学生們由于没有主体意识,对于这种情况也是一笔带过,敷衍了事,导致分组学习流于表面,学生们依然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在知识的接收程度上也就出现明显不同,给数学教学的难度带来提升,教师们得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们学习方式上长期出现分歧,也导致学生们渐渐失去对于教师的依赖信任,逐渐失去对于教师的耐心,丧失数学学习兴趣,给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带来问题,最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形式,就变成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本身较好的学生一直跟随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进度的跟进,而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无法投入到教师们的教学当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2]。
二、如何解决新课改当中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
1.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课外教学
由于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教师们合理的安排课后教学目标让学生们循序渐进的在课堂之外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而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当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方法也欠缺,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标准,改变学生们在课堂当中的被动地位,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占据主体,教师担任好引导者的工作,引导学生们学习课堂内容,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和了解概念阶段能够先通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简要了解,再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之后再由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也能够开展学习,教师应该注意布置的任务不能过于繁重,每堂课结束之后只需要让学生们将当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类型的练习题简单练习即可,否则反而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3]。
2.改变教学手段规范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来规范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在以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不注重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一味的使用合作学习等共同开展的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学生们一直无法开展有效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应该使用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先帮助学生们将学习方式统一,在学生们在统一的数学课堂当中,逐渐养成相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之后,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等需要沟通交流的学习方式,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因为思想上面的统一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内容,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学能力,将学生们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养成的不良学习方式和习惯加以改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们开展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安干.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6(1):12.
[2]陈国荣.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4.
[3]邓永海.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北桥,2017,(23):154.
[4]李河.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未来英才,201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