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企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投资是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之一。无论企业是以哪种方式进行投资,必须加强对投资行为的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风险分析和防范,以保证企业的稳定经营与发展。
【关键词】 企业;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般都会选择进行投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投资活动的合理实施,能实现企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和配置,增加企业经济利润。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始终贯穿其中。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科学分析投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降低投资风险,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企业投资管理
1、投资决策程序
(1)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策略;
(2)投资信息的跟踪、考察,进行机会研究,提出投资项目建议书:该阶段主要进行投资项目设想,鉴别投资方向,寻找投资机会,提出投资项目建议书。投资项目建议书应包括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与依据,投资方案、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的初步设想,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设想及贷款偿还能力测算,投资项目投资进度设想,经济效益的初步测算及社会效益的相关影响。
(3)对投资项目立项,进行投资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明确进行专题辅助研究,广泛分析、筛选方案,确定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的详细可行性研究。
(4)投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重点对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作多方案比较,提出结论性建议,确定的项目的可行性,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2、投资项目评估
评估投资项目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一般新的投资项目常用收益法,而收购一个已有项目,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
3、合同签署
与被投资方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要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对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及出资时间、金额、方式、等内容要明确清楚,最后根据审批后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合同或协议进行履行。
4、跟踪管理
对投资项目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关注被投资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对投资方經审计的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定期组织投资效益分析,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发现的异常情况。
5、会计控制
根据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妥善保管投资合同或协议、出资证明等资料,建立投资管理台账,对投资对象、金额、期限、收益等事项进行详细记录,合理确定投资会计决策。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对于被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形的,企业财会机构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6、投资处置
重视投资到期本金的回收,明确规定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程序,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转让投资应先确定转让价格,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在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证明文件是核销投资应当取得。
二、投资项目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
1、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
(1)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
(2)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3)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5)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2、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利用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年平均报酬率。 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三、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自然环境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成败。如金融危机及利率升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利率升降不稳定而引起投资企业的利润波动起伏不平。
2、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不力
当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科学,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薄弱,企业财务控制不力造成一定的风险,如资产负债率控制风险,企业负债过高,加重财务费用。另外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有效实施。
3、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盲目追求高额利润,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投资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企业投资决策不科学,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可行性分析,未对市场预测、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论证,导致投资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另外一些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权责不清,风险防范和制衡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4、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合理
投资规模常指一定时期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投资规模不足,缺乏竞争优势。投资规模过大,实施难度大。投资结构是指资金在各投资项目上的分布情况。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原主导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利润,运作费用大大增加,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新产业进入壁垒等问题。
四、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企业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
1、为追求高额报酬而盲目扩张,加剧投资风险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有的企业抓住了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这时就会有一些企业“跟风”,盲目地向不熟悉的产业进行投资,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追求高额报酬;有的甚至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此时企业在人员、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情况下投资风险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了。
2、管理者投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问题百出
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投资风险意识,尚未树立投资风险管理理念及预警理念,在财务管理中问题百出,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这成了企业发展的致命弱点,这时风险就潜伏其中,如果企业缺乏应变能力,那么企业的投资不但无法创收,而且还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3、管理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随着世界经济知识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有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模式来降低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这可谓是良方妙计,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在投资的过程缺乏科学管理,致使一些行业佼佼者面临着破产的危机。一个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有两大条件,一是项目的正確选择,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严格控制好投资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等各项工作,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进而导致投资与收益大相径庭,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甚至出现巨亏,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
五、企业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企业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遵循整体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投资原则,分析投资环境
企业投资活动首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着眼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企业现有发展水平和能力。其次应遵循流动性原则,企业投资应在企业有充分闲置资金基础上进行。再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认真分析影响投资项目收益的各种因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同时遵循效益性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其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影响。另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及趋势,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投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控制投资风险,同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全体员工应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共同参与到风险防控建设和内部控制中。另外在投资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责、权、利的和谐统一。
3、细化分析措施,科学评估风险
对风险进行细化分析,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将更有利于企业投资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应该细化投资过程中每个环节,全面认识、评估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投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围绕着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确定风险偏好,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应变能力,引进或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风险管理效果。 4、构建高效信息传递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处于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及时掌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投资发展的机遇或是规避、防范投资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现代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特别是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企业高效风险管理的保证。当下我国企业应加大风险信息系统的构建,并使之不断完善,使该系统涵盖企业所有的投资活动,以及对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取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促进投资目标的实现。
5、规范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管理贯穿企业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投资活动的财务管理,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企业应建立系统规范的财务决策机制,严格规范项目投资程序,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投资项目方案。如在企业资金流动性偏弱时,可选择变现性强和有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减少与主业经营无直接联系的投资项目。
6、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投资风险预警是以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为基础,根据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的内外部主要因素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对企业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包括:预警组织机制,即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组织机制,保证预警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充分发挥其功能;风险信息管理机制,即企业要想预防重大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在对大量信息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发现潜伏的危机,而且要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畅性,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风险分析机制,这是风险预警的关键,通过该机制可以让企业发现投资项目中风险的早期特征,分析原因,评估风险带来的影响,可以保证在风险到来之际帮助企业及时制定防范和处理措施,进行风险规避或是风险转移等,尽可能减少损失。
7、注重投资组合和投资风险转移
投资组合即将资金均衡地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分散在多个项目上,可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践证明,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都是投资的合理方式。基于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担原则,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具体实施主要采用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的方式。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由专业公司去完成,对外投资时采用联营投资方式,与参与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投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另外企业可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投资尽量选择短期投资。
六、结束语
既然风险在所难免,那么企业就必须对影响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把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或是消除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实现投资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陶表红.浅析企业投资的风险与控制[J].商业时代,2010,(01).
[2]范卫红.试论投资项目决策、风险管理与投资效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3]肖宁,郭明曦.浅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與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2).
【关键词】 企业;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般都会选择进行投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投资活动的合理实施,能实现企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和配置,增加企业经济利润。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始终贯穿其中。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科学分析投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降低投资风险,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企业投资管理
1、投资决策程序
(1)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策略;
(2)投资信息的跟踪、考察,进行机会研究,提出投资项目建议书:该阶段主要进行投资项目设想,鉴别投资方向,寻找投资机会,提出投资项目建议书。投资项目建议书应包括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与依据,投资方案、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的初步设想,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的设想及贷款偿还能力测算,投资项目投资进度设想,经济效益的初步测算及社会效益的相关影响。
(3)对投资项目立项,进行投资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项目明确进行专题辅助研究,广泛分析、筛选方案,确定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的详细可行性研究。
(4)投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重点对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作多方案比较,提出结论性建议,确定的项目的可行性,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2、投资项目评估
评估投资项目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一般新的投资项目常用收益法,而收购一个已有项目,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
3、合同签署
与被投资方签订的投资合同或协议,要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对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及出资时间、金额、方式、等内容要明确清楚,最后根据审批后的权限和程序对投资合同或协议进行履行。
4、跟踪管理
对投资项目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关注被投资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对投资方經审计的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及时收集,定期组织投资效益分析,并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发现的异常情况。
5、会计控制
根据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妥善保管投资合同或协议、出资证明等资料,建立投资管理台账,对投资对象、金额、期限、收益等事项进行详细记录,合理确定投资会计决策。根据国家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对于被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形的,企业财会机构应当合理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6、投资处置
重视投资到期本金的回收,明确规定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程序,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转让投资应先确定转让价格,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在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证明文件是核销投资应当取得。
二、投资项目依据和可行性分析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投资目标,在充分占有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借助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若干备选投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工作。对一个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进行宏观投资环境分析和微观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外,还要专门分析投资项目风险,运用系统分析原理,综合考虑每个方案的优劣,最后做出取舍。
1、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仅是投资项目本身的一个工作环节,也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进行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
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投资环境,即分析研究投资项目所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环境。具体内容有:
(1)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首先是了解项目所在地(国)的政治环境,包括项目的审批程序、审批手续、政府机构的办公效率、物资流通体制等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关;
(2)经济环境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3)法律环境。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能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既得利益,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并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是指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
(5)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应分析交通便利程度、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对于自然资源,应分析各种满足投资需要的物资资源的情况等。
2、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利用经济和系统分析原理,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是降低投资风险,取得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满意的投资决策方案,保证企业取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必要前提。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都要围绕取得经济效益服务。通常,在评价分析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一般有两大类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和动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即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方案的初选阶段。静态评价方法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但有未考虑各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以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缺点。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和年平均报酬率。 动态评价方法即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该方法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使评价结果更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
三、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或制约投资活动及其结果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投资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自然环境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投资成败。如金融危机及利率升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利率升降不稳定而引起投资企业的利润波动起伏不平。
2、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不力
当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科学,内部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薄弱,企业财务控制不力造成一定的风险,如资产负债率控制风险,企业负债过高,加重财务费用。另外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有效实施。
3、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盲目追求高额利润,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投资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企业投资决策不科学,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可行性分析,未对市场预测、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论证,导致投资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收益。另外一些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权责不清,风险防范和制衡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4、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不合理
投资规模常指一定时期企业的项目投资总额。投资规模不足,缺乏竞争优势。投资规模过大,实施难度大。投资结构是指资金在各投资项目上的分布情况。企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原主导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利润,运作费用大大增加,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新产业进入壁垒等问题。
四、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对降低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企业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
1、为追求高额报酬而盲目扩张,加剧投资风险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有的企业抓住了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这时就会有一些企业“跟风”,盲目地向不熟悉的产业进行投资,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追求高额报酬;有的甚至不顾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此时企业在人员、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情况下投资风险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了。
2、管理者投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财务管理问题百出
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投资风险意识,尚未树立投资风险管理理念及预警理念,在财务管理中问题百出,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这成了企业发展的致命弱点,这时风险就潜伏其中,如果企业缺乏应变能力,那么企业的投资不但无法创收,而且还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3、管理者的投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随着世界经济知识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有许多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发展模式来降低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这可谓是良方妙计,但在现实中,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在投资的过程缺乏科学管理,致使一些行业佼佼者面临着破产的危机。一个投资项目的成功与否有两大条件,一是项目的正確选择,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严格控制好投资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等各项工作,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进而导致投资与收益大相径庭,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甚至出现巨亏,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
五、企业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企业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遵循整体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投资原则,分析投资环境
企业投资活动首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着眼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企业现有发展水平和能力。其次应遵循流动性原则,企业投资应在企业有充分闲置资金基础上进行。再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认真分析影响投资项目收益的各种因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同时遵循效益性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投资的经济效益和其对企业整体发展的影响。另外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准确把握其变化规律及趋势,提高对投资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树立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投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控制投资风险,同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全体员工应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共同参与到风险防控建设和内部控制中。另外在投资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责、权、利的和谐统一。
3、细化分析措施,科学评估风险
对风险进行细化分析,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将更有利于企业投资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应该细化投资过程中每个环节,全面认识、评估企业的投资风险。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投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围绕着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确定风险偏好,风险的承受能力、风险应变能力,引进或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风险管理效果。 4、构建高效信息传递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我们处于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及时掌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投资发展的机遇或是规避、防范投资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现代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特别是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企业高效风险管理的保证。当下我国企业应加大风险信息系统的构建,并使之不断完善,使该系统涵盖企业所有的投资活动,以及对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并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取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促进投资目标的实现。
5、规范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管理贯穿企业投资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投资活动的财务管理,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企业应建立系统规范的财务决策机制,严格规范项目投资程序,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形势,适时调整投资项目方案。如在企业资金流动性偏弱时,可选择变现性强和有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减少与主业经营无直接联系的投资项目。
6、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投资风险预警是以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为基础,根据对企业投资产生影响的内外部主要因素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对企业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包括:预警组织机制,即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组织机制,保证预警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充分发挥其功能;风险信息管理机制,即企业要想预防重大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在对大量信息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发现潜伏的危机,而且要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畅性,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风险分析机制,这是风险预警的关键,通过该机制可以让企业发现投资项目中风险的早期特征,分析原因,评估风险带来的影响,可以保证在风险到来之际帮助企业及时制定防范和处理措施,进行风险规避或是风险转移等,尽可能减少损失。
7、注重投资组合和投资风险转移
投资组合即将资金均衡地投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分散在多个项目上,可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践证明,通过联营、兼并、重组等方式都是投资的合理方式。基于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担原则,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投资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具体实施主要采用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的方式。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如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由专业公司去完成,对外投资时采用联营投资方式,与参与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投资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金,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另外企业可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投资尽量选择短期投资。
六、结束语
既然风险在所难免,那么企业就必须对影响企业的投资项目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把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或是消除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实现投资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陶表红.浅析企业投资的风险与控制[J].商业时代,2010,(01).
[2]范卫红.试论投资项目决策、风险管理与投资效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3]肖宁,郭明曦.浅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范與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