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却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又贴近时代,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共鸣,对初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志向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呢?
  下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撷取点滴,略陈一二,希冀抛砖引玉。
  一、采用多种形式诵读
  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现代诗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就容易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所在,在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遣词用句方面,便能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范读
  学生要有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才能读懂其意思,进而读出诗歌的味道。范读是影响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关键,老师参与读书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反复范读来指导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光未然的《黄河颂》时,我本来使用的是录音范读,结尾处的几句:“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看似并不难读,但是学生读了好几遍,都没有读出磅礴的气势和战斗的决心。于是,我便亲自范读了两遍,没想到我的参与让全班学生兴趣盎然,还激起了学生争相赛读的乐趣。示范朗读,融情于声,创设了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能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二)朗读
  朗读时要讲究技巧,从而读出诗的内涵,读出诗中蕴藏的情感,读出诗的艺术境界。我认为,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
  例如,我在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诗歌;稍做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一来,对学生体会“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的诗歌内涵很有帮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声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重音适当增强其音量,要自然有力,恰到好处,不要拖腔拉调,矫揉造作。“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一句诗中的“也”“嘶哑”“歌唱”等词应重读,这既是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又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
  二、深入品味现代诗
  (一)品味语言
  现代诗的魅力主要依靠语言表现出来,品味现代诗,就是品味其语言的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努力去理解诗歌语言如何准确、生动、形象,体会诗人在遣词造句上究竟有哪些妙处。
  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词语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过漫长岁月。排列在最后、也是最受强调的“驳船”,则是在“淤滩上”,在另一头“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的纤绳的牵引下艰难前行。作者反復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二)品味意境
  诗歌的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学习现代诗,最终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进而发展其阅读能力。我认为,感悟现代诗的意境时,可以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推敲语言要善于抓住“诗眼”,即关键的词语,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的意义,还要了解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谓的“言外之意”。在琢磨诗的构思上,要了解诗人凭借什么事物或表现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
  (三)品味情感
  现代诗往往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或其他方法,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亲临其境,亲见其人,亲闻其声,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例如,我在教学郑愁予的《雨说》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下雨的场景,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描述自己对雨的感受,理解春雨滋润大地万物的博爱情怀,进而体会“诗人借春雨拟人化的形象,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爱意,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亲近自然、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情感。
  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诗作
  学生学习了现代诗,掌握其语言、意境、节奏、情感和写作手法,这就为写作实践打下了基础,当然学生初学写诗肯定有一定难度,学生写了,老师改了,不一定有提高。不管学生的现代诗习作是好还是差,只有让它展示出来,让全体学生共同评价和批改,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展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被肯定和认可,从而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力。
  例如,我在教完现代诗歌《秋天》后,便布置了一篇学写现代诗的习作,并在学生习作中选择了好中差各一篇进行多媒体展示,其余学生的习作则进行小组展示、墙面展示。没想到,这一举动激起了全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更对有些害怕写作、写作较差的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的学生在现代诗习作展示后从此爱上了写现代诗,由此可见展示带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读诗写诗的好阶段,也许教师不是诗人,也不敢奢望培养出诗人,只希望通过多种代诗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投入到诗歌的朗读和创作中,全面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诗情,在未来的岁月中诗意生活。
其他文献
一、幼儿园探究式学习的现状与困惑  现代的幼儿科学教育已经从过去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向着重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转变,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从周围环境获取相关经验,让幼儿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  幼儿探究式活动简单地说是指幼儿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进行观测和實验,得出结论和形成解释,到与同伴讨论和交流等基本探究
期刊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幼儿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时期。人的一生很多东西是从幼儿期开始学习的,如:同伴交往能力、社会规范意识、社会适应力、情绪情感的发展等,这些都是幼儿社会化的表现。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幼儿最初的生活经验、一般社会道德评价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家庭获得的。在家庭中通过父
期刊
略读和浏览都是扩大阅读面和增加信息量的基本阅读方式,目的在于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调查和寻找与自己学习、生活、研究有关的资料,摸清某一方面当前最新的动态和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评价学生的略读能力和浏览能力,应把重点放在阅读方法和由此获得的信息量上,不能从语言的品味、思路的展开、写法的探究等方面去考虑。  一、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  (一)丰富单元主题内容  新课标指引下的现行语文教科书都是以单元主题来组元的
期刊
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正式提出并实践,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大陆地区兴起。“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顾名思义,对幼儿的家庭生命教育,即通过家长的影响、教育与熏陶,使幼儿了解生命的存在和内涵,从而使幼儿从小树立珍惜生
期刊
对于很多文科生来讲,数学一直是大家的“攻坚”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立体几何部分。学生在学习三视图部分主要问题在于不太会还原几何体,在学习立体几何证明部分主要问题在于不会连辅助线,想象不出直观图中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在规范书写上存在障碍。有的学生自嘲“长了个平面脑袋学不会立体几何”。但立体几何部分又至关重要,从高考的角度看本部分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基本上每年都占15分分值,而且从难度上
期刊
一、跨越式教学的内涵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需要与可能,超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的秩序,打破某些知识的顺序,大跨步式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语文跨越式教学,它的核心理念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将课堂教学结构划分为“二一一”的时间分配,即把每节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时段,20分钟完成课标内容,10分钟的扩展阅读,10分钟的写(话)作练习
期刊
近些年来,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时尚,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的主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财政对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投入,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趋势。由于学生家庭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学的主导因素,边远教学点撤并来的学生,语文基础特差,几乎字不会写,更不用说造句或写作文。撤并到镇中心校后,已经是四年级了,于是教师不禁扪心自问:小学阶段也只剩下三年的时间,如何才能提
期刊
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听说训练以及大量的阅读是掌握语言技能必不可少的方法。英语阅读的过程是对英语书面语言的识别和理解的过程,吸取英语语言信息和扩大词汇量的过程,是增加语言知识和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过程。  古德曼提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词游戏。的确如他所言,阅读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运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识别和解析阅读的形式编码,通过重组自己脑海中的信息,达到将编
期刊
由于多年没有当班主任了,和众多的班主任相比,我所做的工作其实很少,还远远不够,在这里,我只是和大家说说参加工作以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所做的一些事情和感受。  自打进入中学门,被任命为初一(3)班主任,我就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摆在面前的首先是一个对我来说全新的科目——地理。而我深知做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那样才能对学生有说服力,所以,我趁军训时期,把时间抓得格外深,十天的功夫,我把
期刊
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而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言、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达到英语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最终目标,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教学教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