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起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性,数学课堂往往给学生一种抽象、枯燥乏味的感觉,也就导致了学生不爱学数学,不想学数学,不愿意上数学课,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能否改变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师的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年的阶段不同,所以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语言也要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年级高中低三个阶段学生的心理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评价语言,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分阶段分析
一、一到二年级: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往往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教师像填鸭一样直接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当然会觉得枯燥,因此,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即可,多让学生来说,课堂评价语言也就能够更多的使用到。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型,他们爱听鼓励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评价中,应该以鼓励为主,学生在做出一道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说“多么有想法的回答,你真棒!”之类的语言,在学生的课堂发言表现不错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你的思路很清晰,表达很准确,让同学们一听就懂!”之类的话语来表扬和激励学生。当学生做错的时候也可以用“下次你可以做的更好!”之类的话来鼓励学生不要灰心。由此一来,他们就会想到,做对问题或者发言正确老师就会表扬自己,受到表扬的学生一方面增加了今后在课堂发言的信心和做题的乐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他学生想要收到表扬就会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三到四年级:是非分明,引导学生辨对错
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课堂教育中的基本载体。教师的语言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此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期,他们开始接触一些比一到二年级更加复杂,却又比高年级简单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的评价语言就不可以还是鼓励为主了,当然,学生做的正确,还是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但是在学生做错的时候,就要明确指出,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及错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和低年级如此不同的评价方法呢?因为在此年级阶段,学生多为十岁左右,已经有了一定辨别对错的能力,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还是一味地使用“你真棒”“做的真好”之类的评价语,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在对错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是非观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人尽皆知的,一旦学生在是非观上出现认知的偏差,后果可想而知,学生变得性格乖张,更加难以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是非分明,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光数学课堂上要如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应如此。
三、五到六年级:位置平等,师生双方共探知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数学课堂往往比较乏味,再加上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相对困难的数学知识,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相较前两个阶段显得更为重要,能否将数学的抽象变具体,枯燥乏味变有趣,从而不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减就成了衡量教师评价语言是否合格的重要一环。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和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尊心,不伤及学生自尊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位朋友一般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放下之前“在校监护人”的身份,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当学生做的对时,教师可以用“你做的真不错,我得向你学习”之类的语言去表示作為老师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的东西,传达出师生身份平等的信息;当学生做错时,教师要用“我觉得这样或那样做,会比现在的效果更好”表现出教师在与学生以对等的身份在探讨问题。由此一来,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尊重,从而不会放松数学的学习任务,也就能顺利的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好,与即将升入初中要学的知识做好连接。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有效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知识、情感、学习技巧等方面有所收获。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其次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让他们能明确地分辨对错,在学习中更好地规避错误;最后教师应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开放性、多方面的思考,感受数学思维的多样性,从而更容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总而言之,教师的评价在数学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年级阶段以采取正确的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聿实.好的课堂评价=GPS——王少非教授访谈录[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3):3-7.
[2] 于伟.倾听儿童的声音,寻求共鸣性理解——小学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田野考察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9(03):44-48.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分阶段分析
一、一到二年级: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往往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多,教师像填鸭一样直接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当然会觉得枯燥,因此,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即可,多让学生来说,课堂评价语言也就能够更多的使用到。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型,他们爱听鼓励的话,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评价中,应该以鼓励为主,学生在做出一道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说“多么有想法的回答,你真棒!”之类的语言,在学生的课堂发言表现不错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你的思路很清晰,表达很准确,让同学们一听就懂!”之类的话语来表扬和激励学生。当学生做错的时候也可以用“下次你可以做的更好!”之类的话来鼓励学生不要灰心。由此一来,他们就会想到,做对问题或者发言正确老师就会表扬自己,受到表扬的学生一方面增加了今后在课堂发言的信心和做题的乐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其他学生想要收到表扬就会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言,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三到四年级:是非分明,引导学生辨对错
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课堂教育中的基本载体。教师的语言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此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期,他们开始接触一些比一到二年级更加复杂,却又比高年级简单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的评价语言就不可以还是鼓励为主了,当然,学生做的正确,还是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但是在学生做错的时候,就要明确指出,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及错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和低年级如此不同的评价方法呢?因为在此年级阶段,学生多为十岁左右,已经有了一定辨别对错的能力,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还是一味地使用“你真棒”“做的真好”之类的评价语,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在对错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是非观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人尽皆知的,一旦学生在是非观上出现认知的偏差,后果可想而知,学生变得性格乖张,更加难以教育。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评价语言一定要是非分明,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光数学课堂上要如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应如此。
三、五到六年级:位置平等,师生双方共探知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数学课堂往往比较乏味,再加上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相对困难的数学知识,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相较前两个阶段显得更为重要,能否将数学的抽象变具体,枯燥乏味变有趣,从而不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减就成了衡量教师评价语言是否合格的重要一环。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鼓励学生和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尊心,不伤及学生自尊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位朋友一般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放下之前“在校监护人”的身份,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当学生做的对时,教师可以用“你做的真不错,我得向你学习”之类的语言去表示作為老师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的东西,传达出师生身份平等的信息;当学生做错时,教师要用“我觉得这样或那样做,会比现在的效果更好”表现出教师在与学生以对等的身份在探讨问题。由此一来,学生就会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尊重,从而不会放松数学的学习任务,也就能顺利的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好,与即将升入初中要学的知识做好连接。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有效积极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知识、情感、学习技巧等方面有所收获。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其次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让他们能明确地分辨对错,在学习中更好地规避错误;最后教师应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开放性、多方面的思考,感受数学思维的多样性,从而更容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总而言之,教师的评价在数学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年级阶段以采取正确的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聿实.好的课堂评价=GPS——王少非教授访谈录[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3):3-7.
[2] 于伟.倾听儿童的声音,寻求共鸣性理解——小学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田野考察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9(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