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中的若干证据规则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法活动中的证明,是运用证据资料按照思维逻辑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判断某种法律事实真相的过程。对于证据的取舍与运用,要严格受到某些规则的制约。规定证据搜集、证据运用和证据判断的法律准则即为证据规则,具体而言就是约束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等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规范与准则。本文主要探讨几项主要的刑事证据规则,审视其在司法活动中的程序和人权保障功能。
  关键词:刑事证据规则;证据能力;证明力
  
  一、刑事证据规则的性质
  刑事证据规则,是指约束取证、举证、质证、认证等运用证据查明刑事案件事实的规范与准则。刑事证据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据证据认定事实过程之法律上的所有规则”。[1]古语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司法活动中实施刑事证据规则乃是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查明真相,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
  事实是需要用证据来证明的,刑事证据是刑事裁判的基础。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何种资料,可为证据,如何收集以及如何利用,此与认定之事实是否真实,及适用之法律能否正确,极关重要。为使证据认定之事实真实,适用之法律正确,不能无一定之法则,以资准绳。称此为法则,为证据法则”。证据法所规范的主体内容就是有关证据能力的规则和司法证明的规则,可以分为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两部分,其中“证据评价、心证形成、证据能力、证明力等为关于证据之实体规定部分;而证据之收集、证据之保全、证据之调查等为关于证据之程序规定部分”。
  刑事证据效力可以分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两部分,其中证据能力又可称为证据资格、证据的可采性,是指一项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刑事资格;证明力则是对证据在认定事实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实质性价值评价。对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之间的主要区别,一是证据能力是证据形式上的资格,而证明力是证据实质上的价值;二是证据能力通常为法律规定,而证明力一般由法官自由判断;三是证据能力为诉讼程序面之制度,而证明力为实质面之制度。在诉讼中,我们首先要判断该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然后再考虑其证明力。[2]
  刑事证据规则,主要是用来约束证据能力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证据能力的限制规则。法律规定证据能力的方法,是采用“没有证据能力是什么的形式”这样排除的方式,明确限制证据能力方面。关于证据能力的排除规则可以分下以下几种情形:法律明文规定排除的;性质上当然不应承认证据能力的;关于证据能力有无的问题,典型的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见,刑事证据规则在总体上就是关于证据能力排除方面的规定,广义上的刑事证据规则,就是关于证据能力的排除规则。
  在刑事证据证明力方面,许多国家一般实行自由心证,对于裁判者关于证据价值的判定不做事先规定,委诸其内心确信,法律不做限制规定。[3]但是这方面也有例外,例如单一口供不能定案规则或者说补强证据规则要求只有被告人口供不能认定其有罪,就是对法官判定证明力时的约束。
  另外,刑事证据规则还包括确立有关刑事司法证明的各种规则,司法证明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司法裁判据以定案的事实,必須由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和经过法院的确认。“刑事证据法不仅要对所有证据的证据能力作出严格的规范,而且还必须对控、辩双方的这种司法证明活动作出有效的约束;否则,控、辩双方就可能在举证、质证和辩论过程中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法庭也可能滥用其自由裁量权,以至于损害公平游戏规则。
  因此,刑事证据规则主要是对证明能力的认定规则,限制的是一项材料、物品在法律上的容许性,同时还包括关于刑事司法证明过程的各项规则,但在证据证明力上则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包括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以违法的方法获得的口供排除;第二种是违法搜查、扣押等法定程序获得的实物证据排除;第三种是毒树之果的排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排除的是证据能力或者说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对于被排除的非法证据不能被提交到法庭上。
  各国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普遍规定,采取刑讯逼供和变相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取得的口供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与自白任意法则相连,凡是通过违法或者不恰当的方式获得的并非出于被刑事追究者自由意志的自白应当绝对排除。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保障的不仅是口供的真实性,更主要的是口供的自愿性。在日本,采取非法手段获得的被告人口供同样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日本《宪法》第38条第2款规定:“以强迫、拷问或威胁所得的口供,或经过不正当的长期拘留或拘禁后的口供,均不得作为证据。”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9条对“自白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作出明确要求,规定“出于强制、拷问或者胁迫的自由,在经过不适当的长期扣留或者拘禁后的自白,以及其他可以怀疑为并非出于自由意志的自白,都不得作为证据。”又如德国,明确规定了禁止的讯问方法,包括:对被指控人决定和确认自己意志的自由,不允许用虐待、疲劳战术、伤害身体、服用药物、折磨、欺诈或者催眠等方法予以侵犯;有损被指控人记忆力、理解力的措施,禁止使用。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重视,得到了许多国际人权公约的认可。
  对于非法获得的实物证据是否应当排除,各国规定的差异很大,普遍采取的做法是适用利益权衡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对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一般采取自由裁量原则,考虑违法的严重程度与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损害程度之间的利益衡量。
  “毒树之果”规则,是指对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而获取的其他证据予以排除的规则,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和毒树之果规则在美国分别发展出了诸多例外,典型的有“独立来源的例外”、“不可避免的发现的例外”、“微弱联系的例外”、“善意的例外”和“附带使用的例外”等等。
  我国最高院出台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出台,在诸多方面细化和完善了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包括排除非法证据的标准、范围、程序以及证据合法性的证明等。比如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违反有关规定收集的证据,内容存在虚假可能,难以保证其客观性、真实性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补强证据规则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但没有完全的证明力,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一句,必须有其他证据以佐证方式补强其证明力的情况下,它才能作为本案的定案根据。其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是主要证据;补强证据又称佐证,它不能证明案件事实,但可用来证明主要证据的可靠性,增强或保证主要证据的证明力。
  补强证据规则,是一项限定证据证明力的规则,要求对特定证据进行“补强”,否则不能进行直接定案。因此,补强证据规则不是一项可采性规则,而是证明力的判定规则。我国的补强证据的证明力,应当与口供证据放在一起进行考虑,对于口供中供述的事实,共同证明到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程度,比如排除合理怀疑或者内心确信)。
  补强证据规则的适用,应当符合下面一系列条件:一是某一证据已具证据能力,这是前提;二是某一证据的品质有弱点,这是基础;三是该弱点足以严重影响证据的证明力,这是关键;四是要克服该证据的弱点,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
  对于共犯自白是否需要补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必要说,因为补强证据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依赖口供单独定案,保障事实的准确认定,防止为获取口供而实施刑讯逼供,而共犯被告人的自白本质上都属于口供的范畴,如果仅凭几名共犯被告人的口供就定案是非常不慎重的,也是容易发生错判的。
  
  注释:
  [1]黄朝义:《刑事证据法研究》,2版,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
  [2]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19页,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3]孙宇.试论证据证明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4.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钟山县检察院,广西 贺州 542600)
其他文献
在财产犯罪案件中,涉案物品价值高低是正确量刑甚至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对涉案财物进行价格鉴定时,应当由专门的价格鉴定人员根据公安机关所提供的实物或者实物照片以及其他实物信息,依照科学原理客观、准确地作出。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无实物涉案物品价格鉴定不乏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涉案物品已被犯罪嫌疑人销赃、毁损或者消费,造成涉案物品无法追回。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定涉案赃物的价值就应当更慎重。然而,
期刊
一、我国目前关于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责任规定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法》第69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谓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是指扣缴义务人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代扣代缴的税款没有依照法定的税种、税目、税率等向纳税人代扣或者代收的行为。其结果可能导致国家税款的流
期刊
摘 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当前考评办法与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进程的不相适应,使部分基层检察院出现依赖心理。为此,应完善考评办法、建立奖励机制,完善侦查指挥中心的信息系统和人才库建设,发挥基层检察院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侦查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融入;侦查一体化    侦查一体化机制对于破解基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存在的案件发现难、查证难、处理难,办案阻力大的“三难一大”问题具有
期刊
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当今社会信用卡已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常见的支付手段,中国正在从“现金付款时代”走向“信用卡时代”。同时各种各样的信用卡犯罪日益猖獗,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信用卡犯罪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对金融机构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就当前信用卡诈骗犯罪情况进行了调研,着重分析当前司法机
期刊
摘 要: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这一重要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介入与协调,帮助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是被害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摆脱甚或困境,既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又可以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实践证明,在检察环节适用刑事和解处理刑事案件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刑事和解
期刊
摘 要: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人依据海上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理赔.而后取代被保险人之位向第三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第三人将产生不同的效力。  关键词:代位求偿权;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效力;问题  一、海上保险的代位求偿权的概念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海上保险法中较重要和复杂的理论之一。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指在海上保险赔偿当中,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
期刊
据媒体报道,从今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判决了5起醉驾免刑案件。对这些醉驾者,法院均判决构成危险驾驶罪,同时分别以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等理由,免于刑事处罚。对于醉驾是一律的入刑还是有例外,法学界还存在争议。那么到底醉驾就入刑还是存在醉驾免刑的情况呢?  一、醉驾入刑是常态,醉驾免刑是例外  刑法修正案(八)对“醉驾入刑”的规定简单明
期刊
2008年上半年,闵某在与其前妻李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认识了张某,后二人有不正当关系,张某租住在某小区内,闵某偶尔去张某租住处,2009年春节前后,张某在电话中告知闵某,她已经怀孕,闵某随即让她打胎,张某没有同意。2009年4月18日张某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生下一名男婴,并电话通知闵某,后闵某赶到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照顾张某,同时还让其姐姐帮助照顾张某,在张某出院时,闵某还以父亲的名义在出院材料上签字。
期刊
司法改革不仅开启了我国司法现代化的崭新历程,也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步伐。从三十年来我国司法改革的总体进程来看,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呈现出一条由司法规范重建——审判方式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调整使矛盾纠纷多发且日益尖锐,司法工作面临严峻的困难与挑战,规划做好顺应时代潮流的司法应对举措,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
期刊
摘 要:供电所作为供电公司的派出机构,在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漏洞,客观上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温床,供电所成为了供电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危险地带。供电系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供电所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对于树立和维护供电系统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就供电所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职务犯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