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法律责任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目前关于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责任规定
  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法》第69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所谓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是指扣缴义务人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代扣代缴的税款没有依照法定的税种、税目、税率等向纳税人代扣或者代收的行为。其结果可能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是扣缴义务人的过错造成的。[1]从该法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并不因为扣缴义务人未扣未收税款而免除。如果发生扣缴义务人未扣未收的情况,税务机关发现后要向纳税人追缴税款。该条的规定与1992年《税收征管法》第47条的规定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1992年的《税收征管法》规定当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时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除扣缴义务人已将纳税人拒绝代扣、代收的情况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外。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当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或应收未收税款时,由扣缴义务人而非纳税人缴纳应扣未扣或应收未收的税款,是将纳税人应负担的纳税义务归属于扣缴义务人,这样的规定无形之中免除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加重扣缴义务人的责任,实属不公。立法者意识到旧规定的不合理,从而在2001年《税收征管法》修订中进行修改,取消对扣缴义务人的赔缴责任,减轻扣缴义务人的责任,强调纳税人的自己责任。做此修改的原因在于:1.扣缴义务人在税收征管中代为履行扣缴义务,是按照税法的规定为纳税人的税收债务承担责任,其责任的性质为他人责任,赔缴责任很明显加重了其责任,显失公平。2.与以第三人为纳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相区别。在纳税人未缴纳税收时,第三人须以自己的财产替纳税人缴纳税收后,再向纳税人追偿。扣缴义务人不是纳税担保人,因此其责任的承担方式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二、我国税法关于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
  (一)行使追缴税款权力的主体不合理。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9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该条规定是对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权力的强调。而2003年4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国税发[2003]47号《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扣缴义务人违反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给予处罚外,应当责成扣缴义务人限期将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补扣或补收。”这一规定实际上是肯定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的权力。因为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概念中可知,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一旦条件不具备或者错过条件,那么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就实现不了。虽然某一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还存在着某种经济交往,即扣缴义务人可以补扣补收税款,但这种补扣补收已经不再是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了,而是税款追缴。[2]这显然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相违背。从新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对比及立法部门的有关立法说明中可以发现,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做出“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的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原《税收征收管理法》所作的由扣缴义务人“赔缴”的不合理规定,是对原不合理的“赔缴”做法的一种否定。从这一立法目的的分析,可以看出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9条规定“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实际上在强调两件事:其一,纳税人的法定义务不因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法定扣缴义务而灭失;其二,纳税人法定的纳税义务在任何时候都不得转移,税务机关不能要求扣缴义务人赔缴税款,而只能向纳税义务人自身追缴。[3]
  (二)未区分扣缴义务人的未履行扣缴义务的主观要素。
  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可以分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和无法履行扣缴义务。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是指扣缴义务人主观上不愿意或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扣缴义务,可以分为拒绝履行扣缴义务和不完全履行扣缴义务两种形态;其中未扣未缴、已扣未缴(税款未全缴)即属于拒绝履行扣缴义务的形态,而已扣少缴、少扣少缴则属于不完全履行扣缴义务的形态。无法履行扣缴,是指由于扣缴义务人主观因素以外的原因而使税款扣缴不能,可以分为不能履行和不能完全履行扣缴义务两种形态。不能履行扣缴义务是指扣缴义务人没有扣缴任何数目的税款;不能完全履行扣缴义务是指扣缴义务人虽然扣缴部分的税款,但不是全部应纳税款,是扣缴义务履行有瑕疵。[4]前者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而后者是由于扣缴义务人无法预见、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两种状态的责任追究理应有所区别。
  (三)未将扣缴义务人规定为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3条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条文内容可以推定,此条文中的“纳税人”并不包括扣缴义务人。因此,若扣缴义务人怠于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经税务机关催缴仍不缴纳欠款,且转移资金的手段逃避追缴税款,则应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尽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77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65条[5]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如何对扣缴义务人的此类犯罪行为进行定性及处罚。
  三、完善扣缴义务人责任体系的措施
  (一)从立法上明确追缴税款的权力主体
  《税收征收管理法》虽然明确规定当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时,由税务机关行使追缴税款的权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扣缴义务人在接受税务机关处罚的同时仍然必须履行扣缴义务,即必须补扣应扣未扣的税款。这实际上赋予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的权力。扣缴义务人虽然有法定义务履行扣缴义务,但是纳税人还是最终的缴纳税款的义务人,其纳税义务并没有转嫁给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制度的设立只是为了提高征管效率、加强源泉征收;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前述的分析中也提到了扣缴义务制度的消极意义,也即是切断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联系、淡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此外,这样的做法加重扣缴义务人的义务,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强调税务机关在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时追缴税款权力。   (二)区分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主客观因素
  《税收征收管理法》对扣缴义务实行无过错责任机制,不以故意或过失为责任必备构成要件。扣缴义务仅仅是基于征税的便利和确保国家税收债权的实现,将原属于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的事务,通过法律强制规定的方式,使扣缴义务人负担扣缴义务,竟然要其承担较善良管理人更严格的无过错责任,似乎过于“苛刻”。无论从惩罚机制角度还是从激励机制角度都对扣缴义务人履行扣缴义务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6]因此,区分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人的主客观因素就显得势在必行。德国法上对于扣缴义务人、甚至纳税人而言,对于税捐刑事处罚与税捐秩序罚之主观要件,皆以故意或重大过失为要件。与责任裁决之做成之前,应考量扣缴义务人有无故意或重大过失之情形相仿。[7]在德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扣缴义务人履行扣缴义务是无偿的,而在我国的大陆地区则是有偿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0条第3款规定:“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至于应该付给扣缴义务人多少的手续费该法及其实施细则没有作进一步详细的规定,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1条对此做出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因此,我国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的责任应与德国和台湾地区的做法有所不同。借鉴德国税法、台湾地区税法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以扣缴义务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为标准来认定其未履行扣缴义务时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即在扣缴义务人因主观上故意或者过失未代扣、代缴税款或者虽已扣但未缴税款的情况下,才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
  三、严格确定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主体地位
  对于扣缴义务人怠于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经税务机关催缴仍不缴纳欠款,且以转移资金的手段逃避追缴税款的犯罪行为,是否可以成为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在学术界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刑法》未能在条文中明确规定扣缴义务人可以成为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是立法者对扣缴义务人逃避追缴欠税行为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看不到纳税人实施同一行为时的同质性及排除扣缴义务人成为本罪主体给法律的公平原则带来的冲击和阻遏此类行为蔓延的不良效应。因此,扣缴义务人不能被合理的排除在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之外。《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5条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77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第63条、第65条、第66条、第67条、第71条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刑法》并没有将扣缴义务人规定为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从而出现无法律条文可作为依据的情况。因此,应从立法上明确规定扣缴义务人作为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以便执法机关在扣缴义务人违法犯罪时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避免税款的流失。
  注释:
  [1]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新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释义[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276。
  [2]胡俊坤.扣缴义务人为履行代扣代收义务的法律责任[J].广西: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4-47。
  [3]胡俊坤.扣缴义务人为履行代扣代收义务的法律责任[J].广西: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4-47。
  [4]刘淼.源泉扣缴制度中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权力立法评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38。
  [5]《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刘淼.源泉扣缴制度中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权力立法评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38.。
  [7]钟典晏.扣缴义务问题研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检察机关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机制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步显现。鉴于涉检信访的重要功能,我们应认真面对涉检信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改革完善涉检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以实现好其自身价值。  关键词:涉检信访;权利救济;社会稳定;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信访工作
期刊
摘 要:  网吧收银员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吧内通过购买删帐软件,在网吧服务器上植入木马程序,远程控制网吧服务器,采用删帐软件删除、修改网吧收银数据等手段窃取网吧收银款,兼具利用计算机秘密获取的手段和行为人身份特殊等特征,是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职务侵占罪、侵占罪还是盗窃罪?为侵财犯罪而购买的作案工具属于犯罪成本、在服务器上植入木马程序,即利用计算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属于犯罪手段。犯罪
期刊
如何推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为社会提供公正、效率和有质量的法律服务,是我国各级检察机关面临的共同课题。努力实现“六个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努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夯实检察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努力实现“六个有機统一”, 努力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曹建明检察长在第十三
期刊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手段,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人民法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6年以来六年来,漳浦法院党组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把它看作“更高水平的审判”,坚持“围绕审判、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作为调研工作的方向,积极开展法学学术研究和重点课题调研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效地提升了学术理论水平和法官的司法审判能力,有力地
期刊
摘 要: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壮大,交通路网的日益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此类案件一般参与人数众多,案发时间长,社会危害性非常大,如不能有效打击与预防必将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及安定和谐。  关键词: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特点;成因;对策    当今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壮大,交通路网的日益发展,在这过程中,伴随不可避免出现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藤县自2010年
期刊
一、基本案情  2012年4月间,犯罪嫌疑人刘某向洪某谎称是城管队长、市公安局领导的干儿子,能为其妻子李某办理天津市蓝印户口,条件之一是在天津市办理大额信用卡,且要有相应的消费记录。洪某信以为真,后在光大银行天津分行信用卡中心办理透支额度为15万元的信用卡一张,交予犯罪嫌疑人刘某使用。刘某承诺使用其信用卡消费,帮助洪某取得相应的消费记录,并将替其偿还全部透支款项。后犯罪嫌疑人刘某通过取现、套现及刷
期刊
摘 要: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刑讯逼供案件量刑轻缓化,主要表现为大多数案件在法定刑下限量刑、过多适用缓刑、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案件较少,转化犯适用刑罚较低,刑罚适用无法威慑刑讯逼供犯罪行为人,这使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导致刑讯逼供犯罪行为常发生原因,被告人身份影响,立法规定对刑罚规定产生影响,刑罚适用威慑力不够。改变刑讯逼供罪量刑轻缓化,须完善刑讯逼供罪的法定刑,明确刑讯
期刊
摘 要:  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着其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其中分案起诉制度就是一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司法制度。本文在阐述分案起诉的涵义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未成年人分案起诉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意义,结合本人多年的从检经验,对分案处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分案起诉;分案审理;分别处理原则  未成年人分案起诉制度,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的审
期刊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膨胀的时期,网络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信访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既有重要作用,也提出了新挑战。传统信访方式在体制和技术上已无法适应当今的需要,构建网络信访平台,疏通信访渠道,为我国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网络信访及其网络信访平台的构建  信访是指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
期刊
在财产犯罪案件中,涉案物品价值高低是正确量刑甚至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对涉案财物进行价格鉴定时,应当由专门的价格鉴定人员根据公安机关所提供的实物或者实物照片以及其他实物信息,依照科学原理客观、准确地作出。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无实物涉案物品价格鉴定不乏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涉案物品已被犯罪嫌疑人销赃、毁损或者消费,造成涉案物品无法追回。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定涉案赃物的价值就应当更慎重。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