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2002c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已经半年左右,繁忙的教学,琐碎的班务,点点滴滴都充满着挑战。还记得刚开学那几天,班级秩序混乱,我忙得焦头烂额,可是收效甚微。我爱这些孩子,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爱他们。是不是我一定得对他们“恶”一点,他们才会害怕,不敢违反纪律呢?我困惑极了,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这时,师傅告诉我,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要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学校,他们的依靠就是老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这种爱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把爱的阳光和雨露洒向每个孩子,孩子们才会认为老师是自己可以信赖的人,自然就会听老师的话。
  渐渐地,我开始放慢脚步,发自内心地爱他们,努力成为他们喜爱的大朋友。清晨,我给学生送去一声亲切的问候:“早上好,孩子们!”午饭过后,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做着快乐的游戏,丢手绢、冰冻娃娃,捉小鱼……孩子们的笑声让我觉得这空气都是甜甜的。傍晚,我如约来到孩子们的家里,做一次次推心置腹的家访。秋游那天,晓粟晕车了,吐得满身都是,脸上挂着泪珠呆呆地坐着,我心疼极了,快步走上前,摸摸她的小脑袋,轻轻搂住她说:“晓粟,老师帮你擦干净!”孩子的泪珠在眼眶打转,轻声说:“老师,你真像妈妈!”我的爱就这样化作最朴实的“一声问候”“一场游戏”“一次家访”,溶在平凡的每一天,定格在我的生命里……
  爱是一回事,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则是另一回事。要让学生听到、看到、触摸到爱的存在,懂得爱,我们就要通过种种爱的言行,在学生的心中育成爱的种子。有段时间,由于操劳过度,我的嗓子完全哑了,咳嗽不止。一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堆满了各种用纸做成的郁金香。我惊讶地发现这些花的中间放满了一粒粒润喉片,花瓣上还用拼音写着:“徐老师,祝您早日康复!”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可爱的孩子,我爱他们,他们更爱我,再苦再累又有什么关系呢?
  用爱心滋润爱心,用爱渲染孩子五彩的童年,温暖他们稚嫩的心田,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已经驻足在我教育生涯的每一天,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
  (徐娴,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215028)
其他文献
初闻马塘小学有个“青研组”是在2008年县“黄海潮”教研活动中听曹爱东校长的介绍。  当时,我还在乡下一所农村小学工作,熟知马塘小学享有“苏中小教一枝花”美誉,其教育科研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品牌与特色。现如今,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又有个新的“点子”,即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三晚上的业余时间,将一批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召集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敦促大家彼此间相互诉说教育情怀,畅谈教育理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也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利用网络工具向大学生传播大学文化和诠释大学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是:数学学习不应被看成对教师所授予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建构过程;理解并不是指学生要弄清教师的本义,而是指学生能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达成数学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能举一反三,融合贯通,具有创新能力;而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但并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会套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贴,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应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样精确妥贴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了语文课,但是多年学习下来,很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是极为模糊的,至于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精彩妥贴,更是少之又少,语
“一个体育老师要经常读书,读得让人看不出你是体育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要经常锻炼,练得让人看起来像个体育老师。”这句经常被金边念叨的“名言”,其始作俑者是江苏省震泽中学的徐月新校长。  徐月新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学的是化学,其它爱好也颇多,尤以运动见长。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能露一手,还练得一身好功夫,散打、拳击几乎都称得上是专业水平。如果你有心去翻翻他的书,你会发现除了教育管理、化
成部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宫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圈”,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