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酷暑中,一个业界热词——黄龙玉,出人意料的成为全国焦点。央视财经频道、新闻频道、《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凤凰卫视等多家极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纷纷上阵,相继追踪报道黄龙玉。“六年间身价上涨万倍”、“一块籽料拍出9000多万”、“三轮车夫300元起家炒黄龙玉,5年成为千万富翁”…… 各路媒体不吝笔墨,一时间,种种现实版“疯狂的石头”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也使黄龙玉与近来倍受诟病的“蒜你狠”、“豆你玩”等一起,成为价格炒作的典型。在今年的通胀预期与农产品炒作的背景下,这样的涨幅受人侧目乃至诟病确乎事出有因。
焦点
本轮轰炸式报道的焦点,仍是黄龙玉的“玉”与“非玉”之争以及价格迅速飙升带来的炒作嫌疑。关于“玉”与“非玉”,否定者认为“黄龙玉根本不是玉”,不在国家标准的玉石名录中,其组织结构与真正的玉石有显著不同,也没有和田玉、翡翠等玉种的文化底蕴;肯定者则认为“石美则为玉”,黄龙玉符合“美丽、稀少、稳定”三大特质,因而是一个新的玉种。新玉种总有一个认识过程,连翡翠也曾有过被否定的历史。当然,还有所谓“介于玉和石头之间”的中间论者,说它是玉石而非真玉。
至于黄龙玉的价格,有人归纳了这样的大致走向:
第一波行情是2000年左右,云南、广西的石商开采这类石头,按照黄蜡石来卖,价格基本在低位波动。
第二波行情是2004年黄蜡石改名为黄龙玉之后,云南省周边的玉石商人闻风而来,大幅推高黄龙玉价格。
第三波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温州商人、煤老板先后拥入黄龙玉市场。黄龙玉身价涨到一公斤上万,甚至几十万一公斤。
这被媒体总结为身价“上涨万倍”。拥趸者称这是价值回归,而且以和田玉和翡翠类比,黄龙玉仍有极大上升空间;反对者则认为黄龙玉资源不算稀缺,文化背景也不及传统玉石,现在的价格已严重背离了合理的价值范围。
乱象
然而在众说纷纭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似是而非。首先是来自专家的声音高度不一致,让不掌握话语权的公众无所适从。玉或非玉,各善其理,更有所谓“似玉非玉”的模糊学术,让人摸不着头脑。再深究下去,作为世界公认六大宝石之一的“玉”,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准确界定,更多的是感官判断和文学描述。再到具体玉种,即以和田玉为例,市场上无论是估值体系还是检测体系,都已陷入了极其混乱的状态。目前无一个检测体系能区分和田玉与青海料、俄玉,而在市场估值上,和田玉又比其他地方的玉石价格高出数倍,这直接导致各玉种都顶着和田玉的名头出现。当然,此间各地、各类、代表各方面的专家的学术真身,就更是一般公众所不能厘清的了。于是,关于黄龙玉观点截然不同的大是大非之争,恐怕也就不难理解。
再看价格。黄龙玉价格的迅速高起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不仅是黄龙玉,在整个业界,作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运作”手段,越来越高的价格含水量已经司空见惯。它在“引领”了一批人的同时,可能也吓退了一批人,逗笑了一批人。石界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注意到“注水价格”的危害,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担忧过,呼吁过。然而有点黑色幽默的是,我们没想到今天“注水价”成为被外界批评的口实,难免有点“吹牛皮却上了税”的味道。
再看报道。七八月间数十家媒体的连篇轰炸中,除了雷同的故事,相似的角度,我们还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9000万”从最初的“石商报价”悄然演变为“拍出价”,比如热衷于“几毛钱”到“数十万元”的比较,却忽略了不同品质之间的巨大差异……媒体追逐热点、跟风而上的习惯,或许还有种种政治的、经济的任务,加之缺少专业背景和深入调查,带来了太多含混不清的表述,道听途说的论点。而媒体的话语权是强大的,于是在受众那里,就赫然演变成了一个夸张变形的故事。
“罗生门”
《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并令其在世界影坛声名鹊起的一部经典电影。影片中,不同人物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个事件做出截然不同的描述,令真相扑朔迷离。在黄龙玉的际遇中,我们分明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影子。石友、专家、业内业外,不同的声音,来自不同的立场,而且,争论仍在持续。
尘埃未定。一切都要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但这不妨碍我们做一些或许不应被称为浪漫的想象:
比如,在喧嚣中似乎总是缺位的职能部门,是否能跟进规则、标准的建立;
比如,专家的观点也能有更多科学的论证,和出于科学目的的结论;
比如,媒体的声音可以更客观,更独立;
比如公众可以更冷静,更多些常识……
或许小沈阳式的贫嘴套用在这里还是合适的:这个可以有。
于是,才对古人赞石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原来,真的:
石不能言最可人。
焦点
本轮轰炸式报道的焦点,仍是黄龙玉的“玉”与“非玉”之争以及价格迅速飙升带来的炒作嫌疑。关于“玉”与“非玉”,否定者认为“黄龙玉根本不是玉”,不在国家标准的玉石名录中,其组织结构与真正的玉石有显著不同,也没有和田玉、翡翠等玉种的文化底蕴;肯定者则认为“石美则为玉”,黄龙玉符合“美丽、稀少、稳定”三大特质,因而是一个新的玉种。新玉种总有一个认识过程,连翡翠也曾有过被否定的历史。当然,还有所谓“介于玉和石头之间”的中间论者,说它是玉石而非真玉。
至于黄龙玉的价格,有人归纳了这样的大致走向:
第一波行情是2000年左右,云南、广西的石商开采这类石头,按照黄蜡石来卖,价格基本在低位波动。
第二波行情是2004年黄蜡石改名为黄龙玉之后,云南省周边的玉石商人闻风而来,大幅推高黄龙玉价格。
第三波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温州商人、煤老板先后拥入黄龙玉市场。黄龙玉身价涨到一公斤上万,甚至几十万一公斤。
这被媒体总结为身价“上涨万倍”。拥趸者称这是价值回归,而且以和田玉和翡翠类比,黄龙玉仍有极大上升空间;反对者则认为黄龙玉资源不算稀缺,文化背景也不及传统玉石,现在的价格已严重背离了合理的价值范围。
乱象
然而在众说纷纭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的似是而非。首先是来自专家的声音高度不一致,让不掌握话语权的公众无所适从。玉或非玉,各善其理,更有所谓“似玉非玉”的模糊学术,让人摸不着头脑。再深究下去,作为世界公认六大宝石之一的“玉”,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准确界定,更多的是感官判断和文学描述。再到具体玉种,即以和田玉为例,市场上无论是估值体系还是检测体系,都已陷入了极其混乱的状态。目前无一个检测体系能区分和田玉与青海料、俄玉,而在市场估值上,和田玉又比其他地方的玉石价格高出数倍,这直接导致各玉种都顶着和田玉的名头出现。当然,此间各地、各类、代表各方面的专家的学术真身,就更是一般公众所不能厘清的了。于是,关于黄龙玉观点截然不同的大是大非之争,恐怕也就不难理解。
再看价格。黄龙玉价格的迅速高起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不仅是黄龙玉,在整个业界,作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运作”手段,越来越高的价格含水量已经司空见惯。它在“引领”了一批人的同时,可能也吓退了一批人,逗笑了一批人。石界不少有识之士早已注意到“注水价格”的危害,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担忧过,呼吁过。然而有点黑色幽默的是,我们没想到今天“注水价”成为被外界批评的口实,难免有点“吹牛皮却上了税”的味道。
再看报道。七八月间数十家媒体的连篇轰炸中,除了雷同的故事,相似的角度,我们还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9000万”从最初的“石商报价”悄然演变为“拍出价”,比如热衷于“几毛钱”到“数十万元”的比较,却忽略了不同品质之间的巨大差异……媒体追逐热点、跟风而上的习惯,或许还有种种政治的、经济的任务,加之缺少专业背景和深入调查,带来了太多含混不清的表述,道听途说的论点。而媒体的话语权是强大的,于是在受众那里,就赫然演变成了一个夸张变形的故事。
“罗生门”
《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并令其在世界影坛声名鹊起的一部经典电影。影片中,不同人物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个事件做出截然不同的描述,令真相扑朔迷离。在黄龙玉的际遇中,我们分明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影子。石友、专家、业内业外,不同的声音,来自不同的立场,而且,争论仍在持续。
尘埃未定。一切都要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但这不妨碍我们做一些或许不应被称为浪漫的想象:
比如,在喧嚣中似乎总是缺位的职能部门,是否能跟进规则、标准的建立;
比如,专家的观点也能有更多科学的论证,和出于科学目的的结论;
比如,媒体的声音可以更客观,更独立;
比如公众可以更冷静,更多些常识……
或许小沈阳式的贫嘴套用在这里还是合适的:这个可以有。
于是,才对古人赞石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原来,真的:
石不能言最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