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培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解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创造性三个问题,如果只重视前两个问题,就会导致教学不到位,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不能适应后继学习的需要和未来社会的竞争环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切实抓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维、去探索、去创造。
  2.启发想象,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研究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则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去想象,去创新,做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教师教学的艺术不仅仅是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思维,对学生的奇思异想,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让学生看到创新的前景,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在教学应用题时,大部分教师都是给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由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去解题,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甲数是40,乙数是50,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题目如果能启发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学生还能提出: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倍?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
  3.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特点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答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巧妙的设疑去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教师的提问应联系实际,迂回起伏,发人深思,给人启迪。如,上课了,老师从粉笔盒内拿出2只粉笔,问学生:“老师的这个粉笔盒内原来装有几只粉笔?”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老师粉笔盒内原来有几只粉笔,我们不曾看到,哪能知道呢?正是老师突如其来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接着老师说:“粉笔盒内原有几只粉笔,你们是难以猜到的。现在老师告诉你们,我拿出两只粉笔正好占盒中粉笔的三分之一,你们想想,粉笔盒中原有几只粉笔?”这样的设问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想象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从而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
  4.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的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讨论、质疑、操作,多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一开始同学们列出了下面的算式:(84-15)÷3,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吗?通过讨论,同学们有了新的解法:设舞蹈队有x人。列出方程:3x+15=84;84-3x=15;3x=84-15;3x+15=84……如果把第二个条件改成“合唱队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怎样解答?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创新思维。
  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观察、去操作、去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也就一定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造型人才。
  作者单位 云南省会泽县工农小学
  ◇责任编辑:胡广明◇
其他文献
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10把刀》一文讲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误区。本刊转载此文,以期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去思考、借鉴。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10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10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  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强权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
期刊
案例叙述:  “小导游”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我们在教学调研中发现该活动的“错位”现象比较普遍。下面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时开展“小导游”教学活动的案例。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当一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介绍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先在小组内练一练,然后请同学们上台来表演。  (孩子们以4人为一组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地当起了小导游。3分钟后…
期刊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如果教学中能关注这一点,就可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凸现数学的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很贴近,就能消除学习数学的枯燥感,从而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一直就如一位风尘仆仆、身心疲惫的老者。我们的语文课,承载了太多的责任,肩负了太重的使命。其实,语文教学并非复杂无度,语文课也并非难教难学,只要我们冲出“误区”,登临高处极目远望,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课就是把课讲得简单一些而已,完全没有必要去制造“教改的森林”,让自己钻进去走不出来。教改本是一种“打枝”之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减轻重负,少枝多果正是教改的归宿。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一、授课之前——教师应与文本先期对话  教学要成功,教师必须与文本先期对话,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有
期刊
课内课外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价的功能在于促成学生反思学习情况,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探索学生作业评价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一、存在现象    1.千篇一律。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习题也存在机械、重复、单调的弊端。时至今日,多数教师仍是指定教材中的一些习题让学生统一练习,教师再机械地做出正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过程中,使学生能主动探索多种方法,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获得成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习做人是这一学科课程的中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熟悉教材编写特点,把握“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这一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围绕主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现
期刊
书上说美国一家公司有个收银员,经常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下来,输入微机,打印出来,顾客来交费的时候,就将这些感悟免费送给顾客去阅读。时间一长,商场里的消费者在这位收银员面前排起了长队,等待交费,而另一边的收银柜台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商场的高管下来调研看见了,好生奇怪,询问顾客为什么不到那边柜台前交费,顾客说,他们是等着看收银员的“人生感悟”,所以要在这只柜台前等着交费。高管提拔了这位收银员。收银员通
期刊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课程改革的效果看教学。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就必须采取具体措施,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因为优秀教师是岗位锻炼、培养与自我发展的结果,正所谓课堂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昆明市五华区莲华小学充分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了以特级教师为主的名师工作室,他们认为,名师工作室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清晰的工作思路。他们的工作目标是:
期刊